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央變電所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中央變電所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4681

一、概況

中央變電所位于井底車場南側,布置在二1煤層頂部巖層中,于20**年竣工投入使用。由于變電所受上部滑動構造及周圍巷道應力分布不均的影響,導致該處礦壓較大,配電柜后的墻30m嚴重失修,造成了極大的不安全隱患,影響了正常的安全供電。為此,對變電所進行復修落底,達到高、寬,確保安全供電。

二、工程規程質量技術要求

1、頂部完好,主要復修拱頂下直墻,該墻采用425號混凝土澆灌及錨桿支護,墻厚500mm。

2、復修前應首先對高壓配電柜后側的電纜和配電柜采取有效保護措施,防止漏電觸電事故發生。

3、維修時,應對失修墻體進行分段擴幫,且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毛斷面,凈墻厚為500mm,墻體擴修高度為1800mm。

4、擴幫后,先對墻體打樹脂錨桿,上部錨桿孔間距為500×500mm,下部錨桿孔間距為700×700mm呈正方形分布,上下共三排,最底排孔應高出底板200mm,錨桿外露凈長度為450mm。

5、安設完錨桿后,在毛斷面垂直于墻體向拱基底處打300mm深鉆孔,呈“品”字形分布,孔與孔中間間隔300mm,然后鉆孔內安設長600mm、直徑22mm的螺紋鋼,外露凈長300mm。

6、最后進行對墻體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兌料必須嚴格按比例要求,灰槳要飽滿、嚴實。墻體上面與頂拱基底接合部位必須為規整平直,接合嚴密,不得有錯茬。

7、墻面凹凸不得超過50mm,更不得有錨桿端頭露出墻體面,墻體下部扎角100mm。

8、混凝土澆灌墻體時,必須用震動棒搗實,灰漿飽滿。

9、接茬處搭接嚴密,嚴禁有空幫空頂現象。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事先接受機電科安全培訓,熟知供電的安全常識,嚴禁私自到處亂摸,使用工具亂放,要時刻高度注意施工的安全,防止任何物件碰住供電設施。

2、施工前,必須切斷配電柜電源,按規定進行驗電、放電,把配電柜向車場側移動,保證安全作業。

3、機電科每班要派專人在現場監督、指導有關供電安全工作,跟班技術員及安全員要隨時檢查安全生產情況。

4、施工前,機電科要對硐室內電器設備及電纜加以有效的保護,在施工中,做好供電設備及電纜移動工作。

5、搬遷電器設備時必須停電作業,在電器設備附近作業時,應穿好絕緣膠鞋及戴上絕緣手套后方可作業。

6、機電科要對電器設備的防護負起責任,搞好電器及電纜防護,如施工隊未按要求對電纜及電器設備進行防護,機電科和現場值班人員有權制止停止作業。

7、拆挖失修墻時嚴禁放炮,必須先把壓劈的大塊混凝土用點桿戧好,再進行用風鎬拆挖。

8、墻體要逐段拆挖,每段不得超過1.5m,拆挖處前后各3m長范圍內的墻幫用坑木頂緊墻體,每米一根,拆挖前應先敲幫問頂,以防破落的混凝土下滑傷人。

9、拆挖一段必須及時用點桿支撐,否則,禁止拆挖下一段。

10、當班下班前,必須把拆挖下來的雜物全部清理干凈,否則不準交班。

11、在全部拆挖完后,必須對上部所留的墻進行加固,確定無隱患后方可拆除撐桿,進行支模型混凝土澆灌。

12、在支模型及混凝土澆灌時,要經常檢查上部隔離墻,如有裂隙或有脫落的可能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13、在打錨桿時,必須設專職一線監督員監督電纜、電氣設備防護情況,維修工經常檢查施工區的安全,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施工進行處理。

14、在維修前,機電科必須把配電柜及電纜吊掛牢固,然后下部用絕緣膠帶墊起,防止在落底時工具或人員碰住觸電。

15、墻體拆挖完后,必須先進行打錨桿眼、安設錨桿,然后才能拆除支撐上方隔離墻的點柱。

16、機電科、安教科對本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進行監督、檢查,有權停止作業。

本措施不盡之處,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以及《操作規程》執行。

新玉煤礦總工辦

2009年11月1日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變電所維修工

一、持證上崗,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負責,不違章作業。

二、配電工要經常巡回檢查設備運轉情況,認真做好記錄發現事故要及時匯報情況,并妥善處理。

三、所有絕緣用具、儀表、設備、避雷裝置等要經常的定期地檢查效驗,保證完好和安全運行。

四、進行停送電工作要嚴格遵守工作票制度,操作時應一人監護一人操作,非工作人員嚴禁操作設備。

五、設備停機檢修或不能正常啟動時,檢修人員要嚴格按照規程措施要求進行檢修作業,并填寫維修記錄。

六、配電工有權拒絕無關人員進入配電室。特殊情況下需主管部門批準或領導陪同方可進入。

七、配電室的門窗必須處于常閉狀態,通風孔必須設鐵絲網,以防動物鉆入造成斷電事故。配電室不準放置其他任何物品。

八、保持好室內外衛生,工具、儀表存放整齊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