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約會交往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引言:
1、現代大學生們渴望交往的心理使大學生不甘于現有的交往圈,希望自己能夠有和更多的人有交往的機會。
2、我們學校心理學博士趙凱老師提倡進行大規模的交往活動。從小的方面來說,大規模的交往活動有助于個人完善自我;從大的方面來講,大規模的交往活動有利于將來社會的和諧。
3、大學校園中普遍缺乏同學們喜歡的大規模的互動交流性的活動。八分鐘約會活動填補了這一空白,滿足了同學們的需求,一定會受到同學們的喜愛。
4、比起舞會,八分鐘約會不需要同學有任何技能,沒有什么要求,參與面非常廣泛。
5、八分鐘約會本是單身男女尋找男女朋友的活動,在此引用其名稱。但此次活動目的僅是同學間的交流,故交流雙方性別隨機。
二、活動目的:
1、滿足大學生渴望交往的需求。
2、增強大學生的交流能力,對將來踏入社會有一定好處。
3、擴大大學生交往圈,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4、宣傳社區學生工作中心的理念、精神及文化,讓同學們了解社區學生工作中心,擴大社區學生工作中心在學校的影響。
三、活動時間:*年___月___日__:__--__:__
四、活動地點:南京師范大學情人泊草坪
五、活動前期:
1、內部通知:活動前三周由主席介紹活動的具體事宜及分配工作任務。
2、物資準備:長繩(300m以上);氣筒;氣球500個(其中200個用于場地兩邊的裝飾,顏色待定);宣傳用大卡紙15張(其中5張用于制作小卡片發給活動參與者,卡片上最好可以有活動的logo,卡片要求制作精致);宣傳畫筆;雙面膠;透明膠;油性筆;音響及話筒;水筆200支;礦泉水20瓶(供工作人員飲用)。
3、前期宣傳:
(1)材料宣傳:報名時發宣傳材料;海報宣傳時隨海報一同貼出。
(2)海報宣傳:活動前兩周畫海報3張貼于東區各宣傳欄;活動前一周畫海報6張貼于東區宣傳欄及展版上。
(3)網絡宣傳:于校園網、*活動網、大學生精英論壇上發布活動宣傳。
(4)人際宣傳:凡社區學生工作中心東區內部成員向自己的好友發布活動宣傳。
(5)宣傳要求:讓受眾了解活動的規則、過程及報名時間;讓受眾了解社區學生工作中心的理念、精神及文化。
(6)訴求重點: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的好處。
(7)其它:在宣傳材料及海報上要有明顯的八分鐘約會logo及社區學生工作中心logo。八分鐘約會logo由宣傳部自行設計。
4、報名準備:
(1)報名時間:活動前一周。(__;__--__:__)
(2)報名地點:東區食堂廣場。
(3)人數限制:____人(___男___女)
(4)報名者須登記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院系、手機、宿舍、e-mail等。(后兩項可不填)
(5)報名表根據性別分成兩張,登記時登記人員使男女比例盡量控制在1:1。
(6)報名時發宣傳材料和活動規則。
5、場地布置:
(1)布置時間:活動開始前三小時。
(2)布置要求:先在場地兩端尋找兩個固定物,用長繩連接兩端長繩離地高度在30cm―50cm左右;在長繩上每隔1.5m系兩個氣球,一邊一個;在顯眼的地方放上宣傳展版,貼上宣傳材料及活動規則;在場地一邊設立活動信息及指揮中心。背景音樂使用柔和的舞曲或鋼琴曲。
(3)布置人數:20人左右。
(4)具體分工:待定。
六、活動流程策劃:
1、給每一位到場同學發一張寫好數字的小卡片,現場登記每位參與者所對應的號碼,大體上保證女生發雙號,男生發單號。
2、由工作人員將參與者帶至指定地點。(具體分配附后)
3、主持人宣布活動規則,并宣布活動開始。
4、由主持人負責記時,到時間則吹哨子,參與者交換交流位置(統一讓一邊的參與者向右移一格,最后一個補至前面)。
5、按照以上的要求重復___次。
6、活動時,參與者將愿意與其成為朋友者的編號寫在卡片反面(筆由工作人員發,每人一支),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進行卡片的收集及匯總。
7、活動中攝影人員:待定
七、活動后期:
1、場地清理,物資歸還。
2、工作人員盡快進行信息匯總及匹配,如果兩位參與者都記載了對方,則在48小時內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參與者。
3、各部長組織各部門寫活動總結。
4、主席與部長匯總總結并在例會上宣布。
篇2:文明交往,快樂遠航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活動主題:文明交往,快樂遠航
活動背景:
1.青春期出現對異性的愛慕,喜愛之情是普遍,正常的現象,如不進行正確及時地預防性引導,會導致不良后果。而此時部分老師家長對這一類現象有的采取回避的態度,有的進行強硬干涉,致使結果不容樂觀。
2.“學習人際溝通的原則與方法,學會與異性健康交往”是《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中高中二年級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要點。
3.本人所帶班級處于高二年級,個別學生處于男女生交往的困惑狀態,不能明辨哪些是健康交往,哪些是不健康交往,同時引起了班級一些同學的議論,有的相互取笑,在某種程度上轉移了一些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影響了班級輿論和風氣。
4.社會的一些學生在處理男女生交往上有不妥行為,同時在思想上也存在誤區,直接或間接影響班級學生的思想現狀。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主題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哪些行為是男女生之間的健康交往,哪些行為是不文明,不健康的交往行為;同時明確中學階段是人生中十分關鍵的時期,教育學生珍惜中學時代,自尊,自愛,邁好青春的步伐。
2.在活動準備過程中,學生通過作問卷調查等形式擴大影響面,促使全校學生進行思考,學會與異性健康交往。
3.學生全員參與,通過調查,分析,參與體驗,在提高處理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同時樹立或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活動形式:情景劇,小合唱,觀看視頻,討論發言,問卷調查結果公布和分析,現場采訪,心理專家現場點評
活動指導教師:班主任
活動主持人:副班長,團宣傳委員
參加對象:全體學生,班主任,本班化學教師,心理教師,一名家長
活動地點:心理教室
活動思路及準備:
1.咨詢心理老師有關青春期問題出現的問題,特點及解決方法。
2.班委會召開會議,討論班會主題,方案等,班主任指導制定主題,班會設計思路,成立主題班會創意籌備小組。
3.創意籌備小組把全班其余同學分成四大組并進行不同的任務:
心動春天---在班級范圍和全校范圍做“我心目中的好男生/女生的標準”調查,進行歸類,并對調查結果作分析評價
迷茫夏日---調查中學生異性交往總體現狀以及學生對待異性交往的態度、看法,并對中學生在異性交往方面遇到的困惑進行總結、分析
明朗秋季---經小組討論總結出解決交往問題的途徑,并通過情景劇表現這些方法的實施效果,指導大家如何解決問題。
靜心冬日---調查家長對中學生異性交往問題的態度、看法,并請家長、老師向大家贈送青春寄語(可現場采訪)
(班會前一周正值全校各年級期中考試家長會,為這次調查提供了機會)
4.創意籌備組收集調查結果分析,串稿,編排節目,制作課件,設計活動,背景音樂及情景劇的排練。
5.整個班會活動以情景劇的形式串聯在一起,以一位高二女生的感情經歷為線索展開。展示當代中學生在成長中如何走出感情的困惑并走上成熟的過程。
5.布置班會活動教室。
活動過程:
1.序:1)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開始,介紹出席人員。
2)引出班會主題:
千百年來,愛情一直是人們詠嘆的主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演繹著愛情的悲歡離合。作為中學生,我們正處在青春萌動期,許多同學在心中描繪自己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同時,我們心中又有太多的迷茫和困惑:處在花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與異性的交往,在實現理想的征程上快樂遠航?下面請跟隨小楊同學的故事進入“文明交往,快樂遠航”主題班會第一季。
2.青春旋律第一季――心動春天
主題: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屬于正常的心理現象,需正確對待。
(1)情景?。簝蓚€高中女生之間的對話引出“心動女孩”
(2)男生小合唱:心動男孩《簡單愛》
(3)“心動春天”小組展示“我心目中的高中(男/女)生”調查結果,列出大多數中學生心中優秀男女生的標準,并總結出受歡迎的高中生應具備的素質。
(7)神秘禮物(班主任錄像):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聲音?!睂ξ覀兲幱诔砷L期的中學生來說,也許它是一首美妙的青春旋律,也許是讓我們困惑迷茫,走向低迷的夢魘之聲。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愿意在必要的時候做大家的調音師。
3.第二章:迷茫夏日
主題:愛的困擾
(1)引語: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歌德曾經說過“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中學生隨著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必然會對異性產生這種感情。在這被愛干擾的日子,伴隨的是許多的迷茫與困惑。
(2)觀看一段錄像:(關于青春期中學生對異性愛慕引發的困擾)
(3)女生小合唱:《怎么辦》
(3)學生討論并提出自己青春期的困惑并請代表發言
(4)心理老師對錄像案例進行點評以及對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進行解答。
(5)模擬校園電視臺節目:“迷茫夏日”小組代表呈現調查問卷的結果,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校園中存在的不文明交往現象
2中學生對于異性交往的態度;
3中學生異性不文明交往的普遍性與影響
(蔣老師作為電視節目的嘉賓總結發言)
(6)結束語:小說《晚霞消逝的時候》中的主人公有這樣一段獨白: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幸福主題,童年享受父母的呵護,少年時代體驗求學的充實,青年時代沉醉于愛情的浪漫,中年擁抱輝煌的事業,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每一個階段的幸福缺失都是悲劇。不同階段的主題錯位也是悲劇,比如一個人到了該談戀愛的時候找不到傾心的異性朋友是悲劇,中年事業無成,老年孤苦無依等都是悲劇。反過來講,小學中學,提前涉入愛情同樣是悲劇。因為你錯過了志存高遠的充實的青少年風景線。
4.第三章:明朗秋季
主題:明確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異性交往及原則
(1)引語:解決問題也可以由很多途徑,明朗的秋日即將來臨,讓我們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蕩起雙槳,快樂航行。
(2)小組討論一:解決異性交往困惑的途徑(心理老師總結、點評)
(3)情景?。赫宫F主人公綜合應用幾種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從迷茫到走出困境的過程。
(4)小組討論二:男女生文明交往中應遵循的原則(心理老師總結、點評)
備注:男女交往應遵循的原則
1、大的原則:親密有間。
2、具體原則:
文明健康交往:第一,等距交往。第二,坦然交往。第三,公開交往。
結束語:走過迷茫,我們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的眼中,不再只是看到一段林蔭小道,我們的心里,不再只是裝著想象的浪漫,正像泰戈爾所說“只顧一路前行,不要留戀眼前的鮮花,一路走過去,鮮花很多。”
5.第四章:靜心冬日
主題:長輩們的青春寄語
(1)調查家長對中學生異性交往問題的態度、看法
(2)請家長、老師向大家贈送青春寄語(家長的青春寄語以錄像形式展現)
(3)班主任寄語
結束語:親情、友情、愛情是人生必需的三大情感,任何一種失調都會給人帶來心靈的傷害。在這三大情感中,親情、友情是人生自始自終都需要的,而愛情則是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培植和分享的甘果。除了精神依靠,兩情相悅以外,更多的是意味著責任、奉獻、忍讓和忠誠。獲取成熟的愛,需要成熟的條件,這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需要澆水灌溉,需要施肥,需要修剪,需要除害蟲一樣,這都需要時間和精力。中學生無論從年齡、閱歷、知識、成熟性方面,還是人生的精神和物質準備方面,都還不具備愛情所需要投入的資本。讓我們將這份青春的期待藏在心底,靜靜地等待吧,等待一片能夠讓它開花結果的土壤,同時也給自己留一段純真無暇的回憶。
6.結束:
(1)主持人致結束語
放下心中沉重的背囊,才能在理想的路上快樂遠航
成長的酸甜苦辣,我們共同品味
青春的春夏秋冬,我們共同走過
親情、友情、愛情是人生必需的三大情感,任何一種失調都會給人帶來心靈的傷害。在這三大情感中,親情、友情是人生自始自終都需要的,而愛情則是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培植和分享的甘果。除了精神依靠,兩情相悅以外,更多的是意味著責任、奉獻、忍讓和忠誠。
獲取成熟的愛,需要成熟的條件,這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需要澆水灌溉,需要施肥,需要修剪,需要除害蟲一樣,這都需要時間和精力。
而我們中學生,無論從年齡、閱歷、知識、成熟性方面,還是人生的精神和物質準備方面,都還不具備愛情所需要投入的資本。
讓我們將這份青春的期待藏在心底,靜靜地等待吧,等待一片能夠讓它開花結果的土壤,同時也給自己留一段純真無暇的回憶。
(2)全體合唱:《青春紀念冊》
活動預期效果及特點:
1.在活動準備及班會活動過程中,全員參與,人人體驗。真正體現了“參與才能感悟,體驗才會有教育”。
2.活動形式的設計符合高中生特點,既有助于解決高中生面臨的青春期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在作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把活動對象擴大到全年級,全校學生,以及家長,輻射面廣,影響范圍大。
4.班會參與對象全面,有學生,任課教師,心理教師,班主任,家長,而且有不同的年齡段,加強了教育的有效性。
5.針對性強,真正有助于解決問題。
活動實際效果與啟示:
班會總體效果非常好,體現在以下方面:
1.學生在整個活動的準備過程中,充分地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如統籌規劃能力,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如何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在聯系各班做問卷調查時的攻關能力,動員家長做問卷調查時的交際能力,編寫串詞時的語言能力等等。
2.活動影響力大。有的班級的學生搶著做問卷調查,渴望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有點學生打聽什么時候開,希望參加這次班會。
3.班會現場氣氛活躍,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各種活動與討論中,有許多現場生成的鮮活的學生的感悟與感受。學生的精彩發言表明大部分學生有自己的思想與判斷力以及很好的心理調控能力,他們代表了當代中學生的主流。
4.權威心理教師專家的現場解惑有助于打開學生的心結,學生渴望的眼神表明他們需要引導與溝通。
5.雖然問卷調查只是涉及到不到四百個學生和幾百個家長,但問卷調查的結果和分析給了學生一些啟示,更是讓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有了深思的東西。
6.班會之后談論或取笑異性交往的明顯大幅度減少并逐漸消失,心動的男孩女孩開始受到觸動,接觸減少,尤其在公開場合有所忌諱和改善,取得了實際的效果。
因此,本次班會到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學生感悟:
篇3:總結: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交往能力
總結: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中班幼兒隨著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及語言能力的發展逐漸脫離小班階段的獨自傾向,形成與周圍人交往的需要,具備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條件。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而活動區游戲作為幼兒生活中舉足輕重的環節,是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這主要因活動區為幼兒提供了與同伴自由交往的場所與氛圍,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景中實踐與周圍人發生關系,逐漸發現和了解自我與他人,體驗自己行為的結果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懂得自己作為集體成員需要相互適應,服從共同的行為規則,學習輪流、協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為能更好地被周圍人接受。于以上,圍繞“如何在活動區游戲中培養中班幼兒的交往能力”,本學期進行了以下的初步探索:
一、教師分解培養目標,明確培養內容
具體、明確的目標可以引導教師的指導更加到位。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幼兒良好交往行為的養成,教師首先應結合市《綱要》要求,分析本班幼兒發展需要,確定培養內容,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培養目標。我們將培養內容、目標分解如下:幼兒在游戲中正確使用常用禮貌用語,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請坐”、“您好”等;在交往中正確使用協商語氣及語句,如:“……行嗎?(好嗎?)”“可以(能)……嗎?”等;在游戲、交往中能謙讓、合作,如,“你先玩,我后玩”“我們一起玩”“玩具借給你玩”等;在交往、游戲中待人熱情、主動,會使用“請你跟我們一起玩好嗎?”等;在交往、游戲中敢于面對矛盾試著自己解決。
為了培養目標真正轉化為幼兒行為,教師除了在活動區游戲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地予以引導外,針對本班幼兒在發展上普遍存在的不足,組織了“三只蝴蝶”、“同伴生病了”等活動進行鋪墊。
二、教師為幼兒創設可充分自由交往的氛圍、條件
幼兒學習、掌握交往技能需要在寬松真實的氛圍中進行充分的嘗試與練習。首先,建立促進各區幼兒間合作、聯合的靈活常規。以前活動區游戲中幼兒交往僅限于本區范圍內。有一次娃娃家里的殷涵涵說:“老師,我想帶孩子到幼兒園看做操。涵涵高興地走到幼兒園,說:“我帶孩子來看你們的做操,可以嗎?”正在幼兒園做小老師的宇欣敏愣了愣,轉頭看著。我向她們點了點頭,宇欣馬上笑著搬過一把椅子,拉著涵涵說:“好吧,你抱著娃娃坐在這兒看吧。我們給你們做操。”涵涵看了一會兒小朋友們的做操后,說:“現在娃娃困了,我帶他回家睡覺,謝謝你們,再見!”以上事例表明,在不影響各區正常游戲的前提下,鼓勵、引導各區游戲之間的聯合、合作有利于拓寬幼兒交往舞臺,增強幼兒之間相處、交往的練習機會。
其次,教師鼓勵、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相互之間的矛盾。幼兒喜歡游戲,但游戲過程中經常發生各種矛盾沖突。幼兒面對矛盾沖突,喜歡請老師替他們公正,替他們解決。因中班幼兒應逐漸形成勇于自己解決矛盾沖突的能力,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相互之間的矛盾沖突。有一次,楠楠對我說:“老師,我上趟廁所回來,梭梭就坐在我的位置上,讓他讓開,他不讓?!薄伴阍偃ジ塘可塘?。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好嗎?”“好吧!”楠楠走過去對梭梭說:“剛開始我在這兒玩的,后來上了廁所。我還沒插完飛機,還想在這兒插,你到別的地方玩一會兒,好嗎?”“我也想插這些東西玩?!遍蛭铱戳诉^來,我鼓勵他說:“再想想辦法?!遍肓讼雽λ笏笳f:“子碩,這邊沒人你坐在這邊,好不好?”楠楠說:“不,那邊沒椅子?!薄拔医o你搬椅子來,好嗎?”“好吧!”梭梭終于挪開,楠楠開始原來的拼插活動。
最后,教師鼓勵、引導幼兒互幫互助,增加幼兒之間相互交往的機會?;顒訁^是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的有效場所。對個別幼兒施予個別指導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幼兒。陳鶴琴先生在其教育思想中強調“兒童教兒童”。有一次,我與陳悅悅玩顏色識別顏色,琳琳說:“老師我也想玩!”“好吧,你們倆玩。但是你應該像老師那樣幫助陳悅悅玩,好嗎?”琳琳高興地答應了。她們玩了好幾個輪回,琳琳連連讓了悅悅好幾次,最后我又聽見琳琳說:“今天你認識綠色了嗎?”悅悅點點頭說:“嗯,認識了。明天我們倆再一塊兒玩,好嗎?”以上事例表明,鼓勵引導幼兒充當個別幼兒指導者有助于培養幼兒互幫互助的品質,有助于增強幼兒相互交往的樂趣,有助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發展。
三、教師有效利用評價手段,鼓勵、引導幼兒良好交往能力的養成
幼兒的發展水平與特點決定幼兒良好交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導和充分的強化,而實現它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活動區游戲后的評價。活動區游戲后的集體評價有助于全體幼兒的普遍發展與提高。10月份我在活動區評價中注意向大家介紹某些幼兒的友好謙讓行為,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之后,在活動區游戲過程中經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我說自己是如何把玩具謙讓給別人玩的。另外,有一次我發現殷涵涵等小朋友在娃娃家中玩以幼兒園生活為主題的游戲,其內容較豐富、有條理。我利用評價機會請他們向大家介紹他們是如何開展游戲的,并組織幼兒討論“在游戲中,如果你是幼兒園老師會怎樣組織小朋友們的生活?在游戲中,小朋友們應該如何協商、分配角色?”他們各抒己見,豐富多彩。第二天楊宇欣、唐謙謙等在娃娃家中開始了以幼兒園生活為主題的游戲,他們協商、分配好角色后,開始了游戲,又是進餐、又是畫畫、又是游戲、又是講故事、又是參觀建筑工地,其內容更生動有趣。
總之,在一系列的初步的探索實踐中,幼兒的交往能力方面在游戲活動中得到了較好的表現和發展,希望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觀察幼兒游戲中的表現,通過進一步的引導,讓孩子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