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對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文件的編制、審批、更改、發放、識別、處置和歸檔進行控制,確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適宜性,使與管理體系運行的有關場所得到和使用相應文件的有效版本。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有關的各類文件。
3職責
3.1安環部負責本程序的編制、更改和組織實施,并負責控制《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程序文件等管理體系文件和安全標準化相關文件的編制、審批、更改,確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適宜性。
3.2行政辦負責各類文件的發放,確保有關場所得到和使用相應文件的有效版本。同時負責體系文件的處置和歸檔,外來文件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編寫、審核、批準及發放
我公司文件的編寫和更改、審核、批準及發放按下列規定執行:
序號
文件類別
編寫、更改
審核
批準
發?放
1
管理手冊
安環部
管理者代表
總經理
行政辦
2
程序文件
安環部
管理者代表
總經理
行政辦
3
作業文件
相關部門
管理者代表
總經理
行政辦
4
外來文件
按原編號管理
行政辦負責人
管理者代表
行政辦
4.2文件的編號
序號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編號含義
1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
HS/ESM-A
HS:馬龍縣金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E:環境
S:職業健康安全
M:管理手冊
P:程序文件
W:作業文件
2
程序(環境、安全)文件
HS/ESP-A-**-**
3
程序(安全)文件
HS/SP-A-**-**
4
程序(環境)文件
HS/EP-A-**-**
5
作業(安全)文件
HS/SW-A-**-**
6
作業(環境)文件
HS/EW-A-**-**
R:記錄
A:版本(隨版本的變化調整)
**:標準條款號
**:序列號
7
安全記錄
HS/SR**-**
8
環境記錄
HS/ER**-**
4.3文件的標識
4.3.1文件的標識包括受控狀態、版本、發放號等標識。
4.3.2文件根據受控狀態可分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公司內使用的文件均為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一般是為某種需要提供給我公司以外的人員使用。受控文件在文件的首頁需加蓋紅色“受控”章。
4.3.3為確保文件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用版本號、發放號、修訂狀態進行標識。版本號采用大寫英文字母A、B……表示第一版、第二版;發放號用阿拉伯數字01、02、……表示;修訂狀態通過文件修更改記錄表進行記錄。
4.4文件發放
4.4.1行政辦進行文件發放,發放范圍應確保文件使用的各場所都能獲得適用的有效版本,并填寫《文件發放/回收記錄》,由文件領用人簽字確認。
4.4.2若文件使用人因文件破損,嚴重影響使用時,應交回破損文件,換發新文件,新文件的發放號仍沿用原文件的發放號。行政辦負責將破損文件銷毀。
4.4.3若文件使用人將文件丟失,須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后,到行政辦辦理申請領用手續。補發文件應給予新的發放號,原發放號作廢,由文件管理人員在《文件發放/回收記錄》上注明。
4.4.4外來文件由行政辦根據需要發放至各相關部門,并填寫《文件發放/回收記錄》。
4.5文件的評審與修訂
4.5.1文件的評審
4.5.1.1評審的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隨時組織評審。
A法律、法規發生變化;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安全生產相關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D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發生重大變化時;
4.5.1.2評審組織:文件的評審,本著制訂部門組織相評審的原則。
4.5.1.3評審內容
A與法律、法規符合性;
B與企業發展總體水平的相適應性;
C與工藝流程和裝置變化的相適應性;
D文件之間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4.5.1.4評審輸出
4.5.1.4.1評審結果作為安全生產制度修訂的主要依據之一。
4.5.1.4.2評審結果要形成書面材料,反饋給參加評審的人員和審批人。
4.5.2文件的修訂
4.5.2.1正常情況下,文件的修訂每兩年組織修訂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可隨時組織修訂。
A法律、法規發生變化,現行文件與之出現沖突,或不能充分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新裝置、新產品投產,現行文件不能覆蓋其管理要求;
D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需重新分配職責;
E各級人員素質發生較大變化,文件的要求已經充分轉變員工的自覺行動;
4.5.2.2修訂組織:文件的修訂,本著制訂部門組織修訂的原則,當制訂部門發生職能變化時,由該職能的后續承接部門組織。必要時,需了解該文件的制訂的原始背景。
4.5.2.3當文件需要更改時,由相關部門填寫《文件更改申請單》并按4.1條規定進行審批。行政辦將《文件更改申請單》下發至各相關部門,當文件換版或更改時,原版文件及改前內容自動作廢。
4.5.2.4領用文件的部門在收到《文件更改申請單》后,各相關部門采用換頁或局部(雙線劃改)等方式更改,并在《文件更改記錄表》上做好記錄。
4.5.2.5《文件更改申請單》由行政辦保存,其他部門在文件更改后可銷毀。
4.6文件的管理
4.6.1文件使用者應妥善保管所使用的文件,不得隨意涂改。
4.6.2行政辦利用《文件發放/回收記錄》對文件的有效性進行控制。
4.6.3各部門應對各使用者持有的文件進行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6.4對于電子版的文件、E-mail等由行政辦專人負責,拷盤或打印出一份書面稿。
4.7外來文件的控制
外來文件或傳真由行政辦負責進行登記并發放至有關部門,并將文件登記在《外來文件清單》上,每年跟蹤一次有效版本,并在《外來文件清單》中作好登記。
4.8文件的作廢
4.8.1作廢文件應及時由行政辦從使用部門收回,并做出“作廢”標識;如有需要保留的作廢文件須由文件管理人員做出“參考”標識以示區別,并在《文件發放/回收記錄》上注明。
4.8.2無需保留的作廢文件,由行政部填寫《文件(記錄)銷毀記錄》并經主管領導審批后,集中統一銷毀。
5相關記錄
序號
名稱
編號
保存期
備注
1
文件發放/回收記錄
HS/ESR445-01
三年
2
文件更改申請單
HS/ESR445-02
三年
3
外來文件清單
HS/ESR445-03
三年
4
文件(記錄)銷毀記錄
HS/ESR445-04
三年
5
文件更改記錄
HS/ESR445-05
隨文件
6
文件評審記錄
HS/ESR445-06
隨文件
篇2:企業經營部文件檔案管理控制程序
公司經營部文件檔案管理控制程序
經營部檔案定義:從經銷商合同、采購合同、合格供方資料及評審記錄、市場調研資料、企業整體形象宣傳資料、客戶聯系資料(含總代理及所有專賣店)、客戶經營情況、客戶訂單(包括產品訂單、展廳設備訂單、宣傳資料《廣告畫》訂單)、客戶書面反饋情況、經營部投標文件、量體訂制的客戶個人資料、發貨記錄、部門合同評審資料、空白合同、經營部會議記錄、經營部職員工作總結報告、經營部工作計劃、經營部制度及工作程序文件、經營部職員出差記錄等經營資料中轉化為經營部留底備查的資料統稱為經營部檔案。
一、目的
通過對經營部檔案的管理確保公司所有經營資料的完整性并保障公司經營活動的可追溯性,有效督導經營部職員嚴格執行相關工作程序并作為公開、公平考核經營部職員工作成績的依據。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經營部所有工作人員的檔案管理,并作為經營部人員文件處理程序指導文件。
三、管理職責
3.1經營部配備檔案管理員運用專用電腦及文件柜開展檔案管理工作。
3.2檔案管理員負責經營部檔案的電腦輸入、輸出處理及分類整理、保密管理,提供檔案處理意見;負責對檔案的完整性及審批程序與公司工作程序及制度的核對工作;負責管理檔案的借閱、外調;負責客戶定單的傳真、確認工作。
3.3經營部主管負責檔案管理員的工作指導、監督及檔案資料處理的建議工作;負責經營部職員經營資料的監督管理及相關經營資料評審程序監督管理。
3.4經營部職員按工作程序開展工作并配合檔案管理員工作及時提供準確、全面的經營資料,以便于轉化為經營部檔案。
3.5財務部負責經營部合同、定單、發貨記錄等經濟類檔案的審計、統計、報告工作;負責經營部檔案管理專用電腦與財務部電腦聯網的管理工作。
3.6總經理負責財務部與經營部檔案管理工作的協調及監督;負責經營部經營資料歸檔情況的監督;負責經營部檔案借閱、外調的審批及經營部檔案處理的最終審批。
3.7董事長負責財務部對經濟類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審核及報告的審批。
四、管理程序
4.1經營部合同必須依照公司相關要求逐級審批后簽訂并結合合同評審文件方可視為有效文件存檔。
4.2客戶訂單經逐級審批后發貨的文檔方可視為有效文件存檔。
4.3客戶反饋情況的書面報告、經營部職員工作總結報告、經營部工作計劃(工作報告)經有關人員或領導批示意見后方可視為有效文件存檔。
4.4經營部會議記錄由參會人員簽名后作為有效文件存檔。
4.5客戶聯系資料、客戶經營情況由客戶負責人簽名后作為有效文件存檔。
4.6經營部投標文件經公司領導確認標書內容之日起存檔。
4.7量體訂制的客戶個人資料自客戶驗收產品之日起存檔。
4.8發貨記錄自倉庫發貨并傳真客戶確認之日起作為有效文件存檔。
4.9經營部職員出差記錄、經營部制度及工作程序文件由經營部負責人簽名確認后交檔案管理員整理記錄作為有效文件存檔。
4.10檔案管理員將1-9文件轉化為檔案時必須依據有效文件要求進行核對后方可進行文件轉化處理。
4.11檔案管理員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應反饋至經營部負責人進行監督協調,保障文件的有效性。對于未按程序要求確立的文件經營部負責人應調查研究事情原因并出具說明性文件交總經理審批后作為該文件的補充資料一同交檔案管理員進行存檔管理。
4.12檔案管理員應對不完整的文件監督并催促相關人員或領導補充完整進行轉化并管理。
4.13檔案管理員應先對有效文件進行分類整理編號,并就文件名稱、文件編號、主題內容、歸檔時間、檔案年限、存放位置等相關內容輸入專用電腦并按數據庫管理要求進行檔案管理。
4.14檔案管理員的檔案柜應進行分類編號并將檔案按電腦內所示內容及存放位置放入專用檔案柜。
4.15經營部打印資料由檔案管理員于專用電腦及設備進行操作,便于文件的轉換工作。未在專用電腦中處理過的合同文件必須原文輸入電腦,合同原件放于檔案柜內。
4.16財務部電腦與經營部檔案管理專用電腦聯網并進行維護工作。便于隨時查閱、審核、統計合同、發貨單、客戶訂單等相關經濟類檔案資料。
4.17借閱經營部檔案須經營部負責人同意;外調經營部檔案須經經營部負責人同意并有總經理簽名同意。檔案管理員應對借閱、外調檔案進行登記并及時督促回收。
4.18檔案管理員應參照《公司機密管理程序》保證經營部檔案的保密工作,設置電腦密碼、鎖好檔案柜,保管好鑰匙。保障檔案的整潔,進行對檔案柜防潮、防蟲處理,對電腦資料進行及時備份處理。
五、獎懲條例
5.1檔案管理員恪盡職守,保證了文件轉化為檔案資料手續的準確正規,保證了檔案資料的機密性、保證了公司經營的有效追溯的將進行表彰及相應的經濟獎勵。
5.2經營部職員能主動、及時、準確、全面的提供文件資料進行歸檔工作,全力配合檔案管理員進行工作的將進行表彰并將能此工作配合和檔案資料內體現的內容作為經營部職員工作考核、評定工資、獎金的主要依據。
5.3對于違反檔案管理程序條例,未按程序進行文件審批,不準確、全面提供文件資料,未配合檔案管理員工作的將進行批評、警告及經濟處罰并作為工作不良記錄存檔,供工作考核、評定工資、獎金時的重要依據。
5.4對于未按照本程序進行操作的檔案管理員按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批評、警告及相應經濟處罰,并作為工作考核、評定工資、獎金的主要依據。
5.5對于未經許可私自動用檔案管理專用電腦,私自開啟檔案柜,私自調閱檔案資料,私自對進行檔案資料復印、拷貝的將依照《公司機密管理程序》相關條款進行處罰并作為不良記錄存檔。
篇3:文件與資料控制管理制度
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為了保證標準化文件系統效力與效率、標準化系統文件控制系統效力、記錄控制效力以及標準化系統文件質量,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文件控制的管理制度
1、制定文件與資料的識別與控制制度,確保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產生,使用、評審、修訂和控制的效力與效率。
2、企業應定期代號不定期對安全規章制度進行了評審,必要時予以修訂或廢除。
3、標準化系統文件制定、評審與修訂過程應有員工參與。
4、標準化系統文件應分發到相應的員工。
5、標準化文件要求:
①標準化文件系統應做到文件需求響應及時,文件產生的流程暢通、用戶界面良好,文件分發充分,確保文件系統效力與效率;
②標準化系統文件控制系統包括主索引表、分配的適用性、制定時間、版本、解釋權、準批、變化、廢止、存儲媒介、保存期限、外部文件、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可獲取性,確保系統文件控制效力;
③記錄控制系統包括識別與檢索、可追蹤性、存儲有效、可讀性、保持期限、維護效果、可攻取性等,以確保記錄控制系統效力;
④保證標準化系統文件質量。
二、根據安全生產管理需求制定標準化系統文
主要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包括:
1、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2、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3、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
4、重大隱患整改制度
5、危險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
6、職業危害預防制度
7、特種作業管理與審批制度
8、特殊工種管理制度
9、事故與事件管理制度
10、設備和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1、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
12、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三、有效保留安全生產記錄
安全生產記錄包括:
1、管理評審報告
2、事故、事件記錄
3、風險評價信息
4、培訓記錄
5、標準化系統評價報告
6、事故調查報告
7、檢查記錄
8、職業衛生檢查與健康監護記錄
9、安全生產會議記錄
10、安全活動記錄
11、法定檢測記錄
12、任務觀察記錄
13、許可文件
14、應急演習信息
15、糾正與預防行動記錄
16、承包商和供應商信息
17、維護和校驗記錄
18、技術資料、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