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X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X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2024-08-02 閱讀 7860

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內容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玩沙玩水區等。

二、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適宜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整體化原則。

三、各年齡層區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中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大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幼小銜接班:表演游戲區、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四、各年齡層進區時間

進區時間:小班每天保證2小時,中班每天保證1個半小時,大班每天保證1小時,幼小銜接班每天保證40分鐘。

進區時間參考:餐前、餐后、下午游戲時間、離園活動等等。

五、區域活動要求

1.各班教師設計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區域活動,并根據主題活動的更換不斷更新區域材料,。

2.教師要保證每天幼兒進區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并做好相關的記錄。

六、各年齡層區域活動內容參考、目的及教師指導

區角

名稱

年齡層

適宜內容

教師指導

娃娃家或角色游戲區

小班

以家庭生活為主(家務活)

應著重于增強他們的角色意識,讓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

中班

以社會生活為主

(餐廳、超市、醫院、商店等)

啟發幼兒回憶已有的感性認識,豐富他們的角色行為和語言,逐步充實游戲的內容和主題,培養幼兒獨立游戲的能力。

大班

以社會生活為主

(郵局、圖書館、銀行、火車上等)

應側重于加深他們對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兒能較正確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為和語言,并能創造性地表演。

幼小銜接班

表演性質的內容

(童話故事或幼兒創編故事)

重點就應放在激發幼兒角色游戲的創新意識,以及培養幼兒在游戲中自己解決問題、矛盾的能力上。

建構區

小班

建構形狀簡單的物體,如門、桌子、床、馬路、圍墻等。

主要學習鋪平、延長、圍合、蓋頂、加寬等構造技能,建立搭建積木的規則

中班

可以嘗試提供積木構造圖,請他們按圖搭建。

要求他們有目的有計劃有順序地搭建,并學習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個物體的搭建。

大班

大型積木建構游戲(花園、樓房、立交橋等)

學習嘗試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方法、設計,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

幼小銜接班

結構復雜、裝飾精巧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有一定的獨立建造能力,事先能進行一定的設想和規劃,并能通過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較為復雜的工程

閱讀區

小班

各類書籍故事書

要求幼兒在語言游戲中能大膽講述、學習傾聽別人的講話,培養他們愛聽故事、愛看圖書、會安靜閱讀的良好習慣和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中班

各類書籍加看圖說話

要求能用較完整的句子比較連貫地講述,能獨立閱讀感興趣的圖書,理解畫面的內容。能有禮貌地傾聽別人講話。

大班

各類書籍及拼貼講述,編故事

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能連貫地講述事情和幾幅圖片,

幼小銜接班

各類書籍及接龍拼圖,連詞句,編故事,討論談話等。

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能與同伴共同創編詩歌,對書上的文字感興趣。

區角

名稱

年齡層

適宜內容

教師指導

美工區

小班

彩筆畫、撕貼

著重于萌發他們的繪畫興趣和大膽作畫的信心,以及教給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與技巧。

中班

彩筆畫、撕貼、制作裝飾物

掌握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現的技巧,減少直接的指導

大班

彩筆畫、水彩、剪貼、立體造型

積極鼓勵他們發揮想像力,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幼小銜接班

彩筆畫、廢舊材料制作、水彩、刷畫、豆畫、石畫

教師應放手讓幼兒自己活動,先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嘗試,教師只以輔導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活動,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支持和幫助。

自然角

小班

易生長的植物

開闊幼兒的眼界,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積極情感和態度,以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中班

易生長的植物、利用蔬菜、水果等制作的各種玩具

培養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使幼兒自由地操作和探索,彌補集體活動時觀察探索的不足。

科學

發現

大班

感官、聲、光的活動

著重于引導幼兒去感知,并引起他們參加科學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表達出操作的結果。

幼小銜接班

電、磁力、水、和空氣的活動等

著重于讓幼兒將操作中的經驗轉化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放手讓幼兒自由操作。

操作區

小班

手指配合的活動穿珠、系紐扣、編塑料管、玩具的拼插等。

以激發他們的操作興趣為主,讓他們在看似無目的的隨意擺弄過程中,熟練、精細他們的動作技能。

中班

手指、手掌、手腕配合的活動。如擰螺絲、開瓶蓋、系扣繩子、系紐扣、小物體的鑲嵌活動

要求可以用物體鑲嵌出圖案。同樣是拼插玩具,小班幼兒不要求拼插出形象的物體,而中班幼兒則鼓勵他們關注拼插的結果。

益智區

大班

計數、構圖造型

分類、排序

應注意觀察他們對規則的掌握和執行情況。要鼓勵幼兒關注游戲的結果。

幼小銜接班

計算、等分、測量、棋類和撲克牌

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嚴格遵守游戲規則,爭取好的成績。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為幼兒園區角活動制定策劃方案,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篇1: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插、拔圖釘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性。

2、用橡皮筋創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圖形畫。

3、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

二、活動材料:

裝在盒子里的圖釘、畫有各種形象塑料方塊、白紙、模板、彩色橡皮筋、記錄點圖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用拇指、食指拿起圖釘,對準形象圖的輪廓線上的某一點插下去,直至將整個形象圖的輪廓線全插滿。(如照片1)

第二層:自己畫形象,設計圖案,用圖釘去插輪廓線,組成一幅圖釘畫。(如照片2)

第三層:按模板所示,在塑膠板相應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圖形畫。(如照片3)

第四層:按模板所示,制作兩幅或兩幅以上圖形畫。(如照片4)

第五層:自己構思,創造性地構圖,并記錄下來。(如照片5)

四、觀察指導:

1、提醒幼兒選用不同顏色有規律地插圖釘。

2、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圖案進行插板,表揚那些認真專注,有耐心的幼兒。

3、鼓勵幼兒自己構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可將幼兒制作好的圖形畫作為能力較弱幼兒活動的模板。

五、提示

1、為保證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圖應封塑。

2、本活動適宜一人玩,也適宜兩人一組進行。為增強趣味性,可鼓勵幼兒開展競賽。

3、可陳列幼兒構思的作品,以不斷提高他們活動的興趣。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材料與活動伙伴,體驗與同伴合作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活動難點: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材料投放:

能干的小手:做柳條、春天的花、打扮春天

小小建筑師:建構示意圖、各種積塑、建構春天的公園

纏繞的本領:各種材料做成的花、毛線、彩紙、皺紙

發現秘密:觀察種子的變化并記錄

聽聽講講: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動動腦筋:數字卡片、吸鐵石、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

小舞臺: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我們又要開始玩分區活動了,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材料,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新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美工區,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操作。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2、幼兒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成功了嗎?什么地方最成功的?(為什么沒成功?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篇3: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內容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玩沙玩水區等。

二、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適宜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整體化原則。

三、各年齡層區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中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大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幼小銜接班:表演游戲區、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四、各年齡層進區時間

進區時間:小班每天保證2小時,中班每天保證1個半小時,大班每天保證1小時,幼小銜接班每天保證40分鐘。

進區時間參考:餐前、餐后、下午游戲時間、離園活動等等。

五、區域活動要求

1.各班教師設計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區域活動,并根據主題活動的更換不斷更新區域材料,。

2.教師要保證每天幼兒進區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并做好相關的記錄。

六、各年齡層區域活動內容參考、目的及教師指導

篇3:某幼兒園大班區角活動計劃

幼兒園大班區角活動計劃

一、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現象,發展觀察力。學習照料小動物,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培養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滲透人與自然界那種息息相關、互生共存的關系。

二、活動內容

1、玩線區(粘一粘)

目標:學習用毛線粘貼成各種美麗的畫,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制作興趣。

材料:各色毛線、白紙、膠水或糨糊、剪刀

玩法:幼兒在白紙上畫好花、動物等圖案,運用剪刀將毛線剪成線段或線絨進行粘貼。

2、手工角

目的:通過動手,發揮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材料:火柴盒、彩紙。

玩法:用火柴盒拼、插、粘制作多種物品,幼兒用彩紙折疊小動物。

3、動手角

目的: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認識,數的形成,鍛煉手的靈活性。

材料:毛線、塑料繩、皺紋紙

玩法:把材料分成相同的三份,教幼兒編小辮,顏色多種多樣。

4、圖書角

目的:培養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組織幼兒安靜的讀書。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材料:各種圖書

玩法:向幼兒介紹圖書的名稱,引起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指導幼兒進行安靜的閱讀圖書,并讓幼兒互相講述圖書的內容。

5、角色區

目的:幼兒在會開商店的基礎上學習開超市,要根據自選商品,熟悉超市的購買方式,有秩序購物。

三、區角活動的措施

1、制定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活動,把區角活動納入教學計劃,于教育一日活動中

2、我園從領導到教師明確開展區角活動對開發幼兒智能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的設計區角活動,滿腔熱情的投入到活動中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從小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制作粘貼一些漂亮的禮物,贈給每個幼兒,告訴他們是廢舊物品制成的,激發起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制作興趣。耐心細致的教給幼兒剪貼,拼的技能。讓幼兒用廢舊火柴盒組合各種家具,用蛋殼制作不倒翁娃娃,教幼兒熟練剪貼技能對幼兒自己創作作品要予表揚和鼓勵。

四、活動效果

1、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各種玩具,便宜,衛生絕不比高檔玩具差,而那一雙雙靈巧的小手活動與鍛煉,又是任何電動玩具不能比的,凡參加活動的幼兒,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在知識行為能力方面都超過其他未參加活動的幼兒。

2、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變重課堂教育以游戲為主,變重知識灌輸為重能力培養,變重獨力教學為綜合主題教育活動。

3、家長的認識有了可喜的變化,積極配合幼兒園開展各種活動,從要求幼兒園多教給孩子學認字和加減運算變為要求結合幼兒特點開展特色活動,以開展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為主要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