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古詩文誦讀課程實施方案

小學古詩文誦讀課程實施方案

2025-03-25 閱讀 6956

  小學古詩文誦讀課程實施方案

  統文化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美的熏陶,真正達到“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目的。

  一、具體目標:

  六年級通過背誦經典詞曲和優美古文,讓學生充分感悟古人精妙的文筆,深刻的說理,優美的寫景,盎然的抒情,使學生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充分領略我國經典詩文的無窮魅力,最后達到明理內化,借鑒運用的效果。

  二、課程實施原則

  1、定量與不定量原則。由于學生個體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對學生來說,古詩文誦讀的數量不作統一的規定,除了必讀篇目以外,其余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需求,自行選讀,多多益善。

  2、輔導與自學相結合原則。我們選擇的古詩文量比較大,教師不可能做到篇篇都能輔導,因此,只能對其中的部分篇目進行輔導,其余則學生自學,遇到疑難,引導學生自行查資料,自學或在師生間相互交流,釋疑逐步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習慣。

  3、反饋性原則。有定量必有反饋,根據遺忘規律,采用多種方法,開展多種活動,加強對古詩文背誦情況的檢查反饋。

  4、興趣性原則。采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興趣,使學生想背、愛背、善背、樂背。

  三、課程實施措施:

  1、制定計劃,認真備課,穩步提高

  必要的時間是進行古詩文誦讀的有效保證。學校是古詩文誦讀的主陣地,各校要確保每周兩課時的古詩文誦讀課,不得擠占他用。在學期初,各年級要根據古詩文誦讀課本,精心制定古詩文誦讀計劃,力爭完成各學期的古詩文誦讀任務。古詩文誦讀課,要有簡要的備課,在備課中,特別要備出學生圍繞古詩文誦讀開展哪些活動,不要將古詩文誦讀課備成古詩文講解課。

  2、營造氛圍,激發興趣,開展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各校要營造濃濃的古詩文誦讀氛圍,激發起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興趣,使學生想背、愛背、樂背、善背。各校要通過紅領巾廣播站、班級的黑板報、班隊活動等多種途徑加大對古詩文背誦的宣傳力度,并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古詩文誦讀活動,來提高古詩文的誦讀效果。

  (1)誦古詩

  朗誦是古詩文誦讀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每周兩課時的古詩文誦讀課,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背誦古詩文,每個學期要求背誦的古詩文量比較大,教師不必做到每篇都要去輔導、講解,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自主解決疑難,對一些深奧的篇目,不要求學生理解,只要求學生會背就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學生定會慢慢感悟其意義,這就是知識的“反芻”。教學時,教師不要一味地讓學生背來背去,而是通過教師適時的啟發、適當的點撥,通過學生感情地誦讀來感悟古詩的意思,通過想象來體會古詩的意境。各校要定期舉辦古詩文朗誦或背誦比賽,通過評選古詩文誦讀大王、古詩文背誦能手的形式來檢查、鞏固背誦的效果。

  (2)唱古詩

  我國傳統的古詩詞不但適合吟誦,而且利于傳唱,如岳飛的《滿江紅》、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李煜的《虞美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等。平時教師要注意收集有關傳唱的古詩詞,采用唱的形式來讓學生記憶有關古詩詞。這樣學生記起古詩來既覺得輕松愉快,又感興趣盎然。平時師生還可以結合古詩的內容和意境,利用現有的曲調,自編自唱古詩,如用《中華民謠》曲調改唱《題臨安邸》,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曲調可以改唱好多七言絕句。各校要將各年級傳唱或改唱的古詩詞譜上曲,匯編在冊,以便在全鄉交流推廣,來提高古詩詞誦讀的效果。

  (3)畫古詩

  學生背誦的古詩文中,不少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楊萬里的《小池》等。各班要充分利用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通過手中的畫筆,將它表現出來,這樣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繪畫中,既記住了古詩又理解了詩意。各校要定期舉辦“詩配畫”競賽活動,并注意收集學生“詩配畫”的作品,將它匯編成冊。

  (4)演古詩

  小學生表演的欲望都比較強,而有些古詩可以通過肢體語言、舞蹈動作充分表現出來,如《鋤禾》、《小兒垂釣》,所以在背誦這類古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基本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將古詩的意思通過一定的動作神態,將古詩表演出來。有些古詩還能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如《七步詩》。這樣學生在自編自演的過程中就能理解并牢固掌握了所背的古詩。各校要將學生自編自演的有關古詩的課本劇匯編成冊。

  此外,各校還可以定期舉辦古詩文手抄報等活動來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鞏固古詩文誦讀的效果。

篇2:古詩文誦讀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一)活動目的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享受經典文化的熏陶和浸潤,從而進一步推動我校讀書系列活動的開展。根據本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學校決定在近期舉行“詩韻飄香”第二屆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

(二)比賽時間

12月27日中午12:20

(三)比賽地點

a樓三樓會議室。

(四)比賽內容和形式

參賽選手任意選擇一首古詩文,進行配樂朗誦。要求所選作品內容積極、健康,以傳統文化為主旋律。朗誦時能正確把握詩詞內容,字正腔圓、情感豐富,演繹出古詩詞的意境。表演形式新穎。音樂、服裝自備。

(五)參賽方式

各班級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選拔2名選手參加學校比賽(不準突破),12月25日下午放學前將參賽名單及朗誦題目報教導處。12月26日課間操時間分組抽簽,決定比賽順序。

(六)獎項設置

比賽分低年級組(一、二年級)和中高年級組(三、四、五、六年級),分別按3:4:3的比例設一、二、三等獎。學校將組織評委對各選手表現進行賦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計入選手最后得分。

本次比賽,班級成績分別計入班主任綜合評估和書香班級評估中。

(七)主持人

褚婧雯、邵鈺翔。

(八)主持詞

王曉群

(九)評委

劉凌雷、馮清、朱笛、鞠娜、馬慧敏、東玲、馬艷麗

(十)計分

徐田田、孫玉清

(十一)配樂及音響

楊雪、劉暢

(十二)攝影

紀尊義

(十三)舞臺背景

紀尊義、王瑞芳

(十四)上下場安排

王洪芳

(十五)座區安排

陳曉

(十六)其他事項

1、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提高誦讀水平,每個班選派8名同學(不包括選手)到比賽現場觀摩比賽。12月27日中午用完午餐后,所有參賽選手和觀眾搬餐廳的圓凳,于12:10分由班主任或語文老師帶著按時到達會場。到場后班主任根據要求安排學生按順序坐好。參賽選手提前一個節目侯臺(做好上臺準備),朗誦完再回原位坐好。另外班主任要要求學生遵守會場紀律,不說話,不隨地亂扔東西,精彩之處可以鼓掌,每個節目結束要掌聲致謝。

2、參賽選手朗誦配樂請各班主任調試好后于12月25日中午放學之前發給楊雪老師,對于不能正常播放的音樂,楊雪老師負責及時通知班主任更換,以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本次比賽希望各班級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高度重視,精誠協作,積極準備。

未盡事宜或情況有變動,另行通知。

臨沂杏園小學

*年12月12日

附:臨沂杏園小學“詩韻飄香”第二屆古詩文誦讀比賽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一、比賽規則

1、比賽采用10分制。評委打分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為選手最后得分。

2、可加音樂伴奏,不得使用視頻設備輔助。

二、評分細則

1、所選古詩文格調積極向上,有意境或感染力。(2分)

2、使用普通話,語音標準、吐字清晰、語調自然、語言流暢。(2分)

3、能熟練運用誦讀或演講技巧,情感與節奏把握恰當,聲情并茂,準確傳達出作品的韻味或意境。(3分)

4、服裝得體、整潔,情緒飽滿、表情自然、儀態大方、能恰當使用肢體語言表情達意,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3分)

篇3:古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擬舉辦“古詩文誦讀”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為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一代新人,結合學校的養成教育和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努力將古詩文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高尚情操、優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機地融合,著力打造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二、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養。

2、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習慣。

3、構建學習型校園,更好地營造學習氛圍。

三、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四、誦讀的內容

《小學生必讀古詩70首》和《三字經》《論語》《百家姓》《增廣賢文》等中的優秀句段。

(各年級具體誦讀內容見附頁)

五、誦讀時間:

每天早讀前15分鐘為我校早讀法定時間,由各班語文教師負責組織。

六、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在師生中進行宣傳發動,由學校組織語文教師搜集整理部分經典中華古詩文,作為誦讀重點篇目。

第二階段:學習、誦讀。以班級為單位,,廣泛開展誦讀活動,開展比誦讀篇目多少、比背誦篇目多少的競賽活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學習更多的經典古詩文。

第三階段:組織校內“古詩文誦讀”競賽活動。

七、實施要求:

1、想方設法,營造氛圍。全體語文教師積極參與和投入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校營造書聲瑯瑯的良好誦讀氛圍。

2、保證時間,有所創新。閱讀活動要在時間上給予確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要通過小型而靈活多樣的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建議語文老師在班內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誦讀小小擂臺賽”、“知識大考場”、“讀書小能手”等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豐富讀書與積累的形式。讓學生讀準讀通讀熟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小品、故事、歌詠、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采取學生集體背與單獨背、必背與自選篇目相結合,配合學校開展活動,讓誦讀活動成為學生的最愛。

3、爭取支持,深入開展。要著重面向家長進行相關的宣傳,爭得家長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長征詢意見和建議,形成校內校外的合力,促進誦讀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