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表統計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全局統計工作,強化統計職能,發揮統計在各項工作中的作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上級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現有條件,切實加強統計現代化建設,逐步實現統計工作規范化,統計調查科學化,統計計算和輸出處理現代化,統計服務優質化。
二、各職能部門要加強統計基礎工作,不斷建立健全各自原始記錄、統計臺賬和統計資料管理及歸檔制度,為保證統計數據準確可靠奠定基礎。
三、各單位要有明確的統計工作人員。其基本職責是:
(一)組織協調本局相關統計人員,認真貫徹《統計法》,執行和落實統計調查任務。
(二)組織協調本單位承擔的統計工作,負責統計報表的催報、送審和報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圍內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權、統計報告權和統計監督權。
(四)熟悉統計分類、指標含意、計算方法、統計編碼,負責對本人承擔統計工作的咨詢、指導。
(五)開展統計分析,為上級提供有決策依據的統計資料。
四、各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制定的統計報表制度和統計標準,準確、及時地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統計報表上報和統計分析任務,不得虛報、漏報、瞞報、遲報、拒報。
五、凡屬上級下達的臨時性統計任務,由對口單位按照上級要求和統一標準,按時、按質搜集和整理、提供本單位基礎數據。
六、本著減輕基層負擔、減少工作環節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機關科室能夠獨立完成的統計任務,不再安排基層;通過電話能夠了解的數據和情況,不再使用網絡;通過網絡可以上報下達的數據,不再使用紙張。
七、統計報表必須經過單位負責人核實,主管領導核準、簽字后方能上報。未經主管領導核準、簽字,辦公室不得加蓋印章。
八、對經主管領導核準的統計數據,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發現錯報、誤報,應當責成有關人員和統計人員進行核實訂正。
九、各單位要積極開展統計資料分析利用工作。
十、提供和公布統計資料,必須經主管領導核定和同意。
十一、統計工作受到上級表揚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受到批評的,在年度公務員考核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十二、本制度由辦公室負責監督落實。
注:更多資源,敬請關注
篇2:報表統計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全局統計工作,強化統計職能,發揮統計在各項工作中的作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上級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現有條件,切實加強統計現代化建設,逐步實現統計工作規范化,統計調查科學化,統計計算和輸出處理現代化,統計服務優質化。
二、各職能部門要加強統計基礎工作,不斷建立健全各自原始記錄、統計臺賬和統計資料管理及歸檔制度,為保證統計數據準確可靠奠定基礎。
三、各單位要有明確的統計工作人員。其基本職責是:
(一)組織協調本局相關統計人員,認真貫徹《統計法》,執行和落實統計調查任務。
(二)組織協調本單位承擔的統計工作,負責統計報表的催報、送審和報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圍內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權、統計報告權和統計監督權。
(四)熟悉統計分類、指標含意、計算方法、統計編碼,負責對本人承擔統計工作的咨詢、指導。
(五)開展統計分析,為上級提供有決策依據的統計資料。
四、各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制定的統計報表制度和統計標準,準確、及時地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統計報表上報和統計分析任務,不得虛報、漏報、瞞報、遲報、拒報。
五、凡屬上級下達的臨時性統計任務,由對口單位按照上級要求和統一標準,按時、按質搜集和整理、提供本單位基礎數據。
六、本著減輕基層負擔、減少工作環節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機關科室能夠獨立完成的統計任務,不再安排基層;通過電話能夠了解的數據和情況,不再使用網絡;通過網絡可以上報下達的數據,不再使用紙張。
七、統計報表必須經過單位負責人核實,主管領導核準、簽字后方能上報。未經主管領導核準、簽字,辦公室不得加蓋印章。
八、對經主管領導核準的統計數據,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發現錯報、誤報,應當責成有關人員和統計人員進行核實訂正。
九、各單位要積極開展統計資料分析利用工作。
十、提供和公布統計資料,必須經主管領導核定和同意。
十一、統計工作受到上級表揚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受到批評的,在年度公務員考核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十二、本制度由辦公室負責監督落實。
注:更多資源,敬請關注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