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信息技術學科課程培訓實施方案

信息技術學科課程培訓實施方案

2025-04-22 閱讀 9512

  沙長一中信息技術學科課程培訓實施方案

  本課程的培訓旨在向中學階段學習的青少年普及信息技術科學知識、擴大青少年的知識面、了解信息技術在現代化社會中的戰略地位培養并促其能力得以發展,給那些有才華的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和平臺,并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

  一、信息技術學科課程培訓分為:信息技術基礎培訓、編程語言培訓、數據結構培訓、算法設計培訓,綜合提高培訓。

  二、培訓人員的確定:

  高一培訓學生的選定:在高一開學初期,發動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培訓。在報名學生中,通過一到兩次到培訓選定參加培訓的學生。

  高二培訓學生的選定:原則為高一參加培訓的同學,通過考察適當增加和減少培訓的學生。

  三、培訓時間為:

  高一:每周星期二、星期四晚自習和周末及節假日可以利用的時間。

  高二: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晚自習和周末及節假日可以利用的時間。

  四、培訓地點為:

  高一:三樓學生機房。

  高二:三樓學生培訓機房。

  五、具體的培訓安排:

  1.信息技術基礎培訓:利用9到10個課時的時間進行培訓,外加學生的自學。培訓時間安排在高一每一學期的第一個月完成。具體培訓內容為:

  計算機常識:

  1.計算機和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主要特征、計算機的主要特征、數字通信網絡的主要特征、數字化)

  2.信息輸入輸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換環境、文字圖形多媒體信息的輸入輸出方式)

  3.信息的表示與處理(信息編碼、微處理部件MPU、內存儲結構、指令,程序,和存儲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

  4.信息的存儲、組織與管理(存儲介質、存儲器結構、文件管理、數據庫管理)

  5.信息系統組成及互連網的基本知識(計算機構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間可擴展互連方式、層次式的互連結構、互聯網絡、TCP/IP協議、HTTP協議、WEB應用的主要方式和特點)

  6.人機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統、人和計算機交流信息的途徑(文本及交互操作))

  7.信息技術的新發展、新特點、新應用等。

  計算機操作:

  1.Windows的基本操作知識

  2.互聯網的基本使用常識(網上瀏覽、搜索和查詢等)

  3.常用的工具軟件使用(文字編輯、電子郵件收發等)

  2.編程語言培訓:利用40個學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培訓和練習,外加學生的自學。培訓時間安排在高一第一個學期完成。具體培訓內容為:

  1.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閱讀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

  3.具有將簡單問題抽象成適合計算機解決的模型的基本能力

  4.具有針對模型設計簡單算法的基本能力

  5.程序流程描述(自然語言/偽碼/NS圖)

  6.程序設計語言(PASCAL)

  3.數據結構培訓:利用60個學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培訓和練習,外加學生的自學。培訓時間安排在高一的第二期完成。具體培訓內容為:

  1.順序結構:順序表、隊列、堆棧

  2.樹

  3.圖

  4.字符串

  4.算法設計培訓:利用60個學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培訓和練習,外加學生的自學。培訓時間安排在高二的第一個學期。具體培訓內容為:

  1.遞推

  2.遞歸

  3.貪心

  4.分治

  5.窮舉

  6..搜索

  1)深度優先與廣度優先搜索,遞歸回朔思想與方法

  2)搜索的優化:分支定界法

  7.動態規劃

  1)動態規劃方法

  2)動態規劃與其它方法的比較(時間與空間復雜度)

  8。圖論算法

  1)最小生成樹(Prim算法)

  2)最小路徑(Floyd、Dijkstra算法)

  3)拓撲排序、關鍵路徑算法

  9.數學相關算法

  5.綜合提高培訓:利用80個學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培訓和練習,外加學生的自學。培訓時間安排在高二的第二個學期和高三第一期復賽之前完成。具體培訓內容為:

  1.往屆NOIP復賽真題講練;

  2.模擬題、ACM題選練選講。

篇2:初中上學期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為進一步增強教師素質,推動教學的改革,加大學校教師在計算機各個方面的使用,讓每位教師積極地,熟練地應用計算機為教學服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擬訂以下培訓計劃。

一、培訓小組

篇3: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校本培訓方案

一、培訓計劃

*年9月21---23全縣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培訓,為了學校全體教師實現更好的運用多媒體進行備課授課,我校將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二次培訓學習,我們將創新培訓方式,優化培訓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培訓宗旨

我校對本校的全體教師信息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后,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擬定開展“融技術于課程”、“以課題研究帶動培訓、以培訓促進課題研究”的“研訓一體化”培訓活動,在我校培養一批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的個性化實踐者。

三、培訓對象與目標要求

(一)培訓對象:學校所有的教師

(二)培訓目標要求:

總體目標:

了解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特別是教育領域中的地位與作用,樹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的意識;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備將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用于教育教學中的能力;建立科學的、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初步掌握繼續學習信息技術新知識的能力。

具體目標要求:

1、掌握flash的使用,能編排和演示教學內容,能獨立制作flash課件。

2、能夠應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各類圖片的綜合處理,為flash課件的制作準備素材。

四、培訓內容

1、flash軟件的基本操作。

2、ps圖片處理技術。

五、培訓措施

1、堅持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培訓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從實際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實施培訓,確保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2、在做好周密培訓計劃的基礎上,認真引導教師自學自練,利用多種渠道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3、在培訓過程中,堅持按需施教的原則,根據不同對象組織培訓活動,采取講授、上機操作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般應以上機操作為主、講授為輔,原則上上機操作時間應不少于信息技術培訓總學時的三分之二。

4、信息技術培訓還應結合教育教學活動,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加強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使教師能學以致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學科教學中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六、培訓具體安排

(一)組織領導:朗義德

(二)培訓時間和地點

時間:

培訓時間

培訓內容

培訓教師

9.26―9.28

flash軟件的基本操作

唐彬

10.11―10.14

ps圖片處理技術

地點:微機室

臨朐縣九山鎮青楊峪小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