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資金撥付和使用方案
婁星區教育資金撥付和使用方案
一、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補助資金的撥付和監督使用:
1、財政部門深入各個農村學校,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會同教育部門認真清理各學校的學生人數上報上級財政、教育部門;
2、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補助標準仔細側算,做好本區財政配套資金預算;
3、及時撥付補助資金。由教育局根據資金數額,按照學校學生人數做好資金分配方案,財政教科文股提出初審意見后報分管局長和局長審批后,按資金撥付程序及時撥付到各個學校;
4、資金的監管:資金撥付后,財政教科文股會同教育部門定期到各個學校檢查資金使用情況,發現有違規使用資金情況延緩下次專項資金撥付,財政監督局每年對教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事后監督檢查,對于擠占挪用資金。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等行為,按照《財政違反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嚴肅處理,需要移交紀檢監察部門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
二、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補助和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資金的撥付和監督使用
1深入基層掌握實際情況。財政部門要深入各個學校了解學校學生基本情況,會同教育部門按照學校學生人數和資助比例分配貧困寄宿生人數;
2、根據貧困生資助人數和比例,做好配套資金預算;
3、學校根據貧困生資助要求和工作程序做好宣傳、公示等工作,并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選定資助對象報財政、教育局,教育局相關部門簽述意見后,由財政局教科文股提出初審意見報局領導審批后,按資金撥付程序及時撥付。高中貧困生資助資金有國庫直接打入學生賬戶。
4、學校在收到財政貧困寄宿生補助資金后,及時按選定對象造冊發放到每個學生,并按要求將學生或學生家長簽字后的花名冊報送教育局、財政局。
5、資金監管:財政局教科文在資金撥付后要督促各個學校及時發放,并在學校貧困生補助花名冊后下到各個學校調查了解資金發放情況,如發現有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或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的行為,暫停撥付該學校專項資金,并按《財政違反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嚴肅處理,需要移交紀檢監察機關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篇2:經濟困難住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實施方案
彌陀寺鄉初級中學
20**年春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住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切實做好我校農村義務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和管理工作,將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真正解決家庭貧困學生上學難題,客觀公正地落實貧困生救助資金的合理發放,幫助貧困寄宿生順利完成學業,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現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1、彌陀寺鄉初級中學農村義務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彌陀寺鄉初級中學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具體分工
楊書文負責學籍審核、電子信息匯總;王俊洲負責資助材料發放、收集及審查;李劍鋒報送學生違紀信息及匯總;常英堂、郭愛華負責資助政策的宣傳、資料保管、資金管理及發放。
3、彌陀寺鄉初級中學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名稱:彌陀寺鄉初級中學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發放工作資助管理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由郭愛華同志兼任,負責資助管理日常工作。
4、評審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
成員:
5、各班評審小組成員
組長:郭
成員:班主任、一名科任教師、兩名學生代表
二、廣泛宣傳資助政策、營造良好氛圍
利用宣傳欄、廣播站、等各種途徑大力宣傳農村義務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使廣大學生和家長了解政策及方案內容。
三、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
凡在我校就讀的具有正式學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
四、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
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開支,資助標準遵照相關文件執行。
五、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的資助范圍、對象和標準
(一)、資助范圍:“一補”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有學籍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寄宿學生。
(二)、資助對象:屬于以下情況之一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可向所在學校申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的資助:
1、父母雙亡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民政部門證明或孤兒證);
2、農村單親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村委會及鄉鎮政府部門的情況貧困證明)。
3、農村因父母殘疾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民政部門鑒定的殘疾證或縣級醫院以上的醫學診斷證明)。
4、軍、烈屬家庭子女并且貧困的學生(鄉鎮以上民政部門的證明及軍、烈屬證)。
5、家庭成員長期患重病且家庭貧困的學生(村委會情況證明及鄉鎮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
6、家庭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財產損失嚴重等特殊情況的學生;(村委會及鄉鎮政府部門的受災困難證明)。
7、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住宿生(民政部門鑒定的殘疾證或縣級醫院以上的醫學診斷證明)。
8、農村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絕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和人均年收入在625―1000元之間的相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即城鎮、農村特困戶、低收入家庭子女(民政部門簽發的城鎮、農村低保證)。
9、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
財政供養人員家庭的學生不得納入資助范圍。受資助學生每年評定一次,每學期根據學校住宿人數變化和農村貧困家庭收入變化的實際情況對受助的貧困學生做出適當調整,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享受資助。
(三)、資助標準:初中1250元/生年。
六、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做好受助學生的評選和公示工作。
(一)公開信息。學校要通過有效、公開的途徑公布資助信息,對貧困寄宿學生生活費補助政策進行宣傳。并公示受助寄宿生的申請條件。
(二)申請。個人申請:貧困生本人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符合申請條件的相關證明材料。初步審核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填寫《新蔡縣“一補”資金學生申請表》。
(三)審查。學校根據個人申請,由班級評審小組確定受助名單,學校進行初審,學校“補助資金”評審小組,根據政策和資助對象,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評審。學校要組織班主任、教師進行入村調查,由受助學生村委會簽字蓋章,確定擬資助學生名單。
(四)公示。學校將擬資助名單在學校內及學生家庭所在村、組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公示期內有異議的受助對象,學校應及時查實處理。不符合受助條件者,應予取消。
(五)核定。公示無異議后,由班主任領取申請表發放給學生,并收取學生書面申請、相關證明材料,填寫《20**年春季學期“一補”資金發放花名冊》簽字。手續齊全后學校發放資助金。
(六)建立貧困生檔案資料庫。學校對貧困生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貧困生檔案資料庫,隨時掌握貧困生家庭經濟收入狀況。對弄虛作假、個人生活鋪張浪費、違反校規校紀受處分的貧困生,終止資助。
七、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暫不發放助學金
1、違紀違規受處分者。
2、為獲取助學金隱瞞家庭經濟實際情況或平時生活消費與申報中家庭實際情況出入較大者。
3、因病(事)休學或請長假時間在一個月以上(含一個月)的學生。
4、開學半個月后轉入或中途轉出的學生。
八、加強監督力度,確保資金專項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
學校要加強監督力度,對上報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資格認定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嚴格把關。各班主任監督本班“一補”學生把資金用到學習、生活上去。尤其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少有約束,可能會有鋪張浪費行為,學校、班主任對學生要加強勤儉節約教育,積極溝通家長,力爭“一補”資金的有效使用。學校要加強對享受資助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的資料保管(包括學校發放生活補助費照片及受助學生的留影),將這些資料作為最基本的原始依據存檔。
“補助資金”資助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班主任是直接責任人,其它按照各自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對未按資助工作操作程序、弄虛作假、工作馬虎,造成不良后果的,將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鄉初級中學
篇3: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實施細則
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實施細則
為了貫徹落實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政策》(威政發〔20**〕52號),加快推進我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市政府決定設立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為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細則。
一、獎勵內容
(一)電子商務平臺、網站
對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或全國性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在本市新設立的分支機構,主要設備和核心軟件投入在100萬元以上,年繳納營業稅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
(二)互聯網信息服務新辦企業
對主營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新辦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主營業務年繳納營業稅超過15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
(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年繳納營業稅50萬元以上的,能顯著提高本市信息服務水平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四)軟件企業
對于新認定的軟件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五)軟件工程技術中心
對于新認定的省級以上軟件工程技術中心,一次性獎勵20萬元。
二、申報程序
1.環翠區、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新區(以下簡稱各區)范圍內,符合扶持政策的服務業企業,須向所在區經信、財政部門申報相關材料,包括向經信部門申報申請文件及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向財政部門申報申請文件及納稅申報表。
2.各區經信部門負責對本轄區企業申報的證明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核、認定;各區財政部門應會同稅務部門對本轄區企業申報的納稅申報表進行審核、認定。
3.各區經信、財政部門對轄區內企業審核認定工作完成后,聯合行文向市經信、財政部門進行申報。申報材料包括各區的正式申請文件、各區經信與財政部門對所屬企業申報扶持資金的審核依據和稅務部門對企業納稅情況的認定報告。
4.市級經信、財政等部門對各區上報的申報材料進行復核、認定后,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下發文件予以確認。
5.各區財政部門按照市級與各區分級負擔的原則,向企業撥付50%的扶持資金,然后將各區財政部門下達的指標文件、撥款憑證和企業收據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上報市財政局。經確認后,市財政局向企業撥付市級應負擔的50%扶持資金。
6.同一企業如同時符合兩項以上獎勵條件的,以最高獎勵金額為準,不重復獎勵。
7.榮成市、乳山市、文登市符合扶持政策的獎勵資金,均由三市自行負擔。
三、申報材料
(一)電子商務平臺、網站
1.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附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4.稅務部門出具的上年度營業稅繳納證明材料
5.證明主要設備和核心軟件投入的發票、憑證(復印件)等
(二)互聯網信息服務新辦企業
1.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附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4.稅務部門出具的上年度營業稅繳納證明材料
(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1.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附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4.稅務部門出具的上年度營業稅繳納證明材料
5.新增固定資產價格證明材料(購置技術設備的原始發票,購建房屋及附屬建筑的工程預決算書、付款憑證、產權證等復印件);
(四)軟件企業
1.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附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4.軟件企業認定證書
(五)軟件工程技術中心
1.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附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4.省級以上軟件工程技術中心批復文件(復印件)
以上材料均為一式四份。
四、申報時間
每年6月30日前由各區將相關申報材料提報給市經信委、市財政局。
附件: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
附件威海市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申請表
申請單位
(蓋章)
所屬區(
稅務關系)
法人代表
單位代碼
單位地址
郵編
申請單位開戶銀行
開戶行帳號
聯系人
單位電話和
手機
申請事項
區經信部門審核意見:
(蓋章)20*年*月*日
區財政部門審核意見:
(蓋章)20*年*月*日
威海市經信委審核意見:
(蓋章)20*年*月*日
威海市財政局審核意見:
(蓋章)2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