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業評價方案
團西小學生學業評價方案
一、評價的目的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
二、評價的原則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
2、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從學生學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相結合。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書面檢測與實踐展示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重視過程評價。
三、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主要內容有: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自己最滿意的習作與書畫作品、日記,最典型的活動杰作(參加實踐活動作品等),檢測卷及其他榮譽。
2、即時性評價。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評價者在課堂上、活動時、生活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實施書面的或口頭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指導、調整。這一評價次數、時宜等因人而異,不求整齊劃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思維的品質、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一般要求,又要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時機可以以各種板報、作品(業)展覽、競賽、評比等形式安排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也可以以期末檢測為形式安排在學期末進行。
4、水平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的學科水平性筆試。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既要進行書面檢測,又要進行實踐檢測。每學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評價檢測,學校在每學期中途進行一次調研性水平檢測。
技能學科的水平性評價學校只進行階段性的(一般每學年一次)水平性調研檢測。
5、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結果以“綜合性、激勵性的評語+等級”的形式呈現。其中學生平時各學科的作業的評價采用“雙等級”制(一方面評價作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如書寫等)+激勵性批語進行,提倡教師多進行面批與個別性指導。
(2)展示性評價結果一般采用“等級制”(優、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評價結果采用等級的方法進行,不論是何性質的水平檢測,均不要當眾宣布學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學科學業水平綜合等級采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即在學期末素質發展報告書中,以任課教師寄語性的激勵評價語言(主要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學科的等級評價的形式呈現(素質報告書中不公布分數)。
總之堅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團西鎮中心小學
篇2:你常采用哪些方法評定學生地理學業成績?你認為哪種評價方法最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
你常采用哪些方法評定學生的地理學業成績?你認為哪種評價方法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什么?
發布者:羅志聰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評價原則應遵循:紙筆評價和非紙筆評價相結的原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多樣化評價和人性化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評價內容包括: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評價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過程;評價學生科學方法掌握狀況和探索性活動水平;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和學生地理學習能力評價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的,地理
篇3:學年第二學期小學一年級語文學業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20**年版)關于語文課程評價的建議,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突顯學校的辦學主體地位,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激勵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更好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評價內容及指標。
1、音節拼讀:評價學生能準確地拼讀音節及拼音句。
2、識字寫字:評價學生能否準確認讀488個生字;能說出偏旁部首的名稱(67種);評價學生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44個;評價學生能否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能否區分形近字、用學過的生字組詞。
3、寫話:評價學生能否注意觀察圖畫,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否在寫話中能夠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能否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4、閱讀:評價學生能否結合上下文、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了解常用的詞語、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能否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能否誦讀淺近的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能夠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語言的優美;評價學生能否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能否初步學習默讀,背誦指定的課文。
5、口語交際:評價學生能否熟練地用普通話來交流;能否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能否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6、綜合性學習:評價學生能否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能否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能否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7、習慣:評價學生能否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能否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三、評價形式。
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四、具體操作。
音節拼讀部分(10%)
評價內容及方式:提供一份音節拼讀測試卷,有老師對學生進行逐一檢查。卷子上共有10個句子,老師隨機抽取5個句子讓學生拼讀。
評價標準:
a.10個句子全部讀對,給10分;
b.讀錯1-3個音節,給8分;
c.讀錯4-6個音節,給6分;
d.讀錯7-9個音節,給5分;讀錯10個以上暫不給分。
識字寫字部分(30%)
1、過程性評價(15%)
評價內容及方式:以書寫作業為主要依據進行評價。各班根據《小學硬筆寫字冊》、《小學語文》得優數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共76個優星得15分;65-75個優星得13分;55-64個優星得11分;45-54個優星得9分;35-44個優星得7分;25-34個優星得5分;25個優星及以下得3分。
2、終結性評價(15%)
(1)漢字我最棒(10%)
評價內容:根據本學期所學生字做的詞語書寫試卷
評價方式:詞語書寫試卷,全部正確(100分)得10分,出錯5個及5個(95-99分)以下漢字得9分,出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