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有效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

有效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

2024-08-02 閱讀 4090

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然而,在實際活動中,盡管我們都認識到了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都想方設法獨具匠心的為幼兒開辟了活動場所。

但區角活動并不是老師準備材料,小朋友只管操作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區角活動的創作性、探索性。讓幼兒可以在玩中學,自主的和材料進行互動并獲取知識的經驗。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游戲一直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孩子。人們對游戲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游戲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它重在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以及選擇廣泛的內容。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因此,孩子們學的特別輕松、自然、沒有壓力,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開展區角活動呢?

一、活動前的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包括區角環境創設和區角材料的準備。

在區角環境創設方面,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需要,以及地域性及幼兒園各方面的具體情況來考慮。這其中,明確活動區創設的目標非常的重要。目標是創設區角環境、投放材料的依據,也是觀察、指導、評價幼兒活動的依據。一個目標可以通過多個(不同)區角來實施。如:小班上學期要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可以通過穿珠子、用小勺喂食、夾紙球等一系列活動實現。有時,一個區角也可以達到幾個不同的教育目標。如:“奇妙的口袋”里摸圖形、拼圖形等活動,既是學習形狀概念,又能培養幼兒的觸摸能力。內容與目標相匹配,區角活動就不會是流于形式,盲目雜亂了。另外,要考慮動態區域與靜態區域的合理安排。例如:閱讀區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有條件的話可以安排在單獨的一個地方或者單獨的一個拐角,不易和音樂區或建構區在一起。

在區角活動材料的準備方面,需要注意投放的材料要有層次性。

區角活動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學具,是幼兒學習的物質基礎。什么樣的材料,就可引發什么樣的活動,達到相應的目標。所以,區角活動的材料一定要有層次性,這樣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兒按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如:“配對”練習的區角,可以是大小配對(大小瓶蓋與瓶子匹配),也可以是形狀配對(數板與數形匹配);還可以是數量配對(圓點卡與數量匹配)。又如:學習剪紙練習可以是從隨意剪→剪細條→剪曲線紙條;從剪報紙→剪薄板紙→剪紙殼;從剪紙→剪布→剪編織袋等。

材料不同、難易程度不一、可以充分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要。因此,材料投放一定要有層次性、多樣性、開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

二、在區角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任務

在區角活動中,教師既不能高高在上進行灌輸,也不能自由自在放手不管,對能力差,反應慢的孩子要多提供一些探索的時間,要允許孩子出錯,不要急于求成。教師應成為站在幼兒背后的慈愛、沉默的指導者,真正從觀察中獲取準確的信息,要觀察幼兒興趣點,以及游戲中一些有必要老師介入的情況,要觀察幼兒語言、行為交往方式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為指導幼兒做好充分準備。

當幼兒開始活動時,教師的任務應該調整為觀察幼兒的游戲需求,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幼兒指導。教師應該觀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導策略等問題是教師在活動前要有所考慮的。

觀察內容有:一是看活動環境能否激發幼兒興趣,材料投放是否適宜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材料數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點觀察幼兒的學習、探索情況,如當前幼兒興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兒為什么這樣做,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有什么困難,把握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特點和個性差異等等。

指導策略有:

1、以間接指導為主。

依靠材料為媒介進行指導。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練了,可以把動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還可以換用筷子夾軟的、扁的材料等,激發新的探索熱情。依靠問題為媒介進行指導。如教師要常用啟發式、探尋式的問題引導孩子繼續活動“也許還會有秘密呢?再試試看”,“為什么天平會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導孩子更進一步的嘗試探索。

2、以適時適度指導為宜。

適時是指什么時候介入指導要靈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問題難以深化時、缺少材料時、或發生糾紛問題時等困難的情況下,老師應給予及時的支持和幫助。

適度是指教師的指導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訴幼兒答案,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使區角活動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活動。

三、區角活動結束部分,教師的評價

當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行了探索后,教師適時組織幼兒交流體驗與收獲,分享快樂和成功;總結評價幼兒活動,引發幼兒感受、提升幼兒的經驗。

1、教師的評價可以是鼓勵性的。如:“你的珠子穿得真長”鼓勵幼兒專心練習,有始有終的完成一件任務;“你配瓶蓋使用的時間最少”表揚幼兒學習的速度快、動作靈活等。

2、教師的評價可以是激發興趣的。如:對那些具有發展價值而一時尚未引起幼兒興趣的受冷落的區角,可以通過老師啟發,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對那些能力、興趣有偏頗的幼兒進行引導,使幼兒的興趣指向更廣泛些。

3、教師的評價可以是討論性的。如:圍繞一個幼兒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有什么辦法能很快地搭配瓶蓋呢?”這樣有意義的討論可以使幼兒的思維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華,操作經驗得以提升。

這三種評價方式更多的時候是結合起來使用的,在討論中滲透鼓勵,在鼓勵中體現激發興趣,使每一次區角活動在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的興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結束,并激發幼兒下一次繼續活動愿望。

總之,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有效開展要根據本地區特點,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特點及不同發展需要,結合教育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開展,更需要教師有極強的愛心及責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和不足,才能把幼兒園區角活動生動有效的開展起來,讓幼兒真正成為區角活動的主人。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為幼兒園區角活動制定策劃方案,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篇1: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插、拔圖釘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性。

2、用橡皮筋創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圖形畫。

3、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

二、活動材料:

裝在盒子里的圖釘、畫有各種形象塑料方塊、白紙、模板、彩色橡皮筋、記錄點圖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用拇指、食指拿起圖釘,對準形象圖的輪廓線上的某一點插下去,直至將整個形象圖的輪廓線全插滿。(如照片1)

第二層:自己畫形象,設計圖案,用圖釘去插輪廓線,組成一幅圖釘畫。(如照片2)

第三層:按模板所示,在塑膠板相應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圖形畫。(如照片3)

第四層:按模板所示,制作兩幅或兩幅以上圖形畫。(如照片4)

第五層:自己構思,創造性地構圖,并記錄下來。(如照片5)

四、觀察指導:

1、提醒幼兒選用不同顏色有規律地插圖釘。

2、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圖案進行插板,表揚那些認真專注,有耐心的幼兒。

3、鼓勵幼兒自己構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可將幼兒制作好的圖形畫作為能力較弱幼兒活動的模板。

五、提示

1、為保證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圖應封塑。

2、本活動適宜一人玩,也適宜兩人一組進行。為增強趣味性,可鼓勵幼兒開展競賽。

3、可陳列幼兒構思的作品,以不斷提高他們活動的興趣。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材料與活動伙伴,體驗與同伴合作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活動難點: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材料投放:

能干的小手:做柳條、春天的花、打扮春天

小小建筑師:建構示意圖、各種積塑、建構春天的公園

纏繞的本領:各種材料做成的花、毛線、彩紙、皺紙

發現秘密:觀察種子的變化并記錄

聽聽講講: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動動腦筋:數字卡片、吸鐵石、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

小舞臺: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我們又要開始玩分區活動了,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材料,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新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美工區,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操作。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2、幼兒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成功了嗎?什么地方最成功的?(為什么沒成功?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篇3: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內容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玩沙玩水區等。

二、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適宜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整體化原則。

三、各年齡層區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中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大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幼小銜接班:表演游戲區、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四、各年齡層進區時間

進區時間:小班每天保證2小時,中班每天保證1個半小時,大班每天保證1小時,幼小銜接班每天保證40分鐘。

進區時間參考:餐前、餐后、下午游戲時間、離園活動等等。

五、區域活動要求

1.各班教師設計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區域活動,并根據主題活動的更換不斷更新區域材料,。

2.教師要保證每天幼兒進區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并做好相關的記錄。

六、各年齡層區域活動內容參考、目的及教師指導

篇3:某幼兒園大班區角活動計劃

幼兒園大班區角活動計劃

一、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現象,發展觀察力。學習照料小動物,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培養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滲透人與自然界那種息息相關、互生共存的關系。

二、活動內容

1、玩線區(粘一粘)

目標:學習用毛線粘貼成各種美麗的畫,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制作興趣。

材料:各色毛線、白紙、膠水或糨糊、剪刀

玩法:幼兒在白紙上畫好花、動物等圖案,運用剪刀將毛線剪成線段或線絨進行粘貼。

2、手工角

目的:通過動手,發揮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材料:火柴盒、彩紙。

玩法:用火柴盒拼、插、粘制作多種物品,幼兒用彩紙折疊小動物。

3、動手角

目的: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認識,數的形成,鍛煉手的靈活性。

材料:毛線、塑料繩、皺紋紙

玩法:把材料分成相同的三份,教幼兒編小辮,顏色多種多樣。

4、圖書角

目的:培養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組織幼兒安靜的讀書。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材料:各種圖書

玩法:向幼兒介紹圖書的名稱,引起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指導幼兒進行安靜的閱讀圖書,并讓幼兒互相講述圖書的內容。

5、角色區

目的:幼兒在會開商店的基礎上學習開超市,要根據自選商品,熟悉超市的購買方式,有秩序購物。

三、區角活動的措施

1、制定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活動,把區角活動納入教學計劃,于教育一日活動中

2、我園從領導到教師明確開展區角活動對開發幼兒智能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的設計區角活動,滿腔熱情的投入到活動中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從小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制作粘貼一些漂亮的禮物,贈給每個幼兒,告訴他們是廢舊物品制成的,激發起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制作興趣。耐心細致的教給幼兒剪貼,拼的技能。讓幼兒用廢舊火柴盒組合各種家具,用蛋殼制作不倒翁娃娃,教幼兒熟練剪貼技能對幼兒自己創作作品要予表揚和鼓勵。

四、活動效果

1、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各種玩具,便宜,衛生絕不比高檔玩具差,而那一雙雙靈巧的小手活動與鍛煉,又是任何電動玩具不能比的,凡參加活動的幼兒,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在知識行為能力方面都超過其他未參加活動的幼兒。

2、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變重課堂教育以游戲為主,變重知識灌輸為重能力培養,變重獨力教學為綜合主題教育活動。

3、家長的認識有了可喜的變化,積極配合幼兒園開展各種活動,從要求幼兒園多教給孩子學認字和加減運算變為要求結合幼兒特點開展特色活動,以開展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為主要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