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鄉村建設實施方案
美好鄉村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我村新農村建設水平,加快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目標,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以美好鄉村和新農村示范帶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充分挖掘資源,打造一村一品,建設一批“宜居、宜游”的美好鄉村。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編制和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推進農村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生態建設。二是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資源整合、典型示范,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建設美好鄉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堅持突出特色、分類指導。根據各村的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著力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風格的鄉村。
三、主要任務
為確保實現上述目標,今后一段時期,著力推進規劃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
(一)規劃建設。
1、完善村莊規劃體系。結合全鎮發展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具有特色的全鎮美好鄉村建設規劃,合理安排建設布局,科學確定生產、生活、服務各區塊的區域布局與建設規模,明確道路、垃圾、污水、改廁、綠化等各類項目建設的標準與要求,重點做好中心村農民集中居住區詳細規劃編制,打造精品村、示范帶。嚴格規劃管理和前置設計,確保規劃的剛性執行。
2、加快中心鎮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強新老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集鎮管理能力,完善功能配套,引導農村人口到中心集鎮落戶,提高集鎮對人口、產業的吸納和承載能力。鼓勵小村向大村集聚,建設綜合配套及服務功能相對完善的中心村莊,農村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
3、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挖掘霞鄉村紅豆杉、胡樂村老街、鴻門村徽文化等示范點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布局、適度開發的思路,發展旅游、文化等產業,形成保護開發的良性循環。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投入的原則,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改水、改廁、改路、改圈”為主要內容,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達到“五化”標準,即: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河道凈化和環境美化。
(二)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按照達到“三有”、“四分”、“七無”的總體要求,扎實開展以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逐步實現農村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采取市級財政投入為主、鎮配套為輔相結合的投入方式,嚴格落實村莊衛生保潔、設施維護和綠化養護相應人員、制度、職責、經費,在胡樂老集鎮、鴻門新集鎮、霞鄉自然村、一萬嶺自然村進行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到20*年年底,實現農村環境衛生點、線、面整治全覆蓋。
提高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嚴格管控鄉村規劃和農村建房。探索建立專業與業余相結合的理事會(志愿者)管理隊伍,動員村民參與環境保潔、文體設施、衛生服務中心等村內公共設施的管理維護,通過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實現村內事務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三)產業發展
1、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型農村、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生產經營產業化、農業技術集成化、農業生產機械化、基礎設施配套化、農業服務社會化,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利用方式由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型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提升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充分利用千畝山核桃林、陽日山古村落等資源,加強統一規劃,明確特色定位,加快形成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為基礎的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格局,建成一條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示范帶。
3、加強農民培訓。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重點開展適用技術培訓,使受訓農民掌握種養殖適用技術,提升培訓實效。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培訓班,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快培養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和領路人。
(四)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
1、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推進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衛生院、村衛生室服務功能,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加強農村科學技術宣傳普及,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開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文化活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豐富農民文化體育生活。
2、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低保、五保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合理增長機制,穩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扎實做好敬老院改擴建工作。
3、開展“兩型家庭”創建。圍繞“生態、節約、惠民”的主題,開展“兩型家庭”創建活動。將“兩型家庭”創建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基礎工程,與“兩型村鎮”建設結合起來,推動“兩型社會”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4、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積極開展“六五”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兩級書記大走訪活動”,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增強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加大農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引導農民群眾依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加大對弱勢群體和生活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五)基層組織建設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推進“陽光村務工程”,加強村級“三資”管理。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務財務公開制度、村規民約等基層自治制度,讓農民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切實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完善村民理事會制度,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農民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建設。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黨委政府成立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黨政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大辦公室主任和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各村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出臺具體措施,切實形成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2、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理、農村危房改造、農村環境整治、公路、水利等方面資金,集中投入美好鄉村建設。拓寬投資渠道,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新農村建設與項目開發。廣泛發動群眾,用足用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投入美好鄉村建設。
3、嚴格考核獎懲。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列入村級目標管理考核。各村根據任務分解情況,完成年度美好鄉村建設任務的,在目標管理考核中獲得規定的加分值。
篇2:電子政務信息歸集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方案
電子政務信息歸集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方案
一、建設目標
基于電子政務外網建設“一中心”(信用信息數據中心)、“兩體系”(信用信息歸集與共享交換體系和信用信息應用服務體系)、“一站群”(“信用湖北”網站群)等設施,實現省市縣三級統一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服務。
二、建設內容
按照理念先進、架構科學、規模適度、擴展性強的要求,主要建設數據中心機房、平臺硬件設施、軟件系統、數據保障和重點領域試點示范等內容,完成編制信用信息目錄、建立信用主體標識、歸集信用信息數據、保障信用信息安全、規范和促進信用信息應用等任務。
三、工作進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平臺建設。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常務副省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將平臺建設作為先導工程來抓。
(二)科學設計方案,務實推進項目建設。在充分調研并邀請專家學者多次深入研究論證基礎上,提出了平臺建設基本方案。
(三)編制信用目錄,創新信息管理模式。以全省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為基本指向,采取“1+2+X”的目錄編制方法,統一編制和集中發布全省信用信息目錄。
(四)統一信用代碼,實現一碼覆蓋多碼。編制發布了《湖北省信用主體編碼規范》地方標準,覆蓋法人和其他組織、自然人兩類信用主體,與身份證號碼等業務碼關聯對應。
(五)建設匯集系統,加強信用數據保障。開發了省信用信息平臺行業領域信用信息匯集系統通用軟件。
(六)設立專責機構,充實平臺建設力量。掛牌成立“湖北省信用信息中心”,抽調專人設立了省信用辦,組織保障得以落實。
(七)建立兩個清單,構建聯合懲戒機制。在印發《湖北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辦法(試行)》的基礎上,研究發布企業失信行為清單和企業失信行為懲戒措施清單,確保辦法落地實施。
(八)推進試點示范,探索信用信息應用。積極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綜合性試點和行業性信用建設試點示范,扎實推進“國家信用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九)加強考核督辦,促進各方責任落實。制定了省直部門和市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考核評分辦法,嚴格責任落實。
四、完善計劃
為進一步實現省市縣三級統一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服務,下一步,我省將采取滾動推進的方式,進行建設:
20*-20*年:建立完善信用信息保障機制、質量控制機制、數據管理與服務的安全機制,推進信源單位數據標準化和系統接口適應性改造,開展重點領域試點示范的應用服務。
20*-20*年:進一步加強信用數據建設,實現列入目錄的信用數據基本入庫,深化重點領域應用和試點示范建設,拓展平臺功能,探索服務創新。
篇3:陽光少年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陽光少年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引領同學們陶冶情操、修養品性、提升境界,努力營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推動學習型班級、學習型家庭的建設,建設具有班級特色、書香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的班級文化氛圍,關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長遠發展,從進步書籍中體會勵志哲理。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參與班級布置并定期更換,勤寫讀書筆記,讓每一堵墻都“說話”,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3、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4、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鼓勵學生制作讀書卡片,寫好讀后感,讓全體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二、具體內容:
班級名字:陽光少年
班魂:優、雅、勤
班級形象: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班級公約:學風嚴謹奮勇拼搏優雅大方文明守信心胸寬廣表里如一
尊師愛友團結互助自立自強知恩圖報靜凈敬競永不言棄
班級口號:揚帆擺舵奮勇拼搏
三、形式內容:
活動主題:書香伴我行勵志人生路
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班級制訂讀書活動總體方案,學生分別制定自己的讀書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按計劃組織實施讀書活動,教師定期督促檢查讀書活動;經常進行讀書感想交流活動,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寫出讀書心得。
第三階段:匯報、表彰。
1、組織學生、家長舉行班級讀書匯報活動;
2、舉辦讀書展覽會,并在學生、家長當中評選“優秀組織獎”、“優秀讀書活動創意獎”、“讀書明星”等獎項;
班級活動內容:
1、“讀書改變了我”(我和書的故事)征文活動
2、“書香人生路”演講比賽
3、“我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
4、“讀書日記伴成長”優秀讀書筆記評選活動
5、自編自演中外文學名著(劇本征集、表演)
6、“用耳朵閱讀”名著故事會
7、讀書小報評比活動
8、親子共讀展示活動
9、“枕著書香入眠”睡前讀書普及活動
10、讀書沙龍
11、“我為讀書添星光”捐書活動:每名同學為“小書蟲”閱覽室捐一本書。
12、“書香人生路”讀書展示會:面向家長進行讀書活動匯報,評選個人榮譽并布置光榮榜。
學生活動部分:
1、“每天必讀,讀中積累”讀寫活動:教育學生每天都要閱讀自己選定的圖書,并能夠隨時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和積累本相結合,填寫每周閱讀檔案卡,并請家長簽字。以此幫助學生養成每天讀書、注意積累的好習慣。
2、“書海流韻”交流活動:每月最后一周班會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讀書活動階段匯報、展示、交流。同時,根據閱讀活動情況,隨時進行班級讀書活動典型的交流展示活動。
3、“好書推薦”活動:評選出小學生最喜愛的書籍并向全班同學推薦。
4、“書香人生路”讀書節匯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