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分析完善計劃
課堂教學文體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頂著初夏火辣的太陽,本著一顆對英語教育事業的熾熱之心,海口市楊飛英語工作坊坊主瓊山中學楊飛和工作坊指導專家,海南省英語學科帶頭人瓊山中學的姚倫盛老師等一行不懼燥熱不辭勞苦于**年5月17日下午抵達海口市第十四中學進行工作坊的第一次送教活動。
工作坊第一次活動的主題是“課堂診斷”。主動承擔這次授課任務的是十四中初二年級的兩位老師,趙仁帥老師和張文靜老師。這兩位都是有20年以上教學經歷的資深英語教師,但是他們仍然把握這種難得的學習提升機會,虛心向學,希望能通過上課聽課評課交流的方式從其他聽課教師那里獲得更好的建議,和得到學科專家的專業指導,集思廣益,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素質,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以及教研水平。這是非常值得年輕一輩的青年教師學習的。
首先是趙仁帥老師在初二(10)班執教的Unit8Topic2SectionA一堂聽說課。趙老師語言基本功較扎實,指令清楚,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時候能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情境。10班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趙老師熟悉學情,針對學生的現實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任務。本課的重點詞匯是關于服裝的,在教學詞匯的環節,趙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服裝的圖片進行直觀的教學,并強調詞匯的發音,多次帶領學生朗讀,學生積極跟讀和練習。在重點句型“so...that”的教學環節,趙老師把句型板書,并舉例子,然后讓學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由于詞匯教學部分占用的時間過多,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1a只得在5分鐘內倉促結束。留下了遺憾!
不足有以下幾點:
1.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單詞教學就花了20分鐘,占了整堂課一半的時間,只有4分鐘的時間教學本課的重點1a里的對話。
2.教學目標,重難點得不到落實。
3.沒有突出重難點,應如何教學詞匯值得反思。
4.課上回答問題僅限于個別同學,學生參與度不廣。
第二節課是由張文靜老師在教學樓四樓微格教室上的一節初二的話題復習課Unit7Topic2SectionD,聽課的老師在二樓的會議室通過大屏幕觀看張老師的教學課堂直播。
張老師也是一位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了,語言流利,教態自然從容。張老師的這節課是堂話題復習課。課前張老師精心構思,做了充分的準備。針對這堂課的特點,張老師設計了各種不同層次的練習以檢測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本話題的掌握情況,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有個人活動,有兩人活動,還有小組活動。在課堂上張老師善于引導學生,注重課本知識的回歸,有效地落實了雙基。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和對參加各種課堂活動有很大的熱情,參與度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效果較顯著。
張文靜老師的課教學重難點突出,教學環節緊湊。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點句型賓語從句,自己發現總結規律和特點,有助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不足有以下方面:利用錄播室上課聽課是個不錯的嘗試,也有利于記錄老師的授課影像,但是聽課的效果還是不如在授課現場。
篇2:課堂教學問題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課堂教學問題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趙仁帥老師在初二(10)班執教的Unit8Topic2SectionA一堂聽說課。趙老師語言基本功較扎實,指令清楚,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時候能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情境。10班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趙老師熟悉學情,針對學生的現實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任務。本課的重點詞匯是關于服裝的,在教學詞匯的環節,趙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服裝的圖片進行直觀的教學,并強調詞匯的發音,多次帶領學生朗讀,學生積極跟讀和練習。在重點句型“so...that”的教學環節,趙老師把句型板書,并舉例子,然后讓學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由于詞匯教學部分占用的時間過多,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1a只得在5分鐘內倉促結束。
居于趙老師在課堂上課過程所出現的時間分配不當這一點,我認為,無論是快班或者慢班,在課堂教學中,都得根據大綱要求,圍繞大綱去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滲透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本節課的內容是聽說課,重點在1a部分,正因為是差班生,我更覺得老師可以這么做:帶讀對話,讓學生多跟著老師或者錄音度,反復地練習,然后進行兩兩對話,表演等等活動。再者,在單詞的教學上花了大約20分鐘時間來帶讀,這里也可以利用抽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去學,激發學生積極性。
第二節,張文靜老師的課,正如大家所說的,張老師也是一位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了,語言流利,教態自然從容。張老師的這節課是堂話題復習課。課前張老師精心構思,做了充分的準備。針對這堂課的特點,張老師設計了各種不同層次的練習以檢測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本話題的掌握情況,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有個人活動,有兩人活動,還有小組活動。在課堂上張老師善于引導學生,注重課本知識的回歸,有效地落實了雙基。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和對參加各種課堂活動有很大的熱情,參與度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效果較顯著。
把課堂交給學生,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讓學生能夠得到真正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是我們最終的目標。張老師在這節課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英語,學生英語,多媒體,基本功,積極性
篇3: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和自我完善計劃
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
一直以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課本本位”而不是以學生為主體,我們認為還是以為教書教師講解教材,為了考出好成績,在平時講課時幾乎所有的教師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講,學生自己探討、探究的時間沒有,教師仍然通過強化訓練、死記硬背的方法代替了學生的探究,使得整個教學變成了機械訓練場,不能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二)教學氛圍的營造
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堂教學氛圍不好的原因在于學生不配合,教學的手段就是幻燈片,內容陳舊,教學方法的機械,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打瞌睡、說話、各干各的,問題與原因:目前大多數學校班級人數大,教師在教學中難以管理,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同學,教師也習慣于“滿堂灌”,很少有學生的參與,因此,課堂教學死氣沉沉。
(三)教學理念的實施
目前,先進的教學模式比較多,教學理論也比較多,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仍舊運用的是傳統模式:以教師的教為中心,重講解,輕體驗;重傳授,輕能力,甚至于有的老師的教學知識流于形式,教學的真正任務無法實現。
(四)能力的培養
大多數教師只是注重知識目標的實現,往往把能力目標只作為教案上的一句話,根本不重視能力的培養。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與實踐,我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體。
上課時老師要從“滿堂灌”向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轉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給學生課堂足夠的時間(學習的時間、思考的時間、交流的時間、聯系的時間),教師主要做好引導工作,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大膽的放手,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知識,相信學生的思想。
(二)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新課標要求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氣氛。教學中要自始至終的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思想尊嚴,特別的關注性格內向的學生,給他們更多地機會,讓他們也體驗到集體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發揚合作精神,倡導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努力營造一個更寬松、更民主的教學氣氛。
(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注重教學策的滲透。
新課標下教師應當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教師備課的活動中來,參與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選擇上來。
2、引導學生課前查閱資料或調查研究,通過這一過程擴展了知識面,增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3、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分析、歸類、發現、總結、實踐等方法,感知和發現事物本質的能力。
4、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把課本的知識和實踐結合的能力,以及在實踐中聯系所學理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