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二小有效教學活動實施方案

二小有效教學活動實施方案

2025-04-17 閱讀 5372

  濱淮二小有效教學活動實施方案

  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促進教學工作優質高效,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為了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向課堂效益要質量為核心,切實轉變教學質量增長方式,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全面開展有效教學活動,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有效教學,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為實現這一目標,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1.圍繞有效教學這個中心,扎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大力落實“有效教學十六字方針”在我校的研究和實踐。

  3.繼續推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討研究,努力探索短時高效、學生樂學會學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進一步強化教學管理,在抓好常規管理的同時,努力探索教學管理新舉措,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5.強化師能培訓,狠抓改薄轉優工程,全面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6.總結有效教學活動經驗,形成有效教學鞏固機制,不斷推進有效教學長期深入開展。

  三、工作任務

  (一)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升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源于有效的領導和管理。一要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有效領導與服務。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管理理念,加強對有效教學思想和理念的引領,加強對教學計劃、課程實施、校本研訓的領導,關注教學過程、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益。要從“關注教學準備、衡量教學效能、評估作業效果、分析考試功能”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領導。二要強化對教學管理者隊伍的能力素質提升。校長、主任要帶頭學習有效教學教育理論,認真參與教學實踐,及時分析教學狀況,善于解決教學問題,要認真參加上級部門各項有效教學活動與教學調研診斷活動,努力構建一支有思想、懂教學、善管理的教學領導隊伍。三要強化對教學環節的督查與指導。要加強對“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各個教學常規環節的檢查、督促、指導,采用隨機檢查、個別檢查、全面檢查等方式,發現問題,及時交流總結,堅持把教學管理過程落實到位;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常規教學工作的指導與檢查,及時檢查教師教學常規情況,多聽隨堂課,多采用“唐尼課堂巡視法”去了解課堂,并以此實現對教師教學常規履行情況的全面了解與指導。

  (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提升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規范、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和關鍵,過程管理是教學管理的最日常手段。一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繼續實施學習質量單元過關制度、后20%學習狀況跟蹤制度;完善并施行教師教學常規巡查制度、單元測試成績分析制度、期末教學常規考查制度,做到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以保證教學過程在有序中追求有效。二要強化教學質量監控。要建立教學質量過程性、診斷性和終結性評價監控分析制度,突出重視在常規檢查中發現的薄弱班級,要通過抽測、質量分析的手段及時了解班級教學質量情況,幫助提出改進措施,確保教學質量均衡發展。三要形成有效運行機制。各校要通過日常檢查、教師自我教學小結、教研組活動交流等途徑,及時了解教學質量現狀、診斷教學問題、提出教學改進措施。建立健全教學信息采集,教學問題診斷,教學質量預警與激勵等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四要改革質量評價機制。要改變以往的標準性評價方式,著重突出教學質量的發展性評價,以“學生是否發展”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強化與學生原有基礎的比較,鼓勵教師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嚴格督促常規履行,提升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常規的嚴格執行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按照縣局有關要求,繼續引導教師規范地自覺地執行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做到心中要求明確,行動規范到位。一要及時制定各類可行性計劃。包括各科教學計劃、后進生轉化計劃、復習前總復習計劃等。其中各科教學計劃包括班級學生情況分析、本冊教材的目標與要求、提高該科教學質量的措施、課時安排等;后進生轉化計劃包括轉化對象、轉化措施、轉化成效分析等;總復習計劃包含復習目標,復習內容與進度等。二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做到先學后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做到有課必備,超前備課。備課前教師要熟悉內容體系,了解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教材各單元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明確教材各單元知識的聯系與銜接,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教法與學法。教案要完整有創意,欄目齊全,字跡清晰,應包括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授課時間、課時教學目標、課時重難點、課堂練習、課前準備、教學過程、作業設計、板書設計、學生預習等內容。三要精心上好每節課,做到當堂練習。課堂教學要努力按照“有效課堂”理論展開,每個教學環節,包括導入、新授、鞏固、拓展、作業等各個環節,都要循序漸進,追求實效;每個教學行為,包括教師儀態、教學語言、教法選擇、媒體選用、提問設計、課堂評價、師生交往等都要依據適用有效原則,合理進行。要把教師是否準備“當堂練習”做為衡量一節課是否有效的重要參數。要重視學生主體體驗,突出學法指導;要突出重視作業練習的有效性,提倡教師精選作業,鼓勵教師自編作業,從作業內容、方式、層次等因素開展研究,確保作業對學生認知提高和能力發展的作用。四要及時批改、落實作業。教育學生作業要規范、整潔,對作業潦草或不及時完成的,要加強教育和指導。教師要及時批改作業,不漏批錯批,要突出作業反饋、評價與訂正環節,要把作業訂正作為學生知識缺陷彌補的關鍵環節。對平時作業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做到面批。同時,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和學生作業反饋實際,要求家長必須填字,把學生的作業真正落到實處。五要認真開展課外輔導,做到人人過關。認真開展課外輔導。要認真制定輔導計劃,精心選擇輔導內容,充分利用早自習、午間、午后等時間,對學感吃力、學有疑惑和學有所長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課業輔導。在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加大對學困生的輔導力度。

  (四)深入推進校本研訓,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性

  1.完善教研機制組織教師大力開展有效教學小課題研究,開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動,實施短平快教研。

  2.圍繞課堂教學,加大研究力度,認真落實“先學后導,當堂訓練,落實作業,人人過關”的16字方針。

  3.加大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力度,發揮現有教學設施的輔助作用。

  4.繼續實施好《獨李中心小學薄弱學科教師及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在理論學習、教學反思、相互聽課、參與教研活動、承擔公開課、外出學習等方面,按照要求,及時督查,定期公布,以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盡快提升。

  5.要發揮好各教研組教育教學研究的作用,積極為教師交流教學信息、學習教改理念、探討教學模式提供平臺。

  6.繼續開展教師教學業務競賽。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教師基本功訓練與比賽,組織開展教師基本功大賽、有效教學示范課、備課說課、課堂教學評比、教學案例評優等常規業務訓練與比賽活動。

  (五)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提升科研引領的有效性

  要樹立“科研從教學中來,科研服務于教學”理念,理解“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虛”的現象,實現研教并進,端正思想,尋求指導,強化規范,努力提升教育科研對教學工作的引領作用。一要進一步規范教研活動,從而濃厚科研氛圍。樹立“科研服務教學”的意識,全方位積累教學科研材料,開展反復實踐與思考,在吸收學習借鑒的前提下,大力倡導原創性研究與成果表述,把“科研問題的真正研究化”作為評價的第一標準,進一步提升科研工作的有效性。二要扎實開展小課題研究。要關注在課題研究中教師能力的提升。伴隨教育科研,教師的業務能力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把教師教育科研活動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要按照需要性、可行性原則,積極申請各類課題的立項研究,將每個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爭取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出現。

  四、組織實施

  為保障有效教學行動各項內容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有效教學活動領導小組,負責該項目的開展。

  活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啟動階段(3--4月)

  1、學習有效教學經驗。

  2、領導全體教師學習有效教學基本理論并進行一次有效教學基本理論測試。

  3、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4、制定有效教學活動推進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5月-11月)

  1、繼續開展有效教學理念學習活動,并人人寫出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設立專欄,更好交流。

  2、出臺有效教學實施方案及有效教學過關實施方案,學區要及時指導督查和落實。

  3、培育、樹立本項活動內容的典型,總結有效教學經驗。

  4、開展以有效教學為主題的教學論文(案例)、教學設計等評比與研討。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12月)

  1、全面總結有效教學活動的實施情況,形成書面報告。

  2、提煉并建立有效教學活動長效機制,鞏固活動成果。

  附:濱淮鎮第二中心小學推進有效教學活動動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z

  組員:zzz

篇2: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3:有效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基本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基本

教學改革最基本的問題是編寫新課程,現在的新課程的編排非常適合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關鍵是教師能否利用好新教材使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出來,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得從教師日常工作的備講輔批研考入手。如何做好六環節來體現新課程的要求,這是每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新課程應該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教學的主線應該是以學生自學討論為主,應該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愉快,減輕學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之目的。

一、備課

備課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設。每一節課課前教師都需要作好精心設計,課堂上教師要做哪些事情,怎樣安排,學生要做哪些事情,學生怎樣去干事情,教師心里都要想好。備課時要考慮教師怎樣做能讓學生省心省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絕不可為難學生。

我比較推崇提綱式備課法。所謂提綱式備課就是教案不要寫得太詳細,寫得太詳細教師容易成為教案的奴隸,不易教師主動性的發揮,教案在版本和同步練習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做容易長進。提綱式備課時每一塊內容甚至每一個試題給出一個小標題,小標題要簡短有趣、體現所學內容,學生易記,這樣做為講課時板書也作好了準備。

四種課型新授課、練習課、試卷講評課、復習課在備課時有所不同。新授課備課分四大塊:一是前提診測,二是新課學習,三是隨堂練習,四是課堂小結。其中的新課學習又分為自主學習、合作研討、展示釋疑、講解釋疑四個環節。課本內容、定義、公理、公式、注解、對話框、每個問題、每道試題都要考慮處理方法,即怎樣做學生就能學得會、記得牢、理解深、不易忘,或對教學內容的增加、刪減、重組。習題處理最好是歸納處理,編為題組。備處理方法時,如何自學、如何討論、如何展示、如何講評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練習課最主要的是教師先做,先篩選,然后再讓學生做,練習課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最好以題組出現;試卷講評時最好是歸納處理,抓住要害、明確問題、引導解決;復習課備為專題課為好,小標題呈現,專題內容,專題復習,升至方法,升至思想。

備講時應該將眼光對準差等生,讓他們聽明白了、學會了,大家就都會了,即使做不到,起碼教師要有這種意識,從這里入手備課,從這里入手進行教學活動。每節課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不需要教師講解學生自學就能學會;第二部分通過討論就能學會的;第三部分則需要教師講解才能學會的。這三部分內容的劃分和安排在備課時要體現出來,教師做到心里有數,這樣就為課堂上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作好前提準備。

課備好后,上課之前一定要有一個“二度進攻”,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將備課內容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這個時候你往往會有更好的想法。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我比較推崇“四步四環節教學模式”。

四步四環節教學模式

(一)、前提診測:可以復習舊知,可以鋪墊新課,可以導入新課.

(二)、新課學習

【自主學習】設計問題教材導讀自學為主形成問題

【合作研討】針對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展示釋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重點形成共識

【講解釋疑】遺留問題設問解惑解惑不能教師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