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工作坊培訓學習總結
小學語文工作坊培訓學習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工作坊迎來了最后一次線下培訓。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獲頗豐、受益匪淺。線下培訓是國培的延伸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把理論結合現實和我們教師互相交流的重要平臺。現談談我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
一、通過學習升華思想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一些專題培訓課程很好的結合實際,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作為跨時代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已遠遠不能應對gg開放的今天,就連學生的需求也難以滿足。如果教學理念不改革,教學方法不創新,個人素養不提高,是難以勝任的。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提高,做創新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引導型教師。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總是用陳舊的知識和老化的觀念去教育現在的學生,那其結果必然是被社會無情的淘汰。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而是基于一個教育者的學習。我們最終的追求是育好人,為“育人”而學習是教師的天職。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繼續學習,使之達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應當不斷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二、積極實踐,提升專業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把學到的觀念和方法落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各種發展的機會,為學生服務,建立一個民主,寬容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應該把握社會發展對人的發展的基本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確立培養目標,打造新時代的人才。教師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各種工作,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他們有著自己的個性、思想、行為體現,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這意味著教師的工作是雙邊的,互動的。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需不斷的在學習中完善自己人格。因此教師的工作對于學生一生的成長影響是極大的。教師主要的作用也就是教書育人,教師不僅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育人,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高尚的品德與健康的心理,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也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展,因此我們教師就該養成良好的心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做一個健康快樂的教師。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能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影響,也能幫助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轉變思路,改變工作方式
新課程理念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學生學習各門學科的重要方式。對于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個人較好的完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了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
總之,回顧整個工作坊的研修活動在坊主和兩位指導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順利完成了工作坊線下培訓活動,在此非常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也為我們每一個抱著學習心態積極參加培訓的老師點贊。在這個平等開放的學習平臺中,我收獲了一名專業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雖然研修活動結束了,但研修留給我們的思考不會結束,我將把研修所得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使我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篇2:小學語文新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培訓總結
本學期,我們越秀區新入職的33位新語文教師有幸聚在一起,參加了《小學語文新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的課程培訓。一個學期的課程轉瞬即逝,每周三早晨的見面也太過短暫,畢竟這期培訓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越秀區小語科的諸位經驗豐富的教研員輪番上陣,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教學指導課,讓我們這些剛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新人對語文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小教室里,我們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們,組成了一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共同體,還通過青藍計劃得到了區里其他優秀前輩的毫無保留的幫助。每一次的培訓課都會令我們大開眼界、都會對我們有所啟迪,學了越多,越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越讓我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們這期培訓的班主任是童老師,她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與熱愛,因為有“愛”,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教研活動中,她似乎永遠不知疲倦。據了解她負責了很多年的新教師培訓工作,培養出了數不清的教壇新秀和骨干教師,在本次培訓過程中,她給我們分享了許多充滿智慧的理念,時常口冒金句,像教育之“道”、關系先于教育、成功從舉手開始、讓學生自信地站起來體面地坐下去、用表揚與鼓勵的方式來批評、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等等。她對我們的考勤很嚴格,也很在乎我們的聽課狀態,但對于我們不太成熟的發言她卻不斷鼓勵與贊揚,能有這樣一位班主任,我們何其幸運。
胡慧敏老師是眾多教研員中我最熟悉的一位,因為她就是我目前所任教的三年級的教研員。在上學期的教研活動中,我已經感受到胡老師“功力”深厚,見到她來為我們培訓,我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最記得她的一句話“你關注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寫好字,更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周蓮清老師從“快樂閱讀”、“學會閱讀”兩方面引導我們學習構建閱讀教學高效課堂。她還強調了識字要植根于語境才不易忘,詞句理解重在感悟和積累。一開始,我擔心這樣的閱讀教學會不夠“專”,后來沾了青藍計劃的光我有幸去育才學校聽了陳康英老師的示范課《數星星的孩子》第一課時,才知道原來隨文識字也是可以自然從容的,還會讓閱讀教學更具有語文味兒。習作教學指導課上,黃莉莉老師帶著我們了解了國內外一些有效的習作教學案例與實施步驟,還總結了習作教學的六大策略供我們參考學習。那天早上的課一結束,我就開始為后面的單元習作設計“前搜集表”和找例文了。壓軸的是劉成通老師的口語交際教學培訓課,劉老師文質彬彬,為我們介紹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強調了口語交際課的重要性,還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有意思的課例《我是小小推銷員》,讓我加深了對口語交際課的理解。
青藍計劃啟動的那一次培訓無疑是整個培訓過程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次,在那一天我們與全區的教壇新秀、骨干教師齊聚一堂,與眾多優秀的前輩師父碰面,還聽了徐紅老師和劉敏老師同課異構的兩節課例《臨死前的嚴監生》。前者實、后者新,不同的風格但同樣精彩,我只想說:“還沒聽夠!”印象最深刻的交流是我和同伴來到育才學校聽了陳康英老師的課例,這在前面已經提到,從她特別的教學設計到順手拈來的表揚語,都讓我獲益匪淺;而我的師父黃曼君老師在評課時告訴我們,陳老師的優秀緣于她的堅持,就是要用心、沉下心,還要有熱愛這份工作的心。對于要給學生一個怎樣的語文課堂這個問題,黃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四點思考,即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實踐的課堂、習慣的課堂和思維的課堂。我想,這四種課堂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很遺憾,語文新教師培訓課程已經接近尾聲,但幸運的是,我們的聯系還可以通過其它形式繼續保持。我們這個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擁有了可以分享教育心得體會的新浪博客,并且已經互相關注;我們還有共同組建的微信群,一有新消息可以及時分享。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還將繼續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教育反思與收獲,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篇3:參加海口市區域工作坊骨干教師暑期集中培訓班培訓總結
參加海口市**年區域工作坊骨干教師暑期集中培訓班培訓總結
瓊山區紅旗中學徐明海
通過幾天的學習,現把我學習之后所得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知道了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課程指導綱要突破了以往歷次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
(一)變革學習方式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歷史車輪駛進了21世紀。新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新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時代的發展促使世界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由單純重視“教”變為同時重視“學”,學習問題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變革學習方式有利于了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其實是學生的一項創新性活動。人類處于生物發展的最高階段,人的行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學習的結果,人的學習既要傳承文明又要開拓創新,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中小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和一個特殊階段,他們的學習不僅是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為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學生的學習也是一項創新性的活動。
總之,新課程從順應時代發展、從關注人的發展以及遵循學生學習規律的角度提出變革現行的學習方式,不僅是一種學習手段的改變,而更是一次學習的革命。它是保障學習者適應信息化、學習化社會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新課程倡導建立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大力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美妙,讓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理性認識
新課程倡導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建構在大眾教育的課程理念之上,是建構在現代學習理論基礎之上的。
現代學習方式不僅包含許多具體的學習方式,更是一個以宏揚人的主體性精神和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包含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心理、學習過程等內容的開放的學習系統。它的本質特征主要有如下幾點:
1.主動性,2.獨立性,3.獨特性,4.體驗性,5.問題性,6.交互性,7.生成性。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學習,也就是學生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去學習,不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如能自己去閱讀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讀,能自己動手去做的實驗就要親手去做,能自己說的一定想法自己說……;合作性學習,即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進步;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引導下,學生從自身發現問題出發,從好奇心及興趣出發,通過實驗、實踐,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驗證原理或嘗試相
關知識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自主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超前式學習、遷移式學習、實驗室式學習;合作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問題式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方式并不是截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貫通的。
心得體會,中小學生,知識經濟,信息技術,現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