首頁 > 職責大全 > 砼底板澆筑安全技術措施

砼底板澆筑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621

為加快施工進度、提高質量標準化及滿足巷道的使用要求,松河礦中央采區+1520運輸大巷、+1490運輸石門、1380軌道大巷、1390專用回風石門及1390運輸石門即將進入砼底板澆筑,為保證本次砼底板澆筑期間安全順利的進行,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技術要求

1、+1520運輸大巷底板澆筑巷道全長2100m。需沉底250mm,其總開挖方量約2520m3,C20砼現澆方量約2520m3(C20砼配合比按水泥:機制砂:碎石:水=1:2.6:4.17:0.53),共消耗325#水泥約759T,2~4cm碎石約2116m3(密度按1500Kg/m3),機制砂約1436m3(密度按1370Kg/m3),水約403T。

2、+1490運輸石門底板澆筑巷道全長190m,(扣除綜掘機及小皮帶長度約50m),需沉底250mm,其總開挖方量約228m3,C20砼現澆方量約228m3(C20砼配合比按水泥:機制砂:碎石:水=1:2.6:4.17:0.53),共消耗325#水泥約68T,2~4cm碎石約191m3(密度按1500Kg/m3),機制砂約129m3(密度按1370Kg/m3),水約36T。

3、+1380軌道大巷底板澆筑巷道全長600m,需沉底250mm,總開挖方量約720m3,C20砼現澆方量約720m3(C20砼配合比按水泥:機制砂:碎石:水=1:2.6:4.17:0.53),,共消耗325#水泥約216T,2~4cm碎石約604m3(密度按1500Kg/m3),機制砂約410m3(密度按1370Kg/m3),水約115T。

4、+1390專用回風石門底板澆筑巷道全長600m,需沉底250mm,其總開挖方量約720m3,C20砼現澆方量約720m3(C20砼配合比按水泥:機制砂:碎石:水=1:2.6:4.17:0.53),共消耗325#水泥約216T,2~4cm碎石約604m3(密度按1500Kg/m3),機制砂約410m3(密度按1370Kg/m3),水約115T。

5、+1390運輸石門行人、進風、運料平巷底板澆筑巷道全長40m,需沉底250mm,其總開挖方量約48m3,C20砼現澆方量約48m3(C20砼配合比按水泥:機制砂:碎石:水=1:2.6:4.17:0.53),共消耗325#水泥約14T,2~4cm碎石約40m3(密度按1500Kg/m3),機制砂約27m3(密度按1370Kg/m3),水約7T。

5、五條巷道底板澆筑巷道全長3530m(扣除綜掘機及小皮帶長度約50m),總開挖方量約4236m3,C20砼現澆方量約4236m3,共消耗325#水泥約1273T,2~4cm碎石約3555m3,機制砂約2412m3,水約676T。

6、巷道沉底嚴格按測量的中、腰線進行,嚴禁欠挖。

7、C20砼澆筑質量要求

①、水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低于32.5Mpa進場水泥有生產廠的質量證明書。

②、骨料:細骨料采用堅硬耐久的粗、中砂,細度模數宜大于2.5,使用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粗骨料采用堅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

③、水:滿足招標文件技術條款的有關規定。

④、配合比:C20砼配合比通過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確定,并滿足施工圖紙要求,在保證砼強度指標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速凝劑的摻量通過現場試驗確定。

配料、拌和及運輸

A?稱量允許偏差

拌制混合料的稱量允許偏差符合下列規定:

水泥和速凝劑2%

砂、石3%

B?攪拌時間

混合料攪拌時間遵守下列規定:

a?采用350L的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小于1min;

b?混合料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延長。

三、安全技術措施

1、為防止下放各種設備、材料過程中意外下滑傷人,在下放鋼軌、砼軌枕等“三超”物件過程中,副斜井嚴禁行人,同時嚴格按“三超”物件提升專項措施執行。

2、下放鋼軌前,要召開專門的安全會議,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要有應對措施,對施工人員要強調安全意思,增強他們的安全責任感。

3、、項目部安全副經理必須親臨現場進行指揮,在提升或下放過程中除跟車人員外,斜井禁止行人,上下井口及石門交岔點處派專人站崗警戒。

4、所有參與“三超”物件提升或下放人員必須進行措施學習并簽字存檔。

5、每次“三超”物件提升或下放過程,機電隊長必須現場進行監督指揮,仔細檢查“三超”物件的綁扎及吊裝工作。

6、沉底放炮必須采用多打眼少裝藥,眼孔多時必須分次放炮。放炮前必須鋪好舊皮帶,且用枕木壓著,對風筒、電纜、瓦斯抽放管等加以保護。

7、放炮撤人警戒點為放炮地點前后150米以上,并派專人站好崗,放炮前隊長、瓦檢員必須對整條巷道中的瓦斯進行檢查,只有在瓦斯無異常情況下方可放炮。

8、運輸完畢后,機電隊隊長必須對絞車、連接裝置及鋼絲繩仔細進行檢查,并做好原始記錄,需要更換鋼絲繩的立即更換。

9、機車在運行過程中,注意前方行走人員,要不間斷的的鳴笛,起動時要吹口哨。

篇2: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準備措施

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

由于本工程處在東三環路邊,交通受到限制過多。為保證交通順暢,應配備專門的人員進行指揮,統一協調部署。為保證澆筑的順暢,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準備。

1、接管:泵管必須牢固架設,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加膠圈,以保證其嚴密,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澆筑前先用混凝土減石砂漿濕潤泵管。

垂直方向采用鋼管搭設腳手固定泵管,其腳手架搭設成塔式,靠近護坡樁的立桿放在護坡樁與槽鋼錨梁之間,水平斜撐用短鋼管與護坡樁邊的錨梁相連接牢固,垂直方向泵管架設詳見圖9.

圖9泵管垂直布置示意圖

泵管水平方向用φ25鋼筋焊接馬凳架設,馬凳間距為6m。其馬凳的做法詳見圖10。

圖10水平架設泵管的鐵馬凳

2、事先與本地區交通主管部門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使攪拌車能夠在進入工地東側大門前暫停并排隊,并順利進入工地,施工現場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施工中配置手持對講機,為相互聯絡工具。

3、澆筑前項目部排定各班作業的各崗位人員名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使所有參加人員都知曉自己的崗位職責。

4、對模板內的雜物用高壓空氣吹干凈,鋼筋上如有油污,則用棉紗蘸稀料擦洗。

5、混凝土澆筑實行"澆筑令"制度,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預留洞口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且經過業主、監理的隱蔽驗收簽字認可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6、在墻、柱鋼筋上必須抄出+1.00m標高控制線,并用紅油漆畫上紅色三角做標記,現場備有水準儀,對集水坑等標高重點控制,以便隨時抄平,控制標高正確性。

篇3: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措施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1澆筑施工工藝流程

布置混凝土汽車泵→混凝土供貨驗收→開機、泵送砂漿、潤管→澆筑第一區第一層混凝土→振搗→作業面推進→澆筑第二區第一層混凝土→振搗→返回混凝土第一區第二層混凝土→振搗循環作業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及時覆蓋保溫保濕養護→混凝土測溫監控

2混凝土澆筑順序

本工程兩棟樓的澆筑順序:10號樓由西向東,11號樓由東向西澆筑。

每棟樓采用兩個振搗小分隊,每個小分隊分為6路向前推進,首泵料分別投放在起始澆筑的基礎底板大角,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順序圖如圖7-1所示。

考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當混凝土澆筑至電梯井坑相鄰軸跨時,電梯深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澆筑。

根據現場交通環境,安排泵車停靠位置的方案圖如基礎泵送方案圖如圖7-2所示。

3澆筑方法

采用一次性連續澆搗方案,分三層澆筑,每層約550mm厚左右,分層厚度標志在底板鋼筋馬凳腿上刷紅色漆。底板振搗采用斜坡式分層振搗,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左右,振搗工作從澆筑層的底層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分層混凝土間的施工質量。

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有抽動,使上下混凝土振動均勻每次振搗時間以20~30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時,要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預埋件等。振搗棒插點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每次移動距離不超過混凝土振搗棒的有效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振動棒的作用半徑為30~40cm。振搗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內部振搗不實;要"先振低處,后振高處",防止高低坡面處混凝土出現振搗"松頂"現象。混凝土的斜面分層水平方向錯開距離大于4m,混凝土澆筑的斜面分層如圖7-3所示:

圖7-1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順序

圖7-2泵車停靠位置的方案圖

圖7-3混凝土澆筑的斜面分層示意圖

3.1外墻底板上30cm高導墻

外墻根部的施工縫在底板上30cm處,該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鋼管,有剪力墻定位梯子筋,并設置了鋼板止水帶,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將泵送混凝土傾入模板中央,振搗必須慢速、細致的操作。

3.2人防出口處混凝土澆筑

人防出口處有橡膠止水帶及其固定鋼筋箍,混凝土下料傾倒注意避免沖移止水帶,振搗時振動棒不得直接接觸止水帶。

3.3電梯深坑澆筑電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應先下料振搗,待坑壁混凝土澆筑時,底部不致返漿,振搗操作應分層振搗,分層厚度0.5cm。電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出現井筒移位、跑模的質量病,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時采用外頂內撐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邊對稱下料,對稱振搗,禁止一側混凝土一次澆筑到頂。

3.4框架柱根部

應是混凝土下料振搗密實的重點部位,操作工應防止漏振、欠振;

4鋼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點下料,對稱振搗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將鋼筋推離設計位置。底板上剪力墻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豎向筋的間距,豎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漿污染,澆筑現場安排專人看護。

5泌水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容易產生泌水現象,泌水現象嚴重時,可能影響相應部分的混凝土強度指標。為此必須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況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漿會順著混凝土澆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據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電梯井坑內,然后用潛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綿吸除處理。

6表面防裂施工技術要點

大體積泵送混凝土經振搗后表面水泥漿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縫,首先,要求在振搗最上一層混凝土時,控制振搗時間,注意避免表層產生太厚的浮漿層;在澆搗后,必須及時用2m長括尺,將多余浮漿層刮除,按施工員測設的標高控制點,將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須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漿接近初凝時,混凝土面進行二次抹光,用木蟹全面仔細打抹兩遍,既要確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縮脫水細縫閉合,在混凝土收漿凝固施工期間,除了具體施工人員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隨意行走,收漿工作完成的面必須同步及時覆蓋表面養護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