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門診工作制度
一、中醫科應以繼承、發掘、整理、提高祖國醫學遺產為宗旨,積極搞好門診和病房工作。
二、中醫科病員的入院、出院、飲食、護理均由中醫決定。診斷、治療以中醫方法為主,必要時可請西醫協助。
三、中醫可按病員病情簽署診斷、病假、死亡等有關醫療證明。根據理、法、方、藥的原則,認真書寫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病歷(包括門診病歷)。病歷記載要完整、準確、整潔,要簽全名。
四、對于年老、經驗豐富的中醫,應配備水平較高的青、壯年中醫或西學中醫師,作為助手,繼承并整理其學術經驗,積極開展中醫的科研工作。
五、承擔中醫和西醫學習中醫的教學工作,認真帶好進修、實習人員,定期開展中醫學術活動。
六、積極采集民間土、單、驗方,進行整理、篩選、驗證,對確有療效的要推廣應用。
七、積極弘揚中醫的特長,如針灸、推拿、正骨、男科、婦科、皮膚科等,設專科門診方便群眾就醫。
八、院外處方,原則上不轉抄,只能供參考。醫師未見患者,一概不得開處方和抄方。
九、對于特殊的煎藥方法及服藥時間,醫師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處方上注明。
十、中醫治療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隨診,由會診醫師確定,并認真做好記錄,定期隨診。各科中醫隨診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經治醫師通知隨診醫師停開中藥,以免造成浪費。
十一、在弘揚中醫特長的同時,有選擇地吸收和應用西醫的成功經驗,不斷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病的新路子。
篇2:醫療門診部藥品采購制度
醫療門診部藥品采購制度
1、成立以所領導、醫務室、財務室共同參與的藥品采購小組。
2、采購藥品必須從采購小組集體研究決定的單位采購藥品,采購藥品必須向證照齊全的生產、經營批發企業采購,選擇藥品質量可靠、服務周到、價格合理的供貨單位。
3、藥品采購合同由藥品供應方提供合同初稿及藥品報價表,交由藥品采購小組共同審核后,由所長與藥品供應單位簽訂合同。
4、每月藥品采購計劃由醫生根據全所用藥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每月21日前上報下個月藥品采購計劃,經所領導審核批準后方可進行采購。
5、采購必須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由醫生、醫保專干、會計共同驗收,對藥品的品名、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廠家、注冊商標、有效期限、外觀包裝情況進行驗收、核對。發現采購藥品有質量問題要拒絕入庫,對質量不合格的藥品要停止采購。
6、醫保專干必須做好藥品出入庫登記工作,藥品入庫登記后將入庫單交由財務一份,醫務室留底存檔一份;出庫必須由醫生開具處方,交由醫保專干進行出庫登記。
7、財務室做好藥品結賬工作,每月憑藥品入庫單和發票與藥品供應單位結賬。
8、醫務室必須定期向所領導匯報本年度的藥品品種和藥品質量等情況。所領導定期對藥品采購渠道、藥品質量,對藥品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9、在藥品采購過程中,嚴禁以任何形式收受賄賂及各種“回扣”,自覺接受工休人員的監督,發現存在的違規問題要嚴肅處理。
篇3:門診傳染病管理制度
第一條
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第二條
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志,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體清楚。
第三條
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2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疫情網絡直報,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和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通過疫情網絡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第四條
責任報告人發觀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鉤體、瘧疾、出血熱等我市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報告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檢診。
第五條
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體清楚,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第六條
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第七條
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志、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并存檔。
第八條
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傳染病分類甲類傳染病
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并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并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并淋并梅毒、鉤端螺旋體并血吸蟲并瘧疾。
丙類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并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并包蟲并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并手足口玻
其他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傳染病管理制度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確保傳染性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加強傳染病的科學管理制定的專業性部門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