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網絡道德教育實施方案
為深入落實*****,認真貫徹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按照《中學德育大綱》以及縣教委《關于加強中學網絡道德教育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通知》和鄉黨委、政府的要求,切實加強我校網絡道德教育,推進學校德育工作和素質教育開展,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根據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國家互聯網管理、使用及網絡安全等法律法規,普及網絡知識,倡導文明上網,營造文明健康網絡環境,提升南塢一中網站服務教育信息化管理及應用水平,確保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積極引導學生健康上網,使學生認識到網絡安全、文明上網在家庭、國家、社會中的重要性。
二、工作安排
(一)健全組織制度,加強網絡管理
1、成立組織。為加強對網絡道德教育工作的領導,南塢一中建立校園網絡道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長:孫四新
副組長:張付強林玲花
成員:常迎春趙套柱盧風堯趙四俠牛旺枝裴雪禮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學校網絡道德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工作。
主任:盧風堯(兼)副主任:陳慧玲張愧真
2、完善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規定,落實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加強校園網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網絡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責任,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校園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
3、合理引導。定期組織網絡知識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和網絡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組織深入開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宣傳《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積極倡導健康文明上網活動。
4、加強監管。嚴格按照規定,在學校網絡服務器和計算機上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通過技術手段及時屏蔽或刪除含有低俗、淫穢、暴力、*等內容的信息和攻擊性言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使網絡處在可監控狀態。嚴禁發生重大網絡安全責任事故。病毒防控工作及時到位,加大資金投入,購買多套防病毒軟件,嚴防病毒對學校網絡的侵襲。
(二)強化工作措施,加強網絡應用
1、大力倡導文明上網。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誠信”上網,大力開展以“文明上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網絡教育,通過舉辦手抄報、黑板報以及征文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增強學生的網絡自律教育,增強網絡文明道德觀念。
2、積極開展技能培訓。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網絡建設、應用、管理等培訓活動,認真做好基于OK范文網域網、校園網的各類應用系統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保障系統和數據安全。積極進行學校師生的網絡安全教育,通過教師計算機知識培訓,學生的每周信息技術課培訓,加強師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
3、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泛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積極探索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服務課堂教學,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真正的使網絡有所用,有所獲。
(三)積極開展活動,務求教育實效
1、做好動員發動。制定實施方案,進行廣泛宣傳發動,使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校要密切與家庭的聯系,通過家長會、校園網、手機短信、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爭取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關注、支持青少年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
2、開展系列學習教育活動。學校要充分利用品德課、信息課及升旗儀式、班(團隊)會等,集中開展對中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組織學生通過開展綠色上網承諾等活動,自覺踐行《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樹立網絡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虛擬世界,合理使用互聯網和手機,提高對黃色網站、暴力和淫穢色情信息、不良網絡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增強對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主動拒絕不良信息。教育學生不瀏覽、不制作、不傳播不良信息,不進入營業性網吧,不登陸不健康網站,不玩不良網絡游戲,防止網絡沉迷和受到不良影響,努力在校園內和學生中形成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風氣。
三、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開展學校網絡道德教育活動,是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迫切要求。各年級一定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來抓,以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開創和探索校園網絡管理、應用的新途徑,從而加強青少年網絡應用方面的修養。
2、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學校的網絡道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全面做到校長統一協調,年級主任具體落實。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抓好創建活動。
3.加強督導,及時總結。南塢一中網絡道德教育工作領導組將對各年級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活動不力,效果不明顯的班級將進行通報。各年級要注意進行經驗總結,樹立典型,以典型經驗推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增強網絡道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附件: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篇2: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初探
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初探
內容摘要:研究中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規律,提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務實,高效開展,阻隔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使中學生免受其侵害;充分利用健康有益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培養當代中學生的健康情操與優良品德,總結出行之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思想品德教育關系方式
人類文明邁入21世紀,我們迎來了數字化信息時代。互聯網也正營造著人類文明新的嶄新殿堂。網絡不僅走近平民百姓,同時也闖入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學生的求知、成長的興奮點被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所吸引,他們通過互聯網了解了學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領域,認識了世界的博大精深,結交了許多不相識的朋友,改變了原有的思維方式,互聯網對青年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利用校園網進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網上德育發揮其強大的優勢,已經成為我們亟待探討的課題。
青少年是網絡社會的主體,網絡的超時空性、虛擬性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心理發育、交流手段和生活習慣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由于對網絡的管理難度大,“網絡信息垃圾”和“網絡犯罪”對傳統的法律、道德、倫理等意識形態產生巨大的沖擊,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利用互聯網這一新媒體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成為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正如網絡上流行一句話所說:“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就讓他上網去,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你的孩子,那也讓他上網去,因為那里是地獄。”網絡若是利用得好可以開闊青少年視野,獲取大量信息,促進學習和事業發展。但若利用得不好,則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名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認真關注網絡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及時對癥下藥。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心理上的依賴性。網絡給青少年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學生上網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聊天,她們大多數使用QQ(網絡尋呼機)聊天,也有少部分人去聊天室,即使是在網上查找資料的同時也會邊找邊聊。中學生渴望與異性交往的特點決定了上網聊天的人數眾多。她們的聊天對象主要以同學為主,外加一些較熟悉的朋友,但也有一部分的人表示愿與不認識的人聊天,可以達到宣泄的目的,甚至有個別的學生認為與“成熟博學的異性”聊天對自己的成長很有好處,形成了“網戀情結”。“上網”、“聊天”、“網友”、“網戀”、“昵稱”、“美眉”、“網迷”等一系列網絡詞匯,甚至包括一些早戀、*x、迷茫性質的詞匯充滿學生的生活,長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