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下學期二年級數學老師工作小結

下學期二年級數學老師工作小結

2024-08-01 閱讀 7269

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更新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新課標的推出,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與改革同步。如何組織教學,怎樣做才能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我們的角色轉變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怎樣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為這個學期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年級第一學期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學期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新課標的精神,落實對兒童少年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于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二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么,怎樣才能使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里,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梢哉埿∨笥旬斝±蠋焷砼袛嗥渌瑢W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我在教學“線段”的認識時,如果為了背出線段是什么,畫一畫線段,那不是難事。但線段的教學,更重要是結合情境,感受線段,理解它的意義,使學生看得著、摸得到、用得上,培養學生得空間觀念、觀察想像力和探索問題得能力。所以,從一開始用消防員滑鐵管引入,到最后小明從家到學校得線路結束,整個課自始至終,由近到遠都與生活實際、情境問題密切地結合,使學生一次次、一層層地認識線段以及與線段有關地簡單問題。

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為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二、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二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高”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在舉行這個活動的時候,同學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數的位數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之后,引導學生總結讀、寫數的法則,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四、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

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應用題,如書本第18的例3:“學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后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太小了。自主能力比較差。所以導致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我一定會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篇2:二年級數學學科上學期教學工作小結

忙碌的一學期即將結束,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這學期,本人擔任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堅持用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

課前認真研讀教師用書、吃透教材,力求準確把握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力求課堂教學科學、準確、嚴密。課堂上我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創設合適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等能力。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課后及時反思,查找不足,努力增強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訓練語言的簡潔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二、關愛學困生,面向全體。

在教學中,班上總有幾個孩子跟不上,本學期在輔導學困生上我費盡了心思。孩子們學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年齡太小(最小的兩個孩子和足齡生相差一年多),書寫速度慢,學習能力跟不上;有的是留守兒童,在家學習無人管,作業無法完成;有的學習習慣太差,貪玩成性,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課后作業懶得完成;有個別孩子確實是反應比別人慢一拍。根據不同的情況,首先通過家訪,家長來校面談,電話聯系多種方式,與家長多次交流、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其次,在教學中,通過適當的課堂評價,課堂提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最后是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開小灶”,手把手、口對口地二次教學。通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幾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習習慣都有了明顯好轉。