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區變電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使二采區供電系統系統更安全、可靠,現決定由維修隊進行采區變電所的施工,為了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施工質量及規范施工步驟,,特制定以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地點:
采區變電所的施工地點為二采區3#聯巷軌皮聯巷40.0m、皮帶巷向南48m長度范圍。
二、技術參數:(詳見采區變電所剖面圖、平面圖及斷面圖)
1、距皮帶巷8m,分別為低壓室、高壓室,長度均為20m。
2、高壓室、低壓室地板為水平,分為兩個臺階,巷道高度4.0m,剩余巷道保持原狀,不做處理。
3、巷道寬度為4.2m,噴漿后凈寬度為4.0m,高度3.6m。
三、施工順序及要求:
1、所有起底、開幫工作只能用風鎬完成。
2、幫補部擴刷完后必須打錨桿掛網進行支護。錨桿型號采用左旋高強度錨桿,規格型號為Φ18×2400㎜,安裝時采用樹脂速脂錨固劑2節,分別為K2335和Z2360各一節,錨桿間排距800×800㎜,矩形布置,托板型號為150×150×8㎜托板,安裝成的錨桿外露長度不大于100㎜,錨桿預緊力距不小于100N,網片采用?6鋼筋焊接,網片規格為1000×2000㎜,網格尺寸150×150㎜,網片接茬不小于100㎜。
3、擴幫部分錨索補強支護,間距1m,排距2.4m。
4、施工順序為:高壓室、低壓室,高壓室與低壓室不在同一水平。
5、支護結束后,進行噴漿工作,噴漿時必須掛線噴漿,確保巷道壁平滑,凹凸度不得超過±50mm。
6、施工采區變電所底板:回彈料墊底,鋪設水泥磚,高壓室與低壓室的交界處,用錨網支護、噴漿。
7、噴漿必須定期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七天。
四、運煤、運料系統:
運煤:工作面40T溜子--二采區皮帶巷--采區煤倉
運料:地面--副井--1220車場--軌道上山--1090車場--二采區軌道巷--工作面
五、供電系統:
軌道巷3#聯巷移變取電源。
六、其他注意事項:
1、二采區3#聯巷軌皮聯巷兩側1設置柵欄,禁止人員通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施工時邊擴幫邊支護,擴1m,支護1m。
3、風橋起底、擴幫施工時,必須將支護緊跟施工,錨網支護質量必須符合有關錨網噴支護質量的有關要求。
4、擴幫的煤渣分離,煤可以上溜子、皮帶,渣由軌道升井。
5、其他未盡事宜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
篇2:變電所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監理細則
監理范圍:(見本工程監理細則總的部分,略)
監理依據:
1.?本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及其它建設合同。
2.?本工程建設監理規劃及實施細則。
3.?《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4.?《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5.?《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
6.?其它國家、電力系統頒發的有關標準、規程、規范和法律法規。
7.?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
8.?《江蘇省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監理現場用表(第三版)》
9.?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監理典型表式(1998版)。
安全文明施工目標:
參見業主與各施工單位簽訂的承包合同。
安全文明監理措施及方法:
1.?編制變電所工程項目建設監理規劃和工程項目安全文明監理實施細則。
2.?制定本工程有關監理工作制度。
3.?協助項目法人組建《安全工作委員會》。
4.?審查施工單位安全保證體系,并監督其運行情況。
5.?審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工程施工中檢查落實情況。
6.?審查工程施工過程的人員資質、機械設備有效性。
7.?對施工現場危險點進行預控。
8.?組織或參與安全大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落實。
9.?施工過程檢查,排除安全隱患,保證場地的文明整潔。
10.?在工地看到不安全因素,有權要求有關單位整改,必要時,可發《停工令》,并報告項目法人。
安全監理工作制度:
見公司管理制度匯編。
六、安全監理的具體工作:
?1.嚴格執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貫徹執行國家現行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建設工程強制性標準;
?2.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生產的組織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3.督促施工單位對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及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
?4.審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危險點分析和預控措施;
?5.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落實分部、分項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護措施;
?6.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衛生防疫等各項工作;
?7.進行質量安全綜合檢查。發現違章冒險作業的要責令其停止作業,發現安全隱患的應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責令停工整改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8.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監理人員應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七、施工階段安全監理的程序
?1.審查施工單位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
⑴《營業執照》;
⑵《施工許可證》;
⑶《安全資質證書》;
⑷《建筑施工安全監督書》;
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及安全管理人員的上崗證等;
⑹安全生產責任制及管理體系;
⑺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⑻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證及管理情況;
⑼各工種的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⑽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及安全條件,起重、垂直運輸機械檢驗合格證、安全準用證。
?2.審核施工單位的安全資質和證明文件(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明確);
?3.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
⑴審核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寫、審批:
①安全技術措施應由施工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編寫;
②安全技術措施應由施工企業技術、質量、安全、工會、設備等有關部門進行聯合會審;
③安全技術措施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
④安全技術措施應由施工企業報監理單位審批認可;
⑤安全技術措施變更或修改時,應按原程序由原編制審批人員批準。
⑵審核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①土方工程:
?A地上障礙物的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B地下隱蔽物的保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C相臨建筑物的保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D場區的排水防洪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E土方開挖時的施工組織及施工機械的安全生產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F基坑的邊坡的穩定支護措施和計算書是否齊全完整;
?G基坑四周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②腳手架:
?A腳手架設計方案(圖)是否齊全完整可行;
?B腳手架設計驗算書是否正確齊全完整;
?C腳手架施工方案及驗收方案是否齊全完整;
?D腳手架使用安全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E腳手架拆除方案是否齊全完整。
③模板施工;
?A模板結構設計計算書的荷載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實際,計算方法是否正確;
?B模板設計應包過支撐系統自身及支撐模板的樓、地面承受能力的強度等;
?C模板設計圖包括結構構件大樣及支撐系統體系,連接件等的設計是否安全合理,圖紙是否齊全;
?D模板設計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
④高處作業:
?A臨邊作業的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B洞口作業的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C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⑤交叉作業:
?A交叉作業時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B安全防護棚的設置是否滿足安全要求;
?C安全防護棚的搭設方案是否完整齊全。
⑥塔式起重機:
A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是否能滿足使用安全和設計需要;
B起重機的拆裝應由有資質的專業單位完成,拆裝的安全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C;起重機的安全使用制度是否健全,檢驗合格證、安全準用證齊備。
D起重機駕駛員的安全教育計劃和班前檢查制度是否齊全;
E。起重機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維修方案是否齊全完整
?⑦臨時用電:
A電源的進線、總配電箱的裝設位置和線路走向是否合理;
B負荷計算是否正確完整;
C選擇的導線截面和電氣設備的類型規格是否正確;
D電氣平面圖、接線系統圖是否正確完整;
E施工用電是否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F是否實行“一機一閘”制,是否滿足分級分段漏電保護;
G照明用電措施是否滿足安全要求。
?⑧安全文明管理:
檢查現場掛牌制度、封閉管理制度、現場圍擋措施、總平面布置、現場宿舍、生活設施、保健急救、垃圾污水、防火、宣傳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4.審核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專業管理人員資格;
?5.審核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的使用安全技術方案及安全措施;
?6.審核安全設施和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控制措施;施工單位應提供安全設施的產地、廠址以及出廠合格證書
?7.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理;
?8.現場監督與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時及時下達監理通知,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暫停施工:
①日常現場跟蹤監理,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監理人員對各工序安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現場檢查、驗證施工人員是否按照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和操作規程操作施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下達監理通知,責令施工企業整改;
②對主要結構、關鍵部位的安全狀況,除日常跟蹤檢查外,視施工情況,必要時可做抽檢和檢測工作;
③每日將安全檢查情況記錄在《監理日記》;
④及時與建設單位進行溝通,匯報施工現場安全情況,必要時,以書面形式匯報,并作好匯報記錄。
?9.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時向建設單位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如遇到下列情況,監理人員要直接下達暫停施工令,并及時向項目總監和建設單位匯報:
1、施工中出現安全異常,經監理人員提出后,施工單位未采取改進措施或改進措施不符合要求時;
2、對已發生的工程事故未進行有效處理而繼續作業時;
3、安全措施未經自檢并專檢合格而擅自使用時;
4、擅自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時;
5、使用沒有合格證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換、變更工程材料時;
6、未經安全資質審查的分包單位的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時;
7、出現安全事故時。
篇3:變電所強電工程施工方法
變電所強電系統工程施工方法
1)強電系統配管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a)施工用管材必須符合圖紙要求,并提供有關合格證或質保書。
(b)結構施工時,提前作好電管預制工作。土建結構樓板鋪完面筋后,開始進行電管施工,電管施工完畢后,土建方可進入上部鋼筋的施工。
(c)管線的走向,定位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
(d)砼,墻內預埋管線,采用Ф6以上圓鋼接地跨接,鋼筋與鋼管焊縫長度≥6d,且要求雙面焊。
(e)明敷電管采用專用接地線卡跨接,跨接線采用2.5mm2單股塑銅線。
(f)密切與土建配合,進行電氣預留、預埋,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單記錄。
(g)暗敷電管距砼面,墻面距離應大于2cm。
(h)暗敷砼內的箱、盒應緊貼模板,箱盒內用泡沫塑料等填料填實,綁扎固定牢固,并在模板上做好標記。
(i)管線在轉彎處彎曲半徑應大于6d,且管線彎曲處不允許彎癟、開裂等現象。
(j)暗敷砼中的電管接頭處絲口一定要上緊,防止水泥砂漿漏入電管中造成阻塞。
(k)電氣管道連接采用絲口連接,不允許對焊或溶焊,敷設前,管口毛刺要用銼子磨平。
(l)墻內暗敷管道要用切割機開槽敷設,并注意影響土建磚墻的滲漏。
(m)管子進箱盒要內外都用鎖緊螺母固定,以免管子逃出箱盒。
2)強電系統配線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a)配線前要仔細核對圖紙相位規格要符合圖紙要求,導線顏色要符合國家規范要求。
(b)導線的連接采用壓線帽。壓接鉗應與壓接帽配套,壓接鉗壓接時,壓模大小,導線根數應根據導線截面確定。
(c)導線進出管口應加護套。護套必須在穿線時先放置,嚴禁事后護套劈開放置。
(d)開關盒內的火線與開關線必須用顏色區別。開關線顏色采用國家規范規定的五種顏色之外的顏色,多聯開關中不同回路的開關線,也必須用顏色區別,方便以后檢修。
(e)強電電纜在敷設前應先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
(f)電纜穿過保護管時,應填塞密封材料。
(g)電纜與盤柜連接,必須根據系統圖對號入座,仔細核查,不得有漏接、錯接現象。連接必須可靠。電纜敷設完后,應及時編號和掛牌。
3)強電系統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和主要技術措施
(a)照明燈具安裝前應對燈具型號、數量、規格對照施工圖紙核查,并檢查燈具外觀,配置附件齊全后,方可安裝,燈具合格證,質保書必須齊全。
(b)安裝高度低于2.4m的燈具金屬外殼必須接地。
(c)燈具安裝時,應按施工圖布置,不得錯裝、漏裝。燈具安裝后應橫平豎直,標高一致,以免影響室內的整體效果。
(d)燈具安裝應牢固可靠。吊平頂上的燈具應單獨設置吊架,避免直接固定在龍骨上。
(e)照明開關和插座,應嚴格按照圖紙和規范要求設置,同一層面標高應一致。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動現象。
(f)開關不得設于門后,距門距離應保持的15-20cm以內,距離必須保持一致。
(g)燈具開關安裝完,未交工前,需采取成品保持措施,確保照明裝置的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