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文件編號:GHAF
文件持有人:
發布日期:20**-11-30
生效日期:20**-01-01
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1目的
保護海洋環境,防止船舶對水域及港口環境的污染,保障人身健康。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船舶的防污染管理工作。
3職責
3.1安全辦為岸基地防污染工作的主要責任部門,負責配發并組織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和有關防止船舶污染公約和條例,統一制訂、修改防污染規章制度,并指導、監督、檢查船舶防污染文件執行情況;監督指導船舶維修檢查防污設備;組織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檢查指導船舶防污染管理工作。
3.2機務辦負責船舶防污設備的備件供應、產品更新;
3.3綜合辦負責船舶防污染物料的供應;
3.4船長是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實施《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和《船舶垃圾管理計劃》;布置、監督船舶各部門做好防污染工作。當發生污染事故時,組織全體人員全力以赴控制和清除污染,減少污染造成的損失,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公司報告。
4船舶防污染文書管理
4.1船舶應具有下列防污染文書:
4.1.1《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1.2《油類記錄簿》;
4.1.3《垃圾記錄簿》;
4.1.4《船上油污應急計劃》
4.1.5《垃圾管理計劃》
4.2《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管理
4.2.1船長應妥善保管《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2.2船長應根據簽發《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有關條款及證書的有效期限和檢驗日期,及時報公司申請船舶檢驗機構對本船防污設備進行檢驗發證。
4.3《油類記錄簿》的管理
4.3.1適用于所有船舶機器處所的作業記錄。《油類記錄簿》(甲板、機艙)應由大副/輪機長負責記錄、保管。每記錄完一頁,由船長審核簽字。填寫《油類記錄簿》時,應將日期,作業代號和細目的數碼記入相應的表格內,所要求的細節,應按日期順序記入空欄。
4.3.2《油類記錄簿》每記完一本,應在船保留至少三年。如果需要新的《油類記錄簿》時,應通過船舶所在港口的海事局認購(必須加蓋核發放機關的印章),或向公司申領。
4.4《船上油污應急計劃》的管理
4.4.1該計劃應妥善保存于船長處。
4.4.2列于該計劃附錄Ⅲ的聯系人姓名、地址隨變動及時更正。
4.5.3船舶應按該計劃要求定期進行有關檢查、培訓、演練并逐次記錄。5機器處所防污染管理
5.1管理與要求:機艙全體人員應熟悉防污法規,嚴格執行各項防污規章制度,落實防污染措施。
5.2機艙污水排放
5.2.1在渤海海域按照主管機關有關船舶排污設備鉛封管理規定執行。由安全辦負責向當地海事部門提出鉛封申請,機務辦公室和船舶予以配合。原則上,在不危及船舶安全的條件下,機艙油污水嚴禁向渤海水域排放,應執行本須知5.5的有關要求,由陸地具備油污水回收資質的單位向陸地回收處理。
5.2.2停泊在錨地、港內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放污水,但污水在危及船舶安全航行時,可申請海事局,經同意按要求進行排放(機艙大量進水等除外)。
5.3防止污油、污水漏入機艙艙底
5.3.1燃油、滑油轉駁時應慎重操作,杜絕駁運時漏入艙底。
5.3.2曲柄箱、齒輪箱、油底殼等更換下來的廢油,應收集入污油艙柜,不得放至艙底。
5.3.3燃油、滑油分油機排渣柜中的油渣,應及時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4清洗零部件使用過的污油,應集中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5燃油、潤滑油等集油柜出現高液位時,應及時駁空,以防溢入機艙艙底。
5.3.6油柜及其它設備的集油盤(槽)通至各集油柜的管路要保持暢通,有缺損部位要及時修復。
5.3.7嚴禁將洗滌劑倒入機艙艙底。
5.4污油水艙(柜)管理
5.4.1機艙人員應詳細了解污油水艙(柜)的容量及測量孔、透氣孔、標準排放接頭的位置。
5.4.2駁運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時,應堅守崗位,勤測量,以防發生溢漏。
5.4.3抵港前,三管輪應將本船的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存量報告輪機長,輪機長根據需要及時向污油水接收單位申請,處理船上的污油水。
5.5申請接收處理污油、污水程序
5.5.1輪機長應通過船長向船舶所在港口的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由海事局認可的油污水接收單位到船接收。
5.5.2接收作業完畢,應向接收單位索取具有接收時間、地點、數量的單據,輪機長依此向海事局申請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并將此證明附于《油類記錄簿》上存檔。
5.5.3污油、污水接收的注意事項:
5.5.3.1當機艙污水超過船上的儲存能力時,應向船舶所在港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接收;
5.5.3.2當接收車船的輸油管連接好本船標準排放接頭時,應檢查、緊牢另一舷的接頭盲板;
5.5.3.3堵好甲板出水孔,備好處理漏油的應急工具、用品;
5.5.3.4指派專人進行操作排放;
5.5.3.5加強與接收方密切聯系,確認泵的起動、停止信號和壓力、排量等;
5.5.3.6加強輸送管路的檢查,嚴守當值崗位,防止發生冒油;
5.5.3.7接收作業結束時,在確認輸送管內無殘油后方可將其拆除。
5.6機艙油污垃圾的處理
機艙產生的油污垃圾應集中裝入專用塑料袋或垃圾桶,放置在遮陽通風良好的場所,并經常檢查,防止發熱自燃。禁止將油污垃圾傾倒入海。抵港時申請海事局接收處理,油污垃圾處理情況應及時記入《垃圾記錄簿》。
6加裝燃、潤油防污染管理
6.1總則
6.1.1船舶加裝燃潤油工作的總負責人是輪機長,任何加油的文件、單據等應交輪機長簽署,并予以確認。
6.1.2做好加裝燃潤油全過程管理,全過程是指:油船(駁)到達至離開本船或本船靠上至離開加油碼頭。在此期間各部門應將加裝燃油、澗滑油作為全船工作,通力合作,加強值班責任心,防止發生油污染事故。
6.1.3原則上加油工作須在白天完成,若必須在夜晚加油時,必須增加值班人員和準備充足的照明設備。
6.1.4靠碼頭加油時,值班水手應經常巡視及調整系泊纜繩,在潮水漲落幅度大港口更要加強上述工作。
6.2受油前的準備
6.2.1主管加油的輪機員要制訂《加油計劃》在制定時,應預先計算好所加油艙的存油量。安排好加油艙柜的加油數量及加裝的先后順序,并留有合適的空檔。
6.2.2主管輪機員應會同大副商定裝油艙序及加裝量。
6.2.3加油前應備好應急工具和應急物品。
6.2.4配備足夠的加油人員,使他們熟悉加油系統的溢油管、空氣管、溢油柜、測深管(測深指示器)的位置和加油計劃的詳細過程。
6.2.5堵好甲板出水孔、開啟受油艙透氣孔、堵好集油槽放殘孔。油艙透氣管下無集油容器的,應放置集油器具。
篇2: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1.400總噸及以上的船舶必須按規定編制《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垃圾管理計劃》;配備《油類記錄簿》和《垃圾記錄簿》等防污文書;
2.船長負責船上防污管理工作,負責落實船上各項日常防污措施;
3.經常組織船員學習防污知識和上級防污文件精神,增強防污意識和責任心;
4.船上加注燃油、機油、排放廢舊機油、污油水等到油類作業,必須記錄于《油類記錄簿》,總噸小于400噸的記于《輪機日志》;
5.船上應配備專用的垃圾桶,分類收集各種垃圾,到港口后集中送到岸上垃圾設施處理,并記錄于《垃圾記錄簿》中;
6.禁止向河中排放廢舊機油、污油水、垃圾等污染物質;
7.船上的廢舊機油設專用容器收集,廢舊機油、污油水應定期(一般一季度一次),往清污公司排放,排放后向清污公司索取接收污油水證明文書備查;
8.經常檢查船上的排水口、尾軸等,防止漏油污染水域;
9.定期進行溢油應急演習,提高溢油應急反應能力;
篇3:工地防塵抑塵防污染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大氣污染、揚塵、治污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要求。根據我公司的現有實際狀況,制定以下防塵抑塵管理辦法。
一、公司主要負責人為防塵抑塵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并系統制定、掌握、抑止揚塵污染措施、內容及方法。
二、工地負責人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堅決執行公司領導的決定,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防塵抑塵工具和設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塵抑塵措施,把防塵抑塵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制定防塵抑塵管理制度,簽訂責任書,層層負責,管理到位,把揚塵現象降到最低程度,達到規定的標準要求。
四、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須硬化處理,設置沖洗槽,配置有效的沖洗設備和保潔人員,所有車車身必須保潔,放大字樣清洗,密閉車身及車輛不準帶土上路并按規定線路行駛。
五、工地防塵抑塵、污染防治實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按相關規定逐項檢查落實,不符合的及時糾正。
六、做好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記錄表,作為公司年終考評,獎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