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一小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

一小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

2025-04-04 閱讀 7009

  河天一小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

  根據《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的具體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年度**年度學生6種常見病防治計劃如下:

學生近視眼防治工作方案

  為了加強保護學生視力的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制定有保護視力的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1.加強健康教育,將近視的原因、危害、預防和矯治等方面的衛生知識,各有側重地進行教育,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2.按照學生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將保護視力的有關內容及培養學生用眼衛生習慣,作為學校衛生保健教育的重要任務,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實。

  3.教師要懂得有關防治近視眼的知識,熟悉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措施,人人擔負起教育和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的責任。

  二、采取切實措施,積極開展矯治學生近視眼的工作。

  1.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2.定期檢查學生的視力,并將檢查結果通知家長。認真做好患病率、發病率等各類情況的統計分析。

  3.敦促近視學生進行配鏡等科學的矯治,注意衛生習慣的養成,控制視力下降。

  三、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學習環境條件。

  1.按照國家制定的學校衛生標準要求,努力改善校舍環境及教室的采光照明條件,定期粉刷教室和黑板。

  2.逐步配齊和調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課桌椅。

  3.新建學校的校舍和教室的采光照明,要符合國家規定的學校衛生標準。

學生沙眼防治工作方案

  一、背景: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沙眼感染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衛生習慣引起病原體的傳播。

  二、策略與措施:

  (一)策略

  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手段,向學生傳授沙眼防治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根據患病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措施。

  (二)措施

  1.健康教育:

  開展對學生、家長有沙眼防治知識宣傳,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學生的不衛生行為。提倡一人一巾,用流動水洗臉,避免交叉感染。

  2.改善衛生條件:

  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學校衛生設施,改善學生住宿條件,做到學生在校有流動水洗手。

  3.治療:

  根據每年保健所體檢的結果,對患病學生建檔,敦促患病學生進行治療,并將體檢結果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齲齒防治措施

  1.通過愛牙日、愛牙周活動,廣泛宣傳口腔衛生知識,養成人人刷牙、天天刷牙、正確刷牙、用保健牙刷刷牙、食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控制糖食,臨睡前更不要吃甜食;提倡吃雜糧、蔬菜、水果、肉類、豆類等食物。

  3.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并發通知書與家長聯系,由牙科醫生對齲齒學生進行齲洞充填治療。

學生營養不良綜合防治方案

  一、背景:

  營養不良有多種,各種營養素的缺乏都會導致營養不良。蛋白質-能量缺乏型營養不良(以下簡稱營養不良)是常見的營養不良之一,主要表現為低體重。我國學生中出現的營養不良以輕型為主。

  營養不良的危害很多,除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降低外,還降低身體的其它功能。學生時期正是身體的生長發育高峰期,若出現營養不良,會嚴重阻礙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影響一生的身體健康。

  導致學生營養不良的原因,在城市主要為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膳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及吃零食過多。另外部分女學生中的心理障礙,過度節食現象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農村主要為經濟條件差,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另外也存在著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現有資源(如豆制品)利用不足等原因。

  當進食熱量多于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并超過標準體重20%時,稱為肥胖癥。如無明顯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癥。我國學生中的肥胖多是單純性肥胖癥。

  學生肥胖使身體笨重、動作不靈活,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它也是造成成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潛在因素。主要由于缺乏合理營養的知識,熱量攝入過多,尤其是甜食攝入過多。同時課業負擔過重,體育鍛煉時間過少,降低了熱量的消耗。也是原因之一。

  二、策略與措施

  (一)策略

  以宣傳、普及營養知識為主要手段,采用群體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改善學生的不良的飲食行為,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二)措施

  1.健康教育:

  將合理營養的知識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合理安排膳食:

  3.防治指導:

  定期查治患病學生,觀察療效。

  體檢結果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對患有輕度營養不良的學生,與家長合作,進行膳食指導,對患有重度營養不良的學生,通知家長,去醫院就診。

  對患有肥胖的學生要進行個體膳食指導,鼓勵其多參加體育活動。肥胖防治措施兒童少年時期發生的肥胖絕大多數屬于單純性肥胖,其發生原因既有環境因素又有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營養過剩是兒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吃進去的食物過多,以致使多余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在體內蓄積,同時,又缺乏足夠運動,那么,缺乏運動也是造成兒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飲食習慣與肥胖密切相關,有人研究,大量吃甜食、動物性脂肪和油膩食物的人容易發生肥胖。主食吃得過多,吃飯速度過快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醫學家認為,肥胖與遺傳因素有關,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同在一個家庭,他們的飲食方式和活動方式相同,而且父母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影響后代,那么從小繼承下來的飲食嗜好還很難糾正,如從小愛吃油膩食物的人,往往到了青少年時期還不會改變。

肥胖的預防措施:

  1.認識肥胖對機體的危害,肥胖產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預防肥胖的知識和能力。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量適中,不過飽,為了增加飽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湯類。少吃糖果、點心等甜食,少吃油膩食物,吃飯要細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兩餐間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玉米花一類的小食品來代替糖果糕點。

  3.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時間不要過多,飯后不要馬上看書或看電視,晚飯與上床睡覺之間最好有3小時的間隔。

  4.如果已發胖,千萬不要強行采取饑餓療法或減肥藥物來降低體重,這樣會影響青春期正常發育甚至發生青春期厭食癥,應該及時進行飲食成分的調整,如減少主食,限制吃肥肉、奶油、精制糕點、糖果;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瘦肉、雞蛋、黃豆,則不宜減少。

  5.加強體育鍛煉,增加熱量消耗,如做減肥體操、游泳、跑步等各種活動。應有一定的運動量,并堅持鍛煉持之以恒,這樣既可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又可起到減輕體重的作用。

  6.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在中小學有計劃、有步驟地普及學生營養午餐。

  脊柱彎曲異常防治措施

  1.加強全面系統的體育鍛煉,保證每天堅持“兩操兩活動”尤其是加強軀干肌肉的鍛煉,使各肌肉能均衡發育。

  2.加強學校課桌椅管理,做到按學生身高配套使用。

  3.從一年級入學抓起,培養學生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保證身體正直。

  4.提倡雙戶背式書包或兩戶輪換背書包。

  5.發現脊柱彎曲,要及時矯治。

篇2:學校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和措施

學校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

20**―20**年

為了預防、控制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1、營養不良和肥胖

營養不良將導致學生生長發育障礙,而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的誘發因素之一。這兩種疾病均與日常飲食關系密切,幫助學生改掉偏食習慣,做到熱量和營養素的合理搭配。

2、近視眼的預防

輕度近視即應引起注意,盡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則上講,患近視眼后,應在眼科醫生驗光之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使視物清晰,減輕視覺疲勞。學校要加強宣傳力度,及早預防:①不在暗處及行進的車船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堅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檢查視力。②閱讀寫字時,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勢要端正、眼睛離桌面的距離應保持在33厘米左右。③在看電視時,應保持室內一定的亮度,人距電視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過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④看書學習1小時之后,可眺望遠方的綠色花草樹木。⑤

不要戴別人的眼鏡,以免對眼睛造成損害。

3、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依原體感染引起的,給學生介紹預防沙眼的知識,教育學生不要用臟手揉眼睛,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如發現學生眼睛紅腫、流淚、有異物感、眼屎多等現象,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4、紅眼病

做好宣傳工作,紅眼病好發于夏秋季。預防要避免與病人接觸,若接觸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臉盆等應個人專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一旦發現紅眼病人,立即隔離治療。

5、預防齲齒

教育學生保持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確,飯后漱口;交替選用各種牙膏刷牙;合理飲食,少吃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檢查。

6、預防蛔蟲、蟯蟲病

做好以下幾點宣傳教育工作:(1)飯前便后要洗手。(2)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4)不喝生水。

7、艾滋病的防治

(1)、加強對艾滋病基本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常識,增強學生防范艾滋病的意識。

(2)、做好輿論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科技、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學生遠離艾滋病的傳播渠道,珍艾生命,著眼未來。抓住“12.1世界艾滋病”日的時機,集中時間開展艾滋病宣傳,對艾滋病危害性的認識,提高自覺抵御艾滋病各種傳播渠道的能力。

(3)、組織學生積極參加防治艾滋病的活動。

(4)、開展艾滋病知識培訓,提高其知曉率,達到健康促進的引導。

(5)、加強學校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行為動態,發現不良行為給予應對性施教和幫助。

(6)、對HIV/AIDS子女不歧視,入學實行優惠政策。

(7)、通過墻報、櫥窗、標語、橫幅、宣傳牌等各種手段,廣泛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8、一般外傷后的處理

(1)按住傷口靠心臟的一端適當加壓包扎可心止血;

(2)用涼開水或鹽水洗凈創傷面;

(3)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貼上創可貼;

(4)如扭傷,24小時內不可揉捏、按摩,應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