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2024-08-03 閱讀 8405

***人民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為完善縣級醫院對口支援基層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水平和服務能力,根據《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國務院《***三級衛生服務縱向協作工作方案(試行)》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訂我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縣級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根據國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縣級衛生資源優勢,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群眾基本衛生服務需求,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支援對象

1、*****衛生院

2、*****衛生院

三、支援形式

1、下鄉支援:每年向支援衛生院派出醫德醫風好、敬業精神強、業務水平較高的醫、護、技人員開展幫扶工作,工作時間一般為一年,并與“萬名醫師下鄉支農”活動結合。要求醫、護、技人員在職稱晉升中、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下派率100%(職能科室負責人、科室主任、副主任及護士長除外)。

2、專科進修學習:每年由受援單位派出3-5名醫、護、技等專業人員到支援單位專科進修學習,學習期限為6-12月。

3、下鄉巡回醫療:每季度支援單位組織資深醫務人員組成專家組到受援到位進行業務指導、義診等活動。

4、專科指導:建立由支援單位專科對應的專科業務指導活動,以內科和中醫科為主,以定期查房等形式,幫助受援單位提高基層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水平,開展中醫適宜技術。

三、工作目標

1、形成對口支援工作的長效機制。

2、建成一到兩個優勢專科,培養三名以上科室負責人,培養5-8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實用型人才。

3.獨立開展25種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四、組織領導

成立***人民醫院對口支援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科室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安排各項日常工作。

五、主要內容

按照《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支援單位與受援單位簽訂的協議,實施對口支援,主要內容包括:

(一)支援方

1、形成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重點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支援方可結合“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項目工作,建立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的長效幫扶機制。

2、建立對口支援的目標管理制度。通過醫療機構技術包干、機構托管、建立醫療聯合體等多種形式,將受援方建成基層醫療衛生中心和技術指導中心。達到建成一到兩個優勢專科,培養三名以上基層醫療科室負責人,配備基層實用性診療設備的基本目標。技術包干、機構托管、建立醫院聯合體具體事宜在衛生行政部門的協調下,有對口支援雙方共同協商確定。

3、建立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以帶教、進修、頂崗、巡回醫療指導等為重點的多種方式的人才培養機制。確定五到十個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病種,培養五到八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實用性人才。

4、充分發揮基層中醫藥的作用。重點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加強受援方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對口幫扶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長效機制,達到受援方能獨立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25種以上的目標,發揮中醫藥在基本醫療衛生保健中的作用。

5、落實保障措施。支援方要保證派出人員的工資、津貼、職稱、行政級別、福利待遇等不變。嚴格績效考核,對工作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受援方

1、落實經費保障措施。市縣衛生行政部門落實財政補償機制,每年投入一定的經費,保障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順利開展。

2、明確幫扶目標。結合實際,制定周期幫扶規劃和目標,全力以赴,確保在幫扶期間取得明顯的成效。

3、做好管理考核工作。受援方為支援方提供生活保障。對幫扶目標和派駐人員的工作進行考評和效果評價。積極配合支援方確定進修、頂崗等形式的臨床骨干人員,并和支援方共同加強進修人員的管理和考核。

4、做好對口幫扶宣傳工作。支援方對受援方開展的專家坐診、臨床查房帶教、危急重癥病人的搶救、巡回義診等活動做好宣傳和配合工作。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年4月-5月,有支援單位與受援單位簽訂協議,制定實施方案,做好工作準備。

2、實施階段:20**年6月起,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各項工作。

3、總結階段:對口支援開展每半年小結一次,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深入總結近幾年醫院對口支援基層醫療工作經驗,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推進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

2.細化方案,落實措施。各支援單位要深入受援單位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受援單位的現狀和需求,針對每個受援單位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對口支援實施方案、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支援目標、項目內容、支援方式、工作任務和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簽訂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規范雙方行為、保證任務落實。

3.強化督查,確保實效。醫院定期或不定期對支援醫院和受援單位進行督查考核,將支援基層衛生考核工作與醫院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醫院復核評價與評審等有機結合,確保對口支援工作取得實效。

篇2: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人民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為完善縣級醫院對口支援基層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水平和服務能力,根據《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國務院《***三級衛生服務縱向協作工作方案(試行)》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訂我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縣級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根據國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縣級衛生資源優勢,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群眾基本衛生服務需求,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支援對象

1、*****衛生院

2、*****衛生院

三、支援形式

1、下鄉支援:每年向支援衛生院派出醫德醫風好、敬業精神強、業務水平較高的醫、護、技人員開展幫扶工作,工作時間一般為一年,并與“萬名醫師下鄉支農”活動結合。要求醫、護、技人員在職稱晉升中、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下派率100%(職能科室負責人、科室主任、副主任及護士長除外)。

2、專科進修學習:每年由受援單位派出3-5名醫、護、技等專業人員到支援單位專科進修學習,學習期限為6-12月。

3、下鄉巡回醫療:每季度支援單位組織資深醫務人員組成專家組到受援到位進行業務指導、義診等活動。

4、專科指導:建立由支援單位專科對應的專科業務指導活動,以內科和中醫科為主,以定期查房等形式,幫助受援單位提高基層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水平,開展中醫適宜技術。

三、工作目標

1、形成對口支援工作的長效機制。

2、建成一到兩個優勢專科,培養三名以上科室負責人,培養5-8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實用型人才。

3.獨立開展25種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四、組織領導

成立***人民醫院對口支援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科室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安排各項日常工作。

五、主要內容

按照《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支援單位與受援單位簽訂的協議,實施對口支援,主要內容包括:

(一)支援方

1、形成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蘭州市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重點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支援方可結合“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項目工作,建立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的長效幫扶機制。

2、建立對口支援的目標管理制度。通過醫療機構技術包干、機構托管、建立醫療聯合體等多種形式,將受援方建成基層醫療衛生中心和技術指導中心。達到建成一到兩個優勢專科,培養三名以上基層醫療科室負責人,配備基層實用性診療設備的基本目標。技術包干、機構托管、建立醫院聯合體具體事宜在衛生行政部門的協調下,有對口支援雙方共同協商確定。

3、建立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以帶教、進修、頂崗、巡回醫療指導等為重點的多種方式的人才培養機制。確定五到十個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病種,培養五到八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實用性人才。

4、充分發揮基層中醫藥的作用。重點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加強受援方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對口幫扶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長效機制,達到受援方能獨立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25種以上的目標,發揮中醫藥在基本醫療衛生保健中的作用。

5、落實保障措施。支援方要保證派出人員的工資、津貼、職稱、行政級別、福利待遇等不變。嚴格績效考核,對工作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受援方

1、落實經費保障措施。市縣衛生行政部門落實財政補償機制,每年投入一定的經費,保障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順利開展。

2、明確幫扶目標。結合實際,制定周期幫扶規劃和目標,全力以赴,確保在幫扶期間取得明顯的成效。

3、做好管理考核工作。受援方為支援方提供生活保障。對幫扶目標和派駐人員的工作進行考評和效果評價。積極配合支援方確定進修、頂崗等形式的臨床骨干人員,并和支援方共同加強進修人員的管理和考核。

4、做好對口幫扶宣傳工作。支援方對受援方開展的專家坐診、臨床查房帶教、危急重癥病人的搶救、巡回義診等活動做好宣傳和配合工作。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年4月-5月,有支援單位與受援單位簽訂協議,制定實施方案,做好工作準備。

2、實施階段:20**年6月起,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各項工作。

3、總結階段:對口支援開展每半年小結一次,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深入總結近幾年醫院對口支援基層醫療工作經驗,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推進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

2.細化方案,落實措施。各支援單位要深入受援單位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受援單位的現狀和需求,針對每個受援單位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對口支援實施方案、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支援目標、項目內容、支援方式、工作任務和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簽訂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規范雙方行為、保證任務落實。

3.強化督查,確保實效。醫院定期或不定期對支援醫院和受援單位進行督查考核,將支援基層衛生考核工作與醫院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醫院復核評價與評審等有機結合,確保對口支援工作取得實效。

篇3: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20xx年05月31日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煙草業干擾”,口號是“生活遠離煙草,生命擁抱春天”。我中心根據區疾控通知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大托醫院20xx年5。31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普及煙草危害知識,開展控煙干預,以喚起人民群眾勸阻吸煙以及主動戒煙,進一步倡導人們摒棄不良習慣,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05月31日

三、活動內容與方式

  1、在醫院大門口設置宣傳咨詢臺、宣傳橫幅,向過往行人發放控煙宣傳資料。

  2、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警示牌,在門診、接診室、病房走廊等處張貼懸掛禁煙標志,向全院工作人員進行禁煙宣傳。

  3、向住院病人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醫學知識,告誡病人及家屬禁止在院內吸煙。

  4、發動全體醫務人員在工作、診療活動中,適時主動地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吸煙的危害性,積極勸阻在禁煙區域內的吸煙行為。

  5、積極創建無煙醫院。

四、活動要求

  活動結束后,將工作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附]

5、31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對人們及環境的危害。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吸煙有害健康,呼吁人們放棄煙草,為人類自己創造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今年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警惕煙草業干擾控煙,口號是生命與煙草對抗。

  吸煙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對他人造成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大多數青少年在不同場合被動吸煙。由于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吸收外界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更大,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就越高。

  吸煙危害健康!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拒絕香煙,爭做無煙青少年!同時我要呼吁:為了大家的健康,不要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發表的一項聲明中指出:“如今煙草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殺手,吸煙所產生的破壞比非典和最近的海嘯還要嚴重,如果維持當前的趨勢不變,到20xx年,每年將有100萬人因吸煙而過早去世。”既然煙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為什么有眾多的人吸煙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癮,使人對它產生依賴,不容易戒掉;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把吸煙看成是一個丑陋的,既害人又害己的惡習。相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派頭,很瀟灑的事情。因此,吸煙的人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強。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煙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香煙消費國。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煙是由中國人一口一口吸掉的。而在我國的煙民中,青少年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吸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大得多,不僅會導致很多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這是因為青少年正處于身體迅速成長發育的階段,身體的各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各種有毒物質的抵抗力不強,受煙霧的毒害也就更深,甚至可以導致早衰,早亡。吸煙還可能使青少年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不良行為,甚至引發犯罪。反吸煙已成為我國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在今后25年中,將我國的煙民總數減少1。1億的總體目標。

  為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更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呼吁:全體同學都要自覺地遠離香煙,并勸說吸煙的親友盡量戒煙。畢竟,香煙對我們有害無益;畢竟,沒有煙霧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沒有煙草的生命會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去年的今天,一項針對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20%以上的初中生嘗試過吸煙,近92%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會損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會在今后吸煙。青少年吸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吸煙是造成世界人口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資料顯示:成年人吸煙始于兒童期。1996年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歲-19歲青少年吸煙率為9。7%。青少年吸煙的年齡從1984年的22。4歲提前到19。7歲。控制青少年吸煙,阻止他們加入到吸煙大軍的行列,是社會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學校是影響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場所。教師的吸煙態度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為做好控制青少年吸煙的工作,政府在全市開展了以創建“無吸煙學校”為切入點,從教師的吸煙行為入起,通過開展多種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健康知識知曉率,控制在學校的吸煙行為,使適合戒煙的教師逐漸戒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先后有135所中小學被命名為“無吸煙學校”。“無吸煙學校”是指:在校園內(包括教室、會議室、走廊、廁所、操場等)的任何地方無人吸煙;學校不設煙具,不用香煙招待客人;對來訪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為了摘掉煙草大國的帽子,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大聲吶喊:不要讓煙霧籠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