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農村環境整治考核管理方法

農村環境整治考核管理方法

2024-08-01 閱讀 7917

各村黨支部、村委會:

為進一步加大農村“臟、亂、差”問題的整治力度,確保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群眾生活素質明顯提高,從而進一步加快我鎮新農村建設步伐,現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整治重點

(一)、主干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三大堆”、白色垃圾等;

(二)、進村路兩側建筑垃圾、“三大堆”等;

(三)、村內“三大堆”、漫流污水;

(四)、河道、池塘的漂浮污染物。

二、整治標準及考核辦法

(一)、主干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無“三大堆”、白色垃圾(30分)。檢查發現道路兩側可視范圍內有白色污染或“三大堆”,每發現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二)村莊周圍及村路兩側達到“四無”標準:可視范圍內無白色垃圾、無亂搭亂建、無“三大堆”亂堆亂放、無污水橫流(30分)。檢查發現道路兩側可視范圍內未達到“四無”標準,每發現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三)村內無“三大堆”,無污水橫流(15分),生活垃圾及時轉運至鎮垃圾中轉站(10分)。檢查發現村內有“三大堆”,每發現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垃圾轉運由鎮村建設辦公室依據生活垃圾轉運數量進行考核。

(四)河道、池塘內無垃圾漂浮物,河邊、池塘邊無垃圾堆放(15分)。檢查發現河道、池塘保潔較差,水面有漂浮物,岸邊有垃圾,每處扣1分,扣完為止。

三、督查考核機制

1、建立常態巡查督促制度。鎮政府成立督查組開展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單,做好督辦記錄,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2、實行每月檢查測評制度。組織每月對全鎮所有村進行檢查測評。對推進此項工作投入大、措施實、有創新、有亮點的,由鎮督查組審核后進行相應獎分計入年底工資考核;凡低于70分的村當月警告,支部書記做出整改承諾,對整改不及時或整改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督導整改。

3、實行年度考核獎懲制度。年終目標考核時,鎮黨委、政府結合全年的月考評情況、全年常態督查情況和村開展環境綜合治理的成效進行綜合考評,考核村主要負責人、駐村干部和包片領導等相關責任人員,考核結果與年終評先選優、農村干部工資直接掛鉤。對市領導點名批評的,每次扣除村主要負責人工資300元,年底取消評先選優資格;對鎮主要領導點名批評的,每次扣除工資200元;對連續多次督導仍整改不力的,鎮黨委將對村黨支部書記采取組織處理。

四、本辦法適用范圍為本村區域內,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2:X鄉村環境整治村級考核制度

為深入推進全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根據《鄉2013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

全鄉20個行政村

二、考核內容

村級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詳見附件)

三、考核機構

成立鄉環境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工作小組,由同志任組長,成員,資料員,工作小組全面負責組織考核工作。

四、考核方式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以明查暗訪的方式,每月進行一次明查、一次暗訪。考核按百分制,每季度進行一次評比,每季度成績計入年終總成績,確定年度排名。

五、獎懲辦法

1.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對村實行一月一次明查、一次暗訪,一季一評比,一通報一獎懲,考核結果在鄉政務公開欄、網站上進行公布。

2.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經費的拔付及村級、聯點干部獎罰標準按照《鄉2013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執行。

3.對工作不力,排名落后的;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行動遲緩,影響工作大局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對相關村及聯在推進會上進行表態發言,對在省、市考核中影響縣、鄉考核成績和整體形象的村,進行誡勉談話。

篇3:X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考核制度

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縣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重大部署,大力推進鎮環境衛生清潔工作的開展,努力實現鄉村面貌大變樣,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經鎮政府研究同意,特制訂如下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

全鎮16個村

二、考核機構

成立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領導小組,其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考核內容及標準

考核內容及標準具體按照《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村級考核標準》執行。

四、考核方法

(一)考核原則

1.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2.堅持暗檢與明檢結合、普檢與抽檢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結合、社會監督與督查督辦結合的原則。

(二)考核方式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評按照“月考核、季排名、年終總評”的方式進行。

(三)具體辦法

1.暗檢。每月組織考評人員進行暗檢,并以文字、照片、視頻的方式記錄暗檢情況。

2.明檢。每季度最后一月進行一次明檢。

3.督查督辦。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對各考核單位整治工作不定期進行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掛牌銷號”督辦,書面要求各考核單位限期整改。規定期限(5天)內整改到位的不予扣分,直接“銷號”;未整改到位的視情況在季總成績中扣分,并繼續“掛牌”,直至徹底解決。市、縣兩級來村進行檢查發現的或被市、縣領導點名批評的問題,經鎮整治辦核實的,每項每次扣5分,并取消本季度評優的資格。被新聞媒體、網絡媒介曝光并經鎮整治辦查實的,每項每次扣2分。

(四)計分方法

季考評成績采用百分制計分,其中暗檢占40%、明檢占60%。督查督辦減分在當季考評總成績上扣除。

五、資金保障

鎮財政設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專項資金60萬元。每村安排1.5萬元工作經費,其他按以獎代撥的方式支持各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六、獎懲措施

(一)獎勵

1.各考核單位季排名獎勵

每季考評排名第一的單位獎勵8000元,排名第二的單位獎勵6000元,排名第三的單位獎勵5000元,第四名至第八名的單位獎勵3000元,第九名至第十三名的單位不獎勵。排末位的單位罰1500元,排名倒數第二的罰1000元,排名倒數第三的罰500元。獎勵資金70%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投入,30%用于獎勵到個人。

2.年度總評獎勵

每年評選5個先進村給予表彰獎勵,獎金10000元。

對成功創建市級衛生村,一次性獎勵該村5000元。

對鎮財政安排的專項經費和各村自籌的配套資金,要專款專用,全額投入。對投入不到位或挪作他用的、工作推動不力、嚴重影響上級對鎮考核結果,取消該村和村主要干部及具體負責人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二)懲罰機制

對行動慢、力度小、重視不夠的村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對季排名倒數第一的村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對季排名后三名的村,其主要領導要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講評大會上作整改表態發言;連續2次排名倒數第一的村主要領導要向鎮黨委、政府作出書面檢討;對連續2次排名倒數后三位的村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對年度考核排名后3名的村,實行重點管理,最后1名實行黃牌警告。

(三)結果運用

1.每季將考評結果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欄上以及鎮網上進行公布。

2.年終考核結果作為全鎮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