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區軌道下山及甩道薄噴安全技術措施
鑒于-22采區軌道下山及甩道石門為穿層巷道,局部巖性差。且該巷道為采區準備巷道,服務年限長,為了防止巷道巖性年久風化,確保其使用年限,根據生產計劃安排,決定在-22采區軌道下山及甩道石門進行薄噴技術施工,為了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1、施工地點:-22采區軌道下山、一甩石門。
2、施工內容:對該巷道頂、幫圍巖進行薄噴封閉。
3、施工地點安全評估:
序號作業活動、場所(包括設備器材)存在的危害可能導致的事故可能性等級風險級別會
發生很
可能可能不太
可能不
可能一般重大不可承受1噴漿機停送風未嚴格執行停送風制度傷人損壞設備√√停機處理故障時未閉鎖傷人損壞設備2攪拌機攪拌物料過程中手插入傷人√√停機處理故障時未閉鎖傷人3頂板掉矸、兩幫片幫,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砸傷人√√炮損壞錨網、網內有浮矸掉落傷人√√4斜坡薄噴提升過程中跑車傷人√√攪拌機設備未固定牢固跑車傷人損壞設備√√
二、勞動組織:
項目負責人:職務:隊長
安全負責人:余金發及跟班隊干
施工負責人:每班班長
施工人員:每班作業人員等
安全監察員:每班跟班隊干及安瓦員
三、施工時間:從措施簽發之日起直至薄噴施工結束。
四、噴漿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好漿液攪拌機、注漿泵、高壓膠管、噴頭等用于噴漿的設備及工具,并安裝于現場作業地點。
2、準備噴漿用的復合材料,水泥,固強材料。
3、按要求配制噴涂材料:配比方式為:水100kg(兩格)+水泥200kg(4袋)+固強材料15kg(半桶)+復合材料17.5kg(半袋)。要求將噴涂材料攪拌均勻。
五、施工方式及工藝
1、人員組成:
上料:2人,攪拌:1人(攪拌司機),當班電鉗工:1人(兼),噴射手:1人,開泵司機:1人,班長:1人(兼)。
2、噴漿前對作業現場的清理內容:
(1)拆除作業區域障礙物、清除掘進工作面兩幫的浮矸及雜物。
(2)埋設控制噴射水泥基漿液厚度的標志。
(3)開泵司機與噴射手不能直接聯系時,應配備聯絡裝置。
(4)作業區域必須保證良好的通風。
(5)噴漿前先用水對巷道的頂幫進行沖塵。
3、對設備進行檢查:
(1)注漿泵運轉前,檢查注漿泵及配套設備。確保施工機具的正常運轉。
(2)檢查風管、噴漿管路,確保各管路暢通,不漏風、漏液。
(3)對所噴巷道電纜及管路進行保護,電纜放下并進行遮擋,將電纜、電纜鉤、管路等用塑料布包上或進行遮擋好。
(4)將噴漿所需用的物料運至噴漿地點,調整噴漿設備,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4、噴漿施工工藝:
(1)按配制比例要求將水加入攪拌桶內,開動攪拌機。按配制比例加入固強材料、水泥、復合材料。
(2)關閉攪拌桶上的球閥,使攪拌進入低速攪拌。開啟螺桿泵球閥,螺桿泵馬達帶動螺桿泵旋轉,將漿料輸送出去。
(3)開動設備進行噴漿,先從一個方向噴一遍,待基本凝固后再從另一方向復噴一遍,頂部根據需要可以復噴兩次,把煤壁裂隙和錨網四周噴均勻。噴漿時堅持先頂后幫,從上向下的順序進行。
(4)噴漿后及時清理現場雜物,沖刷攪拌桶、注漿泵及管路。
(5)-22采區軌道下山噴漿順序為:從上到下,噴漿結束后再從下到上再施噴一次,石門施噴方法與軌道下山一樣進行,保證巷道施噴均勻。
5、混合物的拌制要求:
(1)原材料的稱重允許偏差為各種材料的允許偏差為±1%。
(2)混合物配比比例為:水100kg(兩格)+水泥200kg(4袋)+固強材料15kg(半桶)+復合材料17.5kg(半袋)。
(3)先加水,再加固強材料,加水泥,再加復合材料。
(4)上料上水泥時要逐袋放入攪拌,待一袋攪拌均勻后再放入下一袋直至上料結束。
(5)攪拌時一般正轉一分鐘,反轉一分鐘,反復3次,攪拌6分鐘左右。使攪拌出來成為糊狀即可開始試噴。
6、噴嘴的操作:
(1)噴嘴的噴射角度:當噴嘴嚴重仿離垂直方向時,噴射水泥基漿液將會在受噴面滾動或不斷重迭,噴嘴的噴射角度應盡量與受噴面保持垂直。
(2)噴嘴距噴面距離: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以漿液回彈少,澆搗有力為合宜。這一距離以1.5—2米較為適宜。
六、安全技術措施:
(一)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上崗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2、嚴格執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制度,各工種、各工序在作業前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無問題后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
(二)頂板管理:
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班長指派經驗豐富的職工,使用長把工具(≮2m)對施工地點和沿途巷道進行敲幫問頂作業,找掉懸矸活巖,支護及時到位。此項工作必須由兩人進行,預先清理出撤退路線,一人監護,一人敲幫問頂,由外向里逐段進行。并且先處理頂板后再處理兩幫。
(三)噴漿的安全技術措施:
1、噴漿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和安全檢查工作。攪料時必須選擇適當地點,不能影響運輸等其它工作運行。
2、噴漿前,清凈巷道兩底腳浮矸,并清至實底,以確保噴漿后無失腳、穿裙現象。
3、噴漿前檢查注漿泵的運行情況,包括各部件緊固情況。保證密封完好,潤滑正常,發現問題時必須先處理后方可作業。
4、噴漿后必須用清水清洗干凈管路及泵內水泥等物。
5、噴漿工作一般由兩人進行,兩人必須密切配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噴射手要掌握好噴射角度和距離,力求垂直巖面噴射,任何情況下嚴禁槍頭對人。
6、噴漿前要用舊風筒、塑料布或其他材料將噴漿范圍內的電氣設備、電纜、風水管等設施進行掩護好;噴漿后認真清理干凈,電纜、機械設備及落地的回彈料,將水溝清理暢通。所清理的回彈料不得立即裝車,必須等凝固后再進行裝車,以免回彈料在車內凝固。
7、噴漿前,施工隊必須將巷道頂幫的危巖活矸刁盡。采用金屬網的地段,噴漿前要對銹蝕的金屬網進行敲擊處理銹蝕物,同時對網內較多的巖石進行放落處理,錨網下墜嚴重的先補打錨桿讓網緊貼巖面,然后對巷道的粉塵進行沖洗,對頂幫巖石較破碎的地段要減少水的配比量,多復噴幾遍,以達到能封閉裂隙的目的。
8、噴漿的順序為:加水→開起攪拌桶→上料進行配制→開啟注漿泵→噴射。停機時:停料→停水→停風。
9、處理堵管時,要派專人穩牢噴槍頭,不準帶壓處理,要停風打開回液閥敲打堵管處,然后關閉回液閥送風處理。
10、當采用敲擊法處理不通時,要停風后要拆開管路進行處理。
11、從攪拌桶或注漿泵內取雜物時,必須先停風,用專用工具夾或長柄工具將機體內的雜物取出,嚴禁伸手直取。
12、噴漿槍頭在任何情況下不準對著人。13、噴漿前由通風隊按規定在回風流中設置兩組防塵水幕,要求施噴期間處于常開狀態。
14、斜坡施噴前由施工隊完善斜巷提升信號,再另設一信號隨施噴機操作進行遠方控制絞車提升。提升前噴漿機下方的所有人員全部進入安全硐身躲躲避后,信號工只能在躲身硐內發提放信號。
15斜巷或平巷停送電必須指定專人操作,凡處理噴漿機故障或進料堵塞時,必須先停電、停風風,并閉鎖好開關。待檢修人員處理完畢后,并且相互聯系好后方能送電、停電、送風、停風。斜巷噴漿結束時,噴漿機必須先停電、停風,再把施噴機提到上下車場平巷內,噴漿機不允許帶電提升或下放。
16、斜巷噴漿前,施工隊必須對機械設備(絞車、鋼繩、壓柱、地錨樁)、風管、噴漿管、水管等穩固完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發現問題,必須先停電或停風再進行處理。
17、噴漿時先送水再送料,噴漿槍前方、左右及礦車、噴漿機下方嚴禁站人。
18、斜巷絞車提升串車數為:一臺噴漿機和一個礦車,嚴禁超拉超掛,嚴禁蹬鉤,嚴禁無證人員操作。絞車鋼繩直徑為不小于18.5mm,噴漿機及礦車提到位停穩后,必須進行固定。其固定方法為噴漿機及礦車分別用直徑12.5mm的鋼繩從軌道下山軌道下面穿過,再用繩卡三個固定在軌道上,防止噴漿機及礦車下滑。
19、施噴順序先頂后幫,施噴墻時,從拱頂開始自上而下,先拱頂后拱腳,先凹后凸,封拱區沿軸線由前向后作業。使用噴漿槍上下速度要均勻,現場控制配比量,噴射漿上料時,必須均勻及時,防止時有時無。
20、噴漿槍操作兩人,一人握施噴槍,施噴漿時人員要手握施噴槍伸直手臂進行斜施噴(即要求施噴點與人員要有不小于1.5米的距離)以防頂、幫掉碴傷人。另一人移動輸料管,注意橡膠軟管不要出現死彎,而造成堵管。
21、施噴厚度為10mm,如一次未施噴足需補施噴時,間隔時間為15至20分鐘,施噴達到凝固后再進行二次施噴射。
22、當施噴射完時,先停止上料并繼續向攪拌桶內放水,待機內料施噴完,槍頭出料變成清水后再停止放水并將桶內多余的清水全部噴完,然后停風卸下槍頭,收拾工器具。
23、施噴過程中若有人員通過必須相互聯系好后方能通過。
24、施噴射完畢后,施工單位對該作業段內的殘余灰漿收凈,灰漿未凝固時用于作水溝用,確保文明生產,保證纜線平、直懸掛在電纜掛鉤上。
25、提升過程中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原則。
26、薄噴技術施工期間,生產科、機運科派人到現場技術指導。
27、其它按《作業作規程》及相關規定執行。
附:崗位責任制
一、項目負責人:
1、對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全面負責。
2、抓好薄噴期間的施工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
3、負責施工期間的組織、協調及現場安全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準開工。
4、在施工過程中跟在現場,檢查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安全問題并及時進行處理,確保現場施工安全。施工完畢后,負責質量驗收。
二、安全負責人:
1、施工前仔細檢查施工地點的頂板,負責施工期間的人身安全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2、項目施工前的工具、設備、材料準備,符合條件方可允許作業。
3、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可能出現的隱患都要提前預控,現場嚴格按措施施工。
1、施工完畢,對工作面及施工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安全隱患。
三、施工負責人:
1、負責施工期間的人員組織、安排及協調。
2、在施工過程中,負責與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確保物料供應到位,為生產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3、合理分工,按措施指揮具體的作業施工。
四、安全監察人:
1、監督安全技術措施在現場的執行情況;
2、監督三大規程在現場的執行情況;
3、對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的行為有權制止
篇2:采區軌道安全設施使用交接管理規定
為加強提升運輸管理,提高運輸質量標準化水平,理順生產內部各方面關系,適應我礦生產發展的需要,針對運輸存在的問題,經礦研究做出以下采區軌道和安全設施使用及交接管理規定:
1、采區軌道和擋車設施實行“誰使用、誰維護、誰管理”的原則,擋車設施實行掛牌管理,在每一個擋車設施上掛上責任牌版,牌版上必須明確維修負責人和使用負責人,以便及時落實責任。
2、掘進迎頭的軌道和擋車設施由掘進單位按提升運輸技術管理規定要求負責安裝、使用和維修,出現問題按提升運輸安全管理規定要求進行考核。
3、綜采工作面上平巷的軌道和擋車設施由安裝工區按提升運輸技術管理規定要求負責安裝,經驗收合格后交與綜采單位,綜采單位必須明確負責人負責管理,出現問題按提升運輸安全管理規定要求進行考核。
4、采區軌道上下山的軌道和擋車設施的管理,由礦領導平?,凡是多家單位使用的軌道和擋車設施(由機電機運隊安崗位工的)由機電機運隊負責管理、維修,凡是一家單位使用的由機電機運隊按提升運輸技術管理規定要求負責整改,經驗收合格后交與使用單位,由使用單位負責管理、使用和維修,出現問題按提升運輸安全管理規定要求進行考核。
5、綜采工作面在正常推進中其軌道和擋車設施由本單位自己拆除,機電機運隊負責運送上交,雙方辦好交接,如有丟失或損壞對責任單位按原值的20%—100%罰款。
6、當掘進單位施工完畢后,其軌道和擋車設施不得私自撤走,必須經礦領導平?后方可撤除或與綜采隊進行交接,否則每撤除一處軌道和擋車設施罰款1000元,不合格一處對責任單位罰款500元,在工作面交接時與其他設備一起交與綜采單位,不合格一處對責任單位罰款500元,并限期整改,如在安裝期間損壞軌道和擋車設施由安裝單位負責整改,否則按上述規定委托其它單位處理。
篇3:某礦采區軌道質量安全設施檢查驗收辦法
為加強采區軌道運輸質量及采區上下山軌道安全設施的管理,提高采區軌道質量,為礦井運輸安全打下堅實基礎,特制定本辦法。
一、范圍劃分
現已投產使用的采區平巷及上下山軌道歸屬機電工區管理。
二、軌道質量標準
軌道質量標準按照集團公司企業標準、采煤(掘進)運輸質量標準及軌道上下山標準驗收。
三、采區軌道上下山安全設施的管理
現已投產的采區軌道上下山的安全設施由機電工區管理,全設施必須齊全,靈敏可靠,確保正常使用。
四、掘進工作面采用軌道運輸時,作業規程必須包括運輸技術管理規定中規定,并經運輸部門簽字,否則每少一項,對工區技術負責人罰現金20元;現場施工不符合規定的,一項罰款交現金200元,聯責區長50元,并作為否定該迎頭工程質量的依據。
五、檢查辦法
機電科每旬對采區軌道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驗收,月底按三旬驗收的平均得分即為該采煤(掘進)工作面的運輸得分,然后根據比例輸入到采掘工程質量標準化考核結果中,根據公司質量標準化獎勵辦法兌現獎罰。采用現場檢查,并執行簽字制度,違反運輸技術管理規定中九條的,該迎頭視為不合格,并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并限期整改,對到期完不成或不整改的進行罰款。
六、安裝的擋車欄A、B、C、D型擋車器、擋車門符合安裝規定要求,否則視為不合格,并執行罰款200元,質量標準化扣分10分。
七、使用的連接器、銷子、環、保險繩、絞車、鋼絲繩必須建立檢查、維修、更換記錄,并指定專人進行檢查,凡發現不執行日檢制度的,對責任人辦“三違”,并聯責區長20元罰款;檢查維修記錄,每旬送機電科,不按時報送的罰款20元。
八、掘進運輸巷道,各種安全警示牌板、崗位牌板必須齊全,內容符合要求,不齊全或內容不符合要求的每項罰款50元,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