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大石小教學資源共享試行活動小結

大石小教學資源共享試行活動小結

2024-08-01 閱讀 4508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大石小學黎素玲

在07學年第一學期的14.15周我們二年級進行一次教學資源共享試行活動。我們五名語文老師坐在一起備課,分別是第三冊的《28.淺水洼里的小魚》、《30.我是什么》,然后由黎老師和陳老師根據集體備課得出的教案上,上完后又再一次集體評議、修改,接著讓陳老師和何老師拿著上次用過的課件,教具和修改后的教案再上一次這兩課,在這個集體備課上課→集體修改教案→再上課的過程,我總結出如下的好處與不足,還有要注意的地方。

好處:首先這種做法能夠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融合了集體智慧的教學,能實實在在提高教學效果;第二,在集體備課里思維的碰撞時,能知道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自己沒有用過,的確能學到東西;第三,除了第一位老師上課之前要寫教案、做課件、做教具以外,其他上這節課的老師非常省功夫,拿別人的資料修改一下就可以用了,而且教學效果也不錯。

不足之處:第一、在這個集體備課、聽課、再集體修改、再聽課的過程,我們的老師要調課、上課,用了很多時間在備一課書,教學的進度慢了,輔導學生的時間少了;第二,第一位上課的老師付出的勞動最多,教案、教具,課件都是自己先想好、設計好、準備好才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商議,其實整個教學的大方向都是按主備人的要求,其他老師只是在細節上給意見、建議。(如果主備人寬容一點,這問題不大。)

注意地方:

第一,集體備課之前各教師都應該要認真地閱讀教參、了解相關的資料,更好的是自己也準備一份教案,不然在大家商議時,自己就沒話可說,也不能給出什么好點子,對主備人也不大公平,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第二,主備人一定要把教案寫詳細,包括每一個的過渡語,如果光寫上教學環節,下一個上課的老師看著教案也不清楚每個細節該怎樣處理,因此,每個教學的細節和過渡語的出示是教學資源是否能真正共享到底的見證。

第三,以后再進行這類活動應該在開學不久就定下方案,好讓每個級組選定一兩課書,大家都有所準備,準備得好,活動就能很好地開展。

第四,如果這個活動真的開展,應該每位老師都要主備一個單元的課,這樣就不會有的老師沒事做,有的忙得顧不上睡覺,造成分歧。

第五,為了減輕老師工作壓力,選兩人的課作匯報課上,其他兩人的課作為共享課,聽課時的老師,最好是同級的老師和一位教學領導,這樣工作有壓力,同時這也是把工作做到實效的動力。

第六,每備一課都有2名老師同上一課作匯報。有其他老師聽著,這樣才知道資源是否共享,共享后的效果也能及時反饋,了解及時糾正、修改后結果如何。

第七,上課的資料一定要有地方存放,教案課件可放在校園網上,而一些教具最好選定一個地方,老師既能容易拿,也能有相應的科長、級長管理以便不容易遺失。

有效的資料得到積累,老師才用得方便用得有效。這個活動不能成為一時之風,只有我們持之以恒,鋪好這段路,后來者才走得安穩、走得快捷。

篇2:優秀教學資源評選活動方案

為推動軟件學院內涵式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結合軟件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強化教師實踐動手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技能與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展示軟件學院教學優秀資源為平臺,深入開展課程教學研究工作,軟件學院擬開展優秀教學資源評選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參評對象及條件

(一)參評對象:軟件學院任教教師。

(二)參評作品要求:

參評作品為原創作品,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并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多媒體課件、視頻、教學案例、教學軟件等資源。經院系審核可在網上公開發布,以供我院教師學生免費瀏覽、下載使用。

二、評選項目及內容要求

(一)項目類別

本次大賽設“多媒體課件、課程教學案例、輔助教學工具”三個項目類別。

1.多媒體課件類

多媒體課件:是指基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將圖、文、聲、像等多種表現方式有機結合,表達和傳遞教學內容,輔助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以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教學軟件。多媒體課件需結合軟件學院現有專業課程,提供一門課程全部章節課件。具體要求如下:

(1)教材的選用范圍:以軟件學院現有專業開設課程為主。

(2)參評課件應包括標題、目錄、專業、課程名、使用范圍、作者信息和參閱的原始資料。

(3)視頻、聲音、動畫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制作平臺不限,但必須能在win*或winxp下運行;網頁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瀏覽器瀏覽。如需非常用軟件運行或播放,請同時提供該軟件。

2.課程教學案例

(1)結合軟件學院現有專業與課程,提供擁有個人著作權的教學案例、項目資源、實訓教師案例。

(2)提供案例設計過程文檔、素材選用、技術應用。使用說明、案例中包括教學內容與知識結構說明文檔。

3.輔助教學工具

(1)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通過輔助教學工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習能力的教學工具軟件。

(2)提供輔助教學軟件的設計過程文檔、素材選用、技術應用、使用說明。

(二)作品提交要求

1.同一作者報送作品無類別及數量限制。如各類別參賽作品數目少于3件,則直接進入復賽評審環節。

2.提交作品其他材料要求:

①作品使用說明書。

②作品創作說明(ppt格式):包含作者設計思路、素材選用、技術應用、教學效果。

(三)作品獎項設置

按作品類別分別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頒發“軟件學院首屆優秀教學資源”獲獎榮譽證書。

三、評選程序和辦法

(一)初評(4月7日-6月1日):由各教研室組織全體教師參與,每人至少提交一項參賽作品,教研室推薦參與院系作品評選。

(二)復評(6月2日-6月16日):復評分兩個環節,由專業學生代表和教師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按評審標準(另行公布)對進入復評的作品進行評審,通過網上評審打分環節、作者介紹參賽作品、專家現場打分等環節,評選出軟件學院優秀教學資源并頒發獎品,獲獎作品將由院系歸檔提供給學院教師與學生使用。

軟件學院

*年4月6日

軟件學院首屆優秀教學資源評選活動參賽作品

教師姓名

教研室

類別

作品適用專業年級

作品適用課程名稱

作品內容簡介

作品在教學中作用

作品特色

作品適用推廣范圍

教研室推薦意見

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院系評審意見

院系領導:

年月日

篇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酒泉市新苑學校田文軍

內容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媒體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聯系越來越緊密。各種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也已悄然進入了學校,進入課堂。品目繁多的教學資源讓老師用得眼花繚亂,學生聽得天花亂墜,但實際應用效果也是千差萬別,有些也不盡好用。很多學校、老師都在尋求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教學媒介、教學資源,也有人做了許多研究。也許有人會問:到底哪種教學媒體、教學資源才是最好用的呢?我認為,教學媒體、教學資源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媒體、資源本身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取決于使用者,只要是與自身教學相適應,自已能夠駕馭的,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才是最好的。

關鍵詞:充分利用資源合理使用媒體

作為教育技術發展相對緩慢的西部地區,隨著國家對西部地區學校“兩基”驗收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各級政府對學校的投入大大增加,學校的軟、硬件設施相應的不斷的增加、升級。與此同時,家長對孩子的希望,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也不斷增加,這就對新時期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對新技術新媒體沖擊時,既不能置之不理、棄而不用,也不能濫用,一定要做到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教學媒體,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教學媒體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學活動是人們的傳遞信息、增長知識的主要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是信息源,學生是信息終端,教學內容是要傳播的信息,師生活動的中介、手段或工具就是媒體。所以必須使用好這些媒體,才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明。目前,教育技術軟、硬件設備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可以通過影響教學的各個方面,來制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具有重大的意義。

隨著現代化教學的不斷深入,我校計算機、投影、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功能觸摸一體機等先進電教設備進入了教室,遠程教育資源、“暢言”教學資源、“優課”數字化教學應用系統、教育資源Office等資源也不斷充實著學校龐大的資源庫。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眾多教學資源時,老師們有些不知所措,選取的資源,制作的課件,在具體課堂的應用中,與學生認知發展的吻合程度,與教學目標的要求,與學生的學習實際,還存在著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那么該如何來充分利用諸多教學資源,如何恰當的用好教學媒體,真正發揮資源的優勢、媒體的功能,起好輔助教學的作用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聯系實際,按需所用

多媒體教學雖然具有傳統教學所不及的諸多功能,但在教學雙邊活動中它僅僅是一種中介的作用,不是全能的,更不是萬能的。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看著先進的媒體,覺得自已不用或少用會使得自已的課不能高效,整堂課都在為了使用媒體而用,無論是課題、還是練習,一切由媒體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雖然像“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中也提供了原版的配套課本,但媒體上的展示僅僅像看電影一樣,不能總是停留在學生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