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重要文件會議決定議領導批示督辦程序

重要文件會議決定議領導批示督辦程序

2024-12-24 閱讀 2221

重要文件、會議決定(議)、領導批示督辦程序

一、關于重要文件的督辦程序

  (一)重要文件是指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等上級機關及學校黨政制發(fā)的,應全面貫徹落實的有關方針政策方面的文件及其它明確要求報告貫徹執(zhí)行情況的文件。

  (二)凡重要文件,黨辦,校辦(以下簡稱辦公室)要分別立項。根據(jù)文件內(nèi)容要求,組織、協(xié)調(diào)或責成有關部門進行全面認真地貫徹落實。

  (三)辦公室應把重要文件的具體內(nèi)容分解立項,以“決議執(zhí)行情況反饋表”格式明確貫徹執(zhí)行情況的時限要求,發(fā)往有關部門。

  (四)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文件精神逐項貫徹落實并在時限范圍內(nèi)對貫徹重要文件的情況,至少進行一次自查。在此基礎上向辦公室回執(zhí)“決議執(zhí)行情況反饋表”,辦公室根據(jù)需要可進行全面檢查或部分抽查。

  (五)對只涉及某一個方面的工作,或明確指向此項工作主管部門的重要文件,由辦公室負責督促,協(xié)調(diào),由該部門負責向上級主管領導報告結果,并抄報辦公室備案。

  (六)辦公室將對全校貫徹落實重要文件的情況和督查結果情況,適當時進行通報。

二、關于黨委會,校務會的決定(議)事項的督辦程序

  (一)黨委會(或黨委擴大會),校務會研究決定的重大問題,根據(jù)需要。由辦公室以會議紀要格式,送黨委書記、校長審定后,下發(fā)關單位或部門貫徹落實。

  (二)形成紀要的重大事項和未形成紀要的重要決定,辦公室均應對貫徹執(zhí)行的情況進行督查。

  (三)黨委會,校務會決定的事項的督辦,由辦公室提出擬辦意見后分別經(jīng)黨委書記、校長審閱同意后,方可立項督辦。

  (四)凡列入督促檢查范圍的事項,辦公室應及時通知承辦單位。

  通知方式應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一種:

  1、以通知的形式下發(fā)。

  2、向有關單位發(fā)“決議執(zhí)行情況反饋表”。

  3、電話通知或當面交辦。交辦事項應明確:會議時間、具體事項完成時限,報結要求,并記載詳細情況。

  (五)凡明確完成日期和報告時限的,承辦單位應按期辦結。特殊情況經(jīng)請示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適當延期。

  (六)凡上報的報告與“決議執(zhí)行情況反饋表”均由辦公室負責收文、歸檔。

  (七)黨委會,校務會決定事項的督促,檢查情況,辦公室每學期以適當形式通報一次。

三、關于黨,政專題會議決定,決議貫徹執(zhí)行情況督促檢查辦法

  (―)黨,政專題會議是以黨,政名義召開的某項專題性會議。對會議形成的決定,決議或討論通過的文件貫徹執(zhí)行情況,均應進行檢查,搞好情況匯總,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

  (二)專題會議決定,決議或討論通過的文件貫徹執(zhí)行情況的督查,由有關職能部門提出意見及要點,經(jīng)辦公室審核后執(zhí)行,具體督查工作以部門為主,辦公室可派人參與。執(zhí)行情況由部門負責匯總上報。

  (三)督查工作一般應于會議召開后十五天開始。會議有明確要求的按會議決定辦。

  (四)貫徹會議精神情況,應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反映。保密性強內(nèi)容可送黨,政領導傳閱。有些重要情況可通過信息渠道按一定程序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

四、關于領導批示件的督辦程序

  (一)領導批示件是指學院黨,政領導批示要求辦理的有關事項,領導批示件分要辦理結果和不要辦理結果兩種情況。

  (二)要辦理結果批示件的辦理

  1、凡要辦理結果的批示件,由辦公室登記和視內(nèi)容提出辦結時限后,轉(zhuǎn)有關單位辦理,并適時由承辦單位向辦公室匯報辦理情況。

  2、批示件辦結后,承辦單位應及時寫出辦結報告,送交辦公室。

  3、辦結報告由辦公室審查后,對辦理不徹底或處理不當?shù)模瑧袌蟾嫱嘶爻修k單位補充辦理;合格的可將辦理結果摘要或直接呈送韋關領導閱示。

  4、領導批示件辦結后,由辦公室年終統(tǒng)一將有關資料歸檔。

  (三)不要辦理結果的批示件的辦理,由辦公室登記后,轉(zhuǎn)承辦單位功理,并由辦理單位將辦理結果告知有關單位或個人。

篇2:國稅局機關督查督辦工作制度

國稅局機關督查督辦工作制度

  第1條督查督辦工作是轉(zhuǎn)變機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抓好工作落實,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提高工作質(zhì)量和效率的主要措施。

  第2條督辦查辦工作由辦公室負責,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上級轉(zhuǎn)辦、領導批示、重點工作目標、局務會、局長辦公會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等。對督辦查辦的事項,按照職責分工,由局內(nèi)各單位承辦。各單位要對承辦工作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辦公室除直接承辦有關事項外,并負責登記、分辦、督辦、協(xié)調(diào)、綜合、反饋等工作。

第3條督辦查辦的具體程序和要求。

  (一)登記。辦公室對督辦查辦事項后,應及時在“督辦查辦事項登記簿”上登記交辦人、事項內(nèi)容、辦理時間等,以備查詢。局領導對各類文件會議的批示等需要督辦查辦的事項,也列作督辦內(nèi)容,一并予以登記。

  (二)分辦。辦公室根據(jù)督辦查辦事項的內(nèi)容和領導的具體要求填制“督查通知”,經(jīng)局領導簽署意見后,將“督查通知”和督辦查辦件及相關材料及時送交承辦單位。

  (三)承辦。對督辦查辦事項,各單位要責成有關人員具體辦理。各單位負責同志要及時督促、檢查,對辦理意見要親自審閱,把關。

  承辦單位如認為督辦查辦事項不屬于本單位的職責范圍,于次日前退回辦公室并說明理由,不得自行轉(zhuǎn)送其他單位。

  (四)對兩個以上單位或處室承辦的事項,要分別注明主辦和協(xié)辦部門,明確任務范圍。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承辦的事項,由主辦單位牽頭辦理。主辦單位要主動與協(xié)辦單位協(xié)商,協(xié)辦單位要認真提供有關情況、數(shù)據(jù)、資料及協(xié)辦意見。

  主、協(xié)辦單位在辦理過程中出現(xiàn)分歧意見時,由主辦單位主要負責人出面協(xié)調(diào)解決,盡可能地達成一致意見;如意見分歧較大,主辦單位要列明雙方理據(jù),送分管局長協(xié)調(diào)解決。

  凡由幾個單位共同辦理且沒有明確主、協(xié)辦單位的,可按分辦意見所列順序依次速辦速傳,由最后承辦單位負責在期限內(nèi)將辦理意見退辦公室。

  (五)督辦。辦公室要按照承辦要求,在辦理時限到達前,對承辦單位或人員進行督辦,并將督辦情況記入“督辦查辦單”。

  督辦查辦工作應根據(jù)事項內(nèi)容和辦理時限,實行重要事項重點督辦,緊急事項跟蹤督辦,疑難事項反復督辦,一般事項定期督辦,保證需要督辦的事項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辦結、辦好。

  對所督辦查辦的事項因特殊情況逾期未辦結的,要說明原因,并根據(jù)簽署意見,經(jīng)局領導同意后重新明確限辦時限,由辦公室進一步督辦。

  (六)反饋。承辦單位要在辦理時限內(nèi),將辦理進展情況和結果,反饋給辦公室。需要幾個單位共同辦理的,主辦單位要在匯總各單位的意見后予以反饋。緊急、復雜或重大的事項,辦公室或承辦單位要隨時向局領導匯報辦理情況和結果。

  (七)結辦。對承辦單位或處室上報的情況,由督查部門及時將辦理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并撰寫《督查專報》,經(jīng)辦公室主任審閱后,報局領導;對國家稅務總局、省局、市委、市政府及市局領導明確要求處理的,要一事一報,對重大、緊急事項的督查情況要隨時反饋,反饋情況時要講真話,報實情況,為領導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情況和建議。督查部門要在辦結后,在“督辦查辦事項登記簿”上注銷督辦查辦事項,并歸檔備查。

  第4條市局督查部門對辦理意見和結果要認真把關,嚴格審核,對辦理不認真、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的,要退回承辦單位重新辦理。對因工作疏忽而影響辦理進度,不能如期辦理完畢,而貽誤工作,或發(fā)生泄密,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予以通報批評,并按規(guī)定追究有關負責同志及具體承辦人的責任。

  第5條為使市局機關和領導同志及時準確地掌握全系統(tǒng)的重要工作情況,辦公室督查部門每周編發(fā)《上周要情》,主要內(nèi)容有上級及局領導批示情況、局領導參加的會議活動情況、督查督辦情況、一周內(nèi)的重要發(fā)文以及重要信息的摘編;辦公室督查部門每周五將上述內(nèi)容進行匯總,每周一報分管局長簽批后,發(fā)至全系統(tǒng)。

篇3:縣政務督辦工作規(guī)則

  政務督辦工作是促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府各項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手段,是各級政府和部門加強領導、實施管理的重要工作環(huán)節(jié)和工作方法。為進一步規(guī)范政務督辦工作,提高政務督辦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制定本規(guī)則。

一、政務督辦的分類

  政務督辦工作分為日常政務督辦和專項政務督辦兩類。

  (一)日常政務督辦是指縣政府各種會議議定的按分工歸口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或聯(lián)系縣政府分管領導的副主任協(xié)助縣政府分管領導承辦和催辦的事項。日常政務督辦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承辦單位辦理情況和信息反饋工作。

  (二)專項政務督辦是指省、市政府或部門要求督辦的事項;縣委、縣政府交辦的督辦事項;人大代表建議、政協(xié)委員提案辦理;縣政府各部門提出的經(jīng)政務督辦審批程序通過的對全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專項政務督辦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負責交辦、催辦和反饋承辦單位落實情況。

二、政務督辦范圍

  (一)縣政府重大部署、重要決定(決議)、重大決策性文件的貫徹落實;

  (二)縣政府全體會、常務會、辦公會等重要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

  (三)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領導批示、交辦事項的落實;

  (四)縣人大、縣政協(xié)以及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對政府工作的建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提案的辦理落實;

  (五)領導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政務督辦工作原則

  (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圍繞每一時期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決策,按政務督辦審批程序積極開展督辦。

  (二)實事求是,務求實效。深入調(diào)查研究,全面、準確地了解決策實施情況,及時掌握和反映影響決策落實的問題及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三)認真辦理,及時落實。對交辦的政務督辦事項,督促承辦部門必須認真研究,按時報送辦理進度情況,按要求報告辦理結果。

四、專項政務督辦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

  (一)立項審批。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按領導同志批示的督辦事項,填報《*縣人民政府督辦事項辦理審批表》載明申請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的內(nèi)容和時限要求、督辦依據(jù),送縣政府辦公室分管主任初核后,再送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審查同意,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提出督辦方案,送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審簽后,特重大事項需報縣長或常務副縣長審批后同意立項。按照一事一立、一事一報的要求,應按問題分解立項。

  (二)交辦。專項政務督辦事項按程序批準后,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向有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縣級有關部門下達《專項政務督辦通知》,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的內(nèi)容包括事項提要、編號、主辦部門、協(xié)辦部門、交辦時間、辦結時限等內(nèi)容。

  (三)承辦。承辦部門接到《專項政務督辦通知》后,應按要求及時、認真地研究辦理,并在規(guī)定時限內(nèi)辦結。因特殊情況,在規(guī)定時限內(nèi)不能辦結需要延長辦理時間的,承辦部門須向縣政府交辦領導和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報告原因和辦理進展情況,經(jīng)縣政府交辦領導同意后可視情況延長辦理時間,延長辦理時間一般不超過15天。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負責對承辦部門進行跟蹤督辦,了解掌握督辦事項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并向交辦領導及時匯報。

  (四)協(xié)調(diào)。對涉及多個承辦部門的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由主辦部門牽頭,召集各有關部門協(xié)商辦理;因意見分歧,主辦部門難以協(xié)調(diào)和辦理落實的,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協(xié)調(diào),必要時由交辦領導協(xié)調(diào)辦理。承辦部門對縣政府督查辦公室交辦事項有異議的,可在收到《專項政務督辦通知》三個工作日內(nèi),提出轉(zhuǎn)辦意見,經(jīng)該部門領導簽字同意后,返回縣政府督查辦公室,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進行協(xié)調(diào)處理。

  (五)反饋。專項政務督辦事項辦理完畢后,承辦部門以《專項政務督辦報告》上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做到一事一報,文字簡潔、內(nèi)容準確。縣政府督查辦公室綜合有關部門的辦理情況,向縣政府交辦領導、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或分管主任呈送《督辦報告》;需向上級機關呈報辦理結果的,按行文程序報送,并抄送縣長、常務副縣長、交辦領導、辦公室主任、分管主任。

  (六)催辦。承辦部門對交辦的專項政務督辦事項在要求時限內(nèi)未能反饋結果、又不說明原因的,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要進行催辦并深入實地,了解和掌握督辦事項的辦理落實情況。對辦理結果不符合要求的,應責令承辦部門重新辦理。

  (七)歸檔。專項政務督辦事項辦結后,年終按檔案管理要求,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將有關材料收集齊全、按一事一檔,歸檔備查。

五、政務督辦工作制度

  (一)建立責任制度。政務督辦工作實行責任制,層層明確責任,一級抓一級。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領導具體分管。政務督辦事項要做到件件有人負責,事事有部門承辦。重大決策、重點事項,領導同志要親自過問,協(xié)調(diào)解決有關問題,保證各項政務工作的落實。

  (二)請示報告制度。督辦事項的提出、督辦工作的實施、督辦結果的反饋,既要發(fā)揮督辦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也必須堅持嚴格的請示報告制度。督辦過程中遇到疑難、重大問題要及時請示報告,按照領導同志的批示進行辦理。

  (三)工作通報制度。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對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完成縣政府交辦督辦事項的落實情況以《政務督查通報》定期進行通報,對重大事項不定期進行通報。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對政府決策和交辦事項貫徹、辦理不認真、不得力、敷衍推諉、貽誤工作的,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檢查、直至追究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公文處理制度。政務督辦工作中涉及的各類公文的辦理,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六、政務督辦工作的考核

  政務督辦工作納入對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級部門督查、督辦工作目標考核,實行倒扣分。由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按以下規(guī)定向縣目標管理領導小組提出書面處理建議,經(jīng)縣目標管理領導小組報縣政府領導或縣政府辦公會審查同意后執(zhí)行。

  1、對未按政務督辦事項要求按時辦結的承辦單位,根據(jù)督查、督辦工作目標考核辦法,扣減承辦單位年終目標管理考核分數(shù)。

  2、對久拖不辦或辦理質(zhì)量差的承辦單位,由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提出建議經(jīng)縣長、常務副縣長簽批后予以通報批評。

  3、對同一督辦事項通報批評后仍辦理不力并對全局工作造成重大影響的,要追究承辦單位及其行政負責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