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新入職培訓方案
新入職護士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新入職護士能夠掌握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溝通交流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所需的專業照顧、病情觀察、協助治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護理服務能力;增強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能夠獨立、規范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二、培訓組織及職責
1.護士規范化培訓實行護理部――病區護士長――指導老師三級管理
2.科室負責制定培訓實施計劃,并組織實施,護理部定期組織培訓管理小組成員進行督查指導。
3.各病區護士長為護士規范化培訓負責人,負責計劃的全面實施與考核。
4.科室指派有責任心的、由本專業有經驗的、N3以上層級者為指導老師。
三、培訓對象:應屆畢業護士(本科、大專、中專),
四、培訓時間:培訓時間共2年
五、培訓形式
(一)培訓形式主要以臨床輪轉、護理實踐、自學為主,理論輔導與護理實踐相結合。(采用醫院及科室理論授課、輪轉科室的護理實踐指導、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旨在掌握全科理論與技能的基礎上,學習專科的理論與技能。
六、培訓內容
基本理論知識培訓
1.法律法規規章:熟悉《護士條例》、《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
2.規范標準:掌握《臨床護理實踐指南》、《靜脈輸液操作技術規范》、《護理分級》、《臨床輸血操作技術規范》、7S病區管理、護理質量控制標準等規范標準。
3.規章制度:掌握護理工作相關規章制度、護理崗位職責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醫囑執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癥病人護理管理制度、危急值報告及處置制度、病歷書寫制度、藥品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職業防護制度等。熟悉醫院相關工作流程、規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標、患者風險(如壓瘡、跌倒/墜床、非計劃拔管等)的評估觀察要點及防范護理措施、特殊藥物的管理與應用、各類應急風險預案、護患糾紛預防與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防與處理、消防知識、藥物警戒與臨床用藥安全、進入電梯安全知識等。
5.護理文書:掌握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護理入院評估、護理風險評估表、各專科護理記錄)、手術清點記錄單等護理文書的書寫規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出入院指導、常見疾病康復知識、常用藥物作用與注意事項、常見檢驗檢查的準備與配合要點等。
7.心理護理:掌握患者心理特點、常見心理問題如應激反應、焦慮、情感障礙等識別和干預措施,不同年齡階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護理。護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適應、護士的工作應激和心理保健等。
8.優質護理服務及溝通技巧:熟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開展意義、要求、發展情況等;掌握責任制護理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基礎護理、臨床護理服務工作規范;掌握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的具體內容與要求。掌握溝通的基本原則、方式和技巧,與患者、家屬及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
9.職業素養:熟悉醫院愿景、使命、價值,護理人員基本素質、德育教育及語言行為規范,熟悉醫學倫理、醫學人文、醫德醫風、護理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禮儀等。
10.職業防護:熟練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消毒劑濃度配制與器具清潔與消毒方法、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范與處理。
篇2:高校新入職師教學適應性網絡培訓學習心得
“高校新入職師教學適應性”網絡培訓學習心得
通過對高校新入職教師的教學適應性網絡培訓的學習,系統的聽了專家的講解,使我受益匪淺,對于高校教師素質的提高有以下認識:
一、注重師德的修養
1、思想上熱愛本職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對自身發展和教育工作的價值判斷是積極的,我認為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完全可以寄予其中,并對教師工作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激情。
2、動上做好本職工作。高校教師熱愛教育事業不要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把這種事業心責任感付諸實施,即表現在日常教學行為中,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地工作,以高質量的工作把成果奉獻給社會。
3、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大學教師往往表現為社會代言人,是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輸出者,而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和確立時期,學生大多都會以教師的言行為榜樣。因此,教師在教育勞動中抱有什么樣的勞動態度,表現出怎樣的道德修為,直接熏陶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正在成長著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
4、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5、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6、教師是朋友。把學生看作平等的個體。熱愛學生是教師的特有情感,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
7、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終身學習,不斷創新
我們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我們應該不斷的尋求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只有不斷拓展,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能力,不斷的創新才是高等教育中的永恒真理。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
三、教師角色轉換
我是剛畢業參加工作未滿一年的年輕教師,因此有時候還沒能把角色從學生轉化為教師。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說話做事的習慣。社會不等待我們成長,社會不等待我們成熟。所以我們要在轉換角色方面下工夫,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