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機關借調人員管理制度
國稅局機關借調人員管理制度
第1條本制度所稱借調人員,是指*市國家稅務局機關從所屬基層單位借調到市局機關從事短期幫助工作的稅務工作人員。
第2條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機關各處(室)可提出借調申請。
(一)在機構及人事制度改革中,工作職責、崗位設置發生變化,暫無法保證日常工作需要的;
(二)處(室)人員編制尚未達到核定人數的;
(三)全局階段性工作需要臨時增加人員的;
(四)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國稅局因工作需要借調的。
第3條借調人員的審批程序
(一)有第七十條前三款所列情況之一者,申請處(室)必須向人事處擬報借調書面申請,并填寫《*市國家稅務局機關借調人員審批表》;對第四款所列情況,由人事處報局領導審批。
(二)人事處根據擬報的借調書面申請進行嚴格審查,認為確系工作需要,且符合借調范圍的,提出擬辦意見報市局主管領導審批,并根據審批意見辦理相關手續。
(三)借調人員的借調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確因工作需要,需繼續延長借調時間的,應重新填寫《*市國家稅務局機關借調人員審批表》,按上述程序審批。但連續借調兩個期限后,不再續辦借調手續。
(四)對市局批準需借調人員,由人事處填發《*市國家稅務局借調人員通知書》,并通知借調人員所在單位。
第4條借調人員的管理
(一)借調人員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按照市局機關工作人員管理規定執行,并將考核結果按月或按季反饋給借調人員原所在單位。
(二)借調人員不改變人事隸屬關系,工資、福利、獎金和年度考核等仍由借調人員原所在單位管理。
(三)借調人員的就餐,由機關服務中心按人事處提供的借調期限,按照有關規定向ic卡儲值。
(四)借調人員借調期滿后,由借調處(室)就該在借調期間思想、工作表現等寫出鑒定。
(五)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違反市局機關各項管理規定,考核不合格,又不能勝任本崗位工作的,退回原所在單位。
第5條借調工作紀律
(一)加強干部管理,嚴肅干部人事調配紀律,是做好市局機關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因此借調處(室)主要負責人,要嚴格執行人事調配工作紀律和調配工作程序,未經批準擅自借調基層工作人員或延長借調期限的,人事處一律不予審批,違者將報經領導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各基層局要依據市局填發的《借調人員通知書》派遣借調人員,對市局各處(室)擅自借調工作人員有權拒絕,并報告市局。
篇2:機關事業單位借調人員管理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借調人員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借調人員行為,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員借調的隨意性,本著控制數量、嚴格審批、規范管理的原則,根據干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河池市各級實施公務員法機關、參照單位及事業單位借調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借調人員,是指因工作需要,暫時將人員從原單位脫產借用(含各類抽調、跟班學習)到其他單位工作的人員。
第四條借調工作的主管部門按借調單位的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為同級組織部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第五條借調期限一期為3個月。借調期滿后回原單位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長借調時間的,可再延長一個借調期,借調單位應在借調期滿前一周按管理權限向同級組織人社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辦理延長借調手續。
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借調的,視中心工作需要的時間確定借調期限。
第六條機關事業單位借調工作人員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一段時間內必須完成階段性工作任務或上級部門所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本單位人員不足的。
(二)工作任務較重,本單位工作人員不足,近段時間內又不能及時充實的。
(三)因專項工作成立的臨時性機構,相關單位人員調劑不出的。
(四)其他工作需要的。
第七條擬借調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正式在編在職人員。
(二)政治思想素質好、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三)具有借調單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條件;借調到專業性較強工作崗位的人員需有相關學歷或職稱。
(四)身體健康。
第八條借調人員審批程序:
(一)借調單位征得擬借調人員本人、其所在單位及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權限向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書面提出借調申請。借調申請須注明被借調人的基本情況、具體借調的崗位或承擔的業務、借調理由(擬調入考察、跟班學習等)及借調期限等。
原則上不得跨市、市內不得跨縣借調工作人員(因工作調動需考察的除外)
(二)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后,向擬借調人員所在單位的同級組織人社部門發出借調通知,辦理有關手續。
(三)臨時機構需借調人員的,由組建臨時機構的牽頭部門提出意見,由同級組織部審批。
擬借調人員所在單位應拒絕未經組織人社部門辦理相關借調手續的借調行為。
(四)借調到上級單位(部門)工作,參照本審批程序執行。
第九條借調人員的日常管理。
(一)借調人員在借調期內由借調部門(單位)負責管理,借調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借調單位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服從借調單位的管理和領導,認真完成工作任務。同時,享受借調單位工作人員同等的政治教育、業務培訓等待遇。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與原單位人事、組織關系保持不變。
(二)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不再承擔原單位的工作任務,不能單獨承擔行政執法等工作。關鍵崗位、涉密崗位不宜使用借調人員。
(三)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節假日和產、休假等待遇。原單位應按規定做好借調人員的工資調整、職稱晉升、醫療保險、公積金繳交等管理工作。
(四)借調期間,如遇原單位競爭上崗、崗位調整等情況,原單位應將借調人員與在崗在職人員同等對待,做好借調人員定員、定崗、定級工作,保證公開、公平對待借調人員。
(五)借調期滿后,由借調單位對其借調期間的思想工作表現做出書面鑒定,按管理權限報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備案,并向原單位反饋。
第十條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借調單位應及時解除借調關系。
(一)借調期未滿,工作任務有變動或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繼續借調的。
(二)因原單位工作需要,借調人員無法繼續從事借調單位工作,經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解除借調關系的。
(三)借調人員因個人原因申請結束借調關系,并得到借調單位同意的。
(四)借調人員違反借調單位工作紀律,玩忽職守、貽誤工作、不服從安排等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退回,如情節嚴重須追究責任的,視情節給予相應處理。
(五)借調人員因其他原因不適合繼續借調的。
需提前解除借調關系的,借調單位應及時按管理權限報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借調工作紀律。
(一)各單位(部門)要嚴格按照本暫行辦法,切實加強對借調人員的管理。對因隨意濫借,造成工作人員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應立即清退借調人員,并根據情節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有關單位(部門)接到借調通知后,應及時通知借調人員按規定時間報到。
(三)借調期滿后,借調人員應在三個工作日內自動回原單位工作。未按規定返回原單位上班的,按無故曠工處理。
(四)對不按本暫行辦法辦理手續借調人員的,要追究借調單位主要領導責任。
(五)本辦法出臺前已借調到有關單位(部門)工作的人員,確因工作需要借調的,按本辦法的程序辦理借調手續。不按規定辦理借調手續的借調人員,一律清退回原單位工作。
第十二條本辦法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原制定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符的,以本辦法為準。工勤人員借調可參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