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第二學期考試與評價總結
分析報告匆匆時光,又把我們帶到了學期末。回首一個學期走過的歷程,有付出也有喜悅,有歡樂也有傷悲,但在外小這個催人奮進的、和諧的大家庭里,任何困難都不是困難,任何挫折也都會因為我們的團結、我們的和諧、我們的互幫互助而停住了腳步,在這樣的氛圍里,我們六年級的數學也在蒸蒸日上,每天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我們在宋校長的帶領下,結合上學期的經驗教訓,在考試與評價方面做了大膽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們班的考試與評價工作總結如下:
一、重視平時的評價,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有所獲。
開學初,我們在數學教研活動中,在宋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全體數學組成員共同認真修改和制定了本期的過程性評價方案,在方案中,本著切實可行的原則,我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和數學能力的培養作為評價中的重中之重,我們六年級重點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在作業習慣的培養上下功夫。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作業質量較之上學期突破質的飛躍,我們重點在評價方面下功夫,我們印制了數學作業評價表,表中是每一次作業的評價情況,最后還有對學生的一周的作業總的評價,(每一周5個優秀得一面小紅旗,4個優秀得一顆星,三個優秀得一朵小紅花,三個以下得一個笑臉)讓學生在爭星奪旗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經過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作業從格式到書寫再到正確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作業態度端正了許多,對學生的作業表現突出的我會在作業中寫一些表揚性的話語,以資鼓勵學生堅持到底;對于作業質量差的學生我會針對錯誤原因,采取面對面的交流或讓學生在班級中傳閱較好的作業,讓他們意識寫好作業的重要性。另外,我每個月會針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總結和表彰,讓每一個學生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總結,從而發揚優點,改進不足。一個學期堅持下來,整體來說,學生的作業習慣已經養成,作業質量也達到了質的飛躍。
2、重視學生的口算能力的培養,堅持口算天天練。
由于我們學校是新建學校,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學習基礎特別差,特別是計算能力,因此,我們從這學期伊始,就開始實行口算天天練,要求每一個學生每一天做20道口算題,有學生推選出的組長當小老師,每一天針對組員的口算題卡進行批改,全對的就是優秀,有錯的鼓勵再接再厲,學生在比趕超的激勵下,口算能力逐漸提高,我們還結合口算節節練,讓學生的口算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確實需要提高,因此,我們結合教學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案,對教材中的動手實踐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和考查,評價方式通過動手實踐考查、口頭考查、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訓練和考查中得到較大的提升。
4、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我班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差,為了使學生重視,讓學生在理解中尋求解決方案,我們在實行每日一練活動,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題型,讓學生從審題到尋求方法,能力逐漸提高,在學校組織的動手實踐評價活動中,我們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提高。
二、期末考試情況分析:
由于這些活動的開展,我們的期末考試成績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有所提高。先將這次期末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1、對試卷的認識
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門應用的學科,如果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學得扎實,鞏固得好,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必定能在考試中考出優異的成績。這份測試卷充分體現了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思想,重在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
當我拿到卷子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基礎性強、知識覆蓋面廣、突出了教材的重點,題型多樣,內容豐富。既考查了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有些題型開放,思維空間廣闊,又考查了學生思維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也適當考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并且取材貼近生活,考查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
2、學生的答題情況:
(1)細細品味每一道題,首先在基礎知識方面,不論是想一想,填一填,判斷正誤、還是選擇,綜合能力的考查特別明顯,就拿根據信息填空這道題,在以前的卷子上常常就是寫數改數,但這道題是根據奧運信息填空,盡讓學生再次體會到在中國開辦奧運會的自豪感,又讓學生了解到有關奧運會籌辦的一些數據,填空形式上,從20**年是閏年的角度讓學生判斷2月的天數,應該是很容易想到的題型,但學生中仍有10名學生出錯,這說明在復習中老師強調的不夠到位,練得較少的緣故,而對于尋找86%的單位“1”的問題,出錯率最高,看似簡單,但學生必須想到中國家庭中擁有電視的很多,但必須是收看了電視節目的家庭才會在監測范圍內監測出是否收看了奧運會開幕式。因此,這道題應該是考查學生的生活經驗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們今后的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而第(8)個小題更是很好的考查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道題的失分率也很高,主要在于學生必須非常熟練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根據他們之間的聯系,靈活加以應用。
選擇題中的對于發芽率知識的考查也是出錯率最高的題原因是學生只會單純地求發芽率,而不會根據條件之間的聯系,靈活的運用知識,造成嚴重的失分。
(2)、計算園地方面重點從學生的口算、解方程、脫式計算、列式計算,四個方面考差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給讓人的感覺是數據較小,對學生來說計算起來并沒有多大難度,只要認真一點、細心一點,應該可以輕松得到32分,但在學生的試卷上很明顯發現,有口算出錯的、計算出錯的、文字題出錯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沒有驗算到位,計算時不夠細心,而文字題中學生對“去除”這兩個字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是和“被----除”這個詞弄混了,這主要在于在復習前只是簡單的提了提,而沒有再次加強區別與訓練,造成失誤,還出現了抄錯數或是計算結果沒化成最簡分數的現象,說明學生的審題、做題的好習慣沒養成。
(3)、實踐應用方面。
操作題中讓計算放大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道題,全班有10個人漏做,造成嚴重的失分問題。另外,對于第一道比例與統計圖這樣一道綜合性的實踐應用問題的類型,由于這道題的綜合性很強,有個別學生看不懂題意,造成理解錯誤,從而失分。還有對于解決問題的第一道題,有三個學生用方程做,但解設錯誤,造成此題得分為零,很是遺憾,這說明我們必須培養學生自己分析解決檢驗問題的能力。
篇2:實驗小學六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一、命題思路
(1)突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體現基礎教育的基礎性。
《數學課程標準》中,將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分成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部分,其中知識與技能放在了首位。因為只有通過知識與技能這個載體,才能培養學生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
(2)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及社會實踐,體現數學學習的現實性。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中指出:“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試題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實際問題和學生親身經歷的事情,體現了數學的現實性,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這張試卷考查的知識點是六年級上學期第一到四單元的內容,試卷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試卷共有六塊,共100分。第一塊:填空,共30分;第二塊,判斷,共5分;第三塊,選擇題,共5分;第四塊,計算共28分;第五塊,動手實踐,共6分,第六塊,走進生活,解決問題,共26分。試題力求關注學生發展,考查小學數學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能力,注重考查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篇3: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為了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為了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質量,我高年級數學組按照學校的要求于今日上午的第二節課開展了認真仔細的期中考試情況分析會。從各班的反饋情況看,我們這個科組的教學質量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特別是較靈活地的習題,學生更是霧里看花。主要問題如下:
一、審題不細致,就操作題來分析,這一題融比例尺的運用及物體位置的確定知識為一體,題目不難,而且原封不動的題目做過的時間也不長,而得分率只有48.82%。出現這些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不夠理解,即使理解了的學生也沒看清楚到底是北偏東還是北偏西等。
二、計算水平差。平時一直看好的所謂的基本功扎實,成績比較穩定的優等生成績絕大部分都不理想。就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簡算技巧沒有很好的把握,造成在最后一道題上花費時間比較多,耽誤了檢查的時間,致使不少中等偏上的學生丟掉了不應該丟的分數。在70分以上的學生中,就有24個學生在口算題、解比例、應用題的計算結果上丟分,而至少有三位同學因此與滿分失之交臂,
三、應用題的分析能力弱。從五六年級的應用題的的5、6兩題可以看出,稍微有點拔高的題目,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這兩題得分率很底,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班的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活,不但不善于借助線段、示意圖幫助理解數量關系,而且在列式是還粗心大意,如:求圓錐的體積,三分之一漏乘。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盡管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努力進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著力進行學困生的轉化,但是由于科組的老師都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指導的力度不強,效果不明顯。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將盡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補救:
1、教材教材,活學活用。認真鉆研教材,從生活數學做起,努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把數學基礎知識夯實,又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2、重視過程,培養能力。結果重要,但過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發展的。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針對學習弱勢群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低進高出,用數學的美麗吸引他們。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讓他們自己來分析問題,設計解決的策略,提高教學的效度。多做多練,重視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思維,靈活的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3、加強基礎,強化習慣。重視數學基礎,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是學好數學的法寶。如:口算、速算、計算中的巧算,常用數值的強記等。另外就是要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科學編制一些簡易又能強化學習結果的材料,給學生解題設置一些障礙,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解決這些問題不定時地進行檢測、評估、矯正。同時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估算、驗算、認真審題、檢驗方法等。
4、更新課堂組織教學技巧。課堂在教學中倡導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但有些教師由于過分強調民主,忽視了課堂組織教學,結果課堂亂到了教師無法控制的地步,嚴重地妨礙了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應該懂得一些課堂組織教學的藝術,既能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又能做到收放適度,動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