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第一學期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第一學期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2024-08-02 閱讀 1860

**學年度第一學期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一、試題情況分析:

1.第一題,計算題。這要考察學生的數學計算基礎,有小部分學生的計算不過關,有的是計算時粗心,失分較多。

2.第二題是填空題。失分較多的是第一、二、三、四小題,這幾小題是關于數的個十位的區分,有小部分學生還未掌握。第五小題是找規律填數,里面的第一小題,每次相差2,有部分學生失分嚴重,里面的第二小題的相差1,完成的比較好;第六小題,是讓學生填“>”“<”“=”,這題大部分學生完成情況較理想,十分較少,第七小題,有部分學生沒有看清楚題目,要填“+”“-”,但有學生填到“>”“<”“=”,導致失分。第八小題是看圖寫數,有三小題直接數物體就能寫數,有一小題是看計數器寫數,要求學生理解計數器。

3.第三題,填空題。這題主要要求學生分清左右。

4.第四題,我會比,我會畫。共有4題,學生完成的較為理想。但仍有小部分學生未能正確理解題目失分。

5.第五題是我會認時間,要求學生圈出正確的時刻,但有部分學生粗心大意,用連線,導致失分。

6.第六題是分類題,要求學生看圖把物體分成交通工具、動物和蔬菜三類,要求學生會看懂字,分類還是比較簡單的。

7.第七題是我會數。學生看圖填右邊的空,要求學生分清四個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有小部分學生數錯,仍有學生不會這四個圖形的區分。

8.第八題是看圖列式計算,第1、2題是比較簡單的看圖列式,失分較少;第3題一圖四式的類型題,有一部分學生寫錯了,平時練得是寫四個算式,這里是寫兩個而且圖也有些許變化,一些同學一時就轉不過來。

9.第九題是我會用數學,這兩小題平時在練習中也練過,但學生還是失分較多。原因有二:一是學生不認識圖中人物對話里面的字,二是,答的時候括號里面的數填錯了。

10.第十題是附加題,附加題難度較大,極少數學生能夠全部做對。第一小題的類型在平常的考試中也考過,但學生還是沒掌握方法,第二小題學生接觸的比較少,拿分情況十分不理想。

二、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扎實的數學基礎是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一定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中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當碰到基礎知識的變形題時,就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了。

2.“細節決定成敗”,在下一學期的教學在我一定要注意細節教學。不讓學生因為一點小問題而釀成大錯。書面整潔與美觀方面平時教學在也要加強。

3.要學生養成做題認真,審題,檢查的習慣。

4.注意面向全體同學,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適當進行試題模擬練習,樹立學生考試意識,積累考試經驗,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

篇2:一年級數學上期中試卷質量分析總結

考試總體情況還不是特別理想。為總結經驗,彌補不足,特做如下分析與反思:

一、考試情況概述:

試卷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考核對象是一年級全年級學生,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統一筆試形式,由本校一年級兩個數學老師共同命題,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一(1)和一(2)共68名學生參加考試,兩個班的合格率均為100%,一(1)班優秀率(90分以上)為91.4%,平均分94.8分;一(2)班優秀率(90分以上)為90.9%,平均分95.1分

二、試卷試題概述:

試題類型及分數權重為:

第一大題是看圖寫數考基數(每空1分,共4分)

第二大題考相鄰數(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題考數的組成(每空1分,共8分)

第四小題考比一比(每題1分,共4分),分4個小題

第1小題考比高矮,第2小題考比長短,第3小題考比多少,第4小題考比大小

第五大題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為4個小題

第1小題認識物體,第2小題考序數,第3小題填>、<、=,第4小題考數序。

第六大題是口算題(每空1分,共18分)。

第七大題是填加法減法算式里的未知數(每題1分,共9分)。

第八大題是考數數以及比較大小(每題1分,共3分)分3小題,第1小題考多幾個,第2小題考少幾個,第3小題考一樣多

第九大題,給每組得數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題1分,共6分)有6小題,考10以內的加法、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比較數的大小

第十大題分3小題考數序(共9分)第1小題3分,第2小題排順序2分,第3小題考10的組成4分

第十一大題用數學,看圖寫算式(1-4每題2分,5-6每題3分,共14分)。分為6個小題,

第1小題看圖列減法算式,第2小題看圖列加法算式,第3小題知道總數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第4小題知道兩部分,求總數。第5小題看圖列連加算式。第6小題看圖列加減混合算式。

第十二大題聰明屋考連加及填未知數的綜合知識(6分)

三、試卷考核知識簡析:

1、10以內基數、數序、序數、相鄰數以及數的分與合等知識。(主要體現在第一、二、三、八、十大題)

2、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比大小(主要體現在第五、六、七、九、十二大題)

3、比一比(主要體現在第四大題)

4、立體幾何圖形的區別物體的分類(主要體現在第五大題的第1小題)

5、看圖寫算式并計算以及用數學(主要體現在第十一大題)

四、書本知識內容:

第一單元數一數(P2?5)第二單元比一比(P6?13)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P14?31)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P32?37)

第五單元分類(P38-41)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83)

五、試卷題目難易分析:

試卷第一至十大題都是基礎題;第十一、十二大題是應用數學解決問題題,屬拔高題。試卷難易程度總體適中。

篇3: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年小學數學學科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試卷分析

本期縣教研室提供的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題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為依據,結合課改所倡導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數學一年級教材為基準命制。具體命制時,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準確反映課改的實施情況、實驗教材的使用情況和檢查小學一年級學生應有的簡單、基本的數學素養為出發點,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一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運算能力、用簡單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能力的考查,避免繁難偏舊試題出現。現根據本次考試情況作如下具體的分析:

一、試題分析

這套一年級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豐富,結構寬闊

本試卷是以《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同時根據整套教材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發展總體結構進行設計的。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適當考查了教學過程,能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卷面看分這樣幾部分:

20以內的數的認識及計算、填空、圖形的拼組、認識鐘面、、解決問題顯本領等。

2、趣味性強,貼近生活

《標準》認為數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本卷為學生提供了富有兒童情趣且有挑戰性的數學探索知識,設計的情景、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圖畫的風格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數一數,畫一畫

(3)動動腦筋,填一填

(4)鐘面,數一數拼組的圖形。

(5)判斷題。給實物分類。

(6)看圖列式。

讓學生置身在一個充滿情趣的數學活動中。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3.注重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在數學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比如給圖形找規律接著畫下去,從實物圖中解決問題,在折千紙鶴中、在小動物的嬉戲中、在看電影、購物中來解決問題。這些活動具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推理,感受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同時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4.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數學活動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過程。本卷精心選材,考查了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如:觀察了圖形的規律接著畫下去,畫統計圖、用小正方體拼正方體。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組織實施課堂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了探究的過程。

5、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

每一道題的題目都是對學生的溫馨提示:仔細讀題把空填完整、耐心計算、認真思考、按要求做題、分析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等。

二、質量分析

51名同學人評97.92分,優秀率100/100,及格率100/100。

現將試卷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題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該題正確率為99%。

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學生對計算方法都掌握得很好,計算的能力也好,正確率高。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做錯的同學有個別,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步的得數記不準確,就進行了第二步計算,老師一再強調要把第一步的得數寫出來,可大部分學生沒按老師要求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粗心。

(二)、我會填。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第1、2、3、4、7題正確率較高。學生能理解題意,說明老師加強了在實際中的訓練。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第5題接著畫絕大多數的學生能準確畫出圖形有幾個,個別學生規沒按要求畫,畫了很多圖形。

第6題按規律填空絕大多數的學生能找出數的規律,個別的找不出規律,有的找出了規律前面數對了后面又數錯了,后來又沒認真檢查。

第8題看鐘面寫時間。有個別學生把4:30看成5:30了,98%的同學全部寫正確。

(三)小法官判案。

該題正確率為99%.

有個別學生把直線繩子和曲線繩子沒有分清誰長誰短。(說明沒有理解題意)。

(四)把同類的東西用線連起來。正確率為%100.

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了生活中給實物歸類的指導。

(五)數一數,分一分,畫一畫,填一填。

有的同學數錯了,今后還要加強對題意理解的訓練,對圖形分辨能力的培養。

這道題的綜合性很強,有些學生會畫圖,但對數字之間的比較不能靈活應用。

這道題正確率是96%.

(六)看圖列式計算。有兩位同學各錯一道,沒能理解題意。正確率達98%.。

三、教師的教學思考

1、繼續加強數學“雙基”教學。

數學“雙基”的教學始終是數學的主體,也是各級各類考試考查的主體。教學中對“雙基”的認識要與時俱進,要在知識的發生、發展、應用的過程中體現“雙基”的本質,體現“雙基”的內涵。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屬于自己“活用”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水平。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必要的生活情景,應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完整的學習任務。在情景中,“數學問題”是存在的,需要學生去發現、去提出;解決問題的條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學生去發現、去創造,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購物的情景

3、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引導。

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復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教師一方面要重視基本算理、基本概念的教學,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展性練習和綜合性練習,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行訓練和指導,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使用學具的習慣等。

4、教學中重視知識理解與形成過程,重視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要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師設計的提問和練習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