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脫硫安全運行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脫硫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杜絕生產人身傷亡事故、杜絕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不發生人員誤操作、二類障礙,使脫硫煙氣排放滿足各項規定指標,保證脫硫系統設備在經濟的工況下穩定運行,降低脫硫系統耗電量,特制定此措施。
一、脫硫安全管理部分:
1、作為一名脫硫運行人員要嚴格執行我廠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在設備缺陷的銷除和檢修時一定要辦理相應的工作票,各值在月底前整理好工作票交給班長統一交運營公司。
2、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要認真仔細,保證做到“三不傷害”。進入工作現場一定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女同志要把辮子盤起來。
3、在上班期間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得擅自脫離生產崗位,不干和工作無關的事,上班前和上班期間不得飲酒,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4、在脫硫運行崗位生產工作中,脫硫運行人員不得進行電氣設備的停送電工作。涉及設備停送電的操作由脫硫運行人員填寫設備停送電票,并由其他值班人員審查后交給廠用電班進行操作(停送電票一定要寫設備的名稱和編號)。
5、為保證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在進行增壓風機系統操作時候一定要先和值長、機長進行聯系,在機組運行穩定和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再進行增壓風機、旁路檔板、動葉調整的各項操作。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和值長、機長聯系匯報,把聯系時間、操作時間、調整原因在運行日志上記錄清楚。每次脫硫系統的投入、退出都必須詳細記錄清楚(主要記錄增壓風機和旁路檔板的操作)。
6、在脫硫設備正常運行時,一定要加強監盤防止箱灌、地坑發生溢流跑水現象,在調整好脫硫系統水平衡的同時要保證機組的脫硫效率達到95%以上,并在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做好脫硫系統的節能工作,堅決杜絕脫硫系統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
7、在脫硫運行人員按時記錄脫硫設備的電度統計表單時,不得接觸電源段里的電氣開關和設備,統計完電量后要盡快離開并鎖好門。
8、在脫硫系統設備的啟停操作前一定要寫操作票,并對設備進行仔細的檢查后才可以進行相關操作,各值在月底前整理好操作票交給班長統一交運營公司。在設備啟動前,運行人員一定要到現場,檢查設備啟動前的狀況和觀察設備運行后的狀態。
9、各脫硫運行主值要在班長的安排下組織本班人員在下第一個早班后按時上學習班,進行安全學習、技術培訓和工作總結,以便提高大家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10、各脫硫運行班長要安排各值人員每月進行一次安全考試,作為班組安全培訓資料保存。
11、在脫硫系統各漿液泵停止運行后,必須按規定進行沖洗管路,防止設備和管路出現堵塞現象發生(在冬季要嚴格執行防凍措施),操作完后在運行日志上記錄清楚。
12、脫硫運行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大檢查任務,并把檢查結果記錄清楚,發現缺陷的要及時下缺陷通知檢修處理。安全大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缺陷除了要把檢查記錄交運營公司要作為技術資料保留。
13、要認真執行各項保電任務,并制定相關技術措施,并在保電任務期間加強脫硫系統設備的監護力度,堅決杜絕人身輕傷、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環境污染事故。
14、脫硫運行人員要加強系統DCS的監盤、調整力度,保證脫硫的各項環保指標達到規定要求,保證脫硫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5、脫硫運行人員要堅決杜絕各種違法活動,不得參與各類*組織活動,要愛祖國、愛人民、愛黨。
二、脫硫系統正常運行調整要求:
1、脫硫系統吸收塔液位控制在7.5米~8米范圍內;
2、脫硫系統吸收塔PH值控制在5.3~5.8范圍內,;
3、脫硫系統吸收塔密度控制在1100kg/m3以下;
4、脫硫系統吸收塔除霧器的壓差控制在200Pa以下,每兩小時定期沖洗一次;
5、石灰石漿液密度位控制在1180kg/m3~1250kg/m3范圍內;
6、脫硫吸收塔出口凈煙氣SO2控制在100mg/Nm3以下,最高不超過200mg/Nm3;
7、脫硫效率控制在95%~97%范圍內。
8、在脫硫旁路檔板關閉時,必須提前匯報值長和機長,并和機長保持緊密聯系,在鍋爐負荷不穩定,或升降負荷時不得進行脫硫旁路檔板門操作。在規定時間一定要進行旁路檔板門的試驗工作,保證旁路檔板的開關靈活。
9、增壓風機的動葉開度調整要用箭頭微調不得采用輸數調整,每次調整幅度為0.5%。在脫硫系統正常運行時不得將增壓風機動葉調整機構的“自動調整方式”解除為“手動調整方式”運行。
10、在冬季一定要嚴格執行防凍措施的各項內容,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三、脫硫運行人員巡檢和設備異常處理部分:
1、脫硫運行人員要加強設備的巡回檢查,每2小時檢查一次,并在檢查記錄本上把巡檢人員和檢查情況記錄清楚。檢查時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凡是檢查中有影響運行人員檢查的情況一律通知點檢進行處理,不得強行爬高下低的進行檢查,要保證人身安全。
2、脫硫運行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缺陷后要及時通知點檢和下缺陷通知單,督促檢修人員盡快處理缺陷。在發生異常后脫硫班長要及時安排調整運行方式,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重大缺陷要及時匯報相關領導,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在脫硫系統設備發生異常后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要保證其他系統的穩定運行,并及時進行異常分析,總結經驗,防止今后類似異常現象的發生。
篇2:脫硫工段職業健康安全操作規程
1、本工段為禁火區域,所有人員嚴禁將火種帶入生產區,禁止吸煙.
2、每位員工上班前應穿戴好勞保用品,否則不準進入生產崗位,進入塔區必須戴好安全帽.
班前班中不準飲酒,崗位上不準會客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處堅持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安全規程,拒絕違章操作.
3、因工作和檢修需要,需進行危險作業和動火作業時,必須先辦理危險作業證和動火作業證,并按要求采取措施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4、凡是在操作中遇到有刺鼻氣味發生時,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向,不得在下風向操作和休息,防止發生中毒.
5、凡是屬煤氣中毒的,應立即把中毒人員撤離現場,到空氣新鮮溫暖的地方施行人工急救,病情嚴重的應立即送往醫院.
6、當堿液或PDS液濺到皮膚和眼睛上時,應立即用清水大量沖洗,嚴重時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7、硫磺不能堆積儲存太多,存放時間不能太長,以防硫磺發生自燃.
8、各設備接地線必須良好,運轉設備啟動前應安好防護罩,嚴禁未進行盤車和無安全罩得情況下開泵不準用濕布擦拭電機,嚴禁水漏入電機內.
9、嚴禁在蒸汽管道和暖氣包上烤曬衣服和放置易燃易爆品,以免引起火災事故.
10、禁止用鐵器敲打設備和管道以免引發火災.
11、消防器材應配置齊全完好,并定期檢查更換,做到人人會用,不得挪做他用.
12、禁止用鐵器敲打設備和管道以免引發火災.
13、嚴禁用水布放在軸承上冷卻溫度.
14、機械在運轉過程中禁止修理,嚴禁用抹布和棉紗擦拭轉動設備的通風口。
15、冬季各水封槽及有關容器應通氣保溫,以防設備凍壞和管道堵塞.排水溝和管道溝要加蓋,以防人員失足掉入井內.
16、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冬季要及時排除積雪和積水以免滑倒摔傷.
17、本公段區域內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
18、反應槽內的溶液液位不得低于2/3處
19、夏季高溫天氣應多服用下發的防暑降溫物品
20、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健康體檢。
21、定期組織學習職業病健康防治知識
22、本崗位員工在工作區域內必須佩帶防毒口罩
篇3:氣體分餾含脫硫醇裝置設備說明危險因素防范措施
一、裝置簡介
(一)裝置發展及其類型
1.裝置發展
氣體分餾裝置是對催化裂化裝置生產的液化氣進行進一步分離和精制的裝置。隨著近年來催化裂化裝置加工量的增加以及裂化深度的增加,液化氣的產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人們對液化氣的認識和利用也越來越深人,液化氣不僅可作為民用燃料,而且其中的丙烷、異丁烷、異丁烯、2—丁烯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丙烷和異丁烷還是清潔燃料——車用液化氣的調和組分。
化工企業的大部分原料是從液化氣中獲得的。隨著化工裝置對原料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氣體分餾裝置的原料和產品均為易然易爆的特點,近20年來許多石化企業新建或改建時將氣體分餾裝置作為獨立的生產裝置進行布局建設。氣體分餾裝置已成為化工裝置提供丙烯和丁烯原料的重要裝置。
目前,國內最大的氣體分餾裝置處理量可達42.8*104t/a,可以生產丙烷、丙烯、異丁烷、異丁烯等數十種產品,其中,作為下游化工企業原料的丙烯的純度能達到聚合級。碳四組分分離出輕碳四可作甲基叔丁基醚裝置原料,重碳四組分作為烷基化原料。2—丁烯是合成橡膠的原料。戊烷可做汽油調合組分,也可進一步分離做化工原料。
2.氣體分餾裝置按其對產品的不同需求,可有三塔、四塔和五塔之分。生產聚丙烯原料精丙烯時,必須設第二丙烯塔。生產橡膠和烷基化原料時,必須設輕重碳四的分離塔。不生產化工原料的氣體分餾設有三塔即可。
二、裝置重點部位及設備
(一)重點部位
1.丙烯精制系統
本系統含有脫硫、脫水、脫砷等催化劑以及脫水分子篩再生加熱器,更換催化劑時,要打開催化劑罐更換催化劑,因此,不可避免的會有催化劑粉塵,尤其是脫砷罐,吸收飽和了砷的催化劑有一定毒性,操作時應嚴格避免直接接觸和吸人體內,對廢棄催化劑的處理也要遵守安全規定。
2.脫硫醇系統
脫硫醇系統物料內由于有很高濃度的堿,因此,物料對設備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尤其是堿泵、堿罐以及堿線部位,必須做好防腐工作,選擇合適的耐堿材料。操作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穿戴防護用品,避免人體皮膚與堿液接觸,以免灼傷皮膚或眼睛。
脫硫醇系統由于是對液化氣進行處理,在對堿液進行再生的過程中,要把空氣引進堿液系統。由于堿液與液化氣直接接觸,當堿液和液化氣之間的界面控制不好時,會由于堿液面過低而導致液化氣與空氣直接相遇,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是相當危險的。
3.丙烯精餾塔系統以及進料系統
丙烯精餾塔由于分離的餾分要求純度很高,因此塔身很高,回流泵的功率和負荷也很大,在操作過程中,如果調節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設備泄漏,造成事故。特別是丙烯回流泵端面密封易泄漏引發大量丙烯泄出,遇明火引起爆炸燃燒;大量丙烯泄漏揮發會形成白霧狀氣體使在其環境中操作人員發生窒息中毒事故。
另外,氣體分餾原料帶水后,水將隨物料進入回流罐,從而進入回流泵。水分進入回流泵后由于泵體葉輪人口壓力低,液化氣氣化吸熱,水析出結冰,對泵的密封造成損壞,導致泵密封泄漏、跑液化氣的事故發生。
4.冷卻循環水系統
氣體分餾冷卻器用循環水進行冷卻,由于液化氣和產品中H2S和循環水對冷卻器的腐蝕,或操作濃度和壓力變化,都有可能發生介質泄漏到循環水系統中去,循環水場會有瓦斯揮發,如發現或處理不及時會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二)重點設備
1.脫丙烷塔回流泵
如果原料帶水,主要聚集在脫丙烷塔回流罐內,如果脫水不及時,水很容易進入脫丙烷塔回流泵中形成結冰,劃傷機泵密封,造成瓦斯泄漏。管線極易凍結,在注意回流罐脫水的同時,應該加強對脫丙烷塔回流泵的監護,避免事故發生。
2.丙烯塔回流泵
氣體分餾裝置生產聚合級丙烯時,其丙烯回流泵體高、功率大,易發生端面密封泄漏,泄漏有時來勢猛,泄漏量大,極其危險。因此,該泵除選擇質量好的端面密封材料外,為防止泄漏發生事故,有時企業選用屏蔽泵或在泵出人口管線上加快速切斷閥。
3.塔頂冷卻器
氣體分餾裝置各塔頂冷卻器是冷卻塔頂餾出物的重要設備。冷卻器冷卻效果直接影響著精餾塔的平穩操作。冷卻器的冷卻介質是循環水,冷卻器在運行中易出現循環水結垢堵塞管束,腐蝕生銹導致塔頂溫度和壓力升高,有時會發生氣體泄漏事故。
4.非凈化風差壓截斷閥
脫硫醇裝置非凈化風差壓截斷閥是控制空氣與脫硫醇系統差壓的控制閥。在正常的生產狀態下,非凈化風(空氣)的壓力比堿系統的壓力大,因此,堿系統的堿不會進入風系統,從而避免液化氣進入風系統引起爆炸。差壓閥的作用就是保證風系統與堿系統有一定壓差,當風系統壓力低或堿系統壓力高,差壓小于安全設定值時,差壓閥自動關閉,保證風與堿系統斷開。如果差壓閥出現故障,會引起堿液倒竄,情況非常危險。
三、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氣體分餾裝置原料和產品均為甲類火災危險性物質,其爆炸極限大都在1%~16%(體積),極易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的可燃氣體,遇明火發生爆炸事故。又由于該裝置是在壓力下操作,如發生泄漏,可燃物質會迅速擴散、揮發,形成大范圍的爆炸區域。國內也曾發生過氣體分餾裝置因管線泄漏引發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災傷亡事故。這起事故使氣體分餾裝置摧毀,催化裂化裝置部分受損,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氣體分餾裝置原料和產品為微毒和低毒物質,低濃度對人影響不大,但高濃度時或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中工作,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癥狀。特別是機泵端面密封故障。突然大量泄漏或管線破裂物料泄漏出入在空氣稀薄高濃度氣體中作業時會發生窒息中毒事故。另外,設備管線泄漏時會出現冰霜,易引起凍傷事故。
(一)開停工危險因素及其防范
1.裝置開工按以下主要步驟進行
開工前的設備檢查一貫通吹掃流程一氣密試壓一拆盲板一趕空氣一裝置開工。
裝置開車順序:裝堿液、催化劑一引液化氣一升溫升壓一建立回流一調整操作在開工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機泵密封泄漏、冷換設備密封泄漏,發生爆炸堿液外泄傷人。其危險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見表2—42。
2.裝置停工按以下主要步驟進行
裝置停工程序:降進料量一切斷進料一退物料一退催化劑、堿液一設備、管線吹掃一設備水洗在停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危險因素主要是:降溫速度過快造成設備凍壞,硫化物自燃損壞設備。停工過程危險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見表2—43。
(二)設備防腐
隨著石油的深加工,工藝越來越先進,程序越來越細化,但防腐蝕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對加工設備的防腐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各種硫化物和有機酸隨加工過程逐步積累到最輕部分。在氣體分餾加工過程中也較為明顯,其下游裝置對其含硫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脫除硫化物一般都在物料進入裝置前進行處理,然后再進行加工,但目前氣體分餾裝置仍存設備腐蝕問題,氣體分餾裝置設備腐蝕及防范見表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