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2024-08-01 閱讀 828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和合理利用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野生植物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野生植物是指符合《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野生植物,包括野生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條農業部按照《條例》第八條和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范圍,主管全國野生植物的監督管理工作,并設立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野生植物監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由部內有關司局組成。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畜牧、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條例》和本辦法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野生植物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野生植物保護

第四條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制定和調整由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提出初步意見,經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專家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后,由農業部按照《條例》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報國務院批準公布。

第五條農業部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物種天然集中分布區域,劃定并建立國家級或省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和省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國家級或省級野生植物類型保護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點或者設立保護標志。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點和保護標志的具體管理辦法,由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統一制定。

第七條農業部根據需要,組織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檔案,為確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及保護方案提供依據。

第八條農業部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監測制度,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行動態監測。

第九條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業環境監測機構,負責監視、監測本轄區內環境質量變化對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長情況的影響,并將監視、監測情況及時報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條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長地或周邊地區實施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對是否影響野生植物生存環境作出專項評價。

建設項目所在區域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條例》規定,對上述專項評價進行審查,并根據審查結果對建設項目提出具體意見。

第十一條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造成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報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接受調查處理。

第十二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野生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三章野生植物管理

第十三條禁止采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進行少量采集的,應當申請辦理采集許可證。

(一)進行科學考察、資源調查,應當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標本的;

(二)進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馴化,應當從野外獲取種源的;

(三)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應當從野外獲取標本或實驗材料的;

(四)因國事活動需要,應當提供并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活體的;

(五)因調控野生植物種群數量、結構,經科學論證應當采集的。

第十四條申請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發放采集許可證:

(一)申請人有條件以非采集的方式獲取野生植物的種源、產品或者達到其目的的;

(二)采集申請不符合國家或地方有關規定,或者采集申請的采集方法、采集時間、采集地點、采集數量不當的;

(三)根據野生植物資源現狀不宜采集的。

第十五條申請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應當填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申請表》,經采集地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審核意見后,向采集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申請辦理采集許可證。

采集城市園林或風景名勝區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按照《條例》第十六條第三款和前款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申請采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還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進行科學考察、資源調查,需要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標本的,或者進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馴化,需要從野外獲取種源的,應當提供省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批復的項目審批文件、項目任務書(合同書)及執行方案(均為復印件)。

(二)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需要從野外獲取標本或實驗材料的,應當提供項目審批文件、項目任務書(合同書)及執行方案(均為復印件)。

(三)因國事活動,需要提供并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活體的,應當出具國務院外事行政主管部門的證明文件(復印件)。

(四)因調控野生植物種群數量、結構,經科學論證需要采集的,應當出具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的論證報告或說明。

第十七條負責簽署審核意見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簽署審核意見。同意采集的,報送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負責核發采集許可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在收到下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來的審核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并及時通知申請者。

接受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在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之前,應當征求本部門業務主管單位的意見。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核發采集許可證后,應當抄送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核發采集許可證后,應當向農業部備案。

第十八條取得采集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許可證規定的植物種(或亞種)、數量、地點、期限和方式進行采集。采集作業完成后,應當及時向批準采集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申請查驗。

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在本轄區內的采集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活動,應當進行實時監督檢查,并應及時向批準采集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報告監督檢查結果。

第十九條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應當填寫《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二級野生植物申請表》,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完成審查,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者。

由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負責批準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在做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之前,應當征求本部門業務主管單位的意見。

第二十條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許可為一次一批。

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許可文件應當載明野生植物的物種名稱(或亞種名)、數量、期限、地點及獲取方式、來源等項內容。

第二十一條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采集限定采集方式和規定禁采期。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采集方式和禁采期由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規定。

禁止在禁采期內或者以非法采集方式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第二十二條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或者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植物,應當填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出口許可申請表》,并經申請者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審核意見后,報農業部辦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出口許可審批表》。農業部應當自收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來的審核材料之日起20日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者。

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在報批前應當征求部內相關業務司局的意見。

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應當將簽發的進出口許可審批表抄送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和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

第二十三條申請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或者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植物的,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出口許可申請表。

(二)申請單位的法人證明文件復印件。

(三)進出口合同(協議)復印件。

(四)出口野生植物及其產品的,應當提供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機構核發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許可證》復印件;野生植物來源為收購的,還應當提供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出售、收購審批件及購銷合同(均為復印件)。

(五)出口含有國家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成分產品的,應當提供由產品生產單位所在地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產品成分及規格的說明,以及省級以上專業科研檢驗機構出具的產品成分檢驗報告。

(六)以貿易為目的的,還應當提供國務院外經貿部門或授權機構核發的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復印件。

第二十四條經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進行野外考察的外國人,應當在地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人員的陪同下,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路線、植物種類進行考察。

考察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對外國人在本行政區域內的考察活動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并及時將監督檢查情況報告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

外國人野外科學考察結束離境之前,應當向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此次科學考察的報告副本。

第四章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五條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培育利用、宣傳教育及其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依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規定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申請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許可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出口許可申請表》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出口許可審批表》等文書格式,由農業部規定。有關表格由農業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統一監制。《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二級野生植物申請表》等其他文書格式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自*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2: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管理及植物病蟲害防治

(1)目的

該工程的質量目標為國優。為了能使該工程項目質量滿足合同要求,達到《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優良等級。維護企業形象,爭創文明施工工地,提高經濟效益,特制定此成品保護措施。

(2)措施

1、苗木的后期管理及養護要從以下8個方面入手:

a、夏秋季節加強對植物內雜草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拔草與除草劑滅草相結合的措施。

b、及時對樹木進行修剪。

c、及時對灌木、樹木進行澆水。

d、每季節對灌木、樹木進行追肥一次。

e、及時對灌木、喬木進行病蟲害防治。

f、防范人為的破壞和牲畜的踐踏、啃咬。

g、對枯死、損壞或丟失的樹木花草及時補種。

h、對綠化區內進行衛生保潔及表土進行保護。

2、病蟲害防治主要從一下3個方面著手:

a、采用的種苗必須經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合格,且是抗病蟲害強的優質品種。

b、對花灌木、喬木及時進行噴灑農藥,把苗木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c、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危害。

篇3:環保協會植物掛牌活動策劃書

活動背景:

惠大的校園建設基本完成,同時學校做了大量工作美化校園,有各種美麗的園林樹木和花卉遍布校園,四季花開不斷,為校園增添了一份和諧的自然氣息。與此同時綠色校園風卷全國,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環保是義務更是潮流,人們對身邊植物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現全國許多高校已對本校內植物統計并掛牌以普及植物知識、分享自然魅力。為加深師生對校園的熟悉喜愛,對自然的了解與保護。拓展學生與自然相關的知識,開拓視野,促進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并且豐富校園文化,引領綠色文明,惠州大學校園植物掛牌活動勢在必行。

活動目的和意義:

1、增加同學們對校園內各種植物的了解,增強同學們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普及植物知識。

2、促進校園文化多元素發展、營造和諧的自然氣息。

3、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從而宣傳環保。

4、感受自然,體會自然。

主辦單位:惠州學院共青團委員會

策劃、承辦單位:惠州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

社團聯合會igreen環保協會

活動主題:給“我“一張身份證

活動時間:11月中旬――12月25日(暫定)

活動地點:校園內掛牌地區:教學樓主干道

活動對象:惠州學院全日制學生(招募愛好者參與)

活動內容:

igreen環協植物項目組成員通過上一年的校園植物認識,并不斷深入了解植物屬性的情況下,培養協會內部成員,于今年12月8~9號面向全校學生招募為植物掛牌志愿者,并在一定時間內對志愿者進行相關的植物培訓(認識校園植物等),后期將會對校園植物進行掛牌、為植物正名活動,而且將會在志愿者當中挑選出二名“植物之星”。

前期準備:

(1)igreen環協植物組以及相關成員對植物進行深入認識,并且要加強深入了解植物屬性,并且統計校部植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并選取掛牌的植物種類和地點。

(2)積極與校方協商,取得學校領導的支持,最好能請校方象征性掛牌。

(3)前期做好宣傳,在網絡、網站、各大q群發布為植物掛牌的信息

(4)制作宣傳海報、傳單、橫幅。聯系校內校外的各大媒體進行植物掛牌的活動報道與追蹤,聯系廣播站進行宣傳

(5)與商家協商銘牌制作等相關內容。

(6)事先確定好人員安排,分工明確,場地物質申請等。

(7)內部人員要詳細了解此次活動的相關流程與內容。

活動內容及流程:

11月初到中旬:igreen環協植物組以及相關成員對植物進行復習記憶和加深對植物的了解(可以通過上網和咨詢老師同學進行了解)

11月15日~21日:igreen環協植物組以及相關成員粗略統計校部植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并選取掛牌的植物種類和地點。

11月21~28日:對要掛牌的植物收集資料并編輯銘牌信息內容(上面印有植物學名、別名、科屬、植物特性等)。

12月初:為植物掛牌活動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網絡論壇、網站、各大q群發布為植物掛牌的信息、傳單(少量)、海報宣傳、橫幅宣傳、媒體宣傳)

12月5~6重新將總部的植物確認清楚,并用標簽紙標記要掛的花木(標簽紙上要寫上序號,以便后期的掛牌),統計各物種的準確數目及分布。初步選定的植物為主干道上、行人較多處和交叉路口的樹木作為掛牌對象,討論銘牌的材料。(鋁質,木質,塑料),與廠家聯系,進行銘牌制作,商量有關事宜。

12月8~9號:設點面向全校招募掛牌志愿者

12月11-12日挑選志愿者:由于人數關系,我們將會對從報名人員中挑選20名志愿者參與到我們活動當中。

12月13-17日:掛牌志愿者培訓期,igreen環協植物組以及相關成員向志愿者介紹植物(要求詳細介紹)等相關的植物培訓。在培訓當中我們將會通過游戲加深印象,(游戲可為觀察寫名稱)讓志愿者在這段時間大致了解植物情況。

12月19~20日,邀請領導老師為植物進行掛牌開啟活動,期間取回銘牌。

12月23日:對掛牌當天活動進行安排,分組,每組需要至少一名植物講解員。植物掛牌的方式,(包括掛、插牌子)(喬木科屬:用鐵絲將牌子掛在樹上;低矮灌木等:用木板將牌子插在地上。)

12月25日:由領導來啟動掛牌儀式,隨后igreen環協草木組以及相關成員以及志愿者進行掛牌活動,同時植物講解員進行植物講解。

12月26~27日:活動的后期宣傳、總結以及后期整理工作,對掛牌人員進行評優,得出兩位“植物之星”(制作海報、在qq群中或各有效網頁中發布消息)

注意事項:

1、負責人有分配其他成員的權利以保證活動的順利的進行。

2、注意掛牌的位置,確保不影響行人。

3、記錄時注意資料的收集,以便以后使用,可以同時收集植物標本。

4掛牌期間所有人員要做好安全措施,注意安全問題,預防突發安全狀況,準備好藥箱等。

5牌子應該選到人員密集或人流較多的地方進行掛牌

6牌子的制作應該從持久性等方面進行考慮,牌子上面印上商家的名字。

7掛牌要小心,不要對植物進行傷害。

活動后期:

1)后期要進行牌子定期的呵護、保護與整理,確保牌子的掛牌到位以及掛牌的持久性。(植物之星)

2)做好活動后期的宣傳工作。

3)做好此次活動的總結,

4)后期資料的收回以及處理。

1)網絡論壇、網站、各大q群發布為植物掛牌的信息進行大規模宣傳

2)傳單(少量)、海報宣傳。在飯堂、附中設點進行宣傳,并在各大宣傳欄張貼宣傳海報。

4)橫幅宣傳,在少康樓等地方掛上我們的植物掛牌宣傳語

5)媒體宣傳,聯系校內校外的各大媒體進行植物掛牌的活動報道與追蹤,聯

系廣播站進行宣傳

報名規則:采取現場報名登記,

經費預算:

牌子:材質:鋁制規格:21cm*15cm單價:20元/個數量:100總價:*元(只是估計,要與商家協商價格)

輔助材料:100元(標簽紙、透明膠、鐵絲、鐵釘、木板)

宣傳費用和游戲獎品:200元

其他:200元

共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