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質量合理化建議和措施
提高質量的合理化建議和措施
1、樹立質量目標,在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格標準的基礎上,爭創優良工程。對自身提高質量標準要求,以此提高工程整體質量。
2、建議業主及早提供相關施工圖紙。我公司也會選派優秀項目經理和班子管理人員,認真貫徹規范、標準及各項管理制度,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要求,在圖紙會審過程中提出問題,及時與業主和設計方溝通,避免影響工程質量問題的情況出現。
3、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監控體系,有項目專職質檢員和相關人員組成,各專業班組設置專職質檢員,行使控制檢查監督等職能,實行質量一票否決權制度。
4、為了便于業主方及監理有效地控制整個施工過程,建議施行工程例會制度,每周至少舉行一次各單位碰頭例會,屆時設計方和施工單位負責人及主要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如實匯報工程進度和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爭取在當天的會議中協商解決,遇到特殊情況業主方和監理隨時隨地可組織臨時例會,杜絕各施工單位和各部門各自為政,盲目施工的施工通病,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
5、由施工單位編制科學、嚴謹、切實可行有針對性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計劃,并由業主及監理單位嚴格檢查落實。
6、由業主組建專業性強的質量檢查小組,各方質量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隨時掌控工程施工及質量情況,建立完善的質量獎罰措施,及時進行質量評定,定時通報質量及質量活動情況。
7、施工過程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組織分工種、分專業的QC小組進行質量攻關,開展PDCA循環活動。使所確定的質量管理點處于有效的監控狀態。
8、在充分發揮本公司優良傳統和利用豐富的施工經驗的前提下,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工程質量。
9、建立“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施工過程實行“三上墻”(施工人員、施工日期、質量等級)掛牌制,同時還要實行樣板引路的作法,一步一個標桿,一步一個樣板,最終努力把整個工程打造成為樣板工程。按國家施工驗收規范及操作規程對每道工序,每個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查驗收評定。嚴格“三檢”制度和工序交接制度,使每項工作施工前通過交底,施工人員心中有數,明確質量目標;施工中通過監督,提高產品質量;施工中通過檢查對工程質量有一個評價,達不到質量要求,嚴禁下道工序施工。工序交接中必須由項目部質量員對質量作出正確的評價。
10、嚴格檢查制度,單位每月對工程進行一次工程質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的綜合考評,分單位不定期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現場質量員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施工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11、對進場材料要進行嚴格檢查,并按有關規定取樣復驗,不合格的材料杜絕進入施工現場,不給工程質量留下任何隱患。認真做好試塊抗壓、鋼筋試驗等各項試驗工作,不合格的項目不允許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篇2:結構提高工程質量的幾點建議
結構提高工程質量的幾點建議
淺談提高結構工程質量的幾點建議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對規范建設市場、確保工程質量,提高了明確要求。如果提高結構工程質量,筆者走訪了幾個項目部,有些好的施工方法,可值得借鑒。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狠抓結構質量增強全員質量意識,首先,要深入開展“抓質量、
嚴管理、創品牌”主題活動,從項目部到生產班組、從干部到工人要始終把加強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放在工作首位,堅持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方針,走質量效益型道路,在狠抓結構質量、提高工程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其次,確定工程創優目標,工程一開始,項目部在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和項目質量計劃時,要確定本工程是創市級或區級優質結構工程。再次,項目經理是質量第一責任人,對工程質量直接負責。此外,材料采購的選擇原則依次為質量、價格、供貨期、凡經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準用到工程上,凡未經質量部門檢驗簽證的任務單不得結算;發生過質量事故或質量目標沒有達到的項目部或個人,不得評先進。在項目上堅持實行首件樣板制、技術交底制,原材料復檢制。
二、落實具體措施確保結構工程質量為使結構工程創優質,首先,
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創優工作小組,具體由項目工程師負責實施。在施工過程中,各道工序都由專人負責到位,做到三個不準:一是柱、板墻、鋼筋綁扎,真正做到上道工序未驗收合格,不準進行下道工序。落實七項措施:一是凡進入現場的鋼模板,要求平整度達到標準;二是進行模板補洞,用0.2mm鐵皮剪成園形貼在洞上,后面用木厥頭填在后面,再用鐵釘固定;三是平臺板用新的九夾板,保持混凝土表面光潔度;四是施工結構模鐵,嚴格按質量要求做,發現有平臺模板不方正、不平整等,及時整改;五是對模板間的縫道,用膠帶補縫,防止混凝土漿水外溢;六是扎鋼筋要求拉麻線,劃粉筆點填好“豆腐干”;七是開澆搗令前,對現場的模板質量、工程資料進行全面檢查。項目部遇到施工難點、要點、重點,由項目工程師與現場施工員、翻樣、關砌制訂出合理方案,使得工程順利的進行下去。為了保證砼澆搗的質量,在澆搗前做好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詳細的質量、安全交底,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嚴格督促操作班組按規程和交底要求去做。澆搗混凝土要派專人負責平倉和養護,以保證砼澆搗的質量。在模板工程上要嚴格把關,確保垂直度、平整度,以保證結構砼內實外光,對外、內墻砌筑做到頭角順直、灰縫飽滿、表面平整,實測、目測均達到優良標準。
抓好結構工程,從項目到班組,要健全質量管理網絡,層層落實工
程質量責任制,嚴格按質量保證手冊進行施工,實施“四個不準”,即樁基、基礎工程質量不合格,不準進行回填土和上部結構施工;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不合格,不準進行裝飾施工;竣工工程質量問題不整改、使用功能不符合,不準報竣工、報核驗和交付使用;工程前道工序質量不達到合格標準,不準下道工序施工。
因此,認為,抓好質量只有從質量責任制抓起,從施工人員的操作質量抓起,從每道工序抓起,從影響質量的因素抓起,最終,才能[考試|大|保證優質結構工程目標的實現。
篇3:市經開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x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保證建設工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經濟開發區內凡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均執行本辦法。
第三條*市經濟開發區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行使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權力和義務。
第四條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質量監督的依據是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
第五條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施工招標、投標工作完成后,在領取施工許可證之前,持規劃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施工中標通知書等文件資料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填寫工程質量監督登記。
第六條監督機構按有關規定審查符合要求時,發給建設單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書》和《工程質量監督計劃》。
第七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實行監督工程師、監督員責任制,具體承擔工程監督任務。
第八條工程質量監督的主要內容是監督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質量行為和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使用功能。其具體職責是:
1.檢查勘察、設計單位的資質等級及工農業范圍,檢查主要基礎上負責人執業資格證書與承擔任務是否相符,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
2.審查建設單位工程項目報建審批手續、基本建設程序等是否齊全、符合要求。
3.檢查施工單位資質等級及營業范圍,監督施工單位及構件廠嚴格執行技術標準,檢查其工程(產品)質量。
4.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其它涉及結構安全的重要部位,使用功能和關鍵工序作出監督計劃,并將必須監督的重要部位及安裝中的重要環節及時通知有關單位。
5.檢查施工單位技術資料是否齊全。
6.參與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
7.對建設工程實體質量監督:
①地基及基礎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地基檢測報告及地基驗槽記錄;
d.抽查基礎砌體、砼和防水等施工質量。
②主體結構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結構安全重點部位的砌塊、混凝土、鋼筋施工質量仙查情況和檢測;
d.砼構件、鋼結構構件制作和安裝質量。
③竣工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工程安全檢測報告和抽查檢測;
d.水、電、暖、通等工程重要部位、使用功能試驗資料及使用功能抽查檢測記錄;
e.工程觀感質量。
8.出具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第九條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及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的整理和移交工作。
第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十一條本辦法如與上級文件不符時,按上級文件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