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2024-08-01 閱讀 3444

**年小學數學學科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試卷分析

本期縣教研室提供的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題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為依據,結合課改所倡導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數學一年級教材為基準命制。具體命制時,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準確反映課改的實施情況、實驗教材的使用情況和檢查小學一年級學生應有的簡單、基本的數學素養為出發點,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一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運算能力、用簡單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能力的考查,避免繁難偏舊試題出現。現根據本次考試情況作如下具體的分析:

一、試題分析

這套一年級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豐富,結構寬闊

本試卷是以《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同時根據整套教材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發展總體結構進行設計的。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適當考查了教學過程,能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卷面看分這樣幾部分:

20以內的數的認識及計算、填空、圖形的拼組、認識鐘面、、解決問題顯本領等。

2、趣味性強,貼近生活

《標準》認為數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本卷為學生提供了富有兒童情趣且有挑戰性的數學探索知識,設計的情景、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圖畫的風格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數一數,畫一畫

(3)動動腦筋,填一填

(4)鐘面,數一數拼組的圖形。

(5)判斷題。給實物分類。

(6)看圖列式。

讓學生置身在一個充滿情趣的數學活動中。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3.注重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在數學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比如給圖形找規律接著畫下去,從實物圖中解決問題,在折千紙鶴中、在小動物的嬉戲中、在看電影、購物中來解決問題。這些活動具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推理,感受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同時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4.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數學活動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過程。本卷精心選材,考查了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如:觀察了圖形的規律接著畫下去,畫統計圖、用小正方體拼正方體。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組織實施課堂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了探究的過程。

5、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

每一道題的題目都是對學生的溫馨提示:仔細讀題把空填完整、耐心計算、認真思考、按要求做題、分析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等。

二、質量分析

51名同學人評97.92分,優秀率100/100,及格率100/100。

現將試卷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題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該題正確率為99%。

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學生對計算方法都掌握得很好,計算的能力也好,正確率高。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做錯的同學有個別,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步的得數記不準確,就進行了第二步計算,老師一再強調要把第一步的得數寫出來,可大部分學生沒按老師要求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粗心。

(二)、我會填。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第1、2、3、4、7題正確率較高。學生能理解題意,說明老師加強了在實際中的訓練。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第5題接著畫絕大多數的學生能準確畫出圖形有幾個,個別學生規沒按要求畫,畫了很多圖形。

第6題按規律填空絕大多數的學生能找出數的規律,個別的找不出規律,有的找出了規律前面數對了后面又數錯了,后來又沒認真檢查。

第8題看鐘面寫時間。有個別學生把4:30看成5:30了,98%的同學全部寫正確。

(三)小法官判案。

該題正確率為99%.

有個別學生把直線繩子和曲線繩子沒有分清誰長誰短。(說明沒有理解題意)。

(四)把同類的東西用線連起來。正確率為%100.

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了生活中給實物歸類的指導。

(五)數一數,分一分,畫一畫,填一填。

有的同學數錯了,今后還要加強對題意理解的訓練,對圖形分辨能力的培養。

這道題的綜合性很強,有些學生會畫圖,但對數字之間的比較不能靈活應用。

這道題正確率是96%.

(六)看圖列式計算。有兩位同學各錯一道,沒能理解題意。正確率達98%.。

三、教師的教學思考

1、繼續加強數學“雙基”教學。

數學“雙基”的教學始終是數學的主體,也是各級各類考試考查的主體。教學中對“雙基”的認識要與時俱進,要在知識的發生、發展、應用的過程中體現“雙基”的本質,體現“雙基”的內涵。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屬于自己“活用”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水平。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必要的生活情景,應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完整的學習任務。在情景中,“數學問題”是存在的,需要學生去發現、去提出;解決問題的條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學生去發現、去創造,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購物的情景

3、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引導。

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復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教師一方面要重視基本算理、基本概念的教學,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展性練習和綜合性練習,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行訓練和指導,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使用學具的習慣等。

4、教學中重視知識理解與形成過程,重視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要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師設計的提問和練習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篇2:一年級數學上期中試卷質量分析總結

考試總體情況還不是特別理想。為總結經驗,彌補不足,特做如下分析與反思:

一、考試情況概述:

試卷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考核對象是一年級全年級學生,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統一筆試形式,由本校一年級兩個數學老師共同命題,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一(1)和一(2)共68名學生參加考試,兩個班的合格率均為100%,一(1)班優秀率(90分以上)為91.4%,平均分94.8分;一(2)班優秀率(90分以上)為90.9%,平均分95.1分

二、試卷試題概述:

試題類型及分數權重為:

第一大題是看圖寫數考基數(每空1分,共4分)

第二大題考相鄰數(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題考數的組成(每空1分,共8分)

第四小題考比一比(每題1分,共4分),分4個小題

第1小題考比高矮,第2小題考比長短,第3小題考比多少,第4小題考比大小

第五大題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為4個小題

第1小題認識物體,第2小題考序數,第3小題填>、<、=,第4小題考數序。

第六大題是口算題(每空1分,共18分)。

第七大題是填加法減法算式里的未知數(每題1分,共9分)。

第八大題是考數數以及比較大小(每題1分,共3分)分3小題,第1小題考多幾個,第2小題考少幾個,第3小題考一樣多

第九大題,給每組得數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題1分,共6分)有6小題,考10以內的加法、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比較數的大小

第十大題分3小題考數序(共9分)第1小題3分,第2小題排順序2分,第3小題考10的組成4分

第十一大題用數學,看圖寫算式(1-4每題2分,5-6每題3分,共14分)。分為6個小題,

第1小題看圖列減法算式,第2小題看圖列加法算式,第3小題知道總數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第4小題知道兩部分,求總數。第5小題看圖列連加算式。第6小題看圖列加減混合算式。

第十二大題聰明屋考連加及填未知數的綜合知識(6分)

三、試卷考核知識簡析:

1、10以內基數、數序、序數、相鄰數以及數的分與合等知識。(主要體現在第一、二、三、八、十大題)

2、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比大小(主要體現在第五、六、七、九、十二大題)

3、比一比(主要體現在第四大題)

4、立體幾何圖形的區別物體的分類(主要體現在第五大題的第1小題)

5、看圖寫算式并計算以及用數學(主要體現在第十一大題)

四、書本知識內容:

第一單元數一數(P2?5)第二單元比一比(P6?13)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P14?31)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P32?37)

第五單元分類(P38-41)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83)

五、試卷題目難易分析:

試卷第一至十大題都是基礎題;第十一、十二大題是應用數學解決問題題,屬拔高題。試卷難易程度總體適中。

篇3: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評卷人:鄒江紅陳家揚

本學期的考試、評卷工作已經結束,但此次的試卷命題的質量和學生的成績如何?現做一個簡單分析。

本學期期末考試使用的是全縣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試卷,從命題的題型、題量、內容范圍、難度程度看,完全以教學課標為準繩,以學生為基礎,以理解掌握為重點,以提高能力為目的,符合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是一套比較標準的測試試題。

本試卷有填空、選擇、判斷、操作、計算和問題解決等六個大題,共26個小題。從卷面看,命題人能結合教材內容,依據課標要求從概念、計算、操作和問題解決等方面去設計去命題,試題能貫穿本學期所學知識,內容全面,題量適度,難度適中,各小題的分值比例分配合理,符合檢測試卷命題要求。但從學生的成績看卻不容樂觀,同時也暴露出我們的教師在知識傳授方面,方法手段選擇方面,能力培養方面,學生學習方面許多的問題和病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深思,去檢查。

全年級有2個教學班級,共83名學生,缺考1人,最高分100分1人,是三(2)班的楊浩志同學,占全年級的1.2%;最低分0分2人,占全年級的2.4%;40分以下有39人,占47.6%;40-59.5分有13人,占15.9%;60-79.5分有10人,占12.2%;80-89.5分有9人,占11%;90-100分有10人,占12.2%。全年級總分3522分,生均分約為43分。有30人及格,及格率為36.6%,80分以上有19人,良好率為23.2%;90分以上有10人,優秀率為12.2%。

從學生的成績和卷面答卷的情況分析,各大題的得分、失分情況也大不相同,得分少而失分多是此次考試最突出的問題,也顯現出我們教學中的問題所在,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基礎知識的掌握,計算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問題的理解和解決的能力等方面。除此外,其他各題的得分情況尤為好些。

第一題,填空題,共有24個空,每空1分。本題的命題設計,命題人顧及不同成績層面的學生,難度不大,分值合理,完全是基礎的知識,命題人的命題目的明確,是為了檢測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靈活應用的能力。本題能正確答題得到滿分的有16人,而失分最多的是第1、3、4、5、7、8小題。從得分少和失分多的情況分析,學生對基礎的知識理解不明白,掌握不牢固。

第二題,選擇題,共有3小題,分值3分。雖然試題簡單,難度不大,但失分也較多。本題全選對的得滿分的也僅有28人,而失分較多的是第1小題。

第三題,判斷題,共有3小題,分值3分,試題主要檢測學生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和運用,可是全選對的卻寥寥無幾,僅有35人。從失分的情況分析,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清,對概念的靈活運用不精。

第四題,計算題,共有4小題,分值39分,是本卷分值最高的題。本題有口算(直接寫出得數)、列豎式計算、筆算和列式計算等小題型,各題的題量不多,難度適當,得分容易。命題人圍繞計算的主線設計了各個小題,目的清楚,主要檢測學生的計算能力,可是得到滿分的學生卻屈指可數,僅有8人。雖然是容易得分的題卻是十分最多的題,從失分的情況分析,原因出自在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偏弱,雖然簡單卻算不出一個正確的結果。

第五題,動手操作計算題,共有2個小題計5分,本題的命題目的是檢測學生是否能根據已知條件按要求去畫圖和依據數方格進行計算,此題命題靈活簡潔,符合學生的學習特性和學用的要求。

第六題,問題解決,是本次考試題的關鍵題,共有5小題,分值26分,是本試卷分值第二高的題。命題人對本題的命題力爭做到依據教材,知識面廣,題型多樣,主要檢測學生問題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再現,各個小題所針對問題不同,所使用計算方法、手段也不同,充分體現出應用題的魅力所在。從學生的得分和失分的情況分析,由于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和計算能力的有限,在完成本題時同樣也讓人不夠滿意。一是懂做的人少,不會做的人多;二是得分多的人少,失分的多。

在此次提供參考答案中,其中有一個答案是錯誤的:第三題中第二小題,本來題意的表達是對的,應該打上“√”,可是答案卻是“×”。這樣低級的錯誤也許是命題人在輸入時不小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