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提升年工作方案
街道各社區、機關各科室: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趙樂際重要講話精神,抓住機遇,動員地區全體市民和企事業單位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迎接建國61周年城市容貌大整治活動”之中,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工作進程,促進我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按照碑林區20**年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地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路和目標及原則
(一)指導思路
以*****為指導,以省委書記趙樂際講話為動力,以迎接61周年國慶為契機,以實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為目標,以建設“五宜城區”為目標,以市民滿意為標準,堅持“突出重點、提高標準、注重實效,檢查督導”等環節,加強組織領導,在20**年9月前,使城市容貌進一步改善,使城市的品味進一步提升。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戶外廣告大清理、違章建筑大拆除、建筑立面大整修、門頭牌匾大整治、街區綠化大行動、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活動,進一步鞏固“創衛”成果,推進“四城聯創”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由量到質的提升,城市景觀由亂到美的提升,環境整治由點到面的提升,建設管理由粗到細的提升,使我地區容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適。
(三)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提高標準,加快推進的原則。提升整治工作要樹立精品意識和長效持久觀念,規劃設計、外飾材料等要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施工要精雕細刻,做到精益求精;要在加快推進的同時,堅決杜絕突擊敷衍。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注重實效的原則。提升工作要以規劃為先導,重點提升整治區域要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做到建筑物外立面、市政道路及市政設施、戶外廣告和門m.ok3w.net頭牌匾、綠化美化等總體提升效果的實現,達到綜合環境的整體提升。
三是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提升的原則。要按照“全面提升,局部出彩”的要求,在重點提升區域精心打造亮點的同時,要集中力量抓好各項提升項目的整治,使重點城區城市綜合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變。
四是堅持建管并重、長效管理的原則。要針對城市建設管理中涉及規劃、建設、門頭牌匾、建筑物清洗、街區綠化等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長效管理機制,要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主動性,維護城市建設管理的正常秩序。
二、工作任務、責任分工及完成時限
(一)重點提升區域
市上確定的我地區今年重點提升區域是:書院門、安居巷周邊。
我區確定的今年重點提升區域是:粉巷-南院門。
(二)具體提升改造任務
粉巷-南院門,全長980米,計劃完成以下5項任務:
1、平改坡10棟(建設面積18000平方米),分別是:綜合樓、住宅樓2棟、市委家屬樓、工商銀行、閑置樓、春發生、粉巷一號、十號樓、九號樓。
2、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清洗12棟,面積11000平方米。
3、門頭牌匾及戶外廣告整治8個。
4、增補修整沿街綠化300平方米。
5、安裝果皮箱20個。
(三)責任分工及完成時限
1、宣傳發動,工作協調和信訪維穩。
由黨辦、行辦和各社區負責,3月底前完成提升整治項目所涉及駐地單位和居民群眾的宣傳解釋工作;在改造工作期間,做好工作協調、信訪接待和維護穩定工作。
2、清除違法建筑和亂搭亂建。
由城管科和相關社區配合區綜合執法局,6月底前完成影響“平改坡”和外立面改造的違法建設和影響建筑物容貌的亂搭亂建的拆除工作。
3、綠量增補和環衛設施的提升。
環保綠化站、城管科和環衛所配合區市容園林局,按照重點區域園林綠化設計,結合地區實際和“綠滿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綠大行動”活動,利用春季植樹的大好機遇,m.ok3w.net在全地區廣泛開展植綠活動,8月底前完成重點區域綠化栽植任務。同時,按規劃設計要求完成鐘樓小區垃圾壓縮站、保吉巷社區內保潔員公寓的建設及環衛設施的提升設置工作。
4、建筑工地及圍墻整治。
街道提升辦、城管科配合區提升辦、區建設局、市容園林局,8月底前完成地區建筑工地的規范和施工圍墻的整治。
5、建筑物外立面清洗。
由街道提升辦、城管科和相關社區負責,在區提升辦的統一安排部署下,7月底前完成重點區域、路段內未列入提升整治范圍的建筑物清洗工作。
6、拆除屋頂違法搭建。
街道提升辦、城管科、各社區積極參加由規劃、城管執法、環保、建設、公安等部門組織的地區建筑物頂部違法搭建的拆除,清理堆放的物料和垃圾,9月15日前完成。
7、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街道提升辦、城管科、環衛所配合市容園林局、區執法局、8月底前完成城市容貌的大提升工作。要在建國六十周年前夕,達到市容環境干凈整潔,城市外觀靚麗優美,行人車輛暢通無阻,大街小巷寧靜和諧,夜景設施完整齊備,花映古城綠滿西安,環境容貌賞心悅目,城市品味明顯提升的工作目標。
8、加大輿論宣傳力度。
街道提升辦、黨辦、各社區配合區委宣傳部,利用3-7月的有利時機,加大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工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使廣大市民了解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引導廣大市民增強城市建設管理意識,提高自身素質,遵守市民行為規范,努力形成告別陋習、制止違規、走向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充分發揮各級群團組織和各類志愿者組織的作用,積極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活動、公益活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各類創建活動。
三、幾點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各社區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此次活動,要按照街道提升辦的統一安排部署,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二)強化責任落實。各部門、各社區要對照各自責任分工,各司其職,主動工作,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絡與協作,認真抓好各項整治工作的組織落實。
(三)營造輿論氛圍。各社區要在轄區內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廣泛調動單位和居民群眾參與提升年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使“提升年”活動深入人心,努力營造全民支持和參與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強化考核和監督。街道綜合考評辦要將城市建設管理提升活動納入部門和社區年終綜合目標考評,嚴格考核標準和細則。對完成好的部門和社區予以表彰獎勵,對完成任務不好的部門和社區進行責任追究。
篇2:生態城市建設市長責任書工作方案
為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完成《*市生態省建設市長目標責任書(*-*)》工作目標,根據青政字[*]66號文件的要求,結合我局的工作職責,制定*-*年生態省建設市長責任書工作方案如下:
一、大力推進海洋法制建設。
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動海洋保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計劃*年底前編制、出臺《*市海洋功能區劃》,《海洋功能區劃》將在對全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調查的基礎上,對*市沿岸平均大潮高潮線至領海基線之間海域的功能區進行明確的劃定,內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區及環境標準等諸多方面。新的區劃是對《膠州灣及鄰近海岸帶功能區劃》中不適應我市新形勢發展的內容的修改、補充和完善,區劃編制將對合理配置海洋資源,促進海域整體功能,推進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市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為了減小經濟發展對海洋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有的放矢開展海洋環境保護,計劃編制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容量、污染物總量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將對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海、大規模圍海造地對海洋環境影響的累計效應、突發性海洋污損隱患等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規劃的編制將致力實現規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實現其為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的作用。
二、加強、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進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記制度,進一步規范海域使用審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證年審制度,嚴格按照《*市海洋功能區劃》和《膠州灣及鄰近海岸帶功能區劃》規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國際化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年全市海域使用項目登記率達到100%,海域使用辦證率達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證年度審驗審證率達到100%。
三、全面開展對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
1、繼續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根據我市特點和需要,制定監測計劃,開展全市近岸海域環境趨勢性監測、重點海域環境監測、海水浴場暑期海洋環境監測和重點養殖區環境監測,詳細掌握我市的海洋環境狀況,保證我市沿海海洋環境監測調查的連續性,準確地為社會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為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2、加強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重視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我市海域的污染損害,嚴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海洋環境影響的審核、審批關,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報高審核參與率;規范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加強對工程建設期的跟蹤監測和監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強海洋污染事故的查處。繼續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膠州灣和前海一線用海域污染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污染海洋的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4、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和保護。積極籌集資金,制訂實施有針對性的生態保護和建設計劃,開展保護區的基礎建設、管理工作,推進我市生態示范區的建設。
5、通過建立和完善*市海洋赤潮監視網及海洋赤潮應急行動體系、開展重點海域的赤潮監測和預報試驗、加強赤潮發生期內對漁業水域的監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減少赤潮災害的發生和影響。
四、積極推進生態漁業建設。
按照《膠州灣及臨近海域功能區劃》和漁業生產水域環境質量狀況,對不符合功能區劃和漁業水質標準的水域進行封閉管理,禁止從事漁業生產活動;嚴格實施養殖許可證制度、捕撈許可證制度和伏季休漁制度;科學調整養殖結構和布局,合理控制內灣及近海的養殖密度,擴大藻類養殖面積,提倡外海養殖,大力提倡魚、蝦、蟹混養、貝藻間養套養等生態養殖,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和養殖新技術;強化漁業生產管理,改進餌料質量及投餌技術,嚴格控制廢水排放,*年力爭使漁業水域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態養殖面積達到養殖總面積的40%。
四、加大海洋環保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
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利用“海洋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廣泛宣傳海洋環保知識和《海環法》等法律法規。深入基層召開環保法規宣講現場會,提高廣大漁民、漁業生產者的法律意識。繼續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發動群眾力量,制止違規行為,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及時舉報,對嚴重的違規行為予以曝光,強化全民海洋環保意識。
通過以上措施,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到*年,近岸海域水質明顯改善,除混合區、港區外,水質普遍達到二類海水標準,富營養化水平顯著降低。
篇3: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充分發揮城市建設檔案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城市建設檔案(以下簡稱城建檔案)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圖片、聲像等各種載體的文件材料。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建檔案的報送、接收、收集、保管、利用和管理。
第四條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建檔案工作的領導,把城建檔案事業的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
第五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建檔案的統一管理工作;縣(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城建檔案的管理工作。
市、縣(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所屬的城建檔案館對城建檔案實行集中管理。市城建檔案館負責本市市區城建檔案以及市區以外市級以上重點建設工程檔案的接收、收集、保管和利用,縣(市)城建檔案館負責本轄區城建檔案的接收、收集、保管和利用。
市、縣(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本轄區內城建檔案管理工作加強監督和指導。
第六條市、縣(市)城建檔案館負責接收下列城建檔案:
(一)各類城市建設工程檔案:
1.工業、民用建筑工程檔案,包括工礦企業,辦公、商業用房,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所,住宅小區及市區七層以上、其他區域五層以上住宅樓等建筑工程檔案;
2.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檔案,包括道路、排水、橋涵、隧道、水質凈化廠、城市照明、泵站、大型停車場等工程檔案;
3.公用基礎設施工程檔案,包括供水、供氣、供熱、供電、通訊、廣播電視等工程檔案;
4.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檔案,包括鐵路客運站、鐵路運輸編組站、鐵路貨運場站、長途汽車客運站、機場、碼頭等工程檔案;
5.園林綠化、風景名勝建設工程檔案,包括名泉、公園、綠地、苗圃、紀念性建筑、名人故居、名勝古跡、古建筑、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等檔案;
6.市容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工程檔案,包括垃圾糞便處理場、大型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等工程檔案;
7.城市防洪、抗震和環境保護、人防工程檔案;
8.建制鎮公用設施、公共建筑工程檔案;
9.軍事工程檔案資料中,除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以外的穿越市區的地下管線走向和有關隱蔽工程的位置圖。
(二)城市規劃、勘測、城管、公用、建管、園林、環衛等城市建設備專業管理部門形成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檔案。
(三)有關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計劃方面的文件、科學研究成果和城市歷史、自然、經濟等方面的基礎資料。
第七條本規定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的建設工程檔案,由建設單位會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負責編制,并于工程竣工后三個月內按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向有關城建檔案館報送。
本規定第六條第二項規定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檔案,在本單位保管、使用一至五年后按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向有關城建檔案館移交。
本規定第六條第三項規定的基礎資料,由市、縣(市)城建檔案館負責收集。
第八條向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報送和移交的城建檔案應當是原件或者原件的縮微膠片,并符合國家檔案案卷質量標準。
第九條編制和報道建設工程檔案,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設工程檔案資料齊全,包括規劃文件資料、建設文件資料、施工技術資料、竣工圖與竣工測量資料和竣工驗收資料、聲像資料。
(二)建設工程檔案必須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落成實體同步編制,不得在工程竣工后補繪。
(三)隱蔽工程檔案應當附有重要部位狀況的圖片或錄像。管線工程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測繪資質的單位進行竣工測量。
(四)繪制工程竣工圖,須采用統一座標系、高程系實測數據。工程竣工圖與工程實體相符,并加蓋竣工圖章。
(五)建設工程檔案應當完整、準確、系統,字跡清楚,圖面整潔,紙質優良,規格統一,并有編制單位技術負責人簽章。
第十條新建、擴建、改建地下管線工程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地下管線專業圖進行修改補充,并于工程竣工后三個月內將修改補充后的地下管線圖按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報送有關城建檔案館,由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對地下管線總圖進行綜合、修改和補充。
第十一條凡在城市道路、道溝、各種管線附近地段進行開挖、爆破、鉆探等施工活動,建設單位在該建設項目規劃定點前,必須到市、縣(市)城建檔案館查詢利用該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線檔案,憑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出具的地下管線技術數據證明書到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規劃定點手續。
第十二條對列入城建檔案館檔案接收范圍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在組織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應當向市、縣(市)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申請對該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屬于市級以上重點建設工程的,應當通知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參加預驗收。預驗收合格的,由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出具建設工程檔案認可文件,作為工程竣工驗收的必要條件。
管線工程的竣工驗收,須有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參加。對重要的管線工程,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要進行現場核驗,建設單位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配合。
第十三條停建、緩建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妥善保管工程檔案,不得遺失,待工程竣工后按本規定向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報送。撤銷單位的建設工程檔案應當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報送。
第十四條市、縣(市)城建檔案館應當建立健全城建檔案保管制度。保管城建檔案應當具有專門庫房,配備防盜、防火、防漬、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設施,對損壞和變質的及時修復,確保城建檔案的安全完好。
第十五條市、縣(市)城建檔案館對館藏的城建檔案,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向社會提供利用。
第十六條公民和組織持有合法證件可以利用城建檔案。在查閱利用城建檔案時可進行復制,不得損壞城建檔案,不得將檔案帶出檔案館。城建檔案館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城建檔案的利用簡化手續,提供方便。
第十七條提供社會利用的城建檔案可按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利用本單位或者本人形成、報送、捐贈、寄存的城建檔案,城建檔案館不得收取費用。
第十八條城建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在提供利用檔案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有關保密規定。
第十九條損毀、丟失、涂改、偽造、銷毀、擅自提供城建檔案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條違反本規定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