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疾病防控中心參觀感想

疾病防控中心參觀感想

2024-08-02 閱讀 5986

參觀天津市疾病防治與控制中心

觀后感

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是通過有組織的社會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控制地區性疾病、教育人們關于個人衛生的知識、組織醫務力量對疾病作出早期診斷和預防治療,并建立一套社會體制,保障社會每一個成員都能夠維護身體健康的生活水準。

從20世紀人類健康的進步的貢獻和20**年非典危機的爆發,都反映了公共衛生的作用,公共衛生投入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及宏觀經濟的穩定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貢獻。

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歷史。從夏商時期,衛生管理的萌芽和衛生保健思想就已經形成。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西洋醫學傳入,太平天國時期發起衛生新政。建國后,我國的衛生事業分為三個階段:

1.1949-1977年市場改革前的醫療衛生狀況;

2.1978-1992年市場改革下的醫療衛生系統;

3.1992~20**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再掀波瀾。

在第一階段中,新中國以醫療衛生體系為目標,為有效解決人民當前迫在眉睫的健康問題。當時中國主要依靠經過很短時間就可培訓出來的較低技能醫護工作者;發展了勞力密集而不是資本密集的醫療技術;強調預防和初級保健;集中精力實施公共衛生計劃,而不是單純關注個體健康。

革命后很短的時間內,新中國提出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四項指導方針。這些指導方針確定了接下來30年時間內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框架。這四項指導方針是:

(1)醫療衛生體系為工農兵服務;

(2)預防為主;

(3)中西醫相結合;

(4)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

在第二階段中,中國的經濟政策的改變影響了醫療衛生系統的變化。中國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改向,變成個人保健導向的、高科技導向的、醫院導向的、資本密集的、商品化的、和偏向城市的西方模式:

1.重心從公共衛生移向醫療服務;

2.合作醫療體系的瓦解;

3.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

4.從中西醫結合到以西醫為主;

5.重點從鄉村轉移到城市;

6.市場改革對醫療保健投入及其狀況的影響。

在第三階段中,衛生部根據國務院意見,提出醫院要“以工助醫”、“以副補主”;

改革逐漸向縱深發展,觸及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問題;醫改的矛盾與困惑日益增多,隨著政府衛生投入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不斷下降。在“十一五”規劃中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重要目標,這給農村醫療衛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預防為主”是我們國家衛生工作的四大原則之一,是發動群眾作好衛生工作、保護廣大人民健康的一項重要準則。幾年來,各地衛生部門和全國衛生工作者,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展開了廣泛的群眾性的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過實踐,不僅證明了這一原則的正確性,而且亦在衛生政策的原則上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制度的無比優越性。就以當前的一些衛生中心工作來加以分析,可以看出預防為主的重要性。隨著醫學的發展前進,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健康的含義更加強調健全的身心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醫學的發展促使醫學教育必須進行改革,醫學模式的轉變促使醫學教育的模式必須發生轉變。重新認識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影響和作用、確定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地位是新世紀醫學教育的核心問題,培養能夠滿足社會與大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與衛生服務要求的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的重大使命。“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為高等醫學院校如何辦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緊緊抓住醫學教育的工作重心,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加強醫學教育研究,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這一方針政策。

篇2:幼兒園疾病防控工作預案

一、明確工作目標和職責

春夏季節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并發癥,該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常見于4-9月份。近期,我縣也出現個別散在病例,為此,我園領導高度重視,充分認識ev71病毒傳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立即成立了預防手足口病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根據隆堯縣衛生局、隆堯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園啟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預案,貫徹執行“預防為上、分級控制、及時處置、分級管理”的工作原則。強化“班級與個人相結合、分層管理、層層負責”的處置原則,務實、高效、科學、有序地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手足口病預防工作領導機構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張連珍

組員:韓雪賈芳旭趙一丹張少娟郭秀玲張圓圓祝慧嬌祝欣欣

2、手足口病防治晨檢工作:各班老師

6、疫情報告人員:張連珍

7、晨檢登記、收集匯總人:各班老師

三、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和家長傳染病防治知識

1、在各班開展飯前便后洗手、促進房間通風等相關內容的健康教育。

2、印刷相關宣傳品,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健康教育知識普及,倡導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通過《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建議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出現發熱、出疹等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平時還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如板蘭根、大清葉、雙黃連等。

4.教育學生加強營養,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證休息時間,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四、加強幼兒園衛生管理,做好晨檢及消毒隔離工作

1、加強幼兒園日常衛生管理,及時發現和隔離患者是預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落實每天的晨檢工作,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學生,老師要第一時間上報到園長,張連珍園長上報到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和校區,同時要立即要求家長帶其去醫院就診,直至病愈方可返園。

2、幼兒園每日對各班級進行消毒,減少間接接觸傳播。同時做好食堂、衛生間等的消毒處理。保持教室和寢室等活動場所通風換氣。如發現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發熱伴皮疹的,應立即暫停工作,及時就診。

五、疫情應急處理措施

1.發現病人后的措施。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對與病人接觸污染過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對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糞便也應消毒。落實晨檢,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觀察密切接觸者有無發熱、皮疹等情況。減少與其他班級并班,*或集體活動。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和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等。

2.病情確診后,學生進行融離治療,愈后再返園,其所在的班級立即采取隔離措施,進入醫學觀察期10天,并進行全面消毒,所使用過的學習物品等也要徹底進行消毒(消毒――清潔――消毒),以防傳染給別的學生,另外,給每位學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藥板蘭根預防。

篇3:幼兒園手足口疾病防控預案(兩篇)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對象五歲以下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多。可以通過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飛沫等多種途徑傳染,以出疹、發熱為特征,臨床為口腔內、手、足部等部位發生皰疹,潛伏期為3―8日。為了預防手足

口病,依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領導小組:

組長:王燕平副組長:朱春麗成員:鄭海燕王晨陳淑珍

1、總負責:園長作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高度重視本園衛生工作

2、副園長:負責落實督查全園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和指導全員教師做好各班環境、消毒工作,并指導教師科學地認識“手足口病”。嚴格認真做好幼兒園的晨檢工作,并負責教師與家長防治“手足口病”知識的普及宣傳。

二、防治措施

1、宣傳教育

①組織全園教師學習防“手足口病”知識。②開展防“手足口病”活動,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勤洗手。③通過板報、宣傳單、宣傳畫、兒歌等形式宣傳有關預防“手足口病”的知識。

2、做好幼兒園的晨檢工作,發現異常及時和家長帶幼兒到醫院檢查治療。

3、做好缺勤幼兒原因調查并做好結果記錄,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4、做好室內通風,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

5、做好日常用品、玩具的衛生消毒。

6、個人防護:①全園工作人員及幼兒要勤洗手,衣服及時消毒更換。②盡量減少外出。③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疫情報告及處置

⑴一旦發現疑似病幼兒應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報告,同時通知家長,并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⑵幼兒園立即對幼兒、發病幼兒班級進行隔離,(用餐、戶外活動、游戲活動均到指定地方,傳染病班級幼兒的毛巾被子等各類物品均單獨消毒使用)。

⑶召開會議,思想上加強重視,每天正確掌握本園的出勤人數,了解各班缺勤情況。做好宣傳工作,對家長、對幼兒、對教職工開展各種有關手足口病宣傳,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指導。

⑷要求各班教室開窗通風,紫外線消毒1小時,木制玩具500mg/l消毒液擦拭,書本紫外線燈照射1小時,毛絨玩具不玩:毛巾: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蒸汽消毒1小時(抖松):杯子: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蒸汽水開1小時:幼兒被褥:每周帶回清洗暴曬。

⑸加強幼兒晨檢,嚴格按照一問,二看,三摸,四查的原則,一旦發現發熱、皮疹現象立刻勸說家長回家就醫和隔離,不得入園,并做好隨訪工作,切實做到“以人為本,關愛生命”。

講究衛生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今天在這里再次提出依然還是顯得格外的重要和緊急。為保障全園師生身體健康,進一步加強對手足口疾病的預防控制,我園按照國家防治手足口病的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情況制定此方案。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

成立*幼兒園手足口疾病防治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

二、強化管理、認真督導

全面強化疾病防控知識和業務培訓,使每人都能掌握手足口疾病的防治知識。我園專門請石化醫院的趙醫生授課講解,切實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三、制定工作措施

1、大力做好宣傳工作。本園將手足口疾病的預防宣傳單和手足口病溫馨提示卡人手一份發放到家長手中,還在園大門口張貼手足口疾病預防知識問答,僅供家長學習和了解。

2、嚴格落實晨檢、午檢、缺勤追蹤制定,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處理,積極配合石化醫院,每天定時向醫院匯報當天幼兒的出勤、缺勤情況。

3、教育幼兒飯前便后勤洗手,要求各班注意室內通風,適當給幼兒飲用板藍根沖劑水,離園后對玩具、用具等進行84和紫外線消毒,減少接觸傳播。

由于一切預防工作做在前頭,目前為止,我園未出現一例手足口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