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目標初三教學分析會小結
為進一步明確中考目標,不斷提高初三的教學質量。于**年2月20日下午第二節課在學校三樓會議室,召開了初三年級全體教師中考目標、教學分析會。校長苗蔚林,全程參加了會議,初三年級主任王立軍主任主持會議。
會上,初三年級主任王立軍主任就中考獎勵辦法進行了解讀,強調加強教師管理,嚴格教學檢查規范的管理是取得好的質量保證,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進一步探索對學生偏科問題的解決途徑,讓更多的學生進入重點高中學習。進一步加強我校的補差工作,讓我校的補差工作與培優工作齊頭并進,既不留遺憾,也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還就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班級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最后,苗蔚林校長就**年中考目標、獎勵辦法再次詳細的解讀。會議強調:第一、抓目標,抓精神,目標與精神是我校目前初三最需要的,建立目標意識,把目標進行分解,做到班班有目標,科科有目標,抓精神就是抓精氣神,怨天尤人于事無補,只有面對現實,奮起直追,才是根本出路。把中考目標分到每個任課教師身上,為榮譽而戰,為感情而戰。
第二、改變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研討。面對如此生源,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要面對現實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狠抓過關教學,從最后一名抓起。教師教學內容、教學難度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重視基礎教學,注意分層次教學,分層次布置作業。要把補差作為提高均分的重要手段,要充分發揮備課組作用,堅持做到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經常開展教研活動,要認真學習中考《考試說明》,精選習題,注重命題研究,共同探討復習備考與策略,把握中考總體趨勢。
這次分析會,我認為對初三年級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做了深刻剖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加強了教師間的溝通,為初三年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動力支持,對提高學校的中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篇2:有感于《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教學分析與案例》
有感于《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教學分析與案例》
每次進行識字教學時,我們老師教得認真,總是花相當多的時間,一字一字、一筆一劃地認真教。學生為識字也花了不少工夫:反反復復地認、認認真真地抄、辛辛苦苦地默,從課上到課下。可是學生識字的量不多。
聽完了海南省海口市第九小學冉茂娟老師的講座,自己總算找到了識字效率的狀況不佳的原因。
審視自己所進行的課堂,我發現了,我們通常的識字教學只是在單純地追求識字的數量和速度,枯燥乏味的過程影響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急進功利,忽視了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只把識字當成閱讀和習作工具的課堂,必定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學效率必定是低下的。
因而今后我們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首先要為閱讀和寫作提供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漢字,同時還應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等。讓孩子的聰明從識字起。
篇3:課堂教學分析完善計劃
課堂教學文體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頂著初夏火辣的太陽,本著一顆對英語教育事業的熾熱之心,海口市楊飛英語工作坊坊主瓊山中學楊飛和工作坊指導專家,海南省英語學科帶頭人瓊山中學的姚倫盛老師等一行不懼燥熱不辭勞苦于**年5月17日下午抵達海口市第十四中學進行工作坊的第一次送教活動。
工作坊第一次活動的主題是“課堂診斷”。主動承擔這次授課任務的是十四中初二年級的兩位老師,趙仁帥老師和張文靜老師。這兩位都是有20年以上教學經歷的資深英語教師,但是他們仍然把握這種難得的學習提升機會,虛心向學,希望能通過上課聽課評課交流的方式從其他聽課教師那里獲得更好的建議,和得到學科專家的專業指導,集思廣益,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素質,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以及教研水平。這是非常值得年輕一輩的青年教師學習的。
首先是趙仁帥老師在初二(10)班執教的Unit8Topic2SectionA一堂聽說課。趙老師語言基本功較扎實,指令清楚,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時候能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情境。10班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趙老師熟悉學情,針對學生的現實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任務。本課的重點詞匯是關于服裝的,在教學詞匯的環節,趙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服裝的圖片進行直觀的教學,并強調詞匯的發音,多次帶領學生朗讀,學生積極跟讀和練習。在重點句型“so...that”的教學環節,趙老師把句型板書,并舉例子,然后讓學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由于詞匯教學部分占用的時間過多,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1a只得在5分鐘內倉促結束。留下了遺憾!
不足有以下幾點:
1.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單詞教學就花了20分鐘,占了整堂課一半的時間,只有4分鐘的時間教學本課的重點1a里的對話。
2.教學目標,重難點得不到落實。
3.沒有突出重難點,應如何教學詞匯值得反思。
4.課上回答問題僅限于個別同學,學生參與度不廣。
第二節課是由張文靜老師在教學樓四樓微格教室上的一節初二的話題復習課Unit7Topic2SectionD,聽課的老師在二樓的會議室通過大屏幕觀看張老師的教學課堂直播。
張老師也是一位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了,語言流利,教態自然從容。張老師的這節課是堂話題復習課。課前張老師精心構思,做了充分的準備。針對這堂課的特點,張老師設計了各種不同層次的練習以檢測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本話題的掌握情況,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有個人活動,有兩人活動,還有小組活動。在課堂上張老師善于引導學生,注重課本知識的回歸,有效地落實了雙基。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和對參加各種課堂活動有很大的熱情,參與度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效果較顯著。
張文靜老師的課教學重難點突出,教學環節緊湊。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點句型賓語從句,自己發現總結規律和特點,有助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不足有以下方面:利用錄播室上課聽課是個不錯的嘗試,也有利于記錄老師的授課影像,但是聽課的效果還是不如在授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