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控系統報表管理制度
第一條模擬量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傳感器設置地點;(4)所測物理量名稱;(5)單位(可缺省);(6)報警門限(可缺省);(7)斷電門限(可缺省);(8)復電門限(可缺省);(9)平均值(本日或本班平均值);(10)最大值及時刻(本日或本班最大值);(11)報警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報警次數);(12)累計報警時間(本日或本班累報警時間);(13)斷電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斷電次數);(14)累計斷電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斷電時間);(15)饋電異常次數(本日或本班斷電命令與饋電狀態不符累計次數);(16)饋電異常累計時間(本日或本班斷電命令與斷電狀態不符累計時間)等。
第二條模擬量報警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傳感器設置地點;(4)所測物理量名稱;(5)單位(可缺省);(6)報警門限(可缺省);(7)報警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報警次數);(8)累計報警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報警時間);(9)最大值及時刻(本日或本班報警期間最大值);(10)平均值(本日或本班報警期間平均值);(11)每次報警時刻及解除報警時刻;(12)每次報警時間;(13)每次報警期間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時刻等;(14)每次措施及采取措施時刻。
第三條模擬量斷電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傳感器設置地點;(4)所測物理量名稱;(5)單位(可缺省);(6)斷電門限(可缺省):(7)復電門限(可缺省);(8)斷電范圍(可缺省);(9)斷電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斷電次數);(10)累計斷電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斷電時間);(11)最大值及時刻(本日或本班斷電期間最大值);(12)平均值(本日或本班斷電期間平均值);(13)每次斷電累計時間、斷電時刻及復電時刻;(14)每次斷電期間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時刻;(15)斷電區域:(16)饋電狀態及其時刻、累計時間;(17)措施及采取措施時刻。
第四條模擬量饋電異常日(班)報表包括下列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地點;(4)名稱;(5)斷電區域(可缺省);(6)累計次數(本日或本班模擬量斷電命令與饋電狀態不符累計次數);(7)累計時間(本日或本班模擬量斷電命令與饋電狀態不符累計時間);(8)每次饋電狀態累計時間及起止時刻;(9)措施及采取措施時刻等。
第五條開關量報警及斷電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所監測設備地點;(4)所監測設備名稱;(5)報警及斷電(可缺省);(6)累計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報警及斷電時間);(7)累計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報警及斷電次數);(8)每次累計時間及起止時刻;(9)斷電區域(可缺省);(10)饋電狀態及起止時刻、累計時間:(10)措施及采取措施時刻。
第六條開關量饋電異常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被監測設備地點與名稱;(4)斷電區域(可缺省);(5)累計時間(本日或本班饋電異常累計時間);(6)累計次數(本日或本班饋電異常累計次數);(7)每次饋電狀態;(8)每次累計時間及起止時刻;(9)措施及采取措施時刻等。
第七條開關量狀態變動日(王任)報表開關量狀態變動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所監測設備地點;(4)所監測設備名稱;(5)累計運行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運行時間);(6)累計變動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變動次數入(7)狀態變動狀況及時刻等。
第八條監控設備故障日(班)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故障設備(傳感器或分站)設置地點、編號、名稱、所測物理量;(4)累計時間(本日或本班累計故障時間);(5)累計次數(本日或本班累計故障次數);(6)每次累計時間及起止時刻;(7)措施及時刻;(8)在有傳輸電纜故障監測的系統中,還應包括電纜故障位置內容等。
第九條統計值記錄查詢報表包括如下內容:(1)表頭;(2)查詢起始日期、時間和終止日期、時間;(3)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時間間隔及每一時間間隔的起止時刻:(4)傳感器設置地點;(5)所測物理量名稱:(6)單位(可缺省);(7)報警門限(可缺省);(8)斷電門限(可缺省);(9)復電門限(可缺省);(10)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時刻(查詢期間內平均值和最大值):(11)每段時間內平均值和最大值等。
第十條安全測控日報應包括以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傳感器設置地點;(4)所測物理量名稱;(5)平均值;(6)最大值及時刻;(7)報警次數;(8)累計報警時間;(9)斷電次數;(10)累計斷電時間;(11)饋電異常次數;(12)饋電異常累計時間等。
第十一條報警斷電記錄月報應包括以下內容:(1)表頭;(2)打印日期和時間;(3)傳感器設置地點;(4)所測物理量名稱;(5)報警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6)斷電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7)饋電異常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8)每次報警的最大值、對應時刻及平均值;(9)每次斷電累計時間、斷電時刻及復電時刻,平均值,最大值及時刻;(10)每次采取措施時間及采取措施內容等。
第十二條每份報表必須按照規定項目完整填報,不允許虛報、漏報。
第十三條地面中心站值班人員應打印安全監控日報表(省局規定為瓦斯超限日報表),報礦主要負責人和礦井主要技術負責人審閱。
篇2:車站報表管理制度
1、各項報表必須如實填寫,并注意備份。
2、各項報表必須在規定的上報時間前填寫完畢,不得遲報或漏報。
3、各項報表填寫人必須簽字并反主管領導審查簽字后方能上報。
4、各項報表必須逐月上報,一年后歸檔。
5、各項報表必須妥善保管,以備查驗。
6、各部門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將報表內容泄漏給無關人員。
7、及時上報公司。
篇3: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財務報表管理,及時準確提供決策財務信息,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狀況,根據《公司法》,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財務報表包括財務日報、月報和年報以及其他財務報表信息。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第二章財務報表報送范圍
第四條報表報送范圍:
(一)日報:銷售日報、貨款回收日報。
(二)月度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應繳稅費表、銷售費用表、管理費用表、其他收入明細表、其他支出明細表、財務月度指標快報、銷售結算月報表、庫存商品明細表、內部交接量統計表、銷售月報表、銷項稅及附加明細表、內部往來報表、內部交易報表、二次銷售收入統計表、化工產品毛利報表。
需要上報月度報表種類會根據產品經銷公司的報表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公司將對調整后的報表種類以通知的形式各部門。
(三)年度報表:與產品經銷公司規定報表內容相同。
(四)專項報表:臨時要求上報的的各類專項報表。
(五)其他突發要求的指標或者文件
第五條在編制月度、年度財務報表的同時,要對公司財務運行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總結。財務分析報告要同財務報表一并報送。
財務分析報告紙質報送數量同財務報表報送數量。
第六條所有財務報表均需上報產品經銷公司財務資產部,集團有要求的,由公司財務部統一匯總上報集團。
第三章財務報表報送方式及時間
第七條報表報送方式
報表上報分為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方式。其中財務月度指標快報只需要上報電子報表,其余報表均需報送電子版和紙質版(要求電子版報表和紙質版報表必須一致),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特殊說明的除外。
第八條報表上報時間
(一)電子報表上報時間
1.日報:于次日中午12:00前報送。
2.財務月度指標快報:次月2日上午12:00前報送。
3.月度報表:次月6日下午17:00前報出。
4.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并在給集團報送的同時報送產品經銷公司。
(二)紙質報表上報時間
1.月度報表:一式五份,與次月10日前報出。
2.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一式五份。
第四章報表管理
第九條公司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加裝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注明:企業名稱、所屬年度或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
第十條公司負責人應當保證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完整。
第十一條公司報送紙質報表時應在公司《財務報表報送考核表》(表十)上簽字。
第十二條公司每月報送報表范圍完整性、時間及時性、數據正確性、分析完整性進行考評,年底對報送考評結果進行通報。
第十三條財務報表的報送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統一由公司財務部負責提供,不得私自對外提供。
第五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公司財務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五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