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門診部工作制度

門診部工作制度

2024-10-12 閱讀 8392

門診部工作制度

  (一)科學組織和指導分診,以縮短候診時間,對高熱病員、危重病員及70歲以上老人應當優先安排門診。

  (二)實行首診醫師負責制,醫師對首次來診的病員應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檢和進行必要的影像、實驗等檢查,作出診斷和處置。

  (三)遇有疑難、重危傷病員或3次以上來診尚不能確診者,應及時上報醫院領導。

  (四)定期檢查總結門診醫療質量。

  (五)承辦病員入院、出院、轉院手續,掌握各科病員流動和床位使用情況,每日向統計室報告。

  (六)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醫院感染,傳染病診室,做好疫情、職業病報告。

  (七)門診應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對候診人員宣傳衛生防病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知識。

篇2:醫療門診部藥品采購制度

醫療門診部藥品采購制度

1、成立以所領導、醫務室、財務室共同參與的藥品采購小組。

2、采購藥品必須從采購小組集體研究決定的單位采購藥品,采購藥品必須向證照齊全的生產、經營批發企業采購,選擇藥品質量可靠、服務周到、價格合理的供貨單位。

3、藥品采購合同由藥品供應方提供合同初稿及藥品報價表,交由藥品采購小組共同審核后,由所長與藥品供應單位簽訂合同。

4、每月藥品采購計劃由醫生根據全所用藥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每月21日前上報下個月藥品采購計劃,經所領導審核批準后方可進行采購。

5、采購必須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由醫生、醫保專干、會計共同驗收,對藥品的品名、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廠家、注冊商標、有效期限、外觀包裝情況進行驗收、核對。發現采購藥品有質量問題要拒絕入庫,對質量不合格的藥品要停止采購。

6、醫保專干必須做好藥品出入庫登記工作,藥品入庫登記后將入庫單交由財務一份,醫務室留底存檔一份;出庫必須由醫生開具處方,交由醫保專干進行出庫登記。

7、財務室做好藥品結賬工作,每月憑藥品入庫單和發票與藥品供應單位結賬。

8、醫務室必須定期向所領導匯報本年度的藥品品種和藥品質量等情況。所領導定期對藥品采購渠道、藥品質量,對藥品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9、在藥品采購過程中,嚴禁以任何形式收受賄賂及各種“回扣”,自覺接受工休人員的監督,發現存在的違規問題要嚴肅處理。

篇3:門診傳染病管理制度

第一條

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第二條

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志,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體清楚。

第三條

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2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疫情網絡直報,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和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通過疫情網絡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第四條

責任報告人發觀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鉤體、瘧疾、出血熱等我市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報告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檢診。

第五條

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體清楚,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第六條

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第七條

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志、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并存檔。

第八條

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傳染病分類甲類傳染病

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并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并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并淋并梅毒、鉤端螺旋體并血吸蟲并瘧疾。

丙類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并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并包蟲并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并手足口玻

其他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傳染病管理制度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確保傳染性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加強傳染病的科學管理制定的專業性部門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