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
20**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
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依據科室主要疾病特點、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及危險因素的分布等將臨床科室的感染風險進行評估,制定了20**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及管理目標。采用監控指標管理,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風險,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一)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定期對全院各相關科室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對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消毒液、無菌物品和無菌液體等,做好相關記錄。針對全院臨床、醫技科室眾多,有重點、有層次的開展監測工作,開展空氣、物面、醫務人員手等項目監測,嚴格采樣,嚴格管理。(見附表1)
(二)檢驗科應配合醫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周檢查一次供應室的高壓消毒滅菌工作,每月對全院重點科室和重點部門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每季度對其他普通科室進行輪流抽樣監測。不合格物品不能進入臨床科室及有關部門使用,做好相關記錄,按期存檔。
(三)凡接觸完整皮膚、粘膜醫療用品應進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種物品應每季度進行檢測,細菌總數不高于20cfu/g,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凡進入人體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破損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滅菌后的各種物品應每個月進行檢測,不得檢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四)對醫院感染發病率進行監測:院感科每日登記所有臨床科室報告感染病例的情況,并對出院病歷進行抽看檢查漏報,每月對感染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每年開展一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對種植科開展了目標性監測。對醫院感染流行、暴發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組織實施。
(五)每月一次檢查全院各科室空氣消毒記錄及紫外線燈保養情況,每半年監測一次紫外線燈強度,做好檢測記錄。
(六)對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進貨、使用、用后處理各環節進行監督,每季度進行一次抽查。每年兩次調查全院抗生素使用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每月對各種消毒液濃度進行抽樣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整改。
醫院感染管理科
20**年01月07日
篇2:20XX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
20**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
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依據科室主要疾病特點、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及危險因素的分布等將臨床科室的感染風險進行評估,制定了20**年醫院感染監測計劃及管理目標。采用監控指標管理,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風險,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一)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定期對全院各相關科室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對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消毒液、無菌物品和無菌液體等,做好相關記錄。針對全院臨床、醫技科室眾多,有重點、有層次的開展監測工作,開展空氣、物面、醫務人員手等項目監測,嚴格采樣,嚴格管理。(見附表1)
(二)檢驗科應配合醫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周檢查一次供應室的高壓消毒滅菌工作,每月對全院重點科室和重點部門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每季度對其他普通科室進行輪流抽樣監測。不合格物品不能進入臨床科室及有關部門使用,做好相關記錄,按期存檔。
(三)凡接觸完整皮膚、粘膜醫療用品應進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種物品應每季度進行檢測,細菌總數不高于20cfu/g,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凡進入人體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破損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滅菌后的各種物品應每個月進行檢測,不得檢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四)對醫院感染發病率進行監測:院感科每日登記所有臨床科室報告感染病例的情況,并對出院病歷進行抽看檢查漏報,每月對感染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每年開展一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對種植科開展了目標性監測。對醫院感染流行、暴發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組織實施。
(五)每月一次檢查全院各科室空氣消毒記錄及紫外線燈保養情況,每半年監測一次紫外線燈強度,做好檢測記錄。
(六)對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進貨、使用、用后處理各環節進行監督,每季度進行一次抽查。每年兩次調查全院抗生素使用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每月對各種消毒液濃度進行抽樣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整改。
醫院感染管理科
20**年01月07日
篇3:區委編辦年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區委編辦2023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202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委編辦的精心指導下,區委編辦堅持以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機構編制工作的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法規,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扎實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改革等各項工作,在關鍵環節上取得新突破,職能作用發揮較好,有力保障了全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現將2023年1-10月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后兩個月工作預計完成情況及2024年工作謀劃報告如下:
一、2023年1-10月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體制機制高效率,深化黨政機構改革和優化新區機構布局
1.啟動黨政機構改革前期工作
以我區“六區疊加”行政體制為基礎,以《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為指導,結合哈爾濱新區黨政機構實際運行情況,啟動松北區(哈爾濱新區)黨政機構改革前期準備工作。一是組織全辦集中學習研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二是按省、市委機構編制部門要求,在全省黨政機構改革謀劃階段,立足新區實際,對市與市轄區體制機制、黨政機構改革內容等提出意見建議;三是落實省、市委機構編制部門部署,對行政編制總量、領導職數、行政區劃、職責配置、金融科技、大數據管理領域機構編制等事宜進行摸底調查;四是對我區可能涉及的改革內容進行討論和研究,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研;五是按省市要求啟動黨政機構改革工作,研究擬定《松北區(哈爾濱新區)機構改革組織實施工作方案》等材料。
2.持續優化新區行政事業體制
在前期黨政機構改革、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成果基礎上,以“完善體制、補齊短板”為目標,持續優化完善新區行政事業體制。一是完善行政體制,按疾控體制改革工作部署,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置。二是補齊事業體制短板,根據新區發展需要和各單位反饋情況,調整區政務服務中心內設機構設置,成立工信科技局所屬2所事業單位、發展改革局所屬2所事業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區學校、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新區第一實驗學校、區委黨校(行政學校、自貿區研究院)。調整信訪和法律援助中心機構編制事項已獲批,在黨政機構改革后統一調整。三是就各單位遇到的機構編制問題進行研究,對人大、政協、司法局等部門提出的機構編制方面建議進行研判,并形成初步意見。
3.管住用好機構編制資源
根據各行業改革需求和實際運行情況,持續優化編制資源配置。一是配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充工作人員工作需要,調整區內1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二是按照事業單位改革人員分流有關工作精神,按照“退一收一”原則,收回事業編制;三是為保障優秀村(社區)書記專項招聘用編需求,調整相關街道所屬事業單位編制;四是根據利業街道辦事處、區自然資源局工作需要,在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內部調劑所屬事業單位編制;五是按市委編辦要求,對原市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中心松北區社會保險分局對應下沉人員及編制情況進行調研,為下步調整編制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六是會同有關部門推進退役士兵安置問題,為相關單位核增事業編制。六是根據教育局意見,在總量范圍內調劑中小學校編制等事宜。
(二)聚焦中心大局高站位,全面強化機構編制服務保障能力
4.深入基層開展調研
按照習總書記關于在全黨開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編辦將調查研究作為推動機構編制工作任務落地落實的重要抓手,積極服務、主動作為。成立以編辦主任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全體干部職工齊上陣的調研工作組,赴區教育局、區衛生健康局、利業街道辦事處對機構編制運行情況進行深入調研。認真了解兩個領域下步改革發展方向,結合黨政機構改革、深化事業單位改革、“三區一極”功能定位、“六區疊加”體制等,對兩個行業已經和可能遇到的機構編制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從機構編制角度提出初步意見。
5.升級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
落實黑龍江省機構編制網絡管理平臺升級的工作任務,改進機構編制“實名制”辦理方式,優化服務,提升效能。一是全面升級編制通。通過部門(單位)網上申請、編辦網上審批,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單位“少跑腿”的服務模式。二是深化機構編制實名制業務流程再造。進一步提高辦理時效,完善內部工作運行機制,根據平臺特點,創新崗位職能設置模式,定責到人、輪崗輪值、工作不斷、平臺不亂,實現服務無縫隙、業務不斷檔,打好時間差、減少數據差,確保工作有序運轉。三是高質高效完成“實名制”管理。配合新區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計劃”、招聘、選聘優秀教師、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本年度截至目前已辦理落編、減員、信息修改1422人次,為24個行政機關核準行政用編26名,為103個事業單位核準事業用編486名。
6.夯實日常工作基礎
一是向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報送相關材料幾十余份,向區內部門提供用于決策參考的機構編制數據十余份。二是受理事業單位法人設立、變更、注銷登記70次;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144次,完成2022年度全區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工作。辦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申領、換領19次。三是繼續推進解決省委巡視組反饋問題事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機構編制方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四是會同相關部門完成《關于對外公布鄉鎮(街道)職責任務清單的通知》的印發、公示等收尾工作,做好清單運行的日常管理及“回頭看”工作。五是參加牡丹江市政府赴新區調研座談會、自貿區立法調研座談會等多個調研會議,提出機構編制方面意見建議。
8.做好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
落實上級機構編制部門監督檢查工作要求,一是按照省委編委要求,與有關部門建立兩項監督檢查協作聯動機制;二是配合市委編辦完成2022年度機構編制目標完成情況考核;三是對近三年機構編制發文合規情況、機構編制平臺數據信息進行自查;四是配合區信訪等部門,對部門間工作分工等事宜提出意見建議,同時做好相關信訪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五是配合區民政和人社局等部門做好編外人員管理辦法制定及編外人員清理工作。
9.不斷推進能力建設
用好用活“四個體系”閉環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工作落實年”活動走深走實。一是責任到人。對標區委全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目標任務、重點要點,研究制定8項年度重點突破性工作,逐項明確牽頭領導、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形成《區委編辦重點工作任務責任分解表》,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開展。二是覆蓋到位。圍繞機構編制業務知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舉辦業務講堂6期,組織“每季一測”2次,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領導干部深入開展“走流程”活動3次,詳細了解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平臺辦理要件、審批流程、政策解答等方面的工作情況,不斷優化辦事環節,提升服務水平。三是問題導向。深入查找影響工作質效的“低粗差”突出問題,按照“月梳理-季通報-及時改-跟蹤督”方式建立“三治一創”工作臺賬,采取即時通報的方式,見人見事內部通報典型問題。截至目前,共梳理“低粗差”問題14個,內部通報問題2個,均已整改完畢。
10.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落實落細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任務。領導班子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突出抓好黨員干部節假日廉政風險教育,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提醒,切實增強抓黨風廉政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1-10月共講授黨風廉政專題黨課2次,開展紅色教育1次,通過傳閱資料、工作群共享等方式發布黨風廉政、政策理論信息20余條,切實增強了全辦人員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擔當意識。同時,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列入辦內學習計劃,明確任務要求,靠實工作責任,召開意識形態分析研判會1次,專題學習研究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2次,堅決筑牢思想防線。
二、后兩個月工作預計完成情況
在2023年的最后兩個月,一是認真落實主題教育各項任務,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走在前列、當好表率;二是繼續做好黨政機構改革前期準備工作,從機構、編制、職能等角度進行預研,根據上級部署,落實好專項改革任務,配合行業部門做好行業改革等工作;三是繼續走進基層開展深度調研,了解街鎮清單和全區各單位機構編制運行情況,并適時提出優化清單事項以及編制資源配置的意見建議。 三、2024年工作謀劃
2024年,區委編辦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大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精心謀劃全區機構編制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的貫徹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供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一)提升機構編制資源效益。持續做好機構編制核查工作,按照省市部署,做好清單運行“回頭看”和評估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基層一線等方面的機構編制保障力度。嚴格執行機構限額、領導職數、編制種類等有關規定,不斷強化機構編制使用的評估問效。以黨政機構改革為契機,積極向上征求機構、編制、職數資源。
(二)完成重點領域改革任務。做好黨政機構改革工作及其后續工作。按省市委編辦要求,結合新區實際,統籌做好黨政機構改革、“三定”制發等工作,并根據黨政機構改革情況做好事業單位調整工作。持續推進各項重點領域改革,根據上級工作部署和相關要求做好執法改革工作,建立更完善的行政綜合執法體制;做好街鎮體制改革調整工作,并加強對鄉鎮機構運行情況的常態化管理。
(三)強化機構編制管理效能。持續狠抓機構編制資源配置,不斷強化機構編制管理效能。進一步規范機構編制實名制網絡管理系統數據,嚴把調配人員、配備干部用編審核關,維護機構編制權威性和嚴肅性;管好用好保密設備,積極推進信息共享,不斷提高機構編制工作效率。切實優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加強和完善登記相關制度建設。加強構編制監督檢查,開展《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及配套法規制度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
(四)著力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強化學習教育。堅持集中學習制度,教育廣大干部黨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一崗雙責”。嚴格執行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央八項規定等有關規定,堅決抵制“四風”問題。加強黨員干部管理。嚴格機關管理,樹立風清氣正的機關形象。繼續加強安全、保密、機要、檔案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公文運行、后勤保障的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