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全過程的控制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全過程的控制

2024-07-23 閱讀 8246

  1.目的

  對全公司生產、生活場所的重大危險因素有關的運行與活動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其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與指標的要求,從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全過程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生產技術部是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

  4.2生產技術部負責組織制定環境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負責檢查、監督和考核各部門的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的執行情況。

  4.3車間及其他有存放或使用化學物品、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生產單位,要制定嚴格的保管和發放制度,負責對化學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4.4其他部門負責本部門有關的重大環境因素和重大風險控制。

  4.5各生產單位對所轄的生產設備及安全監測監控設備,負責維護和保養

  5.程序

  5.1生產技術部在本公司的日常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中,對全公司生產、生活場所有關的運行與活動中的重大環境因素和重大風險,進行有效重點控制,對其中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作業點,將其設置為環境和安全控制點。

  5.2生產技術部要嚴格按照相應的運行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要求,組織、監督各部門的正常生產、運行,并參照《員工健康控制程序》、《固廢、噪聲控制程序》、《節能降耗控制程序》、《相關方控制程序》、《環保設備控制程序》《消防管理制度》等的要求。

  5.3各部門對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設備、設施或場所作業活動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管理,如對噪聲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防止噪聲超標;觸電、設備嚴重損壞等進行控制、管理。及其他有存放或使用化學物品、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生產單位,要負責化學物品(如酸液、堿液、有機溶劑等)的貯存和正確使用,要防止化學物品直接傾倒、泄漏等異常現象的發生造成環境污染,按照《化學危險品管理制度》執行。

  5.4生產技術部負責對生產、生活區防火、防爆、檢修作業的管理、監督與檢查。按《消防管理》執行。組織監督各部門對生產設備以及環保和職業健康安全監測、監控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5.5各部門嚴格依據以上制度和標準的要求,開展環保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做好相應記錄。當出現不符合情況時,參照《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處理,生產技術部負責隨時檢查各單位、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5.6新建工程、技術改造等項目,要識別新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和環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程序,為防止新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帶到作業、生活場所,公司有關部門應將有關的程序和要求通報給供方和合同方。

  5.7對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的管理由計劃基建部按照《廢水、廢氣、廢渣、固體廢棄物控制程序》的要求執行檢查與監督控制。

  5.8對于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中涉及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風險的供應商,本公司有關部門應依據《對相關方控制程序》對其施加影響,使他們的行為符合程序和有關要求。

  對緊急情況的處理按照《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執行。

  6.相關文件

  6.1《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6.2《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6.3《不符合、事故、事件、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7.要求的記錄

  7.1《安全環境措施驗收記錄》

  7.2《用電設施巡查、維護記錄》

  7.3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方案)

篇2: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18000系列標準及由此產生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是近幾年又一個風靡全球的管理體系標準的認證制度。OHSAS18000系列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挪威船級社(DNN)等13個組織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國際性標準,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況下,它起到了準國際標準的作用。其中的0HSAS18001標準是認證性標準,它是組織(企業)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內審和認證機構實施認證審核的主要依據。

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簡稱“OHSAS18001”

我國已于2000年11月12日轉化為國標:GB/T28001-20**idtOHSAS18001:1999《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同年12月20日國家經貿委也推出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并在我國開展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

積極推行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認證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1)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日趨嚴峻,各類傷亡事故的總量較大,一直居高不下,特大、重大事故頻繁發生,職業病患者也逐步增多。

(2)我國加快了職業安全健康立法步伐,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要求越來越嚴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大量安全生產法規,特別是在20**和20**年相繼頒布了“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對安全生產提出了強制性的法規要求和標準。

(3)“以人為本,關注員工健康和安全”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的重要標志和良好形象。

綜上所述,組織(企業)只有通過建立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根據有關法規要求,對危險源進行源頭識別和全過程控制,才能做到持續改進,持續守法。

OHSAS18001標準由: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等4系構成。

標準規定了17個名詞術語定義,其中“危險源”、“風險”、“事故”是具有18001特色的四個術語。

第4章是標準的主要內容,規定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標準結構與ISO14001完全相同,亦由五個一級要素組成,下分17個二級要素,體現了PDCA循環和管理模式。

建立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的方法和步驟

組織(企業)建立0HSAS,要依據OHSAS18001要求,結合組織(企業)實際,按照以下六個步驟建立:

(1)領導決策與準備:領導決策、提供資源、任命管代、宣貫培訓

(2)初始安全評審:識別并判定危險源、識別并獲取安全法規、分析現狀、找出薄弱環節

(3)體系策劃與設計:制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管理方案;確定體系結構、職責及文件框架

(4)編制體系文件:編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有關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

(5)體系試運行:各部門、全體員工嚴格按體系要求規范自己的活動和操作

(6)內審和管理評審:體系運行2個多月后,進行內審和管評,自我完善育改進

組織(企業)獲得OHSAS18001認證證書的條件

(1)按OHSAS18001標準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2)體系運行3個月以上,覆蓋標準的全部17個要素

(3)遵守適用的安全法規,事故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接受國家認可委授權的認證機構第三方審核并獲通過。

篇3: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并使之形成文件。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健康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目標應符合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并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1.理解要點

組織的OHS目標是OHS方針的具體體現。要實現這些目標,組織需要制定具體的指標。

標準要求組織在建立OHS管理體系時,凡屬可行目標要具體要量化,指標應是明確并可測量的。在制定組織目標、指標時,應考慮設置可測量的參數,為OHS管理和體系運行提供信息。

組織建立OHS管理體系的重要目的是組織的OHS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改善,標準要求做到持續改進,而持續改進可見證性的數據就是反映在每年不斷更新的目標和指標上,從而才能達到整體水平的不斷改善。

目標、指標是根據其方針,考慮組織的規模、經濟、技術等情況制定的,并且要體現出危險識別與評價和控制的連續性。另外,標準要求目標、指標是有層次的,是一個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目標要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規劃的要求、安全技術政策的要求,指標的制訂要體現先進性、可操作性、可調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組織應注重目標、指標的經濟技術可行性,一個組織不能為通過認證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的、空洞的目標。否則,目標和指標不能完成也有可能成為認證通不過的原因。

標準中明確指出組織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要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如某公司某階段的方針目標:

方針: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

目標1:兩年內事故率減少50%(公司一級),裝配部1999年事故率降低20%(與1998年相比)(部門級);

目標2:本年內個體防護用品佩戴符合率從目前的70%提高到98%。4月1日前3車間全部使用新的安全帽。

2.審核要點

1)目標和指標如何體現OHS方針,是否考慮了與該組織活動相關的重大危險因素。

2)制定的目標和指標是否層層分解,負有責任的員工是怎樣將職責納入實施活動的。

3)相關方的觀點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是如何考慮的。

4)所有的目標和指標是否設置了具體的可測量的參數。

5)如何評審和修訂目標和指標,以反映組織所期望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