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心得
我是黃建豪的爸爸,孩子的成長給我們帶來了歡笑和快樂,同時也面臨著我們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每次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個做父母的估計都有一肚子話要說、要聊,我們夫妻兩人也經常討論,為此我們還特意購買書籍學習怎樣教育引導好的成長。作為父母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進步,我們感到無比的欣慰,但我們一刻也不敢松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探討:
1、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是我們每個人性格、習慣、品德的成長基礎。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更加聰明、活潑,模仿能力很強,我們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他們,我們的榜樣作用更是一個無聲的教育,能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在生活中盡量不把生活、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的情緒帶到家庭中,盡量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孩子的成長。
2、養成良好的習慣
從孩子上學起,我們就注意培養他的學習習慣。每天放學回家后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然后才能自由活動。慢慢培養他的看書習慣,只要他喜歡看的書,我們都幫他買,包括名著、科幻、搞笑之類的課外書籍,我們都不阻止他,這樣慢慢的他不僅開闊了思路,連詞匯也能積累起來了,對學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3、積極配合老師教育
在孩子的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相當的巨大的,所以我們一直都積極參加老師提出活動,經常和老師交流探討,這樣就能讓老師全面了解孩子。每次學校組織什么活動,我們都積極參加。有手工活制作,我就幫他一起去選材料,一起協助他制作完成。有時候做成一件不是很完美的“作品”,看到孩子沾沾自喜,神情中充滿自豪,看到他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并在制作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我打心里感到高興欣慰。
老師讓我們家長參與的學習活動,我們第一時間參與,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和他一起在努力,一起在進步。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教導,讓孩子明白老師為他們辛勤付出,明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真正的含義,明白老師的偉大之處。
4、多溝通、多贊美、多鼓勵
孩子上小學之前和我們一直分開,在鄉下讀幼兒園,和我們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養成了平時不愛和我們交流的習慣。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我慢慢感覺到一定要和孩子多聊聊天,走進孩子的心里世界,成為他好朋友的必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他的想法,所以基本上我們家晚餐時間,我們都會主動問問孩子學校有什么新聞啊,有什么值得開心的事情啊。慢慢的孩子開心的或者不開心的事情都能主動和我們說了。
孩子數學總是馬虎,不能仔細審題,做作業速度很快,因此有很多原本會做的題目都能做錯,每次檢查作業都會怒火中燒,每次考試沒有考好,學習松懈退步了,都會被狠狠訓斥,慢慢的孩子做完作業或者考完試都不敢說了,我從感覺到給了孩子很大的傷害。從那時起我改變了態度,做錯題了和他一起分析錯在哪里,直到會做為止,贊美表揚他一點就通。考試沒有考好,鼓勵他只要努力了,下次一定會考好的,一定會比這次棒。一段時間過后,我發現他比以前進步了很多,每次得到老師的表揚都能第一時間告訴我,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贊美的力量在教育孩子方面一樣效果不凡,我們家長和老師不經意的鼓勵贊美就會成就孩子的自信和成功。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一點心得體會,教育孩子我們還要不停的學習,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和老師多交流溝通。孩子的成長進步,離不開的家長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各位老師諄諄教誨。我相信通過我們家長的努力,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人。
謝謝各位老師,你們辛苦了!
篇2: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心得體會
學習在路上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心得體會
回想幾天的培訓學習,聽了楊雄、王紀瓊、陸士幀、張健、曹萍等專家老師的講座、授課,感觸很多。非常感謝省關工委舉辦的省第六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活動,能夠參加這次培訓,我感到很幸運。從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意義上講,參加這次培訓,將改變自己的教育人生,改變包括我家孩子在內的許多孩子的教育未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脾氣秉性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今天我們在他們身上所施加的東西和影響,長大后,他們會悉數地還給我們,還給社會。為人父母者,一定要為孩子建立一個活潑快樂的成長環境。身為父母首先要互愛,同時要讓孩子與父母之間互愛,而不是單方面的父母的付出,要給孩子付出的空間。只有在父母和諧的努力構建之下,孩子才會心靈愉悅,頭腦放松,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去憧憬自己的未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有希望。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目標的人生是航程。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她沒有明顯幫助作用的事情,也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孩于的各種興趣如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球、等,我們都讓她去嘗試、去鍛煉。找好培養的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優勢,進行有意識的培養。熟悉或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領并鼓勵孩子一道堅持學習下去。
努力創造關系最和諧的夫妻關系
通過培訓,關于夫妻關系的話題,我深有感觸。夫妻關系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內容。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應從自己做起,家長是孩子的模仿人,言傳身教都在影響著孩子。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評孩子時,父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能相左或相右。
關注和關心隨處可見
每天抽1個小時以上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的狀況;每天詢問他在學校里高興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泄,以便及時掌握意外情況發展的苗頭;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針對孩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查閱相關信息資料,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在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停的為他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他們有戰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學會真正愛孩子
孩子需要愛。這里的愛不是溺愛,不是寵愛,而是真愛。人們常說,愛也要講究方法。科學的愛,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平等的,但家長往往會忽視這點,對孩子給予自己的愛視而不見。孩子們的愛,常常表現在細微之處,不象大人們的愛那么具體,但孩子們的愛卻實實在在。
為魚兒創造更好的水環境
有什么樣的家庭環境,就會陶冶出什么樣的孩子。家長必須為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充滿生氣而歡樂的家庭環境。尊重孩子的興趣、求知欲和好奇心理,善于聆聽孩子的傾訴和意見,彼此敞開內心世界,孩子有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精神上沒有任何壓抑感,使個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發展。孩子如同生活在家庭中的小魚,堅持在家庭中給孩子供給含氧量高的空氣和養分,他們才能自由的呼吸。
作為父親的我,多陪陪孩子,多參與教育孩子的過程,收獲將會很多;處處都有隨喜心,隨時隨地開心生活……生活在路上,學習在路上。
篇3:卓越父母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卓越父母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總結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做為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家庭方面考慮,了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周,聽了王淑真老師的講座后,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周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長。可是周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游,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于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于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
總之,感謝王淑真老師了這次培訓,讓我和學校學生的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澗頭集鎮頓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