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規章制度
加班規章制度
1.加班種類
1.1工作日加班:即在工作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時間工作,包括遇緊急事件需要在非工作時間到工作現場進行處理。
1.2雙休日加班:即安排在每周六、日工作,包括四班三運轉員工的倒班周末。
1.3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即安排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工作。
2.加班認定
2.1各部門只有在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時,才可組織員工加班:
2.1.1在正常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內工作不能間斷,須連續生產、運輸或作業的。
2.1.2須利用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停產時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工程施工的。
2.1.3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脅生命財產安全或有可能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需要緊急處理的。
2.1.4為完成公司下達的緊急任務的。
3.加班審批程序
3.1員工加班前須填報《加班申請單》(見附件),寫明加班時間、地點、事由,由部門經理及主管副總審核。原則上各部門申請的加班申請單需在實際加班的前一工作日下午16:00前,把經過批準的加班申請單交到人力資源部,收到加班申請單的負責人需要在上面簽收時間,包括日期和鐘點。
3.2遇緊急情況的,經部門經理批準,可先實施加班,并在加班后下一個工作日內補填《加班申請單》。
3.3任何未按上述規定履行加班審批手續的,均不視為加班,不得計發加班工資或安排補休。
4.加班免除
4.1公司所有員工按公司規定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如: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勞動節、端午、中秋、十一國慶節)繼續工作均算加班,計算加班工資。
4.2下列行為不享受加班工資:
4.2.1無論是工作日、公休日或是節假日加班,員工均需如實打卡(上、下班),記錄加班時間。人力資源部核算加班工資時,需將員工的加班打卡記錄與實際加班情況統計核對。核對發現沒有加班打卡記錄或與加班打卡記錄不一致的行為。
4.2.2不辦加班審批手續和未經批準擅自加班的行為。
4.3下列人員(除文件內容中4.1款外)不享受加班工資:
4.3.1主管人員及中、高層管理人員(但可以調休)。
4.3.2因工作性質特殊,實行綜合工時或不定時工作制的銷售、售后類員工,和其他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的員工。
4.3.3實行業績提成工資的業務銷售人員。
5.加班工資支付與加班調休
1.加班工資計算標準及計算方式:
1.1約定加班工資計算的基數:參照珠海市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1.2國家法定假加班工資(日)=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21.75x300%
1.3周末加班工資(日)=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21.75x200%
1.4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工資(小時)=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21.75/8x150%
1.5根據考勤表排班規律,倒班員工如遇倒班周末與法定假日重逢,按200%計發工資。
2.加班調休
2.1員工工作所產生的加班時間,所在部門(車間)經理應優先在適當時間安排員工調休。
2.2員工可以要求將加班時間累積到一起調休,但每次調休時間原則上最長不得超過一周。具體調休時間由員工所在部門(車間)經理安排。
6
.
6.1加班期間消極怠工,在指定加班時間內未完成交付的應完成工作者,取消加班補償,并記警告一次處分,扣罰績效工資100元。
6.2為獲取加班補償,采用不正當手段(如“正常工作時間故意降低工作效率”、“虛增工作任務”等)取得加班機會進行加班者,一經發現并核實,取消加班補償,并記大過處分一次,扣罰績效工資500元。
6.3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如發現虛報加班的,按照500%的`加班工資扣罰,其中50%由部門經理承擔,50%由申請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擔,并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人員進行處分。
6.4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如發現本屬正常工作時間完成的工作任務卻安排加班的,按照300%的加班工資扣罰,其中50%由部門經理承擔,50%由申請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擔。
6.5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如發現加班人員、頻次、時間安排不合理,公司責令有關部門限期改正,并對主要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7.附則
7.1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修訂。
7.2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同內容規定自行廢止;如有與公司其它規定相抵觸的,則以本制度為準。
7.3本制度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執行,修改亦同。
8.附件
8.1《加班審批單》見附件一。
注:1、加班時間、加班事由、結算方式均由申請人本人填寫;
2、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為珠海市最低工資標準。
加班申請單(背面)
說明:
1、本表格必須由加班員工本人填寫
2、每次加班必須由部門經理和主管副總批準,未經批準的加班為無效加班
3、請加班者月末將加班申請單交部門,由部門統一交人力資源部
4、加班工資隨當月工資發放
5、人力資源部負責每月統計各部門加班執行情況并通報給各部門分管副總和部門經理。
篇2: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跟班工長必須參加班前會,并在班前30分鐘配合值班干部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跟班干部不參加班前會不得下井跟班。
3、跟班干部下井跟班做到第一進班,最后一個出班。
4、跟班人員進班后必須查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隱患,達到安全條件時方可組織正常生產。
5、跟班干部及時向本隊值班匯報當班安全問題,當班遺留問題必須向下班交待清楚,認真填寫現場交接班記錄。
6、跟班人員是當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抓好安全現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7、以上制度將嚴格按照“雙基”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篇3:干部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單位領導要合理制訂本單位干部現場交接班計劃,保證每班有一名副職(含工長)及以上隊干部跟班,現場指揮,做到生產指揮在現場、排查隱患在現場、技術指導在現場、交接班在現場。
2、跟班干部在現場交接班時,必須將現場存在的重大隱患和本班隱患處理情況向接班干部交代清楚,交班后,用電話同時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員做好交接班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和固定電話號碼記錄,對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安排處理并通知相關領導,且記錄在案,以備檢查。發現未在現場交接班,應及時向值班主任匯報,值班主任在早碰頭會上通報處理。安質科對跟班干部現場交接班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3、單位跟班干部必須按時參加班前會,與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干部根據現場交接班情況,到作業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組織人員處理,必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的原則。且班中要跟到關鍵的環節和關鍵的部位,真正抓好現場管理工作。
4、單位跟班干部交接班必須在現場交接班,單位跟班干部在指定地點交接班,且要最后一個離開作業現場。否則,跟班干部未現場交接班按細則執行處罰。
5、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不參加班前會者按細則執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