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區軌道上山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馬草灣煤礦因二采區軌道上山安裝一坡三擋防護裝置,為使施工順利進行、確保施工安全,要用電氣焊,特制定本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本措施作業施工。
二、施工時間
2015年?月?日
三、電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使用電氣焊前的準備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熟悉電焊機、氣焊的性能結構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防止觸電的方法,以及觸電的急救方法。
2、在電焊機送電前,必須詳細檢查各接線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絕緣損壞、短路、接觸不良等現象,電焊鉗是否完整。
3、所有焊接設備,包括電焊機,焊接工作臺及其他金屬設備,均應裝有可靠的接地線;所有設備的開關及接線盒必須使用礦用隔爆型設備,嚴禁用其他設備代替。
4、工作地點配備兩臺完好的干粉滅火器,施工人員需熟練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時在工作地點放置一袋沙子以備用,體積不小于0.2m3。
5、清理工作地點附近周圍20米范圍內浮煤、雜物、底板積煤、頂幫積巖、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并用水澆濕、澆透。
6、水管接至施工地點,并供水正常,需在焊接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滅塵,使周圍環境保持充分濕潤,并用不燃性材料在焊點附近1.5m范圍內接擋焊花,以防焊花引燃煤體。
7、焊接全過程中,由通風隊配置1名專職瓦檢員對施工地點前后及開關附近20米內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當施工地點及開關附近20米內空氣中瓦斯濃度均小于0.5%時方準焊接作業。指派一名安檢員進行現場監督,并嚴格執行本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停止其他無關作業,以防造成煤塵飛揚。
8、電焊機電源取自+1767m掘進供電處電源開關,在接線前,將該開關閉鎖后上鎖,并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且派專人看守。嚴格執行停送電有關管理制度。測開關周圍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當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打開開關上蓋,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拆除其開關電源線,接入電焊機電源線后,蓋好上蓋。
(二)焊接作業時的注意事項
1、瓦檢員必須每隔10分鐘測定一次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小于0.5%時才可繼續作業。當施工地點空氣中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匯報調度室進行處理。
2、電焊機要放置在易散熱無積水的安全地點,其溫度不得超過70℃,在使用期間電焊機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3、當電焊設備通電時,不得觸摸導電部分。
4、電氣焊工操作時,焊工必須帶電器焊面罩,在焊接時不準隨意拿開焊帽,以免傷眼。電氣焊工必須要穿絕緣靴。
5、焊接時,有油污的地方必須用棉紗擦拭干凈再施焊。
6、電焊設備的裝設、移動、檢查和修理,必須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7、電纜、電線的敷設避免車輛或其他物器壓在上面。
8、嚴禁將絕緣電線搭在人身上,或踏在腳上。
9、每隔30分鐘對施工地點進行一次灑水工作,將帶火星的雜物及時熄滅,同時將焊接的物件冷卻,并始終保持焊體濕潤。
10、施工負責人、電鉗工、電焊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當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待查出原因處理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11、電氣焊地點工作過程中安全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安檢員、瓦檢員必須現場指揮和監督檢查,分工明確,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閑雜人員在施工現場逗留。
12、各施工人員應隨時注意施工地點的環境變化情況,發現險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時采取措施。
13、瓦檢員必須認真負責,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所有施工人員。
(三)電焊工作結束后,必須認真落實以下工作
1、必須把+1767m掘進供電開關停電并閉鎖由電工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將電焊機電源從接線開關上卸下,做到人撤電停。最后按機電管理操作規定將電為備用局扇正常送電,嚴格執行停電管理制度。
2、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并處理工作中發現的不正常現象。
3、清理場地,灑水熄滅帶火星的雜物,施工負責人、瓦檢員必須繼續觀察,至少確認電焊機冷卻,焊接地點附近10m范圍內無熱渣、火點,確認安全無問題后方可離開或進行其他作業。
4、及時將電焊設備回收地面。必須至少留下2人觀察焊接地點,1小時后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方可離開。
五、使用氣焊的安全技術措施
1、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下列進行詳細檢查。
(1)、乙炔瓶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2)、橡膠軟管不應用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管子更換為完好的符合要求的管子。
(3)、焊槍與膠管連接處必須嚴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許用黃銅絲剔通。
(4)、氧氣瓶口附件和皮墊及減壓器上必須擦拭干凈,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2、氧氣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
3、工作時的乙炔瓶,氧氣瓶要直立放置在盡可能平的地面。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4、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瓶與瓶之間要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不能將氧氣、乙炔瓶放在一起開啟使用,在使用期間瓶周圍不能有其他易燃易爆品存在。
5、氣割前,必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20米范圍之內的雜物,易燃易爆品。
6、氣割工操作時,必須戴專用的防護眼鏡。
7、由于割炬過熱堵塞而發生多次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氣門,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
8、割炬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先關乙炔門,后管氧氣門,以免回火。
9、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氣門,然后再關氧氣門,嚴禁氧氣和乙炔氣閥門同時開啟,嚴禁用手或其他物體堵割咀,以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割炬隨意放在工作臺或地面上。
10、點燃割炬時,不準用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
11、焊工不準將正在燃燒的割炬放下,如有必要時,應將火焰熄滅。
12、工作結束后,擰上氣門螺帽,關閉各氣門,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
六、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分開裝車。
2、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時必須單獨裝車且必須在礦車內固定牢固、防止滾動。
3、氧氣瓶、乙炔瓶由人工運送時,兩人抬放時必須抓緊抓牢,輕拿輕放、嚴禁磕碰。
4、入井后氧氣瓶與乙炔瓶必須錯開5米以上距離。
七、其他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
篇2:采區帶式輸送機司機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采區帶式輸送機司機必須熟悉帶式輸送機的性能及構造原理,通曉本操作規程,按完好標準維護保養帶式輸送機,懂得生產過程,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2條任何人不得乘坐采區帶式輸送機,不準用帶式輸送機運送設備和笨重物料。
第3條帶式輸送機巷道應有消防滅火及噴霧滅塵設施并保持完好有效。
第4條帶式輸送機的電動機,開關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第5條多臺帶式輸送機連續運行,在未實現集中控制時,應按逆煤流方向逐臺開動,順煤流方向逐臺停車:實現集中控制時,也可按逆煤流方向逐臺依次開動,順煤流方向依次停車。
二、準備、檢查與處理
第6條準備:
1.工具:扳手、鉗子,手鋸、鐵鍬等;
2.備品配件與材料:螺栓、皮帶卡子等;
3.潤滑油脂等。
第7條檢查與處理:
1,機頭、機尾及整臺帶式輸送機范圍的支護完好、牢固,無浮煤、雜物,否則必須經班長、支護工處理安全后,方準
進行工作;
2.將帶式輸送機的控制開關手把扳到斷電位置并鎖好,掛上停電牌,然后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機頭及儲帶裝置所用連接件和緊固件應齊全、牢靠,防護罩齊全,各滾筒、軸承應轉動靈活;
(2)液力偶合器的工作介質液量合適,易熔塞和防爆片應合格;
(3)制動器的閘帶和閘輪接觸嚴密,制動有效;
(4)減速器內油量適當,無漏油;
(5)機身各托輥齊全、轉動靈活,托架吊掛裝置完整可靠,托梁平直;
(6)承載部梁架平直,承載托輥齊全、轉動靈活、無脫膠;
(7)機尾滾筒轉動靈活,軸承潤滑良好;
(8)帶式輸送機的前后搭接符合規定;
(9)輸送帶接頭完好,卡子無折斷、松動(硫化熱補接頭無開膠現象),輸送帶無撕裂、傷痕;
(10)輸送帶中心與前后各機的中心保持一致,無跑偏,松緊合適,擋煤板齊全完好;
(11)動力、信號、通訊電纜吊掛整齊,無擠壓、刮碰;
(12)煤倉上口的柵欄、篦子應完整牢固;
(13)消防滅火、噴霧滅塵設施齊全有效。
第8條開機時,取下控制開關上的停電牌,合上控制開關,發出開機信號并喊話,讓人員離開帶式輸送機轉動部位。先點動二次,再轉動一周以上,然后檢查下列各項:
各部位運轉聲音是否正常:輸送帶有無跑偏、打滑、
跳動或刮卡現象;輸送帶松緊是否合適;
2.控制按鈕、信號、通訊等設施是否靈敏可靠。
上述各項經檢查與處理合格后,方可正式操作運行。
三、操作及其注意事項
第9條司機必須確認信號,按規定信號開、停帶式輸送機。每次起動前,必須先發出信號,通知人員離開帶式輸送機轉動部位,然后點動二次,再正式運行。未使用集中控制的多臺帶式輸送機聯合運轉時,應按逆煤流方向逐臺起動。
第10條不準超負荷強行起動。發現悶車時,先起動兩次(每次不超過15秒),仍不能起動時,必須卸掉輸送帶上的煤。待正常運轉后,再將煤裝上輸送帶運出。
第11條在運轉過程中,隨時注意運行狀況;經常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的溫度;傾聽各部位運轉聲音;清理機頭、機尾的煤塵,清掃機身下積煤、矸石及雜物;保持正常灑水噴霧。
第12條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停機,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運行。
3.電氣、機械部件溫升超限或運轉聲音不正常;
4.液力偶合器的易熔塞熔化或偶合器內的工作介質噴出;
5.輸送帶上有大塊煤、長材料等;
6,危及人身安全時;
7.信號不明或下臺輸送機停機時。
第13條處理輸送帶跑偏時嚴禁用手、腳及身體的其它部位直接接觸輸送帶。
第14條輸送帶運轉時,禁止清理機頭、機尾滾筒及其附近的煤粉。不許拉動輸送帶的清掃器。
第15條拆卸液力偶合器的注油塞、易熔塞、防爆片時,應戴手套,面部躲開噴油的方向,輕輕擰松幾扣后,停一會,待放氣后再慢慢擰下。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易熔塞、防爆片或用代用品。
第16條在帶式輸送機上檢修、處理故障或做其它工作時,必須閉鎖輸送機的控制開關,掛上“有人工作,不許合閘”的停電牌。除了處理故障,不許開倒車運轉。嚴禁站在帶式輸送機上點動開車。
第l7條在檢修煤倉上口的機頭卸載滾筒部分時,必須將煤倉上口擋嚴。
第18條除了控制開關的接觸器觸頭粘住外,禁止用控制開關的手把直接切斷電動機。
第19條帶式輸送機的回縮儲存:
1.開動輸送機將煤運凈,扳動控制開關手把到斷電位置并鎖閉,掛上停電牌,準備開儲帶裝置拉緊絞車;
2.拆除中間架,用千斤頂或絞車把承載部連同機尾一起向前牽引直至與所剩余的中間架相對接,調整機尾部與中間部的中心使之在一條直線上;
3.根據機尾部發出的信號,開動儲帶裝置絞車,將多余的輸送帶卷入儲帶倉內并張緊輸送帶;
4.輸送帶縮回后將千斤頂活塞桿收回,閥的控制手柄放在切斷位置,將儲帶裝置絞車關閉鎖好;
5.摘去停電牌,根據機尾部發出信號,再按程序起動帶式輸送機。
第20條拆除輸送帶:
1.同第17條的1;
2.松開緒帶裝置絞車,將儲存的輸送帶一端割斷,按需要長度切割多余輸送帶后,將其拉走;
3.將輸送帶二端接好,開動儲帶裝置絞車將輸送帶張緊到合適程度;
4.摘下停電牌,按程序起動帶式輸送機。
四、收尾工作
第2l條班長發出收工命令后,將帶式輸送機上的煤完全拉凈。上臺輸送機停機后,將控制開關手柄扳到斷電位置,鎖緊閉鎖螺栓。
第22條關閉噴霧、滅塵水的截止閥。
第23條清掃電動機、開關、液力偶合器、減速器等部位的煤塵。
第24條在現場向接班司機詳細交待本班帶式輸送機運轉情況,出現的故障,存在問題。升井后按規定填寫好本班帶式輸送機工作日志。
篇3:井下采區變電所:操作規程
1、井下采區變電所一般為無人值班變電所。
2、采區變電所停送電操作必須由合格的電工進行,操作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臺上操作。
3、采區變電所必須有準確無誤的供電系統圖和設備標志牌,標志牌清楚準確,注明供電地點和整定電流值。當供電情況變化后,必須更改標志牌和實際情況保持一致。
4、硐室內所有電纜必須有走向標志。
5、電工在停送電操作時,必須對照供電系統圖和設備標志牌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停送電,如發現問題禁止送電,必須查清原因處理后方可恢復送電,否則按違章操作進行嚴肅處理。
6、任何人不得強行送電和私自調動整定保護定值,否則由操作者負一切責任。
7、嚴禁帶電檢修、搬移帶電設備。
8、節日檢修或停產檢修時,必須按停送電負責人的指令,按工作票或操作票所規定的內容進行,操作完畢,要做好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