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時間安排
11月5日8點--11月7日24點。每天兩班連續作業。
二、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內容
1、更換市電側電量計量柜
2、更換市電側10KV側高壓開關內部組件(熔斷器一組、電流互感器兩支、過電流保護繼電器兩支)。
3、更換市電側高壓6KV總開關負荷開關一臺、電流互感器兩臺、過電流保護裝置兩臺
4、更換供主井皮帶機高壓開關柜高壓熔斷器一組、更換電流互感器兩臺、更換過電流保護裝置兩支。
5、更換市電側、農電側墻壁隔離開關兩臺。
6、更換原800KVA變壓器為2000KVA變壓器、更換原315KVA變壓器為500KVA變壓器。
7、更換2000KVA變壓器6000V側至該變壓器6KV側配出開關電纜。
8、市電業局更換10KV架空線路的高壓開關。
三、地面變電所改造前的準備工作
(一)、材料、配件、設備準備
1、與電業局聯系將其所需材料與施工前一天運到現場。
2、與鐵嶺高壓開關柜改造廠家聯系將高壓開關柜所需材料與施工前一天運到現場。
3、準備好更換2000KVA變壓器一次側的電源線路和變壓器至二次6000V主受開關的高壓電纜。在停電后測量實際長度,電纜截面采用95mm?電纜。
4、準備施工用的各種絕緣材料、接線鼻子、起重機及其工具、2500V搖表、絕緣用具(靴子、手套、拉桿、高壓驗電器)等
5、對2000KVA變壓器和500KVA變壓器進行電氣試驗。準備500KVA變壓器冷卻風機的電源線路、準備好2000KVA變壓器的重瓦斯動作繼電保護控制接線(既要動作與聲光信號又要動作與跳閘)。設備外殼接地及接地線。
6、備用汽車吊、搬運變壓器的車輛及起吊工具。
7、在將要改造的高壓開關上貼上開關需要改造部分說明及供電系統圖。
8、明確鐵嶺市團結變電所停電時間、明確市電業部門和韞達煤礦在同一線路同時作業的時間,明確停送電安排、確定該線路的停送電聯系人及其有關事宜。
四、變電所改造期間停送電操作順序規定
1、施工當天由鐵嶺市團結變電所,按規定執行鐵嶺市團結變電所供韞達煤礦10KV線路停電。
2、在井下中央變電所將市電側的高壓防爆主受開關停電,并拉出開關的小車。將開關可靠閉鎖,懸掛停電作業牌。為了保證安全施工,中央變電所的兩段聯絡開關處于分閘狀態,聯絡開關不投入運行,此時供二煤的配電室及二煤掘進變電站沒電。目的是防止中央變電所的農電側電源返到市電側。
3、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電容器柜,切斷電容器。
4、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供井下的高壓開關柜
3、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的墻壁10KV隔離開關。
4、拉開地面變電所墻壁聯絡開關與市電側的聯絡。
5、對市電段的各臺高壓柜停電情況進行再次檢查。
6、對已停電的高壓開關柜進行驗電、放電、掛設接地線,包括高壓回路和低壓控制回路。確認各開關柜真正停電。
7、通知鐵嶺市架空線上的作業單位可以開始施工。
五、中央變電所改造停電順序
在地面變電所改造期間,因礦井不能生產,中央變電所改造工作一并進行。現將中央變電所改造施工順序安排如下:
在市電停電時,中央變電所全部改造是工程內容如下:
1、將市電側高壓開關向變電所門外方向移動兩個高壓開關位置。
2、更換中央變電所聯絡高壓開關為400A高壓開關。
3、將農電側一煤、二煤、風機專用電源開關全部改接在市電側。
4、在二煤開關右電源腔串接風機專用開關、一煤電源開關、聯絡開關。
5、在串接后的一煤的電源開關右電源腔接入一臺400A高壓開關作為聯絡開關。
6、將聯絡開關的的負荷側接在供綜采隊電源開關的電源側。
安裝綜采隊。
六、停送點規定。
1、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執行停電驗電、上鎖、掛設接地線原則。
2、井下送電必須經瓦檢員同意后方可送電。
篇2:高速公路擴建段施工樞紐改造施工安全要求
各總監辦、項目經理部:
為切實加強江六高速公路擴建段施工、樞紐改造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經研究,我辦對擴建段施工、樞紐改造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總體要求:為保證江六高速公路擴建段、樞紐改造施工及交通安全,應嚴格執行“三不準”制度:施工安全技術方案沒有批準沒有報備不準開工;施工車輛、機械設備沒有施工作業許可證不準上路;沒有經過安全培訓和沒有上崗證的人員不準參加現場作業;堅持“三個落實到位”:按規范規定的施工標志、標燈全部落實到位;按規范規定的安全防護設施全部落實到位;施工人員警示著裝落實到位。
二、各項目經理部必須落實好安全保障措施,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明確施工內容、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封道路線、擬封閉的時間、標志、標牌、防護設施設置、車輛的行駛疏導等事宜,并附有詳細的交通組織控制圖。編制好的安全技術方案經總監辦審批后報備到高速公路管養與交警、路政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對批復后的交通安全技術方案進行模擬演練,將有關安全作業主要環節的責任落實到人。
三、嚴格按照《江蘇省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DB32/T1363-2009)各項規定組織現場施工。各項目經理部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標準、批復報備方案組織現場實施,無條件服從交巡警、路政的現場管理。
四、各項目經理部對所有參與擴建改造的施工車輛、機械設備頒發施工作業許可證,沒有許可證不準進行施工。所有施工車輛嚴禁在通行高速公路、匝道上逆向行駛。
五、施工前,項目經理部需對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工前安全技術培訓,對專職安全員進行上崗培訓,對安全員明確進行分工。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施工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應做到持證上崗。
六、標志標牌的設置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施工現場標志、設施的設置應更加清晰醒目、科學合理,便于駕駛員識別和遵守。應采用頻閃燈光、新型LED光源、新型高反光率膜等新型標志。
七、半幅封閉用主線施工隔離墩設置間距不得高于4米,中間設置錐形交通路標。匝道口封閉施工隔離墩設置采用2米間距,中間設置錐形交通路標。施工隔離墩、錐形交通路標應采用統一標準產品,破損應及時更換。錐形交通路標的材料及外觀、形狀及質量、顏色、尺寸、反光部分逆反射性能等應符合JT/T595的規定。用于夜間施工作業時應具有反光功能,其頂部可配置施工警示燈號。施工隔離墩使用時應放置水袋或灌水應并設反光膜。
八、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安全帽、反光工作服;進行高處作業時,還應穿著防滑鞋和穿戴高處作業安全帶。用車輛接送作業人員進出作業控制區,作業人員不得在控制區外活動,不得將任何物體置于作業區以外。
九、封閉進出口處應設置彩鋼板房值班崗亭,24小時2人進行駐守值班,負責現場安全維護管理工作。
十、施工前五日通過省路網辦、省市新聞媒體和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發布作業路段、時間等信息,并在施工路段前方相關入口處設置公告牌。
十一、擴建改造封閉施工時應設安全巡邏小組,責任到人,進行日常安全標牌、安全防護設施的巡查,及時組織進行維護,巡查范圍應全面覆蓋還必須包括已實施完成的臨時通行道路,每天必須記錄巡查維護情況。
十二、雨、雪、霧天及夜間不得進行擴建改造施工。
十三、各總監辦要高度重視高速公路擴建改造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巡視、檢查力度,發現涉及到施工安全的隱患,立即督促相關項目經理部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特此通知。
篇3:站場改造砌墻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既有線施工均應在運營管理方批準的“天窗”時段進行。撥道、便線換道、臨時中斷行車和限速行駛時,需與有關部門配合共同采取措施,應符合現行《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的有關規定。
(2)對既有線影響的施工,必須首先探明施工范圍的通訊、水電、信號等管線及其他設施情況,并與運營設備管理單位共同確定防護范圍。
(3)站場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經過充分論證后,由鐵路局運輸管理部門批準。過渡方案涉及停運跨局旅客列車、封鎖主干線時間較長、對路網運能可能造成較大影響時,應報經鐵道部批準方可實施。
(4)施工中要嚴格按運營單位批準的施工范圍及施工內容進行施工。若可能引起行車徑路或接發、調車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應提前與車務部門協商溝通。
(5)插鋪、改移道岔,施工要點結束,岔后警沖標必須在道岔啟用前設置完畢。暫停使用或封閉的線路。自停用或封閉點起,應設置臨時車擋和停車標牌,夜間應顯示紅色停車信號。
(6)在影響既有線范圍內施工時,施工人員戴白色或黃色安全帽,在軌道上作業時必須穿黃色防護服背心。施工人員嚴禁在既有線范圍內戴紅色安全帽,穿紅色衣服。
(7)嚴禁施工機具、材料以及臨時設施侵入界限(正線直線段距線路中心2.44m,正線曲線為2.9m)嚴禁施工人員上、下班時在線路及軌道上行走、橫跨既有線或坐、臥軌道上休息。
(8)對受地形影響限制,駐地與工地間跨越橋梁必須走既有線時,要求走人行通道(人行步板),嚴禁在線路、路肩等限界范圍內行走。發現列車接近時,須及時避車。其他人員嚴禁進入既有線范圍。
(9)臨近既有線施工時,場地嚴禁懸掛紅色標語,彩旗盡量減少紅色和綠色,以免影響司機瞭望。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由跟班防護員進行跟班防護。
(10)嚴禁施工人員擅自挪移和破壞防護設施,嚴禁夜間在既有線附近生火。
(11)在既有線旁測量放線時,嚴禁使用鋼卷尺等金屬測量工具測量既有線線路軌距,如需用時,可以使用皮尺。嚴禁用金屬將兩股軌道連接一體。穿越鐵路的人員應遵守“一看、二慢、三通過”原則。
(12)跨越既有線搬運工程材料時,應得到公務部門許可,在搬運地點兩端不小于800m處設防護,由專人統一指揮,及時互傳信息。確保搬運材料期間的行車、人員安全。
(13)在既有線旁搭設防護排架時,應注意上方的接觸網,應與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14)嚴格按照有關公路、鐵路施工規范要求辦理,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堅持技術復核制,采取有效的技術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做到對施工圖紙審查、技術交底、施工測量及時、準確、無誤,各項資料保存完好,以備核查。對收到的設計文件,開工前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會審,對存在的疑問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解決。
(15)既有線改造過程中注意接觸網和信號等站后設備的正確顯示、運用及改造,保證施工與運營安全。
(16)施工單位施工期間要確保機具和施工人員人身安全,注意施工期間自然災害的預防措施必須到位(如洪水、滑坡防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