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全民國防教育日宣傳活動方案

全民國防教育日宣傳活動方案

2024-08-02 閱讀 2955

今年9月20日是第十五個全民國防教育日,根據省委宣傳部、省軍區《關于認真組織20**年國防教育日活動的通知》的安排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國防觀念,切實開展好我市今年國防教育活動,現制定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國防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著眼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我市實際,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增強廣大市民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國防的良好局面。

二、活動主題

今年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為:“關心國家安全、維護海洋權益”。

三、活動時間

20**年9月10日―9月25日

四、活動內容

(一)國防知識普及

聯合市教育局,根據全市各中小學校自身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特色活動。

1、擬邀請市軍分區或講師團專業人員,在我市各中小學校針對海洋權益等熱點問題,以專題知識講座的形式,進行國防知識普及、國防法規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

2、利用校園廣播、班級墻報、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宣傳陣地,廣泛開展國防教育、普及國防知識。

3、開展辦國防教育小報、唱革命歌曲、國防知識征文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教育。

4、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組織觀看《南昌起義》、《閃閃紅星》等革命題材影片,提高國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強學生們對國防教育的感性認識。

(二)主題宣傳活動

擬在市光明小學三至五年級開展國防教育主題宣傳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參觀市博物館、武警中隊、雙興科技園、看守所,觀看國防安全教育、軍事影片,寫軍訓日記等活動。培養學生們從小樹立強烈的國防意識、愛國情懷。

(三)法律法規宣傳

擬聯合尖山區,統一印制《兵役法》和《國防教育法》等宣傳資料,在市內各社區進行集中免費發放,進一步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廣大群眾的國防意識,幫助市民們了解國防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明確自己的義務和權利,自覺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

(四)國防警示教育

根據全省統一安排部署,擬定于9月18日上午9點進行防空警報試鳴。試鳴分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三部分,總計五分鐘。鳴笛活動提前一周在雙鴨山日報進行公示以通知市民,同時通過鳴笛方式告誡人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五)集中宣傳報道

擬在9月18日前后利用三天左右的時間,在市廣播電視臺、雙鴨山日報、雙鴨山新聞網等主流媒體開辟國防教育專題報道,對國防法規、國防歷史和國防知識等有關內容,以及全市在國防建設和雙擁共建活動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進行集中宣傳報道。

五、活動要求

今年國防教育日各項活動以例行勤儉節約、杜絕形式主義為總要求,各中小學校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務求實效,在不耽誤正常授課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篇2:國防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獨立的重要前提,是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下面是制度大全編輯分享的國防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歡迎大家參考!

國防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一】

古往今來,世界上一切主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國防教育,不斷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在當今的和平時代,國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戰略問題,隨著主權國家觀念的強化,現代國民意識的確立,國防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不重視國防教育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沒有國防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族的國防觀念。

國防與你、與我、與他、與每一個公民的利益關系本來是十分清楚的。國強則民安,國破則家亡。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人們通過血與淚換來的對國防與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生活等價值關系的深刻認識。我們不能等到敵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來認識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我們享受國防帶來的安寧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它、輕視它。要通過經常而有效的國防教育,使人們居安思危,從而積極關心和參加國防建設。

一般地說,當外敵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對國防重要性的認識要深一些,會覺得沒有國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時期,當自己國家由于已有相當強大的國防力量,外敵不敢貿然進犯,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生活的時候,則容易出現輕視國防,甚至出現國防可有可無的認識和心態。這好比人們對待健康一樣,健康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寶貴的,有的人當自己處于健康狀態時,卻并不覺得它的重要和珍貴,當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將要失去它時,才覺得健康對于個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激發全民愛國熱情,建設和鞏固國防。

回首歷史,中華民族屢遭侵略戰爭之害,飽受列強的欺凌之苦,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通過長期英勇頑強,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使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終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現在,我國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在抓住歷史機遇,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必須清醒地看到,天下還不很太平,國防力量對比嚴重失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防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發展,對此,我們絕不能放松警惕。《國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貫徹,為深入貫徹黨在國防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國防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國防教育法對于提高全民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同時,制定國防教育法也是貫徹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總則中明確要求,“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通過宣傳貫徹國防教育法,可以體現和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對國防教育的原則要求。

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法國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說《最后一課》里描寫的是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被迫割讓一部分土地給普魯士。這塊土地上有個鄉村小學,因為在即將開始的異國統治下,再不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了,學校這天上的是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作品通過小學生弗朗士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反映一個國家在遭到外敵侵略之后,學校里連自己祖國的語言也不讓學習的情況卻是十分真實的。我國過去在有國無防的情況下,國家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塊國土成了敵戰區、淪陷區。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國的奴化教育,成為列強的宣傳工具。這就說明:如果我們不建設強大的國防,如果讓侵略者來統治我們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會和條件。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增強全民族的國防觀念,在軍事上可以轉化為戰斗力,在經濟上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在政治上可以轉化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國防教育的重點在于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而國防教育正是對人的教育,它不僅可以培養公民為國獻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開闊人們的思路,通過系統地學習知識,可以改善國民的智能結構,可以培養公民高度的組織觀念、嚴格的法制觀念,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提高全社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國民國防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而國民的國防意識必須通過教育手段來實現,我們要認真加強國防教育,增強依法參加國防教育的自覺性,以實際行動促進國防教育的開展,積極為家鄉國防教育做貢獻。

國防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二】

曾幾何時,戰爭的概念已經在我們當代人的腦海中慢慢的消失,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殘酷的戰爭。但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我們必須時刻關心祖國的安危。

以前總是膚淺的認識戰爭,只知道戰爭是殘酷的代名詞,經過教官的講解,我漸漸的去理性的認識戰爭。在高新軍事技術掌握戰爭的今天,大國間的戰爭都是在踩在核武器上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一種暴力的披露,當伊拉克隆隆炮聲做響時,我們不難看出白宮里美國人對資源的貪婪;27天的局部戰斗,從“斬首”到最終結束,我們又不得不驚嘆于美國的軍事技術;傷亡人數的日漸增加,我們又不得不發出“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事人”的感慨。

曾經堅定的認為中國應該好好教訓一下給予我們太多創傷的日本;曾經不屑一顧的認為,臺灣問題,一個“打”字足矣;曾經幼稚的幻想自己會成為亂世的英雄。其實,太多的歷史給予我們太多的啟示,淋漓地告訴我們,富國才能強兵,強大的國防是一個國家的護盾,和平發展,國泰民安,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尊嚴與實力!

通過這幾天的軍事理論課教育,使我明白了我國的國際環境以及當前我國的國防現狀。雖說我們現在處于和平時期,但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我們必須有這種憂患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這種優患意識,中華民族才能歷經磨難而不衰,始終屹立于民族之林。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自古以來,有國就有防。在軍事理論課上,我深深地感受到雖然我們現在正坐在平靜的教室里上課,無戰爭的干擾,但戰爭卻離我們很近,世界上的戰爭始終沒有停息,我們不能不想到戰爭有一天會爆發在我們國家。假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們就要有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準備。

而現在的戰爭不是以前的那種戰爭,靠的是人多力量大,現在講究的是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和先進的人才。我們作為21世界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保衛好我們的祖國,只有在祖國不受威脅的時候,我們才能有安寧的生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努力的學習國防知識,認清我們的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祖國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切.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獨立的重要前提,是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國防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與國家利益休戚相關,關系著國家的安危,民族的興衰。所以,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應責無旁貸的關注國防、重視國防、建設國防。自覺的投入到保衛祖國多的行列中去,投入到保護民族利益的行列中去。

經過幾天的學習,使我對我國的軍事力量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有一種自豪感。世紀大閱兵的場面再次在課堂上呈現,軍隊那整齊的步伐、先進的武器都展現給世界,讓世界看到,站起來的中國是不容歧視的,因為我們掌握了軍事高科技。然而更讓我感動的是為取得民族解放在戰場上拼命的紅軍戰士,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正義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這不僅僅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更是一種國際國產主義精神,我們會把他們的事跡牢記在心。

同時,也對敵人有了更明確的認識。我們的對手是資本主義陣營,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美國頑固推行霸權主義和加強強權政治,確保領先地位,充當世界憲兵,并為21世紀成為美國世紀做好準備。美國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及軍事技術等方面均居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是我國最主要的對手,也是21世紀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最大的外部力量。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借反恐之際,積極推行所謂的先發制人戰略,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在中國周邊營造對其有利的態勢。這嚴重的影響著我國的國家安全和重大的戰略利益。

日本:堅持日美聯盟,強化科技立國,力爭21世紀主導世界,逐步在國際社會發揮戰略作用,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變化了的國際形勢曾為日本提高國際地位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日本注重將經濟,科技,金融優勢轉化為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積極開拓戰略空間。

近年來,日本對華政策中消極因素明顯上升,隨著日本經濟,軍事力量進一步增強和政治野心的不斷膨脹,日本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曾不斷上升趨勢。日本急于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急于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巨額軍費支持下,日本軍事力量有了迅猛發展,擴軍步伐加快,軍事技術遙遙領先,對我國潛在軍事威脅加大。

還有好多的威脅,但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祖國,更要相信自己,當我們真正的了解了我國的形勢后,更應該努力,為我國的早日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的一點感想!

篇3:第二小學國防教育工作總結

第二小學“國防教育”工作總結

學校國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國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而國防意識是以愛國主義為精髓,以國家防衛問題為中心的理性意識,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國防賴以確立的精神根基。多年來我校十分注重抓好國防教育,做了大量的國防教育方面的工作。現將“十一五”期間我校實施開展國防教育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提高認識,全面實施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是一項全民性的教育活動。國防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安全保障,與國家的安危、民族的興衰、人民的榮辱息息相關,與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連。加強和推進中小學校的國防教育,是歷史的需要、現實的必然。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板報、櫥窗、畫廊宣傳”等形式開展“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國防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

二、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強化國防教育知識

1、開設國防教育課。國防教育立足從小培植國防觀念,磨練國防意志,國防教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最直接的渠道,它與課程改革目標一致。為此,學校以固定人員、固定課時的方式,在一至六年級普遍開設了國防教育課,間周一節,每學年保證不少于20課時。并要求教師在實施國防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資源,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我校學生實際,對學生主要進行國旗、黨旗、軍旗、國歌、國徽等國防知識的教育,介紹家鄉古今愛國英雄、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和感人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

2、將國防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中。針對語文、品德與社會、科學課本當中,有許多課文本身就是開展國防教育的好教材,學校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把學科教育與國防教育有機融合起來。比如,社會學科,老師根據授課內容,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國防地理、國防知識和軍事戰略等方面教育;音樂課教學生學唱軍歌;美術課教學生學畫軍事武器、英雄人物;體育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隊列訓練,設計跨越戰壕(沙坑)、運輸彈藥(沙袋)、鉆鐵絲網(跨欄架)等軍事內容的活動項目,調動學生的興趣,教育學生強身健體,長大后保家衛國。

3、將國防教育滲透到課外興趣活動小組中。在學校開展的課外活動中,輔導教師巧妙地把國防教育融于學生的興趣發展之中,使學生在發展個性的同時,受到國防教育的熏陶。如科技小組老師在組織學生科技活動小組活動時,指導學生制作軍艦、飛機、槍炮的模型,并要求學生對這些作品的性能及特點等有關知識進行收集、整理、交流。美術小組指導學生畫軍事題材的作品,管弦樂隊則通過演唱軍旅歌曲等形式,用藝術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愛國、愛軍教育。

4、將國防教育結合到班隊會活動中。注意發揮好班隊會的教育作用,把國防教育與班隊會活動相結合。如: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活動中,組織學生通過開展“誦經典美文,做陽光少年”系列活動,使學生了解了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屈辱歷史,知道了祖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學到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各中隊還針對學生思想實際,分別開展“國旗在我心中”、“最可愛的人”、“我心中的豐碑”等主題中隊會,隊員們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表達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而刻苦學習的決心。

5、開辟校園國防教育陣地。學校把每周一的“升旗儀式講話”,每周三“紅領巾廣播”,作為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開設了專題欄目宣傳國防法規和國防知識。同時我們還注意發揮校內環境、走廊文化的隱性育人功能,在教室、走廊開辟國防教育宣傳園地,懸掛英模畫像。大課間上操讓學生踏著雄壯的《解放軍進行曲》,邁著矯健的步伐排隊進出操場。

三、以活動為載體,推動國防教育的不斷深入

校外教育作為校內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在開展國防教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施國防教育過程中,學校以校外活動為載體,不斷推動國防教育的深入發展。

1、借助家庭推動學校的國防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課堂。在實施國防教育中,學校把活動延伸到家庭,要求家長和孩子每天共同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及時組織學生交流。孩子們還在家長的支持下,訂閱有關國防教育內容的書籍和報刊,收集相關國防教育的圖片資料,在班級、年級內進行學習、交流。

2、借助校外教育力量強化國防教育。我們請宜興市“新四軍老戰士”宣講團來校作革命故事演講,對學生們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老戰士們生動地講述著一個個真實的革命戰斗故事。這些故事,如春風化雨般的,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3、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在紀念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和不忘歷史,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理想信息教育,培養和激發廣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我校精心設計和組織了“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優秀學生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主場地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50多名師生懷著十分沉重的心情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覽,師生們無不為日本侵略者慘絕人寰的禽獸暴行而義憤填膺,無不為30萬死難同胞的悲慘遭遇而撕心裂肺。參觀完畢后全體師生冒著雨在紀念館的廣場上進行了宣誓,慷慨激昂的誓詞在陰沉的天空中久久回蕩,并深深地銘刻在每一位師生的心靈深處。而后,我們又一起瞻仰和憑吊了“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

注重發揮影視片直觀生動的教育優勢,經常組織學生觀看《地雷戰》、《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等軍事和歷史題材的影視片。這些集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形象性于一體的影視片,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們還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參觀國防知識圖片展覽等,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意識。

4、借助重大節日推動學校的國防教育。利用節假日,我們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教育活動。三、四月組織學生來到和橋大生村張春芝烈士墓前掃墓,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革命傳統教育;五月開展“紅五月”讀書活動,并邀請英模人物來校作報告,對學生進行“忠于祖國、服務人民”的教育;六月開展“在祖國的懷抱里幸福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七月開展“愛黨愛國愛人民”主題教育活動;八月開展“我是一個兵”擁軍愛軍活動;九月“全民國防教育日”活動,開展國防教育手抄報、國防知識競賽等;十月開展“我與祖國”講故事比賽等。

5、通過班隊活動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如四(4)中隊成功開展了“頌英烈,揚傳統”主題中隊觀摩活動,隊員們栩栩如生的表演、繪聲繪色的講解、聲情并茂的朗誦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組織學生寫心得體會:如09年4月1日晨會課上,紅領巾廣播站播出了劉胡蘭、王二小、王繼光等革命英雄的感人故事,大隊部發動全體隊員“聽英雄故事、寫心得體會”的活動。下午紅領巾廣播站就收到了三十多篇熱情洋溢的心得體會,隊員們紛紛表示:先烈們的故事,我們要牢記在心。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勇攀高峰。

總之,國防教育并非獨立于德育之外,在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上,國防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不可分割的。我校能夠做到把國防教育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統一軌道,納入德育工作的計劃中。當然,還存在一些缺點,比如,有的工作的開展還不夠細致,不十分到位。所有這些,有待于今后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