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持續性管理計劃
服務持續性計劃
1目的
本計劃規定了當發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災難時,為保護公司業務免受影響,迅速恢復已中斷的業務活動,實現公司業務持續發展而實施的管理
2實施范圍
本計劃適應于本公司應用軟件的開發和系統集成的活動等主要業務的持續性管理。
3計劃的執行
1)啟動恢復計劃
a)業務持續性和影響的分析由集成部組織,技術部、運維部、客服部及管理者代表指定的相關部門分別開展以下活動:
b)對本部門的信息安全進行風險評估;
c)識別出對本部門業務持續性造成嚴重影響的主要事件,如設備故障、火災等;
d)分析這些事件一旦發生對公司業務活動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以及恢復業務所需費用等;
e)識別關鍵業務的管理過程;
f)可能引起公司業務活動中斷的主要事件;
g)主要事件對本部門管理的信息系統的影響;
h)信息系統故障或中斷對公司業務活動的影響;
i)關于系統恢復或替換的費用考慮;
2)執行過程
a)成立應急小組,確定應急總指揮和小組成員;
b)判斷損壞程度,采取最有效的恢復措施;
c)獲得新的備份數據,證實恢復操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d)準備新的系統運行環境,進行系統恢復;
e)完成系統恢復,進入業務測試,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f)系統恢復正常,進入系統監控狀態。
3)災難恢復計劃表
時間
執行內容
30min內
成立應急小組,確定應急總指揮
1h內
評估恢復所需時間,業務影響方案,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相關人員
2h內
獲取最新備份,確定備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h內
準備新的系統運行環境,進行系統恢復
10h內
完成系統恢復,進入業務測試,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12h內
系統恢復正常,進入系統監控狀態
4應急站點
1)應急站點的要求
a)與現有的主機房有適當的距離;
b)足夠的空間;
c)通訊線路充足;
d)有足夠的UPS電源支持;
e)便于設置為特別受控區域;公司的應急站點首先為*公司,其他分公司基本備份以上要求的均可作為應急站點,替換場所由總指揮根據情況選擇。
2)應急站點配置
a)備用主機
自備主機:將備用主機安裝在應急站點。備用機容量應至少滿足15個客戶同時進行業務處理;備用主機應該安裝與當前運行業務主機同版本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
借用主機設備:應急站點根據實際需要,向主機供商借用主機。
b)網絡設備
使用原有全套網絡設備,原有網絡設備不可用時,啟用備用網絡設備或向網絡供貨商借用網絡設備。
3)應急站點的日常維護
a)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運行環境必須與生產環境保持兼容;
b)應用程序系統每季度更新1次。
5人員后備計劃
描述啟動服務持續性管理所需要的后備人員。
關鍵、主要系統名稱
第一負責人
第二負責人
第三負責人
研發系統管理
信息系統管理
基礎架構管理
服務管理
6備用電源
機房設備配備UPS不間斷電源。
7計劃測試
服務持續性計劃的測試頻率為每季度1次。
測試內容:
服務連續性測量評價表
測量日期
編號
測量人員
各部門相應指定責任人和專員
序號
分類
評定項(n=22)
百分值(X)
備注
1重要應用系統和資源的目標恢復點有效性測量
集成環境管理
辦公設備及環境
郵件系統管理
Exchanger服務器
服務器管理
公司共享文件服務器
組織過程級配置庫服務器
項目配置庫服務器
災難備份系統
網絡管理
公司內部網管理
互聯網管理
移動訪問管理
客戶服務管理
電話終端
短消息
即時通訊工具支持
2配置庫服務器備份有效性測試
本地備份成功率
異地備份成功率
3災難預案演習有效性
機房火災預案演習
火災預案演習
災難恢復流程演習
4服務可用性測量
服務可用性程度
5服務連續性配置變更管理
配置數據可用性
變更數據可用性
6服務連續性培訓度量
培訓次數滿意度
培訓效果滿意度
確定分值X=1/n∑Xi
8計劃的培訓
定期的對該計劃的使用人員進行相關系統的培訓,每季度至少1次
篇2:服務持續性管理計劃
服務持續性計劃
1目的
本計劃規定了當發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災難時,為保護公司業務免受影響,迅速恢復已中斷的業務活動,實現公司業務持續發展而實施的管理
2實施范圍
本計劃適應于本公司應用軟件的開發和系統集成的活動等主要業務的持續性管理。
3計劃的執行
1)啟動恢復計劃
a)業務持續性和影響的分析由集成部組織,技術部、運維部、客服部及管理者代表指定的相關部門分別開展以下活動:
b)對本部門的信息安全進行風險評估;
c)識別出對本部門業務持續性造成嚴重影響的主要事件,如設備故障、火災等;
d)分析這些事件一旦發生對公司業務活動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以及恢復業務所需費用等;
e)識別關鍵業務的管理過程;
f)可能引起公司業務活動中斷的主要事件;
g)主要事件對本部門管理的信息系統的影響;
h)信息系統故障或中斷對公司業務活動的影響;
i)關于系統恢復或替換的費用考慮;
2)執行過程
a)成立應急小組,確定應急總指揮和小組成員;
b)判斷損壞程度,采取最有效的恢復措施;
c)獲得新的備份數據,證實恢復操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d)準備新的系統運行環境,進行系統恢復;
e)完成系統恢復,進入業務測試,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f)系統恢復正常,進入系統監控狀態。
3)災難恢復計劃表
時間
執行內容
30min內
成立應急小組,確定應急總指揮
1h內
評估恢復所需時間,業務影響方案,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相關人員
2h內
獲取最新備份,確定備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h內
準備新的系統運行環境,進行系統恢復
10h內
完成系統恢復,進入業務測試,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12h內
系統恢復正常,進入系統監控狀態
4應急站點
1)應急站點的要求
a)與現有的主機房有適當的距離;
b)足夠的空間;
c)通訊線路充足;
d)有足夠的UPS電源支持;
e)便于設置為特別受控區域;公司的應急站點首先為*公司,其他分公司基本備份以上要求的均可作為應急站點,替換場所由總指揮根據情況選擇。
2)應急站點配置
a)備用主機
自備主機:將備用主機安裝在應急站點。備用機容量應至少滿足15個客戶同時進行業務處理;備用主機應該安裝與當前運行業務主機同版本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
借用主機設備:應急站點根據實際需要,向主機供商借用主機。
b)網絡設備
使用原有全套網絡設備,原有網絡設備不可用時,啟用備用網絡設備或向網絡供貨商借用網絡設備。
3)應急站點的日常維護
a)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運行環境必須與生產環境保持兼容;
b)應用程序系統每季度更新1次。
5人員后備計劃
描述啟動服務持續性管理所需要的后備人員。
關鍵、主要系統名稱
第一負責人
第二負責人
第三負責人
研發系統管理
信息系統管理
基礎架構管理
服務管理
6備用電源
機房設備配備UPS不間斷電源。
7計劃測試
服務持續性計劃的測試頻率為每季度1次。
測試內容:
服務連續性測量評價表
測量日期
編號
測量人員
各部門相應指定責任人和專員
序號
分類
評定項(n=22)
百分值(X)
備注
1重要應用系統和資源的目標恢復點有效性測量
集成環境管理
辦公設備及環境
郵件系統管理
Exchanger服務器
服務器管理
公司共享文件服務器
組織過程級配置庫服務器
項目配置庫服務器
災難備份系統
網絡管理
公司內部網管理
互聯網管理
移動訪問管理
客戶服務管理
電話終端
短消息
即時通訊工具支持
2配置庫服務器備份有效性測試
本地備份成功率
異地備份成功率
3災難預案演習有效性
機房火災預案演習
火災預案演習
災難恢復流程演習
4服務可用性測量
服務可用性程度
5服務連續性配置變更管理
配置數據可用性
變更數據可用性
6服務連續性培訓度量
培訓次數滿意度
培訓效果滿意度
確定分值X=1/n∑Xi
8計劃的培訓
定期的對該計劃的使用人員進行相關系統的培訓,每季度至少1次
篇3:酒店行李寄存服務細則
酒店行李寄存服務細則
一、本酒店免費為住店客人提供行李寄存服務,寄存行李時請出示房卡,行李寄存期限為最長不超過三個月,非住店客人行李寄存最長期限為三天,逾期將視為無人領取物品處理,如超過以上時限將收取相關費用。
二、嚴禁存放槍支,爆炸品,易燃品,毒品和腐蝕性,放射性物品等物品;
三、寄存易碎,易污染物品時,應事先聲明,如果發生損壞或污染他人物品,本酒店不負任何責任,由寄存客人承擔賠償。
四、機密文件,保密圖紙等重要資料,各種現金,有價票證和金銀首飾,電子類產品等貴重物品不予寄存。如有摻入包裹內寄存,一旦丟失,本店酒不負任何責任。
五、寄存食品類物品時,在行李寄存期限內,如有發生腐爛,異味的或己過期的食品,本酒店將不負責并有權做棄品處理,(水果籃、蛋糕、點心寄存時間最長時限為8小時,鮮活類包括海鮮等有氣味食品及冷凍品不提供寄存服務)。
六、寄存的行李原則上須加封,加鎖,對寄存者不愿加封,加鎖的行李的內含物品,如有丟失本酒店不負責任。
七、行李寄存憑證應胺善保管,領取行李時,請出示此任證,由酒店工作人員核對無誤后方可取走。如行李寄存憑證遺失或被他人冒領,本酒店不負責任。
八、行李丟失酌情賠償,(因酒店員工疏忽而造成)單件行李最高賠償額不超過壹千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