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我局機關借調人員編制請示
關于解決我局機關借調人員編制的請示
區政府:
根據婁星編〔〕22號文件,我局機關編制調整為行政編制19人、事業編制28人、工人編制2人、總計編制為49人。局機關實際在崗在編人員38人,空編11人。因工作需要,起,我局從基層學校和二級機構借調了18人到局機關和新成立的教育資金管理中心工作,實際在崗人員為56人。現將我局機關借調18人的基本情況匯報如下:
一、借調18名同志的原由
我局借調的這18名同志都是基層學校和二級機構的教師,是通過兩條途徑借調到局機關工作的。
1、通過內部公開考試、考核選調到機關工作。和,我局在干部隊伍嚴重老化、編制空余,工作需要的情況下,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先后兩次通過公開考試和考核,從教育系統內部選調了陳勇君等11名同志到局機關工作。這部分人都是基層學校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行政人員和骨干教師,考試報名時年齡大多在35歲以下,都有大學文化,大多有中、高級職稱,到局機關后都很快就勝任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成績都很出色,得到了機關全體干部和領導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得到了區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好評。我局當時決定在內部考試選調這部分同志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從內部管理人員中選調,這些同志熟悉教育情況,并有著相關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公開招考的公務員能更快和更好的勝任工作,二是從內部選調,暫緩新增編制,多少能給區財政減輕點壓力。
2、成立婁星區教育資金管理中心抽調到機關工作。,根據婁星編〔〕3號文件,我局從基層學校和二級機構擇優抽調了7名業務能力強的.財會人員到區教育資金管理中心工作,迄今這7名同志的編制也未得到解決,這對教育資金安全管理存在嚴重隱患,其他兄弟縣市教育資金管理中心均是10人以上正式在編工作人員。
二、借調人員編制不解決所帶來的問題
去年以來,因《公務員法》的實施和機關津補貼的規范,借調人員沒有納入實施范圍,從而這部分人的津貼無法到位,局機關也不可能在公用經費中給他們補足,同時相關財政紀律也不允許,這些人的相關待遇與機關其他在編人員相比就有了較大的差距。而在當時組織選調考試的公告中,我局承諾保證選調人員的待遇與在編干部一視同仁。現在在津補貼規范以后,借調人員的津補貼不能得以落實,這樣極不利于調動借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勢必會影響整個機關工作的開展。
三、請求解決借調人員編制的理由
1、及時補充編制是保證我局機關工作正常運轉的需要。根據婁星編〔〕22號文件,我局機關總編制調整為49人,現實際在編38人,空編11人。我局機關并非人滿為患、人浮于事,而是人手短缺且已嚴重老化,50歲以上的達18人,40歲以下的僅有2人,相關崗位不及時補充人員,已無法保證機關工作的正常運轉,且再過幾年這種青黃不接的情況將會更加突出。我局現在全部解決這11人的編制也正好只是滿編,并沒有超編。
2、我局借調人員的素質是完全能夠勝任工作的。借調人員進機關工作均通過了公開考試、考核,且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并參加了組考工作,只是因所招人員崗位工作特殊,才只面向教育系統內部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招考,這些人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工作能力與在編的干部一樣都是十分可靠的。
3、教育資金管理中心定編10人應該按規定到位。根據婁星編〔〕3號文件,成立婁星區教育資金管理中心,該中心定編10人,當時是從財政抽調3人,從教育擇優抽調7人,這10人應該享受同等的編制待遇。
綜上所述,特向區委、區政府慎重請求:
1、在我局干部隊伍嚴重老化、編制尚空余11個的情況下,請求將在和通過內部公開考試選調的陳勇君等11名借調人員納入我局機關參管人員的范圍,并解決他們的編制。
2、請求將教育資金管理中心抽調的曾和平等7人按婁星編〔〕3號文件規定,將他們的編制正式納入教育資金管理中心,且一并納入我局機關參管人員的范圍。 以上意見妥否,請批示。
篇2:借調人員管理辦法
借調人員管理辦法,人員借調是指一個單位借用別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不改變其隸屬關系的情況,多見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為解決編制不足,從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借用人員,或者存在于企業間的經營指導、技術指導交流以及企業集團內人員交流,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借調人員管理辦法,歡迎閱讀!
借調人員管理辦法【1】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借調人員行為,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員借調的隨意性,本著控制數量、嚴格審批、規范管理的原則,根據干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河池市各級實施公務員法機關、參照單位及事業單位借調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借調人員,是指因工作需要,暫時將人員從原單位脫產借用(含各類抽調、跟班學習)到其他單位工作的人員。
第四條借調工作的主管部門按借調單位的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為同級組織部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第五條借調期限一期為3個月。借調期滿后回原單位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長借調時間的,可再延長一個借調期,借調單位應在借調期滿前一周按管理權限向同級組織人社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辦理延長借調手續。
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借調的,視中心工作需要的時間確定借調期限。
第六條機關事業單位借調工作人員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一段時間內必須完成階段性工作任務或上級部門所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本單位人員不足的。
(二)工作任務較重,本單位工作人員不足,近段時間內又不能及時充實的。
(三)因專項工作成立的臨時性機構,相關單位人員調劑不出的。
(四)其他工作需要的。
第七條擬借調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正式在編在職人員。
(二)政治思想素質好、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三)具有借調單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條件;借調到專業性較強工作崗位的人員需有相關學歷或職稱。
(四)身體健康。
第八條借調人員審批程序:
(一)借調單位征得擬借調人員本人、其所在單位及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權限向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書面提出借調申請。借調申請須注明被借調人的基本情況、具體借調的崗位或承擔的業務、借調理由(擬調入考察、跟班學習等)及借調期限等。
原則上不得跨市、市內不得跨縣借調工作人員(因工作調動需考察的除外)
(二)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后,向擬借調人員所在單位的同級組織人社部門發出借調通知,辦理有關手續。
(三)臨時機構需借調人員的,由組建臨時機構的牽頭部門提出意見,由同級組織部審批。
擬借調人員所在單位應拒絕未經組織人社部門辦理相關借調手續的借調行為。
(四)借調到上級單位(部門)工作,參照本審批程序執行。
第九條借調人員的日常管理。
(一)借調人員在借調期內由借調部門(單位)負責管理,借調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借調單位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服從借調單位的管理和領導,認真完成工作任務。同時,享受借調單位工作人員同等的政治教育、業務培訓等待遇。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與原單位人事、組織關系保持不變。
(二)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不再承擔原單位的工作任務,不能單獨承擔行政執法等工作。關鍵崗位、涉密崗位不宜使用借調人員。
(三)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節假日和產、休假等待遇。原單位應按規定做好借調人員的工資調整、職稱晉升、醫療保險、公積金繳交等管理工作。
(四)借調期間,如遇原單位競爭上崗、崗位調整等情況,原單位應將借調人員與在崗在職人員同等對待,做好借調人員定員、定崗、定級工作,保證公開、公平對待借調人員。
(五)借調期滿后,由借調單位對其借調期間的思想工作表現做出書面鑒定,按管理權限報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備案,并向原單位反饋。
第十條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借調單位應及時解除借調關系。
(一)借調期未滿,工作任務有變動或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繼續借調的。
(二)因原單位工作需要,借調人員無法繼續從事借調單位工作,經借調單位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同意解除借調關系的。
(三)借調人員因個人原因申請結束借調關系,并得到借調單位同意的。
(四)借調人員違反借調單位工作紀律,玩忽職守、貽誤工作、不服從安排等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退回,如情節嚴重須追究責任的,視情節給予相應處理。
(五)借調人員因其他原因不適合繼續借調的。
需提前解除借調關系的,借調單位應及時按管理權限報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借調工作紀律。
(一)各單位(部門)要嚴格按照本暫行辦法,切實加強對借調人員的管理。對因隨意濫借,造成工作人員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應立即清退借調人員,并根據情節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有關單位(部門)接到借調通知后,應及時通知借調人員按規定時間報到。
(三)借調期滿后,借調人員應在三個工作日內自動回原單位工作。未按規定返回原單位上班的,按無故曠工處理。
(四)對不按本暫行辦法辦理手續借調人員的,要追究借調單位主要領導責任。
(五)本辦法出臺前已借調到有關單位(部門)工作的人員,確因工作需要借調的,按本辦法的程序辦理借調手續。不按規定辦理借調手續的借調人員,一律清退回原單位工作。
第十二條本辦法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原制定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符的,以本辦法為準。工勤人員借調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借調人員管理辦法【2】
第一條總則。為規范我局借調人員管理,根據《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人事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借調程序。
(一)由各處室根據工作需要和現有人員情況,提出借調需求。
(二)辦公室將各處室借調需求整理匯總,經分管局領導同意后,報局黨組審批。
(三)辦公室在局黨組的審批同意后,向擬借調人員所在單位發借調函,協商借調相關事宜。
(四)借調人員確定后,由辦公室負責借調人員的報到相關事宜。
第三條借調條件。各處室提交借調需求時,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本處室人員緊張,工作量大。
(二)本處室當前時段內有較為重大工作任務。
(三)借調人數原則上控制在本處室編制空額內。
第四條借調范圍。一般從國土資源部直屬事業單位、華北五省(區、市)國土資源部門選擇借調人員,優先考慮華北五省(區、市)推薦的土地督察人力資源庫中的人員。
第五條借調時間。借調期限一般控制在6個月以內,借調期滿確因工作需要必須繼續借調的,應當續辦借調手續。
第六條借調人員報到。借調人員填寫《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借調人員報到表》(見附件1),辦公室負責為其辦理相關手續。
(一)組織借調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
(二)為其辦理出入證。
(三)落實電腦、網絡、電話等辦公條件。
(四)向財務室發出發放補助的通知。
第七條借調期滿安排。借調期滿后,在尊重借調人員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由所在處室提出是否續借的意見。需要續借的,按照第五條中的規定續辦借調手續。如不再續借,借調人員填寫《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借調人員離崗表》(見附件2),辦公室為其辦理相關手續。
(一)由借調人員本人請處室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在《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借調人員離崗表》上簽字。
(二)退回所借用便攜式計算機等設備,并請接收人簽字。
(三)退回出入證。
(四)以上程序辦理完成后,借調人員將表格交至辦公室,由辦公室給財務下達停止發放補助的通知。
(五)借調人員所在處室對借調人員借調期間的工作表現寫出工作鑒定,經分管領導審批后,由辦公室向借調人員所屬單位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