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所施工測壓鉆孔安全技術措施
說明:
為更好的科學治理瓦斯,掌握煤層瓦斯參數,我部與煤科總院撫順分院聯合預對9#煤層瓦斯參數進行測定,根據測定瓦斯壓力要求及井下條件,擬在變電所內施鉆測定。為保證作業安全,制定此安全措施。
一、施工地點:井底變電所
二、技術要求:在變電所里施工兩個竄層測壓鉆孔,鉆孔直徑87mm,鉆孔嚴格按設計施工,見煤層后,改用65mm直徑鉆頭,鉆孔竄透煤層進入頂板0.5米。預計鉆孔長20米。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鉆孔施工必須嚴格按設計方位、傾角執行,確保打鉆準確到位。
2、施鉆前必須檢查施鉆地點及附近支護情況,在支護不完好不能保證施鉆人員安全的禁止施工。(當班負責人負責)。
3、該地點加設瓦斯監測探頭,斷電濃度0.5%,施鉆當班負責人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并將其吊掛在是鉆地點上,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待瓦斯正常后再施工。
4、每班施工人數,開鉆、收工等情況必須匯報調度。
5、在施鉆過程中若出現噴孔、卡鉆、響煤炮、排粉不暢時,必須使鉆桿在小范圍內反復鉆進或退出,防止鉆桿被夾死,只有上述征兆消失后,方可正常鉆進。
6、施鉆過程中若發現前方可能有地質構造或煤層出現急劇的變化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
7、施鉆當班將變電所回風流風門調量窗打開,保證有較大風流通過稀釋瓦斯。
8、此次打鉆鉆機為50型鉆機,鉆機施工時,保持勻速進、退鉆。
9、打鉆期間設專職瓦檢員隨時檢查瓦斯。
10、施鉆前,必須將鉆機固定牢固,壓柱用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開孔位置設擋板用背板背好,預留出鉆孔位置。
11、拆卸鉆桿時必須邊旋轉邊退鉆,嚴禁不旋轉而直接將鉆桿從孔內拖出。
12、鉆進時,人員要避開鉆孔位置,嚴禁正面對著鉆孔。
13、施鉆完畢后,按要求及時封孔。
14、做好施鉆鉆孔參數及相應的有關記錄。
15、保護好變電所內電器設施。
16、施鉆時,將水引入變電所水溝內;施鉆完畢后,將鉆屑清理干凈。
篇2:變電所施工測壓鉆孔安全技術措施
說明:
為更好的科學治理瓦斯,掌握煤層瓦斯參數,我部與煤科總院撫順分院聯合預對9#煤層瓦斯參數進行測定,根據測定瓦斯壓力要求及井下條件,擬在變電所內施鉆測定。為保證作業安全,制定此安全措施。
一、施工地點:井底變電所
二、技術要求:在變電所里施工兩個竄層測壓鉆孔,鉆孔直徑87mm,鉆孔嚴格按設計施工,見煤層后,改用65mm直徑鉆頭,鉆孔竄透煤層進入頂板0.5米。預計鉆孔長20米。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鉆孔施工必須嚴格按設計方位、傾角執行,確保打鉆準確到位。
2、施鉆前必須檢查施鉆地點及附近支護情況,在支護不完好不能保證施鉆人員安全的禁止施工。(當班負責人負責)。
3、該地點加設瓦斯監測探頭,斷電濃度0.5%,施鉆當班負責人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并將其吊掛在是鉆地點上,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待瓦斯正常后再施工。
4、每班施工人數,開鉆、收工等情況必須匯報調度。
5、在施鉆過程中若出現噴孔、卡鉆、響煤炮、排粉不暢時,必須使鉆桿在小范圍內反復鉆進或退出,防止鉆桿被夾死,只有上述征兆消失后,方可正常鉆進。
6、施鉆過程中若發現前方可能有地質構造或煤層出現急劇的變化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
7、施鉆當班將變電所回風流風門調量窗打開,保證有較大風流通過稀釋瓦斯。
8、此次打鉆鉆機為50型鉆機,鉆機施工時,保持勻速進、退鉆。
9、打鉆期間設專職瓦檢員隨時檢查瓦斯。
10、施鉆前,必須將鉆機固定牢固,壓柱用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開孔位置設擋板用背板背好,預留出鉆孔位置。
11、拆卸鉆桿時必須邊旋轉邊退鉆,嚴禁不旋轉而直接將鉆桿從孔內拖出。
12、鉆進時,人員要避開鉆孔位置,嚴禁正面對著鉆孔。
13、施鉆完畢后,按要求及時封孔。
14、做好施鉆鉆孔參數及相應的有關記錄。
15、保護好變電所內電器設施。
16、施鉆時,將水引入變電所水溝內;施鉆完畢后,將鉆屑清理干凈。
篇3:鐵路工程地質鉆孔的巖心鑒定和描述
鐵路工程地質鉆孔的巖心鑒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類和定名
(一)土的分類――按顆粒粒徑大小
1、漂石(塊石)
漂石(渾圓、次圓)或塊石(棱角、次棱角)粒徑(mm)
大d>800中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渾圓、次圓)或碎石(棱角、次棱角)粒徑(mm) 大60 3、圓礫(角礫) 圓礫(渾圓、次圓)或角礫(棱角、次棱角)粒徑(mm) 大10 4、砂粒 砂粒粒徑(mm)粗0.5 5、粉粒粒徑(mm)0.005 6、粘土粒粒徑(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鐵路工程巖土分類標準》(TB1007-20**)執行 1、漂石(塊石)土:粒徑大于20c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徑大于2c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3、圓礫(角礫):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4、礫砂土: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徑大于0.5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6、中砂土:粒徑大于0.25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7、細砂土: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85% 8、粉砂土: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數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的質量不超過全部質量的50% 10、粉質粘土:粉粒小于粘粒,塑性指數10-17 11、粘土:主要由粘粒組成,塑性指數大于17 注:定名時應根據顆粒級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確定。 (三)、粘性土的分類及野外鑒別 1、粘土:極細的均勻土塊,搓捻無砂感,粘塑滑膩,易搓成細于0.5mm的長條。 2、粉質粘土:無均質感,搓捻時有砂感,塑性,弱粘結,能搓成比粘土較粗的短土條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覺,砂粒少,粉粒多,潮濕時呈流體狀,能搓成土條、土球(四)、土的潮濕程度的劃分 1、粘性土――含粉質粘土、粘土,分為堅硬、硬塑、軟塑、流塑 粉質粘土: <0 [堅硬]:擾動后一般不能捏成團,用錘擊和手壓土塊易碎開,I L [硬塑]:不能捏成餅,手捏壓不易見手指印,易成碎塊和粉末,I =0-0.5 L [軟塑]:能捏成餅,手指輕壓可見手印,手捏稍有出水I =0.5-1.0 L [流塑]:手捏表層出水,手上有明顯濕印,土體坍流成扁圓形I >1.0 L 粘土: <0 [堅硬]:不能捏成餅,I L =0-0.5 [硬塑]:能捏成餅,邊上多裂口,I L =0.5-1.0 [軟塑]:兩手相壓成餅狀,粘于手掌,掌中有濕印,I L [流塑]:手捏粘于手上,I >1.0 L 塑性狀態標準貫入錘擊數N(擊/30cm) 堅硬N>32 硬塑8 軟塑2 流塑N≤2 2、砂性土 ――含漂(塊)石土、卵(碎)石土、圓礫(角礫)土、砂土,分為稍濕、潮濕及飽和 稍濕――呈松散狀,手摸時感到潮,飽和度Sr≤50% 潮濕――手捏時手上有濕印,Sr=50-80% 飽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 3、粉土潮濕程度的劃分 稍濕――天然含水率w<20% 潮濕――天然含水率w=20-30% 飽和――天然含水率w>30% 3、潮濕程度在鉆孔中的表達方法 粘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類土 堅硬――稍濕 硬塑、軟塑|潮濕 流塑X飽和 (五)、土的密實程度的劃分及在鉆孔中的反映 密實程度標準貫入錘擊數N(擊/30cm) 密實N>30 中密15 稍密10 松散N≤10 (1)碎石類土及砂類土分為密實、中密、稍密、松散四類 1、密實――鉆進困難,給進震動厲害,孔內響動大,孔壁穩定,不易坍垮。 2、中密――鉆進較困難,造價人才網給進震動不劇烈,孔壁有坍塌現象,需跟管鉆進。 3、稍密――鉆進較困難,給進震動劇烈,孔壁較易坍塌,需跟管鉆進。 4、松散――鉆進較容易,給進稍有震動,孔壁嚴重坍塌,必須跟管鉆進。 (2)粉土的密實程度按孔隙比(e)分為: 密實(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注:無“松散”之描述法。 二、土類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一)粘性土、粉土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土的名稱:粘性土類的粘土(塑性指數IP<17、粉質粘土(塑性指數10 2、土的顏色: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粘性土的塑性狀態、粉土的潮濕狀態,成層性,質地強度: 粘性土的塑性狀態為堅硬(液性指數IL≤0),硬塑(液性指數0 粉土的潮濕程度分為稍濕(天然含水率w<20%),潮濕(天然含水率20%≤w≤30%),飽和(w<30%);粉土的密實程度按孔隙比(e)分為密實(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4、夾雜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徑,形狀等;無夾雜物則描述土質均一或質純; 5、其它:如搓條,滑膩感,斑紋,干裂,蟲孔,嗅味等。 (二)砂類土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土的名稱:礫砂(d>2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25-50%),粗砂(d>0.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中砂(d>0.2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細砂(d>0.07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85%),粉砂(d>0.07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 2、土的顏色: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潮濕程度:根據砂類土飽和度Sr劃分,稍濕(Sr≤50%),潮濕(50% 劃分,密實(N>30),4、密實程度:砂類土密實程度按標準貫入錘擊數N或相對密度D r 中密(15 5、顆粒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 6、顆粒大小,形狀及配情況(均勻性); 7、夾雜物及其百分比:如礫石、粘性土、腐植物等; (三)、碎石類(碎、塊、卵、漂石;圓礫、角礫)土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土的名稱:卵石土,碎塊石,漂石土,塊石土,圓礫土,角礫土等。 2、土的顏色:監理工程師論壇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潮濕程度:根據砂類土的飽和度Sr劃分,稍濕(Sr≤50%),潮濕(50% 4、密實程度:密實,中密,稍密,松散 5、顆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質與土質名稱,各占含量百分比; 6、顆粒形狀及大小:指碎石類土中石質塊體的磨圓度(分渾圓,次圓,棱角,次棱角)及塊徑尺寸等: 7、顆粒級配及分布情況:指顆粒有無排列和分布規律,顆粒的均勻性,分選性,分布呈層狀或透鏡狀、尖滅狀等; 8、顆粒的風化程度:全風化(W4),強風化(W3),弱風化(W2),微風化(W1)等; 9、夾雜物及其含量:如粘粒,砂,樹皮草根,腐木,結核等及其含量;對成韻律沉積的土層,當薄層與厚層厚度之比1/10~1/3時,宜定名為“夾層”,厚層的土名寫在前面,如粘土夾粉砂層;當厚度之比大于1/3時,宜定名為“互層”,如粘土與粉砂互層;當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規律多次出現時,宜定名為“夾薄層”,如粘土夾薄層粉砂。 (四)軟土 軟土的判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壓縮 系數大于或等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30kPa的粘性土,應判定為軟土。軟土一般含有機質,具有壓縮性高,強度低靈敏度高和排水固結緩慢的特點。軟土的結構擾動后,強度有很大的降低。 軟土按物理學性質的分類,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為小于800kPa,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2~4擊;分類為:軟粘性土(天然孔隙比e≥1.0,有機質含量Wu<3%);淤泥質土和淤泥(有機質含量均為3≤Wu<10,淤泥質土天然孔隙比1.0≤e≤1.5;淤泥e>1.5;泥炭質土(有機質含量10≤Wu≤60,e>3);泥炭(Wu>60,e>10)等五類。 另:根據《高速鐵路暫規》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為800~1200kPa時,定名為松軟土,厚度大于2m時,須單獨劃分出來。 三、巖層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巖石名稱:判定是什么巖石; 2、顏色:一般描述巖石新鮮面顏色及風化后的顏色,可用單色或主次色描述,(如灰白色); 3、礦物成分:主要礦物及次要礦物,以及各自的含量百分比;碎屑沉積巖要描述碎屑成分,膠結物(泥質,鈣質、鐵質、硅質)等; 4、結構與構造:如巖漿巖礦物的顆粒大小,形狀,排列方式(如塊狀);沉積巖的顆粒大小,形狀,層厚(如巨厚層),層理,層理傾角,層面特征,膠結物類型,泥質結構,生物結構,化學結構;變質巖的顆粒大小,形狀(如眼球狀構造),片理等; 5、巖石的斷口形狀(如貝殼狀-為隱晶質,不平狀-為微晶或粒狀結晶,階梯狀-微層理發育); 6、節理裂隙:發育情況,疏密程度(條/每米,間距,均勻性),斜度,充填物,密閉程度,裂隙面新鮮程度等; 7、巖石的風化情況,破碎程度:主要描述巖石風化程度及巖心的完整性; 8、RQD值:巖心節長(最短,最長,一般)等,并可據此計算“巖體的質量指標”RQD值; 9、巖石的堅硬程度:一般可描述用手掰、鐵錘敲擊、用刀刻劃時的破壞狀況; 10、巖石的可鉆性:進尺的難易,常以小時進尺計; 11、巖石的水文地質特征:描述隙、縫、洞的含水性及其面上的風化痕跡,巖心浸水后的吸水性,崩解性,巖心中的溶蝕現象,水銹特征,裂隙面被水侵蝕的情況等; 12、巖心中軟弱夾層的情況:顏色的變化,軟弱狀態(濕度,可塑性),擾動情況(擠、壓、搓、揉的痕跡)及夾雜物; 13、巖石的均勻性:顏色、成分、顆粒等的分配狀態; 14、巖心的采取率,鉆孔的垮塌情況; 15、溶洞的起訖深度,填充狀態,填充物性質等。 (一)斷裂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名稱:如斷層角礫巖,斷層破碎巖,壓碎巖,斷層泥等; 2.顏色:如單色,復色,形容色; 3.物質組成:包括夾雜物、充填物、膠結物的成分,形狀,大小等; 4.斷裂帶結構:指斷裂隙帶物質的破碎、膠結程度; 5.斷裂面的力學特征:擦痕,鏡面,擠壓,揉皺及其方向等; 6.巖層的傾角:上盤,下盤,斷裂面(帶)等; 7.含水情況。 (二)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1.土質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a注意研究軟弱面(帶)的位置,這些軟弱面(帶)是土層的薄弱環節, 往往是滑動面(帶)的位置,應仔細描述其物質組成; b觀測地下水與軟弱面(帶)的關系,地下水軟化土體,若兩者聯系密切, 滑動面(帶)往往發生在這些地方,應仔細描述其可塑狀態; c仔細觀察軟弱帶物質組成及夾雜物等,并將該段巖心晾干,用錘輕輕敲 開,若見有檫痕和滑動面時,應用刀剖開滑面測量起傾角; d注意發生縮孔現象、套管變形的部位,并進行丈量和記錄,這些地方往 往是滑動面的位置。 2.巖質滑坡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a與司鉆者密切配合,記錄好軟弱帶和空洞的位置; b仔細觀察軟弱帶的物質組成并與上、下地層的巖心相比較; c觀察軟弱帶顆粒的形狀特行征,如棱角的損壞、擠壓痕跡等; d觀察和測量軟弱帶(面)上下巖層傾角的變化情況及其關系; e地下水的情況:如初見水位,穩定水位等: f及時注意孔壁掉塊、套管變形位置的深度丈量和記錄。 五、換層記錄 孔內巖石性質和種類發生變化叫換層,主要根據下列情況綜合判斷。 1、鉆速的變化和壓力的增減情況; 2、司鉆者感覺到給進把的不同震動感或感覺鉆頭切削鉆取巖心時發出的不同聲音; 3、水鉆時,鉆探沖洗液顏色和循環槽內巖粉成分的變化; 4、鉆具陷落,卡鉆,埋鉆,漏水,涌砂等現象發生位置也應注意分辨。 在鉆時過程中,發現孔底換層后,應及時作好記錄,其內容包括:換層深度,換層時間,并注明判斷換層依據。若起鉆時孔底已超過換層位置,可根據所取出的巖心上推實際層位置。 記錄員應根據司鉆者對換層的感覺和上述情況綜合判斷,凡是認為可能是換層的地方,都要準確無遺漏的記錄,以使鉆取上巖心后進行對照鑒定,并根據換層巖心進行詳細描述。 我的憂傷,是滲透骨髓里的,即使吃大劑量的詩歌補藥、喝什么樣的心靈雞湯,都已喚不回身體里、生命中的陽光。所以,我的愛,如果你又看到了我的文字,如果這些文字里依然充滿著泣血,濕濕顫抖的哭泣,請你原諒我。因為,你就是我,只有在你面前,我可以卸掉偽裝堅強的面具。撲在你的懷里,大聲的哭泣,如果沒有了你,心就會沒有熱度,變成僵硬的死掉。我也早已沒有了生命 剛從死亡里,我又回到了現實,窗外飄起雪花。我又開始呆呆地望著雪,傻傻地跟電腦的屏幕頭像的你,談一場生死相依中,你我牽手的虛擬愛情。多么可悲,現實終歸現實。我又開始行騙自己 我突然害怕走進墳墓,突然恐懼死亡,因為死亡來臨。連這點可憐的虛擬愛情,也將是煙消云散。 絕望的時候會想,泣血和流淚如果不讓你看見多好,可我還是以文字方式,讓你看見。因為你已變成了我,我的影子。如果有一天,我永遠的無音信,親愛的,你就當我這世界從來沒有來過。來過的,只有我為你用一滴滴淚,一滴滴血,輕輕研成的心墨,而寫下的詩歌。 忽然很想你,想一場桃花雨 我的憂傷,是滲透骨髓里的,即使吃大劑量的詩歌補藥、喝什么樣的心靈雞湯,都已喚不回身體里、生命中的陽光。所以,我的愛,如果你又看到了我的文字,如果這些文字里依然充滿著泣血,濕濕顫抖的哭泣,請你原諒我。因為,你就是我,只有在你面前,我可以卸掉偽裝堅強的面具。撲在你的懷里,大聲的哭泣,如果沒有了你,心就會沒有熱度,變成僵硬的死掉。我也早已沒有了生命 剛從死亡里,我又回到了現實,窗外飄起雪花。我又開始呆呆地望著雪,傻傻地跟電腦的屏幕頭像的你,談一場生死相依中,你我牽手的虛擬愛情。多么可悲,現實終歸現實。我又開始行騙自己 我突然害怕走進墳墓,突然恐懼死亡,因為死亡來臨。連這點可憐的虛擬愛情,也將是煙消云散。 絕望的時候會想,泣血和流淚如果不讓你看見多好,可我還是以文字方式,讓你看見。因為你已變成了我,我的影子。如果有一天,我永遠的無音信,親愛的,你就當我這世界從來沒有來過。來過的,只有我為你用一滴滴淚,一滴滴血,輕輕研成的心墨,而寫下的詩歌。 忽然很想你,想一場桃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