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期末總復習計劃
新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總復習計劃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對字詞掌握情況較好,獨立閱讀知識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學生拿到題之后不認真審題,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獨立閱讀的答案本來是要在短文中尋找,但他們就會答非所問,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練習更是無從下手。本班的優生有蔣海楠、王甜等6名同學,占全班學生的20%。他們平時勤快、學好,遇到課后要求背誦的課文早著手,《學習之友》也是在預習了課文之后就自覺獨立完成,對拓展練習的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審題認真,答案準確。中間生占18名,占全班學生的45%。這部分學生男同學較多,其實一個個也挺聰明,就是懶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記憶,所在該背的該積累的知識掌握不好,而導致基礎知識不扎實,有時寫一段文字,就出現好幾個錯別字。差生有6人,占全班學生的16.7%。他們分別是李瑞、姚帥、吳萬成、姚佳萬、高翔。其余的4名學生認真努力的話還可以趕上去,但李瑞這個學生認識不了幾個字,導致讀課文時結結巴巴。漢語拼音聲母和韻母不認識,拼音不會拼。在答時遇到第一大題看拼音寫詞語時,有時一個詞語都寫不出來。
但對于動腦筋的題他還可以得上幾分,因為在文字里面找答案,他還可以“照貓畫虎”。
二、復習內容
1、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掌握拼寫規則。
(2)熟練掌握看拼音寫漢字、詞語和句子。
(3)掌握漢語拼音中聲調及其變化。
2、字。
(1)掌握本冊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正確區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
(3)按要求寫字;(4)選字填空;(5)改正錯別字;(6)選擇帶點字的正確字義;(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詞語。
(1)正確地讀出寫出學過的詞,并注意積累詞語。
(2)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辨析近義詞、反義詞,領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會詞語搭配、選詞填空等各種詞語訓練。
4、句子。
(1)懂得一個完整的句子必須由兩個部分組成,能運用常用詞和關鍵詞造句。(2)背誦指定和自己喜歡的內容;(3)按要求摘錄詞句(或摘錄自己喜歡的詞句);(4)按課文內容或積累
篇2:構建小學五年級語文學科發明性研究科研計劃
一、實驗課題的提出
1、研究意義
創新能力,是人突破舊認識、舊事物,探索、發明有價值的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一定民族和作為一定民族成員的個體的創新能力,總是在本民族文化的背景和根基上,特別是在掌握運用本民族語言的過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因此,我們的語文教育,作為中華民族一起語言的教育,或母語教育,與培養中華民族新一代成員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深刻的聯系,研究中小學語文教育為什么以和如何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研究以促進同學素質全面提高,注重培養同學創新能力為目標,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怎樣深化改革,實現自身的創新。這是本課題的要義所在。
2、現狀
保守的“應試教育”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牽著同學滿堂問,淹沒了教學的重點,擠占了同學讀書、考慮、練習的時間,磨滅了同學學習語文的熱情,扼殺了同學的創新潛能,同學的學習能力難以提升。
3、解決問題
要讓以發展同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發明教育在課堂這一主渠道上得以落實,就得實現一個根本轉變:要由重串講串問、重知識結論的傳授灌輸給予型的教學模式,轉變為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的以同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從同學的實際動身,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過程,結合語言訓練的實踐活動,給同學提供創新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同學憑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發明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同學創新精神和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實驗目標
1、研究目標
教師通過課程內容,運用啟發發明思維的方法,鼓勵、激發同學運用自身在某一領域的特殊才干進行自主發明性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地合作探究,從而使知識更具有完整性、豐富性、深層性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環節為:創設情境;自讀自悟--各施所長;自主研究--質疑問難;合作研討--聯系生活;積累運用。
2、同學目標
(1)認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愿意主動創新動手實踐。
(2)在學習過程中樂于探究,發現問題并通過同學的探索解決問題,培養同學的創新品質。
3、教師目標
(1)加深教師對發明教育意義的認識,提高堅持實驗的自覺性。
(2)提高教學效益,以和實驗研究的能力。
三、實驗內容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材
10、只有一個地球21、第一場雪
14、一夜的工作24、凡卡
16、古詩兩首26*向命運挑戰
17、“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27、學弈
20、鳥的天堂28、兩小兒辯日
四、實驗措施
1、學習發明教育理論,搜集典型經驗資料,學習優秀教師實踐經驗。
(1)閱讀有關發明教育資訊的雜志期刊,重點內容作摘錄。
(2)充沛利用雜志、期刊以和網絡資源搜集發明教育典型案例,學習經驗,取長補短。
2、將理論研究付諸于實踐,在實踐中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創新熱情營造適宜同學創新精神生長和發展的心理環境。
①營造自由的環境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有利于發明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平安和自由”。所謂平安,就是不對同學獨特的想法進行干涉,使其消除對批評的顧慮。所謂自由,就是不對同學的思維和行為進行限制,使其有自由表示的機會。為此,作為教師,應堅決摒棄保守課堂對同學的新異思想、特殊行為給予諷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勵同學以獨立的角色、建設性的態度對教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教材的編寫作出質疑、批評乃至爭辯,即使同學是錯的,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評價,使同學真正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民主與合作。
②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愉悅性的心理環境中,學習者情緒愉快、精神放松,有利于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發明性,實現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在平時教學中,要利用各種途徑激發同學的學習
興趣。
篇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一、試卷分析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本次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度適宜,覆蓋面較廣。試卷緊扣語文訓練的三大板塊:基礎知識、閱讀、作文,對五年級的學生的知識、能力、書寫習慣進行考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語文基本功方面:
試卷答題中可以看出:字、詞、句基本功的訓練不夠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確辨析,該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錯,病句修改練習失分較多,對要背誦的語段部分學生不能準確記憶。
2、閱讀積累方面: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夠強,學生缺乏對一篇文章整體意思的把握能力,對部分含義深刻句子不能準確領會,特別是語言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欠缺,缺乏從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習作方面:
個別學生習作審題不清,選材新穎的不多,不善于從生活中選取真實、鮮活的事例,所選事例不夠具體生動,思路不夠開闊,部分學生習作內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體清楚表達的能力較弱。文中出現錯字、錯句情況嚴重。反映出學生語言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生的試卷書寫不夠工整、卷面不夠整潔。
4.學習習慣:
學生的書寫習慣不是太好,部分試卷卷面又亂又臟。答題時不能認真審題,仔細思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